平行班英語教學的點滴體會
佘清華
英語有一則諺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融洽的師生關系,為英語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進入中學時,“平行班”的學生由于在學習上遭受過挫折和失敗,不少人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有些學生甚至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由于學習成績不好,被同學看不起,被家長訓斥,被老師歧視,因此他們普遍對學習、對老師都有一種天然的抵觸情緒和恐懼心理,另一方面,他們也同樣具有自尊心和渴望進步的要求。
為了打消學生的心理障礙,盡快縮短師生之間的感情距離,樹立他們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我從學生進班的那天起,便親切、主動接近他們、找他們談心、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甚至家庭情況,以便發現學生的特點,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幫助他們分析、查找沒有學好英語的原因,進行英語學習的心理疏導,并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勤奮、和諧、自信、進取、樂觀、朝氣蓬勃的性格上。
2.把自己的親和力根植在學生的心中、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的最先信任和肯定
在英語教學中,注意努力營造和諧、生動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學習英語,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地對話交流,學生的點滴進步都給予充分肯定和表揚,即使對課堂上犯錯誤的學生,也多是課后善意的批評,從不大聲訓斥,任何時候都不使用侮辱學生人格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即便是學習很差的學生也不歧視。我還經常主動征求學生對教學的意見。采納他們提出的合理建議;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發現有自己過錯,就向學生公開道歉,讓學生時刻感受老師的真誠關懷及殷切希望。在這種和諧、親切的學習氣氛中,學生的精神壓力減少了,喜歡上英語課的學生多了,大膽發言的學生多了,主動找老師請教問題的學生多了,找老師談心的學生多了,漸漸地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真誠和微笑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對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要求很高。那么究竟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呢?通過我個人的歸納與總結,我覺得有如下幾點:
一、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首要環節。學生學習目的愈明確,學習態度愈積極,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就愈高。大而言之,有意識地讓學生明確掌握英語對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所起的巨大作用,使之明確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追求和向往。小而言之,每堂課開始的時候,我都會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與學習目的,強調師生共同努力,去達到這堂課的教學目標。
二、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動機在英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產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可利用學生自身的好奇心,對成功的渴望、好動等。采用相應的輔助手段以達到目的。例如,在講解報紙上的習題課型時,我總是分任務給一個小組,每人講解一道題或者翻譯閱讀,講解者必須講述習題考查點是什么,解題的思路過程是什么,然后翻譯講解的題最后給出答案。通過這種方式的訓練,教師可以把課堂習題講解的主動權轉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獨立講解的過程中輸出知識,在與集體的互動中建立自信、感受成就感。這種教學模式既活躍了課堂,又滿足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與動機,使這堂課的教學任務在輕松、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的完成了
三、老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位英語教師都很關心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如何做,才能使40分鐘富有成效。我想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掌握原則,樹立觀念
1、一步一步操作到位的觀念。老師要有當堂的重點當堂解決、當堂的任務當堂完成的觀念。那如何做到當堂重點當堂解決、當堂的任務當堂完成呢?在于一步一步操作到位。老師通過one by one,line by line,row by row,group by group等多種操作形式,把本課堂的重點單詞、句型,一步一步地操作到位。讓學生第一印象就很深刻,從而為今后的復習鞏固、擴展運用打下牢固的基礎。
2、“每一堂課都要有知識增長點”的觀念。英語課大都存在著課時緊、任務重的情況。要在每周有限的課時里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量,老師就必須樹立很強的“知識增長點”的觀念。即,一堂課上下來學生學到了什么東西沒有?只有心中緊繃這根弦,才能惜時如金,使每一個步驟的效率達到最高。
掌握方法,研究教學技巧
1、導入和擴展知識面。英語課的本身就是要解決跨學科的知識,而非單純的語言知識,對于任何學生而言,培養他們創造、使用語言遠遠勝于死記硬背或灌輸式的教育。
2、針對課型的不同,應積極設置不同任務形式或活動方式來完成每課的目標。
3、面批面改。在學生完成作業的整個過程中,從布置、回家做到上交幾個環節中,往往會出現許多漏洞:布置如何做沒有理解清楚,回家由家長越俎代庖,抄襲課本、抄襲同學,不會做或畏難不做,忘記交等等。而面批面改,能及時發現每個人的具體問題,當場解決。所以,作為一個英語老師,要不厭其煩,見縫插針,經常為學生面批面改,特別是在輔導后進生時,更有必要如此。
總之,提高課堂效率,要從每個教學步驟做起,務求實效。
四、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途徑多種多樣。老師可以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廣泛的文化素養、嫻熟的教學技巧、靈活的教學機智營造出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并在此氛圍中充分發揮自身的魅力,是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借助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起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如通過聽英文歌曲、英文趣味故事、看英文錄相、多媒體教學等等。另外,老師還可以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闡述在現代社會中英語的地位與作用,用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也可以通過組織一系列的活動,如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戲劇小品、說英文故事比賽等多種多樣的方式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我認為,只要方法得當,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一定會高漲。
