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指南
一、疫情防控責任
(一)建設單位職責
建設單位牽頭負責項目疫情防控工作,落實項目專(兼)職防控人員,負責日常疫情防控工作。負責檢查督促施工企業、監理單位、第三方進場檢測(監測)機構等單位落實疫情防控責任。
(二)施工企業職責
施工企業具體負責項目疫情防控工作,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設置疫情防控管理專崗。負責項目復工前的全面排查、復工準備和復工后疫情日常防控工作。
(三)監理單位職責
協助建設單位督促施工企業落實項目疫情防控措施,并負責項目監理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
(四)人員職責
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負責每天檢查項目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對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采取停工措施。
施工企業項目經理負責每天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和檢查,督促項目管理人員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督促勞務分包、機械設備租賃、檢測等單位落實疫情防控責任。
監理單位項目總監協助建設單位開展日常檢查督促工作。
施工企業疫情防控專員負責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相關知識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負責進出工地人員的體溫檢測和登記工作;負責督促現場人員按要求佩戴口罩、勤洗手;負責督促做好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負責督促工地做好環境衛生工作;負責向屬地行業主管部門報告疫情防控情況。
班組長負責本班組人員疫情防控工作。
二、疫情排查要求
對進入工地的人員和車輛一律進行排查登記。施工企業應對武漢等疫情高發地區人員及與確診、疑似病例有過接觸的人員精準排查。詢問、核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情況。
(一)嚴防疫情輸入性傳播
對疫情未解除前返回湖北或途經湖北尚未返回的員工,各相關單位(企業)要動員其留在當地,暫時不返回。
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接觸的已返回員工,應主動向單位(企業)疫情防控專員報告,由單位(企業)疫情防控專員向轄區疾控機構報告,按規定進行隔離。
(二)嚴防疫情擴散性傳播
對14天內去過湖北、與湖北地區人員有接觸史的員工,要求其暫不返回崗位,并督促其按要求自最后一次接觸相關人員之日或抵達項目所在地起,居家隔離或項目設置的專門宿舍觀察隔離14天,身體未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后,方可返崗。
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接觸的員工,應及時向單位(企業)報告,并聯系疾控機構按規定進行隔離。隔離期滿無異常后方可返崗。
隔離期間,所在項目要及時給與關心關愛,以及必要的生活物資保障。
(三)嚴格建檔管理
施工企業應對項目所有員工建立健康檔案,檢測記錄其健康狀況,并作專檔管理。
三、疫情防控要求
對建筑工地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格實行實名制管理,對進、出工地實行實名制考勤、登記和核查。
(一)物資保障
1. 建筑工地應配備體溫槍、溫度計、防護口罩、消毒液、洗滌用品等防疫物資。
2. 項目應設置必要的單獨隔離觀察宿舍,用于臨時隔離觀察人員居住。隔離觀察措施應符合屬地疾病控制部門要求。
(二)人員管理
1. 施工企業應在工地進出口設立體溫檢測點,所有人員進入工地必須進行體溫檢測。
對體溫大于等于37.3人員,要及時送至隔離觀察宿舍進一步隔離觀察,在隔離觀察宿舍休息10分鐘后,若體溫仍大于等于37.3,應采取適當防護措施及時送至衛生健康部門指定的發熱門診就診。
2. 人員密集場所要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三)公共區域消毒
1. 工地食堂、宿舍、辦公場所等人員密集地方應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并每天消毒。
2. 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辦公區應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做好垃圾儲運、污水處理等工作。
3. 工地衛生間應配備洗手液、擦手紙等衛生用品。
(四)減少人員聚集
1.工地食堂應實行分餐、錯時用餐等措施。
2.班前教育、技術交底等活動應分散開展。
3.疫情防范和安全教育宜采用微信、廣播等方式進行。
4.減少集中召開的會議。確需集中召開的,宜優先選擇開敞、通風地方,參會人員應佩戴口罩,進入會場前后洗手消毒。
四、疫情處置流程
(一)當工地人員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一律不得進入施工區域、辦公區域,并立即送到衛生健康部門指定的發熱門診就診,并按照疾病控制部門要求做好應急處置。
(二)經醫療機構確認為疑似病例或確診后,工地應立即停工并封鎖場地,配合疾病控制部門開展疫情防治,并及時向屬地行業主管部門報告,項目經屬地疾病控制部門評估合格后方可復工。
五、項目復工條件
施工企業應嚴格落實復工前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保障措施。項目達到如下條件后,可向屬地行業主管部門提出復工申請。
(一)成立項目經理負責的疫情防控機構,設立專人專崗,對接屬地行業主管部門、疾病控制部門,全面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二)設置單獨的隔離觀察宿舍,用于需臨時隔離觀察的人員單獨生活居住。隔離觀察措施應符合屬地疾病控制部門要求。
(三)保障防疫物資充足到位,項目應準備足夠的口罩、測溫計、消毒液等疾病控制用品。
(四)排查復工人員兩周內往來史、接觸史,杜絕疫情的輸入性、擴散性蔓延。
(五)實行實名制管理,嚴格進、出場實名制考勤,真實采集和錄入全部進場人員姓名、身份證號、工種、班組、籍貫、聯系方式等實名信息。
(六)工地施工現場、生活區、辦公區、機械設備已經消毒殺菌處理。
(七)安全生產條件和保障措施達到復工要求。
六、疫情信息報送
施工企業應建立疫情防控每日報告制度,項目從復工之日起,實行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零報送”機制,每天按屬地行業主管部門要求報告當天疫情防控情況。
信息報送應盡量使用信息化手段上報。
篇2:甲型H1N1流感防控疫情、晨檢、午檢、跟蹤報告制度
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疫情、晨檢、午檢、跟蹤報告制度
按照武進區教育局的要求,我校自9月14日開始在原來已經實行的晨檢、跟蹤報告制度的基礎上,全面實行疫情、晨檢、午檢、跟蹤報告制度。
1、疫情報告:凡在學校留觀隔離、居家隔離的流感樣病人,經防疫部門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的有關信息,班主任、校醫等報告責任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學校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報告。
