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智慧教室使用管理條例(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充分發揮智慧教室在教育教學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作用,保證智慧教室使用效果,更好地服務師生、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智慧教室,是依托網絡環境等信息技術以及數字化課程與教學教育資源,以師生互動為核心,創新課堂教學手段、豐富課程教育內容、提升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育教學空間,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創新示范、服務“一流課程”“一流專業”建設、推動教育教學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場所。
第三條 學校智慧教室主要有常態化錄課、智能攝像、多種導播、多屏互動錄播等類別和功能,面向全校師生開放、共享、預約使用。
第四條 智慧教室主要用于開展混合式、翻轉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學形態的課堂教學、名師示范教學、教學研討活動以及小型學術會議、重要的專項答辯等活動。
第五條 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心教育技術科負責網絡環境及軟硬件設備維護管理及相關的信息技術支持。
第六條 智慧教室的使用遵循“先申請、后使用,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智慧教室使用管理條例,未經批準不得擅自使用或私下借用。
第二章 智慧教室借用預約
第七條 任課教師在排課階段或需要臨時借用的,在正方教務系統上辦理預約,智慧教室管理員將在企業微信上接收到預約信息。需要臨時借用的教師須根據課程特點,明確教學環節占用周次,至少提前1周向教務辦提出申請辦理調課手續。
第八條 使用智慧教室,除學校重大活動之外,非教學活動如與教學活動時間沖突,應優先保障教學活動使用;非教學活動中優先保障有一定輻射面的學術研討與報告、會議活動使用。
第九條 除特殊情況外,申請教師承辦的活動臨時取消、改期,須在使用前1個工作日告知教育技術科。
第三章 智慧教室使用要求
第十條 任課教師應充分做好課前準備,主動學習智慧教室系統操作手冊,提前熟悉掌握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法。
第十一條 任課教師應嚴格遵守教學設備操作程序,不得在主機等設備上擅自安裝、卸載系統軟件。因教學要求需要安裝教學軟件時,任課教師應在使用前1周與智慧教室管理員聯系配合安裝。
第十二條 非教學類使用的人員如第一次使用或有其他特殊使用需求,請務必提前與智慧教室管理員聯系,做好用前培訓工作。
第十三條 使用期間因人為原因發生場地設施和器材設備損壞的,按照學校資產管理有關規定,根據損壞程度要求責任人(單位)給予相應賠償。
第十四條 嚴禁攜帶飲料和食物等進入智慧教室,全場嚴禁吸煙、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嚴禁踩踏、涂畫桌椅及墻壁等行為。
第十五條 智慧教室內不得張貼懸掛橫幅標語,嚴禁使用膠紙粘貼或用鐵釘、大頭針打孔張掛物品。
第十六條 嚴禁擅自將桌椅等設施搬出室外。使用結束后應由活動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做好場內環境整理和設施恢復工作,如將桌椅擺放整齊,關閉室內各類電源設備等。
第十七條 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智慧教室,禁止在室內燃放各種煙火或動用明火,未經允許不得私自亂接插線板,亂動消防設施。
第十八條 智慧教室內不得進行與申請主題不相符的活動,嚴禁在活動中出現違反政策法規、邪教迷信、低趣惡俗、商業廣告和違反道德規范等相關的言論行為。
篇2:學院公共多媒體教室設備使用管理制度
學院公共多媒體教室設備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XX學院公共多媒體教室(含智慧教室),以下簡稱多媒體教室,是由教務處統一協調,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心統一管理維護的信息化教學場所,配備較為齊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施和設備,為保障多媒體教學設備的穩定運行,維護正常的多媒體教學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任何教職員工及學生應愛護多媒體教學設備,尊重并服從學校關于多媒體教室使用管理的各項規定。
第二章 多媒體教室日常使用管理
第三條 凡屬教學計劃內的課堂教學及其它教學活動,由教務處根據教學計劃和學生人數統一安排使用多媒體教室。
第四條 非教學計劃內的活動,包括各單位舉辦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及團學活動使用多媒體教室,應提前在教務處正方系統上辦理預約。多媒體教室管理員核實預約信息后授權預約人使用。
第五條 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開啟并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第六條 使用者第一次使用多媒體設備之前,須提前了解相關多媒體設備的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提前到現場熟悉多媒體教室設備,使用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多媒體教室多設備使用說明》附件1、《linkwall智慧教室使用引導》附件2操作,遇到疑難問題及時與多媒體管理員聯系。
第七條 教學軟件的安裝:現有多媒體教室已安裝常規教學所需要的通用軟件。有需要安裝專用教學軟件的教師,在開學前或開課前一周內與多媒體管理員聯系,以便獲得有關技術支持和服務。
第八條 使用者在使用多媒體設備過程中如出現故障,應及時聯系管理員解決。若故障在短時間內無法解決,可臨時調換教室,以免影響正常教學活動開展。