總之,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如何,是老師教學措施能否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學生只要有了高漲的學習積極性,就能自覺地、大膽地、獨立地把老師教授的學習方法和知識用之于實踐中,并且從中獲得益處,理解英語學習的意義。英語是一種語言,是思維表達的工具。因此,英語老師要以“文”為本,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重要的教學指導思想,努力在教學實踐中去體現,那么無論是重點還是平行班,學生終究是會受益的。
篇2:牛津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牛津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牛津英語教學是以任務型學習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一年的教學實踐和教法探索中,深深體會到只有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才能真正達到二期課改提出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何在牛津英語的教學中做到這幾點,我認為必須有著幾方面的認識。
一.教學理念的更新。
在以往的外語教學中總是以老師教為主,一節課中老師要講大半節課,然后就是以學生做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比較重視知識的系統傳授和筆頭練習,比較忽視聽、說、讀、寫語言能力訓練和口頭練習。這種教學的后果是使學生患有“英語聾啞癥”或“高分低能癥”;另一種教學認為語言相當于一門技能,如同騎車、游泳一樣,多練即成。故教學時比較強調大量單一,重復的練習和鞏固,這樣的后果是使學生對語言的學習產生厭惡感,最后導致失去學習的信心。而牛津英語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學習,在老師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去學會學習,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 培養自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發展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的 “認知發現說”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機械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布魯納非常重視人的主動性,他認為,學生和科學家的智力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樣的,無論掌握一個概念還是解決一個問題,發現一個科學理論,都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因此,他大力提倡發現法學習,所謂發現法,就是讓學生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要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而自動的思想家??梢?,教師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培養獨立思考習慣十分重要。在牛津英語教材中,許多Unit都要求學生去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例如:6A,Module1, Unit 3,Let’s go中的一張地圖,它要求通過學習句型:How are we going to get to…? 來認識路并要求能給別人指路;又如:6Bmodule1中四個Unit: Fire, Air, Water, The Earth都要求通過學習能獨立思考這些自然元素對人類的作用;這些知識涉及到其他的許多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學到語言知識,開闊了知識面,也培養了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 直觀教學,快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和語言交際能力。
根據心理學理論,興趣是兒童進行活動的主要動力。兒童的興趣總是和一些積極、肯定的情緒相聯系,它可以激發兒童的求知欲,可以降低兒童意志努力的程度,使其注意力較長時間集中在一定活動內容上,并能喚起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的欲望。有了興趣,兒童就會主動地、自覺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表現自我、www.zonexcapitaltr.com完善自我。而缺乏興趣的教學,尤其是單純理智的學習,需要兒童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把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單一的教學過程中,這對于興奮性程度高、意志力薄弱、注意力易分散、轉移的兒童來講無疑困難重重。此外,由于理智性的學習缺乏一定的情景和趣味,兒童始終處在羞怯、懼怕說錯的情緒狀態之中,影響兒童豐富的想象,不能充分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思想,使兒童產生厭倦情緒,甚至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牛津英語的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具、游戲、全身性的反應活動、都能引起學生對語言本身的興趣,并能幫助他們加深理解,加深記憶。例如:在教食物時有許多的單詞,如果靠單純的記憶的話,會顯的很枯燥,印象也不深刻,而采用了直觀教具,像照片,實物,不僅使學生記憶深刻,也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樂意接受。又如:在教relationships,在課堂上采用互動的學習模式,讓大家相互介紹家庭成員和之間的關系,有時,會鬧出笑話,隨后大家一起糾正,這樣學習,學生感到很快樂,同時,也覺得印象特別深刻。
四. 全面,合理的安排課后任務。
牛津英語課后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應和課堂教學實際緊密聯系,但又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重復。否則,課后任務便失去了意義。安排課后任務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知識水平,選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安排課后任務。例如:Do a survey, make a poster, make slide shows, make a pizza, and draw family trees, write a menu, write a shopping list, write a list of food and drinks (have a barbecue),draw food and drinks 等等,這些都是既適合教材特點,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后任務。
