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管理手冊:安全檢查清單
管理層責任
參考指南:款1.0 是 局部 否 備注
1.1 管理層是否已經制訂出書面的消防應急計劃?
1.2 經理、監察及雇員是否受過有關消防程序的訓練?
1.3 雇員們是否都受過有關消防應急計劃的訓練?
1.4 消防應急訓練是否每年至少舉行一次?
1.5 針對消防應急計劃,太平門及應急設備的評估和檢查有否進行?
1.6 消防程序是否接受檢查?
1.7 是否已指派協調員來協調整體消防程序和應急計劃?
1.8 協調員是否受過有關消防應急計劃和消防程序的訓練?
1.9 是否對火災進行調查研究以確定火災根源并預防火災再次發生?
1.10 管理層是否實施消防應急計劃?
1.11 是否有一項規定要求在緊急情況下,立即通知來訪者及現場承包商?
消防應急計劃
參考指南:款2.0 是 局部 否 備注
2.1 是否有一份書面的消防應急計劃?
2.2 應急計劃是否包括以下各項?
a. 設施資料:
位置
生產類別
主要火災危險因素
工人隊伍之規模
操作小時
b. 如何報火警
c. 向人們報火警的警鐘或信號
d. 應急電話號碼表:
工廠警衛
工廠接線員
當地消防部門
醫院及救護車
警察部門
工廠消防應急組成員
應急部門
公用事業服務
e. 管理層和雇員的反應程序
f. 責任/處理火災的策略
g. 火災偵察及報警系統
h. 主要資料圖表:
撤離路線
集合區
消防應急計劃
參考指南:款2.0 是 局部 否 備注
滅火器位置
急救/醫療箱位置
指揮中心
報警拉箱位置
應急燃料關閉閥位置
公用事業(如水電或煤氣等)供應閥/開關位置
自動消防灑水器閥門位置
供水閥位置
消防泵站
消防大隊的消防器材
i. 集合區
j. 搜索及搶救程序
k. 緊急關閉程序
l. 恢復策略
2.3 是否已將緊急逃生路線公布,并通知全體雇員?
2.4 是否已建立緊急關閉程序?如已建立,則雇員們是否已受過有關訓練?
2.5 在緊急情況之下,表示人們需要采取緊急行動的雇員報警系統,是否可以被人認出而且容易察覺得到?
2.6 是否定期護養并測試報警系統及消防設備?
2.7 是否定期檢討并修改應急計劃?
2.8 緊急撤離路線是否已公布,且無擋道之物在其中?
2.9 工廠有否進行緊急撤離訓練?
太平門
參考指南:款3.0 是 局部 否 備注
3.1 緊急太平門是否有明顯的標記?
3.2 緊急出口通道和門是否暢通無阻,且有足夠的寬度允許雇員安全地撤離?
3.3 是否所有緊急太平門都有燈光及出口標記?
3.4 可能被人誤認為緊急太平門,通道或其他設施是否有如下標記:“不是太平門”,“通往地下室”,“倉庫”等等?
3.5 緊急太平門是否在邊上有鉸鏈并可自由開關?
3.6 旋轉門、拉門、或頭頂門是否被禁止作為緊急太平門?
3.7 當大樓內部有人時,緊急太平門是否可以里面往外開,而無須鎖匙,特殊知識或力氣?
3.8 在緊急太平門直接開向街道,小巷,或其他有車輛行駛的區域的地方,是否有足夠的柵欄和警告防止雇員步入車輛行駛通道?
3.9 緊急太平門,門,和通道是否全部暢通無阻?
3.10 是否有至少兩個分得很開的緊急太平門以便雇員及時逃生?
3.11 在建設及修理工程過程中,是否采取特別預防措施以維持緊急太平門?
3.12 出口樓梯是否暢通無阻?
3.13 大樓外面緊急太平門通道是否暢通無阻?
3.14 緊急照明燈是否已經安裝并定期測試,以確保出口通道的明亮?
3.15 雇員們是否受過有關從大樓緊急撤離的訓練?
大樓管理及檢查
參考指南:款4.0 是 局部 否 備注
4.1 是否已制訂了一份檢查清單以處理火災危險?
4.2 檢查是否記錄成文?是否采取行動以糾正檢查時發現的不足之處?
