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以四強四優活動為契機 推進二次創業目標實現

871

以四強四優活動為契機

推進二次創業目標實現

去年9月,新興鑄管集團公司黨委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屆四中全會和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精神,決定按照《中組部關于開展爭創“四強”黨組織、爭做“四優”共產黨員活動通知》的精神要求先行一步,在集團范圍內開展爭創試點工作,蕪湖新興黨委被股份公司黨委確定為爭創“四強四優”活動的試點單位。今年2月集團公司黨委正式轉發中組部、國資委黨委《關于在國有企業開展爭創“四強”黨組織爭做“四優”共產黨員活動的通知》后,蕪湖公司黨委高度重視,領導班子再一次認真學習通知精神,充分認識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意義,一致認為:“十二五”期間正值蕪湖新興二次創業的關鍵時期,不僅建設任務繁重,更是對我們各級管理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一次大的考驗。因此,通過開展爭創活動,不僅有利于加強企業黨的建設,而且將助推二次創業的目標的順利實現。

首先,成立組織加強領導。公司黨委把開展爭創“四強四優”活動納入年度公司十項重點工作之中,專門成立了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由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各單位黨總支書記為直接責任人,明確要求認識、組織、措施、檢查、獎懲五個到位,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地工作格局。

其次,結合實際制定活動方案。我們在學習領會四強四優活動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從活動的指導思想、組織領導、目標要求、爭創內容、保障措施、檢查考核等方面進行了認真思考和研究,同時廣泛爭求基層黨組織意見,制定了活動方案。在目標要求方面明確提出三條意見:一是黨組織要堅強有力,重點抓好兩級班子自身建設、發揮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使黨的基層組織更加富有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黨員要帶頭擔當重任、建樹良好形象,真正體現共產黨員“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時刻豁得出來”;是要群策群力,扎實推進公司發展。造就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黨員隊伍,以模范行動引領員工,以優質的產品贏得市場,以較強的執行力將公司的措施落實到位。

第三,把握主題明確爭創目標。公司黨委研究確定的爭創主題是:爭創四強四優、促進二次創業。實施中堅持將確保完成年度預算目標任務、加速重點工程建設以及創新黨建工作等融入到爭創“四強四優”活動中。作為集團公司的試點,公司黨委提出爭創“四強”的具體目標,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爭做“四優”共產黨員,以班子爭創“四強四優”活動全面推動企業各項工作。所屬各支部和黨員分別制定不同層次、類別的爭創目標。

第四,深入發動廣泛宣傳。為切實抓好爭創活動,公司黨委召開各單位黨總支書記、支部書記及黨員代表參加的動員會,層層組織學習原文和上級領導關于開展爭創活動的講話,近期還將組織各單位黨總支書記就爭創活動講一次專題黨課,分期分批組織支部書記進行輪訓。要求增強責任意識,積極投身活動之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及黨員的示范作用,強黨建促發展。

《蕪湖新興》報開設活動專欄和“黨員之星”欄目,及時報道各單位爭創活動動態,編發每月一期活動簡報,刊登上級領導講話和相關活動的要求,交流各單位先進做法和活動成果,大力宣傳在爭創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組織和個人。各單位局域網內設“四強四優”活動專欄,宣傳欄要求每二個月更換一版,適時舉辦以“四強四優”活動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和攝影比賽以及圖片展覽,努力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

篇2:中心小學推進小班化教育實驗階段工作匯報

  中心小學推進小班化教育實驗階段工作匯報

  我校小班化教育實驗是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迥異于精英教育路線指導下人為的小班化??傮w來說,學校推進小班化教育大致可以概括為這樣四個步驟:加強學習,更新理念——布置環境,營造氛圍——研究教學,推進課改——重構評估,發展個性。