牛津英語的教學還在探索和實踐中,要真正做到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創造寬松活潑的課堂氣氛,贏得學生的參與和配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我們老師共同的努力。
篇3:《小學英語教學游戲100例》讀后感
《小學英語教學游戲100例》讀后感
小學英語作為近幾年新增設的科目,在肩負英語啟蒙和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大基礎的重任的同時,又面臨著檢驗匱乏,教學對象年齡小,注意力,接受,分辨能力相對較低等重多困難。那么,怎么才能克服困難,有效良好地進行小學英語教學呢?我認為應在分析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注意力等特征的前提下,精心設計組織教學。而其中,游戲的運用尤其重要?,F行小學英語教材就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整冊教學內容中,幾乎在每課都穿插有游戲。
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多方面的重要的作用。
一、 激發興趣,活躍氣氛,吸引注意力
一節好課不是老師一味的講,學生一味的聽,而應是有靜有動,動靜相結合的,小學設管內的天性是好動的,要讓他們端端正正的坐著聽四十分鐘,是很難辦到的 。即使做到了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可能壓抑了他們的個性,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心理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穩定性較差。最好的也只能保持30分鐘,況且長時的有意注意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投入程度也不會高,如果在教學中結合教師的講解,適當地安排一些游戲,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動的舞臺,把他們的思維和身體從疲勞、緊張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渙散的注意被吸引過來,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學習人身體部位名稱時,剛開始學生們覺得新鮮,興趣很濃,熱情還很高,但隨著單詞加多,聽講和讀的時間加長,他們感到很疲乏,覺得沒意思了,注意力也不能很好地集中了。這時,我適時地加入了“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一聽說要做游戲,孩子們立刻變得活躍起來,注意力又集中了,在隨后“touch your head” “stamp your feet” “wave your arm”的口令中,他們一會摸頭,一會跺腳,一會揮胳膊,忙得不亦樂乎,最終在笑聲中記住了個部位的名稱。
二、 創設情景,加深記憶
一種語言習慣的習得,必須是在一定的語言背景和情景中完成,這些僅靠課文中提供的情景對話是遠遠不夠的。那些對話是別人的,學生只是一個扮演者和朗讀者,因為沒有心靈的感受和理解,許多人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游戲就彌補了之不足。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情境,語境,還讓學生們真正地成為“主人公”親身經歷,這對他們的記憶又是一大幫助,如果為了記憶只是一味地重復練習,他們就只能是機械地記憶,而這種記憶是很難保持的,但如果將所學的內容安排在他們積極從事著的活動中去,成為活動的直接對象,這樣,因為是他們親自感受體驗,直接參與了的,記憶效果受識記時的情緒狀態的影響。情緒狀態較佳時對記憶作用明顯。這一研究結果提示我們,在教學時,應該重視情境,愉快地教學,這又如何做到呢?游戲便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捷徑。在教學中開展多種多樣輕松幽默的游戲,使他們在笑聲中學會英語。
三、 訓練口語,發展思維
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記憶、理解、書寫,還要能夠說出來,能夠正確流利地說出來。這是重點也難點。對于初學英語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他們往往心理緊張,沒有自信,不敢開口。更別說在課后生活中運用了。要攻破這個攔路虎,首先必須給學生一個沒有壓力的輕松環境,消除內心的緊張與害怕,同時,鼓勵他們進行語言交流,在運用語言與其他人互相講話時,學習的內容會豐富起來,游戲就恰恰能夠做到這些。游戲給了學生接近生活,輕松愉快的環境,帶給他們描述、表達、說明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口語,這些都比學生自己讀教材 重復教師的話有價值得多。
語言與思維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游戲在聯系課本詞匯的同時,促使學生準確地表達思想感情,把他們所學的語言詞匯合理地組織,適當地安排,準確地表達,這個過程,豐富了他們的詞匯,豐富了他們的的感性經驗,推動了思維的靈活性、邏輯性的發展。
此外,游戲給了學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間,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如在教學“friendship”時,為了讓他們深刻理解記憶這個單詞的含義,我采用了畫圖的游戲,就是把這個單詞的意思用畫圖表示出來。因為“friendship”的概念是抽象的,沒有實物可以比擬,這樣就不能照貓畫虎了。只能憑借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想象。有的學生想象了一個有關友誼的故事,畫了一幅漫畫,有的想到了恩格斯和馬克思的友誼,畫了兩幅肖像;有的想到了一句古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并且惟妙惟肖地畫了出來,以次來體現“friendship”的含義www.zonexcapitaltr.com,這樣,學生們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和思考的能力,深刻地理解了單詞的意義,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四、 培養情感,發展能力
在教學中,有趣的游戲活動,可以養成學生熱愛生活,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能夠讓學生有機會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機會展現自己的生命活力和豐富想象力,創造力,從而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游戲活動中,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使其體驗到團結、友愛、互助、榮譽感、責任感,進取心等積極的情感。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戲中,使其學習表達各種社會角色的情感,在畫畫游戲中進一步發展了他們的美感,此外,游戲中還存在一個如何協調的問題,如何制定游戲規則和如何違反規則進行處罰的問題,學生們需要自主地討論和解決這個問題。這個過程中他們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都得以鍛煉,同時這隊學生的獨立性、正義感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以上是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四方面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作用,這根據游戲形式、內容的不同而異,當然,并不是所有游戲都能起到了這些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精心選擇、組織,恰當安排,以使其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