第九條 如使用者有特殊需求需要搭接額外設備的,應提前聯系多媒體管理員。使用結束后由本人將各種接線或設備接回原位,如較復雜應通聯系多媒體管理員協助,以保證其它使用者正常使用。
第十條 多媒體教室內不得進行與申請主題不相符的活動,嚴禁在教學、講座或其它活動中出現違反政策法規、邪教迷信、低趣惡俗、商業廣告和違反道德規范等相關的言論行為。利用網絡資源,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信息安全法律和學校校園網使用的有關規章制度。
第十一條 使用結束后,使用者應確保多媒體設備關閉后再離開。
第十二條 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多媒體教室,禁止在室內燃放各種煙火或動用明火,未經允許不得私自亂接插線板。
第十三條 多媒體教室所有設備屬學校公共財產,任何人不得隨意拆卸挪動,不得隨意更改各項系統的參數設置。未經許可拆卸挪動設備的,造成設備損壞或丟失,由當事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 多媒體教室屬于公共場所,安裝有標準化考場監控,所有在多媒體教室中的人員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
第三章 多媒體管理員崗位職責
第十五條 多媒體管理員作為教室多媒體設備管理人員及信息化教學一線的服務人員,要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熟悉工作環境,熱情為師生服務,及時掌握所管多媒體教室設備的運轉情況。
第十六條 多媒體管理員負責多媒體教室教學設備、標準化考場監控及相關管理平臺的管理、維護,對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指導和輔助。
第十七條 多媒體管理人員要及時響應處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遇到的問題,定期對所管多媒體教室設備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多媒體設備維護檢修情況的記錄。
第十八條 在教師上課過程中,多媒體設備出現故障無法當場解決的,多媒體管理員可以為教師臨時調換教室。若因多媒體設備故障嚴重需長時間維修的,應及時報告教務處。
第十九條 未經主管部門領導同意,所有固定資產均不得私自外帶外借。
第二十條 多媒體管理員要不斷學習掌握新的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掌握多媒體設備的一般故障判斷及維修技能。
第四章 多媒體教室學生守則
第二十一條 學生應嚴格遵守本制度第二章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二條 學生應自覺保持教室清潔,不得在教室內抽煙、吐痰、吃東西、亂扔果皮紙屑;不得在桌椅、墻壁上亂寫亂畫或隨意拉扯窗簾,養成愛護公共設施的良好行為習慣。
學生應注意節約用電,若開啟空調、風扇或照明在離開教室時應及時關閉。
篇3:XX大學網絡服務使用協議暫行
XX大學網絡服務使用協議(暫行)
一、XX大學校園網用戶上網認證方式采用實名制統一身份認證(UIS),用戶可通過工號/學號/臨時帳號和UIS密碼認證后上網;根據國家規定,用戶上網日志將會被記錄并保存一定時間。
二、校園網用戶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XX大學校園網用戶管理條例》和《校園網安全管理條例》等國家、地方和學校的網絡與信息管理規定。
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禁止用戶在使用校園網等網絡資源時從事如下活動:
1) 利用校園網發表、傳播、存放顛覆國家政權和破壞、影響社會穩定的言論、文章及聲音圖像,發布有損國家利益、學校利益的各種信息和散布各種謠言;
2) 利用校園網公開和傳播屬于國家秘密的各種文件資料,及泄露保密階段的科研項目的有關資料、數據、圖(照片)、音頻、視頻等校內文件資料;
3) 傳播有淫穢、暴力等內容的文章、圖像、音頻、視頻等信息;
4) 在網絡上散布計算機病毒,利用發訊息功能和信件功能等方式對他人進行惡意騷擾,利用校園網絡發送包含惡意代碼的郵件;
5) 使用各類網絡掃描軟件、黑客軟件等手段侵入或干擾校園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
6) 利用系統漏洞牟取利益,或做出有可能危害系統安全或干擾系統正常運行的行為。
四、根據XX大學校園網相關規定,用戶不得利用校園網開展一切不正當、非正常的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1) 未經允許,擅自提供WWW、FTP、DNS、Mail、電子論壇、即時通信、網絡代理及VPN等服務;
2) 未經允許,利用或變相利用校園網絡資源從事商業及宣傳活動;
3)未經允許,擅自接入路由器等網絡設備;
4) 盜用他人IP地址、帳號或通過網絡竊取他人信息;
5) 利用校園網絡發送垃圾郵件等信息對其他用戶造成干擾;
6) 將本人使用的帳號轉讓、租借給他人不當使用;
7) 未經允許,設立游戲站點或純娛樂性站點;
8) 利用網絡起哄鬧事,進行人身攻擊和侮辱;
9) 其他損害學校權益、違反學校規定的行為。
五、違規行為一經校園信息化辦公室(以下簡稱信息辦)發現并確認,將視違規行為的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理:
1) 對于有違規行為的用戶,信息辦有權對其帳號和IP地址進行封禁,并視其后果的嚴重性中止其網絡服務1-30天,處理結果會在網絡認證平臺和信息辦主頁上公示;
2) 對于違規行為特別嚴重或造成重大不良影響者,信息辦有權永遠中止其網絡服務并通知其所屬上級部門;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者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六、因用戶違規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或法律糾紛,由違規者承擔。
七、本協議在XX大學校園網范圍內生效;校園網用戶包括使用校園網的師生、教職員工、臨時工作人員、附屬單位人員及校外訪客。
八、信息辦保留對本服務條款的最終解釋權。
九、本使用協議自簽署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