4.3 是否將垃圾存放在適當的容器內并定期將之搬走?
4.4 本區域是否沒有不必要的可燃物質?
4.5 大樓地板區域是否沒有溢出物和其他物質?
4.6 物料是否妥善地存入在大樓內外?
4.7 空貨盤是否被妥善地存放在貯存區?
4.8 是否已為雇員建立指定的吸煙區?
滅火器
參考指南:款5.0 是 局部 否 備注
5.1 是否有足夠的各種類別的手提式滅火器?
5.2 滅火器是否灌滿并定期接受檢查?
5.3 需使用滅火器的雇員是否每年接受有關滅火器使用及消防程序的訓練?
5.4 滅火器位置是否有明確標記?
5.5 通向滅火器的通道是否暢通無阻?
5.6 如使用Halon式滅火器將滅火液噴進樓內各室,則在滅火器噴液前,雇員們能否撤離?
5.7 滅火器是否安放在適當位置,以便在一般性可燃物質區,雇員至多行走75英尺既可拿到滅火器,或在易燃物質區,雇員至多走50英尺便可拿到滅火器?
易燃物及可燃物
參考指南:款6.0 是 局部 否 備注
6.1 雇員們是否受過有關適當處理和使用易燃及可燃及可燃物質的訓練?
6.2 可燃碎片及廢料(如:油膩破布)是否貯存在有蓋的金屬容器內,并被及時搬離工地?
6.3 是否使用政府認可的容器和鐵箱來貯存和處理易燃及可燃液體?
6.4 易燃液體在未被使用時是否全部放在密封的容器內?是否全部貯存在政府認可的容器內?
6.5 整桶散裝易燃液體是否接地?分配罐是否有粘合帶?
6.6 易燃及可燃液體的貯藏室內的電氣裝置是否有適當的保護:如電燈、開關等?
6.7 易燃及可燃液體的貯藏室內是否有機械或重力通風?
6.8 是否在可能時使用真空吸塵器,而不是將可燃灰塵吹走或掃走?
6.9 易燃或可燃液體的轉移/撤離/運輸是否由受過訓練的人員來進行?
6.10 在使用或貯存易燃或可燃物質的地方,是否已貼出并執行“禁止吸煙”的警告?
6.11 是否及時并適當地清除所有溢出的易燃或可燃液體?
電氣設備
參考指南:款7.0 是 局部 否 備注
7.1 暴露的電線是否處于良好狀態,有適當支撐并受到保護,不受物理性危害的影響?
7.2 電線是否妥善地與固定裝置、插頭、電路斷路器,以及其他設備相連?
7.3 接合箱,插座和控制板是否全部蓋緊?
7.4 馬達上是否有灰塵,污垢,油膩及纖維?
7.5 電氣設備是否已獲準用于危險區域?
7.6 經認可的手提加熱器是否不帶有可燃物質并被置于安全的地方?
7.7 工地上是否有一個電氣維修計劃?
7.8 是否有一名電工為工地提供服務?
7.9 工地上是否有一個避雷系統?
7.10 電氣設備是否都有接地或雙重絕緣裝置?
壓縮氣體及氣體瓶
參考指南:款8.0 是 局部 否 備注
8.1 氣體瓶未被使用時,閥門保護器是否一直放在氣體瓶上?
8.2 氣體瓶上是否有明確標記說明瓶內氣體之類別,或說明瓶內無氣體?
8.3 貯存或使用壓縮氣體瓶的地方是否受保護,可不受外部熱之影響?(如:火焰撞擊,強輻射熱,電弧或高溫線)
8.4 氣體瓶是否被放在不會受損、不會被閑人搬動的地方?
8.5 貯存或運輸氣體瓶的方式是否可防止它們傾倒,滑落或滾動,從而防止它們產生危險?
8.6 貯存或運輸液態氣體瓶時,它們的位置是否可確保安全,減壓裝置一直是接觸瓶內汽霧空間?
8.7 工作完成,氣體用完時,氣體瓶在搬走前,閥門是否全部關閉?
8.8 氣體瓶是否定期檢查,以便發現其有否腐蝕,變形,裂痕,或其他缺陷,及使瓶無用的缺點。
8.9 是否只用經認可的器械(如:手電筒、調節器、減壓閥、乙炔產生器、多支管)?
