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辦公樓在疫情期間如何保障室內空氣安全

4785

  辦公樓在疫情期間如何保障室內空氣安全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傳染性極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打響。隨著疫情的控制,人員陸續返崗、復工,意味著防范成為了重點。而辦公樓這種人群高度密集的場所,成了防疫的關鍵?! ∮绕涮鞖獾穆D熱,不可避免面臨一個問題,辦公樓的中央空調究竟要不要開?能不能開?今天我們從室內空氣安全的角度來看一看疫情,討論一下如何保障辦公樓室內空氣安全。

  專家提示:

  疫情發生后,專家告誡大眾在疫情期間不要使用中央空調,根本原因就是目前的中央空調系統沒有充分考慮滅菌消毒,容易導致細菌病毒的傳播;

  保持辦公樓室內空氣流通,保證新風系統正常運轉,并盡量加大辦公樓新風量;

  公共用品要定期、定時的清洗消毒;

  那么,如何保障辦公樓室內空氣安全健康?

  1化學消毒劑噴灑

  使用化學消毒劑,這是現在普遍的消毒辦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劑除了殺滅微生物,還需考慮對人體和周圍環境的傷害,化學消毒劑很多對生物細胞是有危害的,所以使用時必須注意防護。同時,化學消毒的過程中會產生部分揮發性有機物,如果在空調及新風系統消毒后有殘留會通過風道吹出,從而危害到內部人員,所以無法長期噴灑。

  2紫外燈照射

  紫外線照射對靜止的物體或空氣消毒具有十分可靠的效果,但對于流動的空氣需要多次回圈照射才能達到消毒要求。同時,部分紫外線消毒裝置經標準要求不能在有人場所使用,缺乏時效性。另外,紫外線沒有除塵作用,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可能會影響其消毒效果。在《辦公建筑應對“新型冠狀病毒”運行管理應急措施指南》中也明確表示紫外燈消毒目前不宜在空調通風系統中進行安裝。

  3臭氧消毒

  相關標準要求,臭氧消毒需在無人情況下進行,在停止辦公后,用臭氧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公共場所等人群聚集的場所,一般不選用單獨的臭氧消毒方法,這是因為臭氧O?屬于強氧化劑,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也會殺死人類的正常細胞、入侵人體的淋巴及呼吸道系統引起肺部疾病。

  4靜電空氣凈化裝置

  高壓靜電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除塵效率輕易超過90%,同時能高效的殺滅細菌。直流電壓、低電流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技術。由于高壓靜電會產生臭氧,需要在靜電場后端加上臭氧處理技術模塊,將臭氧降解,實現真正的完美解決技術方案。

  因此在辦公樓等人員密集的場所選擇時,在選擇消毒凈化設備時還需要考慮更全面些,應該謹慎去選擇高效殺菌消毒技術,同時又能滿足風阻低,能耗低,安裝,維護方便等優勢的產品,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

  此外,選擇凈化消毒設備時,建議大家看看廠家是否擁有國家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病毒去除率報告,最重要的是病毒滅活率報告,因為不是所有的空氣凈化器都是空氣消毒凈化設備。

篇2:行政辦公安全衛生和傳染疫情應急處置預案

  1.0目的

  為加強行政辦公中心物業服務中心對突發應急事件應急處置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保障迅速有效地處理應急事件,將應急事件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行政辦公中心物業使用人單位公務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辦法和預案。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行政辦公中心物業服務中心發生重大突發應急事件的應急處置。

  3.0職責

  3.1 應急組織總指揮: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經理不在時由副經理臨時擔任) 負責指揮應急事件的搶險,協調與其它單位和本部門的各種資源,發布各種通告、命令;

  3.2 應急支援組:組長由物業服務中心副經理擔任,一旦接到預警信息后,立即組織物業服務中心辦公室、工程部、環境部、客服部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投入現場應急搶險;

  3.3應急后勤組:組長由物業服務中心行政后勤主管擔任,一旦接到預警信息后,立即組織人員投入現場應急搶險處理,提供事件預防及搶險過程必須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員、物品、交通、通訊、協調等事項;

  3.4物業服務中心各部門任何人員當接到預警信息后, 立即趕往指定地點集合由總指揮員統一調配;

  4.0實施規程

  4.1應急響應程序

  4.1.1報警程序:

  4.1.1.1當行政辦公中心范圍內發生Ⅳ級安全衛生和傳染疫情事件預警信號發布后,由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向機關事務管理局分管領導報告,啟動應急預案,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立即通知其它相關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限內趕到現場進行應急處理,應急小組到達現場后,物業服務中心經理進行現場匯報和現場協調工作,物業服務中心全體人員必須服從調配;

  4.1.1.2現場指揮員根據現場情況,向公安部門(報警電話:110),醫療應救中心(報警電話:120),新羅區防疫站(報警電話:0597-2292675)等部門報警。

  4.1.2應急處置原則

  4.1.2.1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

  4.1.2.2必要時注重人員及時疏散。

  4.1.2.3全力控制局面。

  4.1.2.4注意救援人員安全。

  4.1.3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應急救援程序

  4.1.3.1應急人員接報后應迅速趕赴現場,劃定警戒范圍,架設警戒欄(線),秩序維護部派出秩序維護員值守,阻止圍觀群眾靠近事故現場并使用手提擴音器等工具勸諭、疏導圍觀群眾離開,阻止一切未獲授權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杜絕一切未經批準的拍照、攝影、提取物品、收集資料等行為。

  4.1.3.2工程部派出工程搶險組人員,對廚房、食品存放柜等部位進行封閉,并派人員值守;配合防疫部門人員提取可疑物品、殘留食品、嘔吐物等樣本,進行檢驗檢疫。

  4.1.3.3全體應急人員要全力協助搶救中毒人員,如果中毒人員較多、醫療救護車不能及時運送時,在征得醫療人員同意,可以攔截過往社會車輛、出租車,盡快將中毒癥狀較輕的人員送往附近醫院或醫療救護中心。

  4.1.3.4必要時總指揮安排后勤支援組人員疏導事故現場的交通,在轄區主要出入口引導公安、醫療救護等車輛、人員盡快抵達現場。

  4.1.3.5安排秩序維護部員對受波及的公共區域進行安全巡查,防止連鎖案(事)件發生。

  4.1.3.6現場應急搶險人員,不得隨意向外透露關于中毒事件的任何情況,需要發布信息時由公司或政府、公安等部門負責發布,防止謠言產生。

  4.1.3.7工程搶險組人員要配合政府部門的疫情防治人員,對事件現場進行清潔、消毒等善后處理,并對處理時所產生的有毒廢水、生活垃圾及污染物進行集中收集,密封后送到指定地點進行銷毀。

  4.1.4發生傳染病(疫情)時應急處置程序

  4.1.4.1應急人員要立即趕赴現場穿戴有效防護裝備后,對疫情現場大門(通道)出入口、車輛出入口實施封閉控制,安排秩序維護員值守,阻止一切人員進出,防止傳染病(疫情)范圍的擴大。

  4.1.4.2 應急人員穿戴有效防護裝備后,進入疫情區域,盡可能對所有房間門進行封閉控制,并進行廣泛宣傳,勸諭所有人員留在房間內等待救援,嚴禁相互串門,防止交叉感染或導致傳染病(疫情)范圍的擴大。

  4.1.4.3必要時后勤支援組要立即募集(運送)食品、飲水、藥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全力對封閉隔離區域的人員提供援助。

  4.1.4.4在傳染病(疫情)區域外圍,劃定警戒區域,設立警戒欄(線),由秩序維護部員值守,阻止圍觀群眾靠近或進入傳染病(疫情)區域;杜絕一切未獲授權人員進入,杜絕一切未經批準的拍照、攝影、提取物品、收集資料等行為。

  4.1.4.5安排秩序維護員對受波及的公共區域進行安全巡查,防止連鎖案(事)件發生。

  4.1.4.6必要時安排后勤支援組人員疏導事故現場的交通,在轄區主要出入口引導公安、醫療救護等車輛、人員盡快抵達現場。

  4.1.4.7現場應急搶險人員,不得隨意向外透露有關疫情的任何情況,需要發布信息時由政府相關部門負責發布,防止謠言產生。

  4.2擴大應急響應:

  一旦應急事件有從Ⅳ級擴大(上升)趨勢,或直接發生Ⅳ級以上的應急事件時,物業服務中心必須在第一時間向要關事務管理局主管領導報告,物業服務中心立即按Ⅳ級以上的應急事件通知應急人員到達現場,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進行現場指揮與協調。

  4.3當應急事件處理完畢后,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發布結束應急響應程序,轉入后期處置階段。

