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園路的環境功能
1.1組織空間,引導游覽
在園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園分隔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景區,同時又通過道路把各個景區聯系成一個整體,這樣說來道路仍然是劃分和組織空間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道路不但可以使整個綠地成為一個整體,更重要的是通過組織和劃分空間達成統一的景觀效果,為游客展示園林風景畫面的作用,引導游客按照設計者的意圖,路線來游賞景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園路是游客的導游者。
1.2交通
園路的交通,首先是游覽交通,即為游客提供一個舒適的,既能游遍全園又能根據個人的需要,深入各個景區或景點。設計時要考慮到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導。近年來隨著離休和退休人數的增加,以及平均壽命的延長,公園人群年齡結構發生了變化,兒童約占5%~10%,老年人占總數的60%~70%.因此,公園規劃除重視兒童需要外更應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游憩的方便條件,合理的組織路線的變化。
此外,在公園中要為廣大游客提供必要的便餐、飲料、小賣等方面的服務,要經常地進行維修、養護、放火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安排自己職工的生活,這一切都必須提供不要的交通條件。在設計時要考慮這些東西兩道性的地段,路面的寬度和質量,在一般情況下,它可以和游覽道路合用,但有時特大型園林中,由于園務運輸交通量大,還要補充必要的園務專用道和出入口,另外還應多增加一些活動場地。
1.3構成園景
園路優美的曲線,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可與周圍山、水、建筑、花草、樹林、石景等景物緊密結合,不僅是“因景設路”而且是“因路保景”,而且形成路隨景轉,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
1.4組織排水
道路可以借助其路邊緣成邊溝組織排水,一般園林綠地都高于路面,方能實現以地形排水為主的原則,道路匯集兩側綠地徑流之后,利用縱向坡度即可按預定方向將雨水排除。
2、園路的類型
2.1根據功能分類
2.1.1主要園路 聯系全園是園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寬度為3.5~6.0m.
2.1.2次要園路 是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寬度為2.0~3.5m了。
2.1.3游戲小路 主要工散步休息,引導友人更深入得到達園林的各個角落,行人走1.2~1.5m,單人0.6~1.0m.如山上,水邊,樹林多曲折自由布置。
2.2根據結構類型分類
2.2.1路塹型 凡是園路的路面低于周圍綠地,道牙高于路面,道路排水。
2.2.2路堤型 平道牙靠近邊緣處,路面高于兩側地面,利用明溝排水。
2.2.3特殊式 如步石、汀步、,蹬道、,攀梯等
此外,根據鋪裝材料分整體路面,塊料路面,碎料路面,簡易路面。
3、園路的布局設計
3.1設計依據
3.1.1園林工程的建設規模,決定了園路布局設計的道路類型和布局特點,一般較大的公園,要求園路主道,次道,游步道三者齊備,并使鋪裝式水平多樣化。從而使園路成為園林造景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較小的園林綠地或單位小快綠地的設計,往往有次道和游步道的布局設計。
3.1.2園林綠地的規劃形式決定了園路布局的風格,如園林為規則式園林,則園路應布局直線和有軌可循的曲線式,在園路的鋪裝上邊也應和園林風格相適應,充分體現規則式園林風格,如園林為自然式園林,則園路布局成無軌可循的自由曲線和寬窄不同的變形路。
3.2園路布局設計的原則
3.2.1因地制宜的原則
園路的布局設計,除了依據園林建設的規劃形式外,還必須結合地形地貌設計,一般園路宜曲不宜直,貴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隨勢,回環曲折;要自然流暢,猶若流水,隨地勢就布局設計,除了依據園林建設的規劃形式外,還必須結合地形地貌設計,一般園路宜曲不宜直,貴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隨勢,回環曲折;要自然流暢,猶若流水,隨地勢就形。
3.2.2滿足實用功能,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在園林中,園路的設計也必須遵循工人行走為先的原則。也就上說設計修筑的園路必須滿足導游和組織交通的作用,要考慮到人總喜歡走潔凈的習慣,所以園路設計必須首先考慮為人服務、滿足人的需求。否則就回導致修筑的園路少人走,而園路的綠地被踩出了園路。
3.2.