8.10 是否禁止將燃料氣體瓶當作滾筒或支撐物?
8.11 氧氣瓶是否與氣體瓶或可燃物質分開?
熱工程許可證
參考指南:款9.0 是 局部 否 備注
9.1 是否已建立熱工程許可證制度來管轄使用火焰或產生火星的工程?
9.2 是否已作檢查來確定不可進行熱工程的危險區?
9.3 危險區是否已公布于眾?
9.4 熱工程開始前是否先作檢查,以便發現并消除危險因素?
9.5 熱工程進行時,是否有建立消防觀察小組?
9.6 熱工程開始后,消防觀察活動是否公布至少30至60分鐘?
9.7 滅火器是否放在熱工程區附近?
9.8 承包商是否須用熱工程許可證?
9.9 電氣及電焊設備是否有適當的電氣接頭和電纜?
噴涂作業
參考指南:款10.0 是 局部 否 備注
10.1 噴涂作業進行時,是否有充分的通風設施防止易燃汽霧的積累?
10.2 噴涂區是否離開火焰、火星、運轉中的電馬達、高溫表面、及其他發火點至少20英尺?
10.3 使用易燃油漆、光漆及罩面漆的地方,是否有防爆裝置(保護電線、電燈、開關等)?
10.4 自動消防灑水器噴頭是否干凈?
10.5 噴涂區、油漆室、噴涂工作位及油漆貯存區是否張貼“禁止吸煙“的標記?
10.6 噴涂區內是否沒有可燃剩余物?
10.7 噴涂棚及管道是否由不可燃材料制成?
10.8 排氣風扇的電動馬達是否放在棚或管道的外面?
10.9 棚內皮帶和滑輪是否完全封閉?
10.10 管道是否定期清洗?過濾器是否定期更換?
10.11 干燥區是否都有充分通風,且無發光點?
檢查概況
參考指南:款11.0 是 局部 否 備注
11.1 管理層是否有一份書面的消防應急計劃?
11.2 緊急出口、門及通道是否明確設立且暢通無阻?
11.3 是否有管轄熱工程(電焊、切割、銅焊、明火等)的安全程序?
11.4 是否有管轄壓縮氣體及氣體瓶的安全程序?
11.5 是否有管轄噴涂作業的安全程序?
11.6 是否有安全程序管轄易燃及可燃物質/液體的處理和貯藏?
11.7 是否有滅火程序?
11.8 是否有涉及電氣設備的消防程序?
11.9 是否有維護良好的廠房管理標準程序?
11.10 經理、監察及雇員是否受過有關消防應急計劃和消防程序的訓練?
11.11 消防程序有否稽核?應急演習有否進行?
11.12 是否已指派一名消防應急協調員來協調應急計劃及消防程序?
11.13 協調員是否受過有關應急計劃和消防程序的訓練?
11.14 是否調查火災,以確定起火原因并防止火災重演?
11.15 管理層是否執行消防及生命安全程序和標準?