  4.4后期處置

  4.4.1事后物業服務中心安排有關人員對受損業主(客戶)拜訪,以誠懇的方式化解可能

  存在的矛盾;采取適當措施協助受影響的業主(客戶)在最短時間內恢復生活、工作秩序。

  4.4.2物業服務中心配合受災人員向保險公司(有投保時)進行索賠事宜。

  4.4.3物業服務中心管理員、秩序維護部值班人員要做好各項相關記錄。

  4.4.4物業服務中心對事件的發生及處理經過、經驗教訓、改進措施等做出報告;并對應急事件處置過程中,為保護業主(客戶)生命財產安全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向公司報告。

  4.5事件處理完畢后物業服務中心填報安全事故報表經審核后上報總公司和機關事務管理局。

  5.0質量要求

  5.1發生應急事件處置時一定要遵守處置原則;

  5.2每次的演練方案物業服務中心要做到全員參加培訓學習與實施記錄,對演練的效果要有評估、有相片保存;

  6.0檢查

  6.1物業服務中心每周進行一次食堂、庫房等重要部位檢查;

  6.2物業服務中心進行月檢時對物業服務中心食堂、庫房等重要部位進行檢查,也可根據季節情況實施針對性檢查。

篇3:抗擊疫情心得體會:安全島

  抗擊疫情心得體會:“安全島”

  “安全島”是一種安裝在斑馬線上的安全裝置,它的兩端各豎有一根“反光警示樁”,夜間在車燈的照耀下會發出亮光,以提醒司機注意避讓行人。設立“安全島”為的是讓人們養成“二次過街”的習慣,即在第一次綠燈時間,行人先到達道路中央的“安全島”,待第二次綠燈亮起后再走剩下的路程,從而極大地增強了行人過馬路的安全性。

  近日,人們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進展一直保持著密切關注的狀態。身處信息傳輸極快、頃刻即達的“微時代”,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部門,從中央網信部到街道網格辦,從中央宣傳部到鄉鎮宣傳辦、信息中心等,都應把牢宣傳引導方向,方能構筑起“微時代”疫情防控的“安全島”。

  “微時代”監管更給力,以“微”為劍斬除網絡糟粕,筑牢“安全島”的“外立面”。

  “微時代”的信息極為繁多,參與主體也是良莠不齊,監管和輿情把控上稍有不慎,都可能造成極其負面的社會影響。當前的疫情形勢刻不容緩,然而網絡、微博、微信、抖音等“微平臺”上關于疫情的虛假信息、不實謠言也時有更新、層出不窮,無不撥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這就對相關部門加強網絡信息監管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各地區、各部門應加強網絡媒體把控,及時“亮劍”、斬除網絡糟粕,推動落實主體責任、主管責任和監管責任,增強疫情信息的及時性、針對性和專業性,讓虛假信息不攻自破、無處遁形,確保網絡輿情呈現出正向、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微時代”宣傳更親民,以“微”為鏡做好信息掃盲,筑牢安全島的“防護網”。

  隨著感染確診人數的增多和疫情的日益泛濫、持續升級,群眾難免會有恐慌心理,長此以往不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各地區、各部門要乘著“微時代”的宣傳“順風車”,深入宣傳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大對當前疫情狀態、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以“微”為鏡全面做好信息掃盲工作,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教育、引導和幫助群眾增強防控疫情的信心,提高自我防護能力,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為社會和諧穩定注入“強心劑”。

  “微時代”發聲更持久,以“微”為媒講好中國故事,筑牢安全島的“穩定閥”。

  “微時代”的“發聲”渠道和藝術展現形式也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讓人們擁有更豐富的感官體驗,更能觸動心弦、溫暖人心。疫情無情人有情,在防控疫情期間也涌現出了不少“舍小家為大家”的醫護人員、守護一方平安的人民解放軍、基層干部、社區工作人員,等等,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戰勝疫情的頑強信念與無窮力量。因此,要讓“微時代”的發聲更持久,更能鼓舞人心,各地區、各部門應及時征集當地聯防聯控的關鍵舉措和主要成效,通過散文、詩歌、圖片、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生動講述防控疫情一線、基層村居的感人事跡,以情摯人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網絡正能量,更好地展現中華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營造振奮人心、積極向上的輿論宣傳氛圍。

  “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正如XXxxx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關于研究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上所強調的,要打響疫情防控的總體戰,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還需構筑起“微時代”的防控“安全島”,用心筑牢“外立面”“防護網”“穩定閥”,凝心聚力、共渡時堅,相信我們一定會贏得這場戰“疫”的最后勝利!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