3園路的環繞性,切記設計無目的、死胡同的園路園林工程建設只能感的道路應形成一個換狀道路網絡,四通八達,。道路設計要做到有的防矢,因景設路,因游設路,不能漫無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興時“此路不通”,這是園路設計最忌諱的。
3.2.4綜合園林造景進行布局設計的原則
因路通景。同時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結合,使整個園林更加和諧,并創造出一定的意境來。比如,為了適宜青少年好立憲的心理,宜在園林中設計羊腸捷徑,在水面上可設計汀步;為了適宜中老年游覽,坡度超過12°就要設計臺階,且每隔不定的距離設計一處平臺以利休息;為了達到曲徑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處設計假山、置石及樹叢,形成和諧的景觀。
3.3園路的布局
3.3.1園路與建筑
在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處,常常能形成路口。從園路與建筑相互交接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設置一塊較小的緩沖場地,園路則通過這塊場地與建設交接。多數情裝飾品下都應這樣處理,但一些都過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設緩沖小場地,根據對園路和建筑相互關系的處理和實際工程設計中的經驗,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來處理二者之間的交換關系。
能上能下就是我們常見的平行交接和正對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長軸與園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還有一種側對交接,是指建筑長軸與園咱中心線相垂直,并從建筑正同的一側相交接;或者園路從建筑物的側面與其交接。
實際處理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關系時,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別是正對建筑某一角的斜角,沖突感很強。對不得不斜交的園路,要在交接處設一般短的直路作為過渡,或者將交接處形成的路角改成園角,應避免建筑與園路斜交。
3.3.2園路與種植
最好的綠化效果,應該是林蔭夾道。郊區大面積綠化,行道樹可與兩旁綠化種植相結合在一起,自由進出,不按間距靈活種植實現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們所說的夾景。一定距離在局部稍作濃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點使人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園路的轉彎處,可以利用植物敘強調,比如種植大量五顏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導游人的功能,又極其美觀。園路的交叉路口處,常??梢栽O置中心綠島,回車島,花缽,花樹壇等,同樣具有美觀和疏導游人的作用。
還應注意園路和綠地的高低關系,設計好的園路,常是淺理于綠地之內,隱藏于綠叢之中的,尤其山麓邊坡外,園路一經暴露便會留下道道橫行痕跡,極不美觀,所以要求路比“綠”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3.3.3園路路口規劃
園路路口的規劃是園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規劃式園路系統和自然式園路系統的相互比較情況看來,自然式園路系統中則以三岔路口為主,而在規劃式園路系統中則以十安路口比較多,但從加強尋游性來考慮,路口設置也應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點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時,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場盡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時斜交角度如呈銳角,其角度也盡量不小于60°。銳角過小,車輛不易轉彎,人行要穿綠地。銳角部份還應采用足夠的轉彎半徑,設為園形的轉角。路口處形成的道路轉角,如屬于陰角,可保持直角狀態,如屬于陽角,應設計為斜邊或改成圓角。
要有景點和特點。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設計花壇、花舌等,要注意各條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線與花壇的軸心相對,不要與花壇邊線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狀,應與中心花壇的形狀相似或相適應,具有中央花壇的路口,都應按照規劃式的地形進行設計。
4、園路規劃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現代園林中,由于設計師或某些個人主線,將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馬平川,使園路失去立面上的變化,或將平在堆成“墳堆”強硬的使園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所以要使園路布局更合理。就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4.1兩條自然式園路相交于一點,所形成的對角不宜相等,道路需要轉換方向時,梨園交叉點要有一定長度作為方向轉變的過渡。如果兩條直線道路相交時,可以正交,也可以斜交。為了美觀實用,要求交叉在一點上,對角相等,這樣就顯得自然和諧。