  一、加強學習,更新理念

  從古至今,我們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班級授課制和個別化教學。小班化教育屬于夸美紐斯所說的“班級授課制”,它是相對于大班教學來說的,但兩者并不是對立的關系,我們努力將大班教學中的優良傳統,如教師注重教法的鉆研,課堂組織嚴謹等優勢繼續保持下去,同時小班化教學因為學生人數少,使我們有機會發揮個別化教學的優勢,比如師生之間建立親密感情,還有因材施教等??傊?,在教育理念上我們不應該畫地為牢,固步自封;而應該解放思想,兼容并包。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相對于某些班額高達50人左右的班級,新課程理念往往難以貫徹落實,而小班化則能夠更全面、有效地推進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所以說新課程理念和小班化教育實踐是相契合的。新課改為小班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撐,小班化教育為新課改提供了肥沃的實踐土壤。兩者成犄角之勢,彼此推進,相得益彰。如果剝離了新課程來談小班化,那它就是個空殼。

  二、運用資源,營造氛圍

  我們不僅注重資源的開發,而且因地制宜運用資源。我們的小班教室內擺放書包柜、圖書架,甚至將教師的辦公桌也搬到教室里。將墻面設置成學生作品的展示墻。教師們充分展現了富有創意的資源開發意識,將冷冰冰的物態空間轉化成既符合兒童心理又具有感染力的教育資源,體現了精細化的班級管理理念。我們小班化實驗教室還配備了背投電視、投影儀等電教媒體,可以說在硬件設施上基本達到了教育現代化水平。對于這樣的資源,我們善加利用。但是,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在這方面我們許多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做得很好。

  三、研究教學,推進課改

  1.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我們著力構建小班教學“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具體到不同學科,又有語文的“自改作文”模式,科學的“體驗”模式,思品的“悟、習、行”模式等。小班化教學究竟有沒有模式可依,尚待進一步研究。大家都知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科學,所以有法;教學是一門藝術,所以沒有一定的法則。就像水一樣,水無常形,卻又隨地賦形,但在彼此的博奕辯難*同來為教學創新貢獻智慧。

  2.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互動策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構成一個立體網狀的交流體系,加大知識信息的流量和密度。

 ?。?)分層策略。我們將教學目標分成基礎性目標與發展性目標,根據學生已有的不同基礎,實施個性化教學;設計不同梯度的彈性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定位,有選擇地完成作業等。

 ?。?)合作策略。運用異質分組與同質分組的手段,通過組內角色分工,來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內容。

 ?。?)活動策略。將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有機結合起來,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

 ?。?)學科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策略等等。

  四、重構評估,發展個性

  小班化教學的評估是個難點。其實不單小班化評估是一個難點,整個教育評估都是一個難題?,F在學校一般做法是將評估簡化為考試,簡化為分數。但分數無法全面準確地衡量一個人的素質、品德、能力。小班化教學的核心思想是個性化教學,讓學生得到適合他個性的發展,但要為每一個學生量身定做一把衡量的尺子,這是很難的。我們開展了“學生成長檔案袋”的過程性評價,同時引入多元主體評價,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等。

  我們認為小班化評估要調整評估的內容與方式。比如以傳統考試模式的考核學生記誦能力為主的學業成績測量,可能看不出小班化教學的優勢,也會使實施小班化教學法的師生感到失望。因為學生的一些長處,比如口頭表達能力強,www.zonexcapitaltr.com能說敢說,知識面廣等無法在考查中體現出來。還有要引入選擇性測試,而且隨著教師與學生接觸頻度和交流密度的增大,同時學生會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身的素質、能力甚至弱點,從而使教師可以更加全面、準確、動態、深入地評價學生。我們只有構建起了選擇性、個性化的小班化教育評估體系,學生的個性發展才有機制上的動力和制度上的保障。

  五、成績與反思

  綜觀整個小班化教育推進過程,可以發現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師,是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與時俱進和實踐操作的反復磨煉。所以教師的整體素質與專業發展水平,對于學??梢詫⑿“嗷逃七M到什么程度,起了決定作用。學校為了發展教師的專業水平,采取了許多措施,概而言之,有以下幾條:

  1.定期開展校本教研訓活動,確定主題進行探討、展示和反思。如,進行課題研究,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欣賞研究》,將小班化教育實驗與書香校園的打造結合起來;通過制訂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確立發展目標,明確努力方向;借助《教師專業成長記錄冊》《小班化教學課堂答問對照表》開展教師評價;通過舉辦小班化教育論壇,匯編小班化教育論文與案例。