篇2:別墅小區燃氣設備安全檢查的通知
高爾夫別墅燃氣設備安全檢查的通知
各位尊敬的業主/住、租戶:
為了使閣下能安全、正常地使用燃氣,上海燃氣公司將對小區各業戶使用的燃氣設備進行免費的安全檢查。為了維護各業戶的切身利益,管理處將安排專人陪同維修人員持證,并佩帶胸卡上門為您服務。請各業戶按以下時間范圍內,與管理處聯系,確認具體上門的檢查時間,屆時如您對上門人員或檢查內容有異議,請您及時與我們聯系,感謝您的合作!現將安全檢查工作的內容公布如下:
1、對每一戶的燃氣設備進行免費安全檢查。
2、如發現事故隱患,維修人員將提出整改意見,如您需幫助,請與我們聯系。
檢查日期:自20**年05月09日開始,每周三至周日
檢查時間:上午9:30至下午16:30
聯系電話:5 1 或 6 3
注:有關燃氣設備安全檢查的通知,請以此這份通知內容為準。
**高爾夫別墅物業管理處
年 月 日
篇3:建設集團第三季度質量安全檢查通報
建設集團公司二零一零年第三季度質量安全檢查通報
各分公司、辦事處、項目部:
為了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確保國慶節期間的安全生產,9月15日開始,由集團公司質安副總經理**帶隊,現場部相關人員組成檢查組對全公司在建的房屋建筑、工業廠房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查,現將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此次檢查采取一察二看三點評的方式進行,分別檢查實體質量、現場安全、技術資料情況,一是察看工程實體質量,看是否有違犯強條的現象,是否有質量通??;察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情況,隱患排查情況,是否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二是查看施工技術資料、安全專項方案,保證資料是否齊全與施工進度同步,安全檢查記錄是否完整,重大施工方案是否落實了責任人簽字,責任是否得到落實;三是根據質量、安全、資料檢查情況,現場向施工、監理企業通報,確定整改期限,落實整改責任人。
通過檢查,可以看出我司建筑工程質量有了一定提高,安全生產保持了平穩態勢,一是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抓好項目的施工管理,參建各方責任人到崗到位,施工現場管理規范有序,二是現澆砼構件的成型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外觀平整、砼密實。三是安全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防護用品得到落實,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こ贪踩闆r:
1、文明施工管理方面:部分分公司及項目部工程管理松散,安全生產制度不健全,人員配備不齊全,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檢查和整改落實不到位,對施工從業人員"三級教育"不到位;檢查、會議記錄不齊全或沒有;部分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混亂,材料亂堆亂放;施工現場標牌不規范、不齊全。
2、施工腳手架搭設方面:懸挑腳手架底部封閉不嚴密,立網下部未扎緊,存在著物料墜落傷人的許多隱患,腳手架離外墻裝飾面間距較大,四步一隔措施不到位。架體上物料、垃圾未及時清理,造成架體負荷量增大。
3、臨時施工用電方面。部分工程未有按三相五線制,現場臨時用電不符合"三級配電、二級保護"規范要求;部分工程電氣控制箱防護不到位,重復接地虛設,部分用電設備外殼未作保護接零。樓層電箱配備不足,造成電纜、電線亂拉亂接。
4、物料提升機、施工機具方面:井架??垦b置不齊全,鋼絲繩無過路保護。部分機械露天作業,無防雨、防墜措施
5、"三寶""四口"防護等方面。部分工程安全網張掛封閉不嚴實且存在破損、松散脫落現象;陽臺、樓板、樓梯口臨邊及預留洞防護措施不到位。
?。ǘ┕こ藤|量情況
1、質量管理方面:部分項目部機構組織不健全,對上下道工序質量未嚴格實行"三檢"制度。
2、工程實體質量方面:①灰砂磚砌體:部分工程未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砌筑與粉刷;未能對墻體采取防裂措施施工;②少數工程砌體施工時,對120墻內拉結筋漏設、⑹部分工程水電工布管時不采用機械開槽,人工隨意開鑿,破壞墻體結構。③砼結構方面,模板脹?,F象較普遍,特別是梁側向部位,由于鋼管扣件沒有鎖緊梁側向和梁底部位,造成梁側向和梁弧形現象,有的甚至造成軸線跑位;④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對柱筋、墻板筋偏位現象沒有及時調整,造成上下層柱板接搓錯位。
?。ㄈ┫虏焦ぷ饕螅?/p>
在檢查中發現質量安全問題的項目,要立即進行整改。拿出整改措施,發現安全隱患的項目要立即進行整改,跟蹤管理,落實隱患消號制度,凡隱患整改不力和拒不停工整改的,將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責任人給予相應的處罰。各項目要落實專人負責項目技術資料建設工作,落實專人抓好項目安全檢查和安全檢查記錄登記工作,把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到人,不斷提高項目的建設水平。
認真抓好四季度的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要加強質量通病的整治和冬季施工質量管理,認真執行設計文件,保證過程記錄齊全,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權,凡資料與實際不符,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項目,不得進入下一步施工。安全生產要以防高空墜落為重點,加強安全防護工作,落實臨邊防護設施和人員的防護用品;以規范施工用電為重點,落實好三級配電二級保護制度,增強安全用電能力;以加強垂直運輸機械管理為重點,落實機械拆卸管理,落實安裝檢驗制度,杜絕淘汰機械的使用;要落實專人負責抓好現場安全生產工作。
**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二零**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