4.2兩路相交的所成的角度一般不宜小于60°。若由于實際情況限制,角度太小,可以在交叉處設立一個三角綠地,時交叉所形成的尖角的以緩和。很多園林綠地規劃中園路所占面積,比例不適應,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們行路擠占綠地現象。如:韓城市太史園廣場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中的廣場,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設計中綠地草坪占有很大的面積,園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難免要踩踏草坪,影響景觀效果。相反,某些規劃設計中,又過多規劃園路,形如蜘蛛網,不僅影響景觀效果,同時給建筑投資也加大了負擔,還于生態不利。
4.3若三角園路相交在一起時,三條路的中心線應交匯于一點上,否則顯得雜亂。某些園路交叉口設計不合理,夾角太小,未考慮轉彎半徑。人們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數量太多(如四、五條),造成人們在路口交叉
處無所適從的現象。4.4由主干道上發出來的次干道分叉的位置,宜在主干道凸出的位置發出次干道,這樣就顯得流暢自如。某些園路在與環境的處理上,不是很適宜。如與園形花壇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廣場處,相交路口偏重量一側,道路與水體駁岸緊貼布置等。
4.5在較短的距離內道路的一側不宜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交叉口,盡量避免多條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則需在交接處形成一個廣場。
4.6凡道路交叉索性承德大小角不宜采用弧線,每個轉角要圓潤。
4.7自然式道路在通向建筑正面時,應逐漸與建筑物對齊并趨垂直,在順向建筑時,應于建筑趨于平行。
4.8兩條相反方向的曲線園路相遇時,在交界處要幼教長距離的直線,切忌是S形。
結束語
嚴格執行規劃規范,合理布置園路所占面積,滿足園路功能要求。
遵循道路規劃設計原則,協調道路規劃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加強自身藝術素質及業務素質,避免矯揉造作,使道路規劃設計真正體現功能美與藝術。
參考文獻:
1.劉衛斌 園林工程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年8月
2.袁海龍 園林工程設計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年
3.毛培林 園林鋪地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2年7月
4.張建林 園林工程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年7月
篇2:園林景觀規劃中無障礙設計探討
園林景觀規劃中無障礙設計的探討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公共設施需要適應各種類型人群的問題,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并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社會問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始注意這一問題,并取得了很大進展。70年代以來,日本吸取了發達國家的經驗,積極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質環境條件,提高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們的生活圈子大為擴展。我國自80年代起開始這方面的努力,頒布了《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范》(JG50-88),發行了有關無障礙設施的通用圖集(88J12),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城市,對一些公共設施進行無障礙改造。但一般只局限于部分醫院、學校、圖書館、車站大廳等公共建筑或公用設施上,很少涉及園林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本文擬對園林中的無障礙設計問題進行探討,以拋磚引玉,與同行切磋。
1、園林中無障礙設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園林中無障礙設計是福利社會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
園林是公共設施,它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體及多種物質要素,經過各種藝術處理而創造出來的,占有一定的空間、提供大眾游賞的公共設施。它同人們的視覺、聽覺、觸覺以及行為模式聯系十分密切。在城市園林化的進程中,園林環境已成為人們生活環境的一部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目前經濟條件下,如何在園林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中,適應各種類型游人的需要,體現對各類游人的關愛,創建一個安全便捷、舒適宜人的無障礙園林環境,是我們園林工作者十分緊迫的研究課題。
1.2老年人對園林環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在生理上,體力弱,感官衰退、反應遲鈍;在心理上,重人情、重世情、重鄉情;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人交往,要求獨立自主。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園林環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現在園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設施的系列環節上。老年人的經濟地位發生了變化,一般都由主導變為輔助;由忙于工作無暇休息變為余暇時間大幅增加;由以社會工作環境為主變為以社區居住環境為主。這些變化又勢必會對他們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和情緒上的波動,導致出現孤獨、失落、自卑和抑郁感。因此,他們迫切希望走出居所,到園林中呼吸新鮮空氣、淋浴陽光、鍛煉身體、與人交流、愉悅身心并積極參與各種社區活動。