2、晨檢、午檢報告:各班主任于每天早晨6:20,中午12:15分別完成晨檢和午檢測溫;填寫好班級測溫登記表和發熱病人登記匯總表并立即交到學校醫務室,同時立即將發熱病人帶到學校留觀室隔離。教職工晨午檢工作以辦公室為單位由小組長負責在校園網上填報,每天上午8:00;中午2:00完成報告,由校務辦匯總后報領導小組。
3、跟蹤報告:學校建立與居家醫學觀察的學生的跟蹤聯系,班主任每日至少兩次及時了解其健康狀況,并將密切接觸者健康狀況登記表與晨檢、午檢報告一并保送學校醫務室。
4、情況上報:領導小組會同醫務室對全校情況進行匯總,由校務辦公室負責于每天上午9:00~10:30;下午1:00~2:30分兩次將發熱病人、疑似病人、確診病人相關數據通過武進教育信息網報告至武進區教育局基教科。
5、出現因報告不及時、不準確而導致嚴重后果或不良影響時,學校將對玩忽職守的人員作出嚴肅處理。
篇3:九中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應急預案
第九中學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應急預案
為了提高學校預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校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流感疫情帶來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教育系統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范意識。
2、加強學校日常管理與監測,各班級做好晨檢、因病缺課等方面上報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校園內不發生、不蔓延。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甲型H1N1流感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范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檢測,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的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組織管理
成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組員:全體校委會成員各班班主任
常態管理下由分管校長、分管科室具體負責甲型H1N1流感疫情日常防治工作。甲型H1N1流感疫情進入應急狀態后,全面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突發事件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由組長親自指揮。
主要職責如下:
1、在學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指導和落實學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各項工作。
2、做好甲型H1N1流感知識的健康教育宣傳工作,讓師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師生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意識。
3、指導、落實并督查學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應急措施落實情況。各班認真做好晨檢和因病缺課上報工作,一旦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報告校醫室。
4、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習慣的培養等等。
5、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搞好校園環境衛生。各班級、宿舍及其他校內公共場所每天保持開窗通風,并搞好環境衛生。
四、突發事件的監測和報告
(一)突發事件檢測
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監測系統。每天由班主任上報各班缺勤情況,并查明缺勤原因。對因病缺課者由校醫進行登記匯總并跟蹤觀察,根據情況變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報告
1、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報告程序,學校一旦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關知情教師或部門應立即立即通知校保健室,學校保健室在第一時間向學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學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電話、并在2小時內用書面形式向教體局、衛生防疫站報告,并同時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并啟動本預防應急預案。
2、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3、在學校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并確保信息暢通。
六、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應急反應
學校一旦發現甲型H1N1流感疫情,立即啟動本預案。
(1)立即啟動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加強疫情的通報。
(2)嚴格執行進出入校門的管理制度。
(3)加強對接觸人群的跟蹤管理。做好教室、圖書室、食堂、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的通風換氣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內張貼宣傳標語,提高師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5)根據教體局和衛生疾控部門的防控意見指導本校的防控工作。
(6)在流行期間,校內不組織大型的*活動,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機構保障
學校成立突發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總務處具體牽頭,校保健室負責日常防控工作。
(二)人力資源保障
學校按照要求配備衛生指導教師,分管校長、總務處、衛生指導教師定期接受區衛生局組織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演練,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快速應急反應能力。
(三)實行責任追究制
各部門、各班班主任對師生衛生安全、校園衛生安全工作各司其職,對于玩忽職守,造成學校衛生安
全事故的責任人,應視情節輕重給與相應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