  2.較大程度上貫徹和落實了新課改理念,兼顧了學生個體差異,更好地開展了因材施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合作意識、學習能力、綜合素質普遍得到了提高。

  3.促進了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形成,創建了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4.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都得到了更新,教學水平、科研能力都有了提高。也涌現了一些骨干教師。

  雖然學校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但大家也都感到小班化教育實驗最大的困惑是師資不配套,跟不上。因為要采取分層次、個別化教學,教師普遍感到壓力大,工作任務繁重。我們都很注重培優,但往往忽略了補差。對學生,我們要補差,對教師,我們也要重視這點。校本培訓要真抓實干!要樹立那種“不讓一個教師掉隊”的理念。我想,這

對于學校的意義不會比培養骨干教師小。

篇3:七校聯動 區域推進校本研討活動方案

  校本教研“七校聯動,區域推進”研討活動方案

  為了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切實推進以校為本的研討活動,z中心小學在《安海鎮教委辦校本教研實施方案》的引領下,秉承“以校為本、校際聯動、區域推進、整體發展”的區域性研訓思路,聯系泉州實小等七所學校聯合組建中心教研組。由泉州實驗小學為引領,以安海養正中心小學、金井毓英中心小學、東石中心小學 、陳埭龍林中心小學、龍湖恢齋中心小學、深滬中心小學六中心校為依托,開展“學科聯動教研”活動。為統籌整體、安排活動特擬定本方案,并嘗試實施。

  一、組織機構

  領導組:z

  指導組:z等專家

  負責人:z

  成員:各校數學教師

  二、活動目標

  1、以校為本,構建校際間聯動教研互助格局,建立相應的校本教研制度和評價體系。

  2、共訓共研,構建以教學點為單位的校本教研共同體,形成校本教研常規化實踐模式。

  3、區域推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主動學習、發展的良好態勢,提升制度文化。

  三、活動主題

  探索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教方法、重思維、養習慣”教學策略為研究主題。

  四、活動策略

  整合資源:校本教研“七校聯動,區域推進”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整體推進行動的策劃;整合七所學校資源,加強教研組人員與學校教師的密切聯系,群策群力,協作攻關。

  科研引領:建立健全以校為本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具有導向、激勵和保障機制;建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中實踐;探索“校際聯動,區域推進”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設。

  階段深化:規范化-任務驅動,特色化www.zonexcapitaltr.com-有效研究,常態化-融入工作。

  遞進體系:

  學科層面——基于校際聯動教研活動模式和網絡互動的學科校本研修;

  學校層面——七所小學形成“七校聯動區域推進”的校本教研;

  鎮級層面——安海鎮教委辦校本教研實施方案、校本教研基地校;

  市級層面——市進修學校課題《小學校本教研制度建構與實施的研究》。

  五、活動方式

  1、主題(問題)研討式教研:針對教學中的一個問題,開展集體研討,得出較為清晰的教學思路。

  2、同課異構式教研:同一個知識教學內容,由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背景、情感體驗,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建構出教學內容的不同組織、教學方法的不同選擇的設計。

  3、連環跟進式教研:選擇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連續研究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三課時……;或者同一個知識點在不同年級的不同要求的教學研究,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不斷地實踐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行為水平。

  六、活動安排

  1、每學期至少兩次主題(問題)研討式教研:期初研究教研活動計劃,期末小結、材料匯總,階段性專題研討。

  2、每學期由一聯動校承辦一次“校際聯動公開周”。

  3、定期開展專題講座。

  4、本學期定于第十三周泉州實驗小學“送課下鄉” 為“七校聯動,區域推進”的啟動儀式。

  七、活動要求

  1、各校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做好工作安排。

  2、教研活動中,承辦校精心準備、積極組織,每次活動要做好材料留存(計劃、完整的過程性材料、總結等)。

  3、教研活動要重過程、重實效,做到教研活動目的明確化,教研活動開展常規化,教研活動內容廣泛化,教研活動形式多樣化。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