1.3園林中無障礙設計的可行性
從現有的資料看,無障礙設計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復雜,也沒有什么深奧的理論,更不妨礙總體設計布局,而且可以做到基本上不增加造價。眼下關鍵的問題在規劃設計人員的無障礙意識,以及實施過程匯總細部構造的處理。因此,只要我們在園林規劃設計初期能認真地考慮并重視,無需花費很多的精力和財力,就能夠消除游賞過程中給游人帶來的不便及障礙。
2、無障礙園林設計
2.1無障礙園林空間的設計原則
2.1.1無障礙性系指園林環境中應無障礙物和危險物。這是因為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條件的變化,自身的需求與現實的環境時常產生距離,隨之他們的行為與環境的聯系就發生了困難。也就是說,正常人可以使用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可能成為障礙。因此,作為園林規劃設計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設身處地為老弱病殘者著想,要以輪椅使用者和視覺殘疾者為基準,積極創造適宜的園林空間,以提高他們在園林環境中的自立能力。
2.1.2易識別性系指園林環境的標識和提示設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機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或感知危險的能力差,即使感覺到了危險,有時也難以快速敏捷地避開,或者因錯誤的判斷而產生危險。因此,缺乏空間標識性,往往會給他們帶來方位判別、預感危險上的困難,隨之帶來行為上的障礙和不安全。為此,設計上要充分運用視覺、聽覺、觸覺的手段,給予他們以重復的提示和告知。并通過空間層次和個性創造,以合理的空間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鮮明的標識示意以及悅耳的音響提示等等,來提高園林空間的導向性和識別性。
2.1.3易達性系指園林游賞過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適性。老年人行動較遲緩,因此要求園林場所及其設施必須具有可接近性。為此,設計者要為他們積極提供參加各種活動的可能性。從規劃上確保他們自入口到各園林空間之間至少有一條方便、舒適的無障礙通道及其必要設施,并保證他們有通過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實施的心理滿足感。
2.1.4可交往性系指園林環境中應重視交往空間的營造及配套設施的設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環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后,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獨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煩悶。因此,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上,應多創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圍合空間、坐憩空間等,以便于相聚、聊天、娛樂和健身等活動,盡可能滿足他們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而對空間環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2.2園林無障礙細部構造設計
園林中無障礙設計,除了對環境空間要素的宏觀把握外,還必須對一些通用的硬質景觀要素,如出入口、園路、坡道、臺階、小品等細部構造,做細致入微的考慮。
2.2.1出入口寬度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時,坡度應控制在1/10以下,兩邊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圍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間,以便于輪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牌匾,其字跡要做到弱視者可以看清,文字與底色對比要強烈,最好能設置盲文。
2.2.2園路路面要防滑,且盡可能做到平坦無高差,無凹凸。如必須設置高差時,應在2cm以下。路寬應在135cm以上,以保證輪椅使用者與步行者可錯身通過??v向坡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視盲道運用的誘導標志的設置,特別是對于身體殘疾者不能通過的路,一定要有預先告知標志;對于不安全的地方,除設置危險標志外,還須加設護攔,護攔扶手上最好應注有盲文說明。
2.2.3坡道和臺階坡道對于輪椅使用者尤為重要,最好與臺階并設,以供人們選擇。坡道要防滑且要緩,縱向斷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條件所限時,也不宜大于1/12。坡長超過10cm時,應每隔10cm設置一個輪椅休息平臺。臺階踏面寬應在30cm~35cm,級高應在10cm~16cm,幅寬至少在90cm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臺階的起點、終點及轉彎處,都必須設置水平休息平臺,并且視具體情況設置扶手和照明設施。
2.2.4廁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園林小品的設置要盡可能使輪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而且其位置不應妨礙視覺障礙者的通行。
總之,園林無障礙細部構造設計,所考慮的涉及面很廣,這里因篇幅所限,不一一枚舉。
2.3無障礙園林的綠化設計
老年人對綠地、庭園的需求欲望比一般人強烈得多。園林植物能釋放大量負氧離子,能凈化空氣、調節氣溫、吸塵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心臟病、高血壓、神經衰弱的健康恢復。因此,無障礙園林的綠化設計首先要堅持以綠為主,植物造景的原則,即除了必要的
園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應綠化覆蓋。充分利用垂直綠化來擴大綠色空間、改善生態環境、豐富園林景觀;地形要盡可能平坦或緩起緩伏;植物要適地適樹,避免種植帶刺或根莖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障礙。要選用一些易于管理、少蟲害、無飛絮、無毒、無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優良品種,作為園林骨干樹種。園林植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巧妙地運用孤植、對植、群植和壇植等手法,科學處理好軟質景觀內部喬、灌、花、草與園林建筑小品之間互相映襯的關系。提倡多植喬木,適當配置花色鮮艷、季相明顯的花灌木和色葉樹木,要講究植物群落結構的層次變化,注意營造出一叢叢、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群體效果,種植芳香植物,積極招引益蟲和鳥類,使所至之處鳥語花香,洋溢出生命的活力。3、結束語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園林無障礙設計勢必會成為城市建設的新課題。它要求園林規劃和建設者應考慮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并貫穿于園林規劃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在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同時,也更需要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篇3:南景園樓盤園林規劃建議
南景園樓盤園林規劃建議
如前所述,南景園的園林定位是"嶺南庭園"。既然如此,南景園園林規劃、設計、風格、基本元素等都應充溢濃郁的嶺南特色。鑒于時間緊迫和小區模型已經做好,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調整。因此,本案立足于可操作的前提下,提出對樹立樓盤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的調整建議。
一、嶺南園林的特色
嶺南庭園豐姿多彩、南北結合,其最大特點是,花木品種繁多、一年四季花香不斷。
另一個顯箸特點是:園不大,但恰到好處。
二、嶺南園林中常見的花草樹木
嶺南濕潤的氣候水土,孕育了一批四季常綠、花期長的樹種,這些花木因具有較高的觀賞實用價值和美好的象征意義深為人們喜愛, 例如:
玉蘭:常綠喬木,其花潔白清香,象征女子的純潔美麗和可愛,是送給歐州的中國植物中最著名、最受歡迎的品種。
桂樹:芳香常綠,傳說會在月亮生日時準時開花。
夾竹桃:竹形葉,深紅花,花香溫柔,在潮濕的氣候下,香飄散得很遠。
蘭:花中的"雅士俱樂部",幽香泌人。
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此外,園林中常用的植物還有芭蕉、竹、菊、紫藤等,都可在民間找到寓意,在詩文中找到典故。這些花木不僅為小區擋風遮日,裝點園景,而且其各具特色的形狀、香氣和寓意將使南景園成為一個有靈魂的園林。這個靈魂就是水木清華香溢遠。
三、南景園園林規劃要則和操作建議
1、規劃要則
居住小區注重環境綠化在今天已是家常便飯,但細心觀察卻不難發現,不少發展商在環境營造方面走進了一個誤區,把一個本應"以人為本"的人性化居住空間,簡單概念化為公園景區。小區雖有公共花、草坪、景觀漂亮,管理有條不紊,但業主卻只能遠觀,不能充分融入到其中。
南景園的園林規劃要擯棄這種集中營造大公園的作法,將人性化的建筑理念貫徹落實到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節,為住戶營造成一個真正屬于他們的綠色庭園,讓都市人家也可以詩意地棲居。所以南景園園林規劃的核心理念是:庭園一體、天人合一。
規劃要則:①在造園、構景、選擇樹種等方面處處突出嶺南庭園風格。
?、谧⒅赝ズ蛨@,現代生活和綠色自然的和諧交融。
?、鄞蟓h境主題鮮明,小環境講求精致。
?、芫G色組團內容、形式配合相應的樓宇名稱。
?、菥牟贾梅壳拔莺?、架空層。
2、操作建議
?、僦黝}:水清木華香溢遠--花木繁多,花香不斷
?、跇嬀耙兀焊叩湾e落、形態各異的造園植物,水和石、橋和路、游廊和棚架、休閑椅和亭臺、雕塑小品和綠化造型……
?、蹐@區劃分及命名
整個綠化園區(含架空層),約占總占地面積的2/3(約4萬M2),包括綠化、景點、休憩空間等,命名為"菁園"(或"芳園"、"鄰香園")
中心花園區為南景園綠化面積最大、樹種最多、景點最集中之地,命名為馨香庭(或"碧芳庭""挹芬庭")
分隔高層和小高層的林蔭大道,兩旁以行道樹或棚架構建綠色長廊,命名為"香榭大道"(或履香長廊)
品梅軒、君蘭軒、聽雨軒、馨竹軒旁各植幾株與命名的相應的植物(如芭蕉、竹)或構景(詠春亭、空谷幽蘭)。
?、芑敬钆?/p>
·植物:高低錯落、形態各異,從早到晚散發不同香味
·圍墻、山石、植物之間的搭配考慮形式、色彩的和諧完美
·水體同充滿陽光、長滿鮮花的棚架花缽相間,使人體會到氣溫的變化
·房前屋后陽光少、陰暗角落多,宜種植耐陰性好、花期長、顏色鮮的低矮植物如萬年青、斑葉林等
附:嶺南園林常見植物花期、用途
類別名稱形態花期用途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