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園林規劃及設計任務書
某某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6公頃,本項目總用地53400平方米,建設內容為:擬建商務用房10000平方米;研發用房10000平方米;綜合服務樓20000平方米;居民用房6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道路及停車場25340平方米;公共綠地20607平方米。
一. 總體規劃設計要求:
要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和諧統一,盡可能利用原有地形.植被.建筑;要體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特色;本項目的綠化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設計應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體現項目"健康.生態.現代.高雅"的風格,將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充分相融合,營造輕松.舒適的居住氛圍。
二.規劃設計具體要求
1.廣場與水景
結合某地的氣候特點,項目不適宜做大面積的綠地及水景,建議項目設小型硬地廣場,輔以綠化園林.水景等細部節點;
建議將一條蜿蜒穿越全區的水體與綠化空間結合設計,在不同的區位以不 同的形式語言表達水體存在,如溪流.噴泉等形式,但水體總面積不宜過大。
2.中心景觀綠化區
沿穿越主入口的中心軸設計整個項目的中心景觀綠化區,并布置水景.建筑小品等,使之同時成為項目獨特的園林景觀,并成為小區內的公共休憩.休閑場所。
3.道路綠化
項目靠近車行道路的地塊利用退紅線距離,利用高大喬木布置園林綠化景觀帶,形成項目與公共區域之間的隔離效果,避免行車時的廢氣.噪音及燈光對住戶造成滋擾;
園區內的人行.車行道可以選擇低矮的灌木.草花種植于道路兩邊,起到道路隔離及美化環境的效果;
可在道路兩側的空地設置草坪,供住戶休憩.兒童玩耍,增加人與自然的親和性,草坪可選用耐踐踏的地被植物。
4.立體綠化
建議項目充分運用地面.屋面.露臺等各個部位設置綠化,使小區綠化景觀形成從平面到立體間的布局,營造"立體綠化"的效果,創造良好的城市景觀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小區的綠化率,使建筑群更顯豐富和生動。
5.建筑小品
項目建筑小品的風格應具有主題,同時建筑小品的設計應與周邊環境和建筑群的建筑形式與風格相協調,并按環境性質和尺度進行不同方式的布置;
考慮可以為居民提供休憩.休閑的空間,如漫步徑.座椅.兒童撤野園等。
三.規劃設計成果要求
3.1方案說明
3.1.1規劃方案構思說明
3.1.2 功能布局說明
3.1.3 分期建設規劃說明
3.1.4用地平衡表和經濟技術指標
3.1.5工程概算
3.2 圖紙
3.2.1 總體園林規劃布局平面圖比例:1:500
3.2.2綠化規劃平面圖:比例:1:1000
3.2.3電腦渲染效果圖
3.3 模型
3.3.1 總體園林規劃沙盤模型比例:1:250
3.4 提交文件的規格及格式
3.4.1 所有正本原圖須裱在1200*1800mm的輕質板上,統一規格。圖板總數不超過15張。
3.4.2 提供A3(297mm*420mm)圖冊7本。
3.4.3 提供電子文件2套(光盤),其中文本文件使用doc格式(Office97或Office2000),平面.立面.剖面等圖紙使用dwg格式,透視圖或鳥瞰圖使用jpg格式。
3.4.4 所有規劃成果的計量單位均采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長度單位:總平面圖標注尺寸以米(m)為單位;面積單位以平方米為單位。
附件:(略)
篇2:房產項目編制設計任務書作業指導書
房產項目編制設計任務書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不管采取哪種方式委托設計,設計任務書都是表達著開發單位針對具體開發項目的開發理念和品牌意識。設計任務書也是設計單位最主要的設計依據。一份宏觀概念清晰,細部要求朦朧,指標體系適宜的設計任務書必定會觸發設計人員的創作靈感和創新意識,避免大量的徒勞無益的返工和修改,加快深化和優化的過程。成功的設計作品往往起始于一份既要求明確又有廣闊創作空間的設計任務書。
2.作業依據
市場調研報告,土地狀況調研報告和選址意見書批復。
3.決策崗位總經理:負責最后審查和簽發。
主管崗位總建筑師:擬定設計任務書提綱,提出修改意見,批準設計任務書。
協管崗位總經濟師,總工程師:會簽草稿,提出修改意見。
主辦崗位 設計管理:起草設計任務書,并依照總經濟師和總建筑師的意見修改。
協辦崗位營銷策劃:提供市場調研報告,和主辦崗位研究討論市場定位和設計指標。
4.緊前工作條件:市場調研完成,已按土地招標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5.作業描述
5.1介紹現場地理情況,包括地址、面積、界址、地形、地貌、需避讓的建筑、構作物、河流、名貴樹木等。
5.2介紹場外的環境情況,包括道路河流、周邊建筑的體量和高度、用途和風貌、人文景觀等。
5.3分階段實施滾動開發的大至區域范圍。
5.4規劃和建筑風貌趨向(只宜粗分為傳統為主和現代為主兩種)。
5.5市場定位:包括建筑標準檔次的定位和客戶類型的定向。
5.6規劃設計控制指標,包括綜合容積率、各種用途建筑的比例、建筑覆蓋率、建筑限高、綠化率、集中綠化率等。
5.7住宅設計指標:包括戶型面積控制范圍,大中小戶型的比例,車輛泊位與戶數的比例等。
5.8公共建筑設計指標:包括建筑占地和高度的控制范圍,功能,經營方式,服務范圍等。
5.9樣板區,樣板房,售樓處的設計要求:包括區域位置、展示要求、臨時的還是永久性的等。
5.10設計深度要求:分概念性方案設計,建筑方案設計和初步方案(即擴初)設計三種。注明除符合規范規定的深度外有何特殊的設計深度要求。
5.11作品表達方式:明確各個階段應該提交的成果,包括文本、模型、展板、電子文件等形式及規格。
5.12完成期限:注意盡量給于充足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不得少于30~40個工作日,催得太急,方案構思和制作質量肯定大打折扣。
6.設計任務書的跟蹤補充
6.1在設計過程中,甲方可以對設計任務書作書面補充,但如引起設計返工,甲方應實事求是地給以經濟補償和延長設計時限。
6.2當設計進入擴初階段時,甲方應重新審視原來的設計任務書,按照建筑方案的審批意見,同時吸取會審專家的優化建議,補充完善設計任務書,重新遞交設計單位。
7.設計任務書應附以下附件
7.1當地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選址意見書。
7.2標有規劃紅線的1:500地形圖(地處郊區的附1:1000的地形圖),并在所有紅線拐角點處標上城市坐標(當時如無此條件的,必須在設計進入擴初前補上)。
8.當設計任務書編進設計招標書時,部分章節與招標書有所重復,設計任務書相關內容可以簡略。
篇3:房產項目編制設計任務書作業指導書
房產項目編制設計任務書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不管采取哪種方式委托設計,設計任務書都是表達著開發單位針對具體開發項目的開發理念和品牌意識。設計任務書也是設計單位最主要的設計依據。一份宏觀概念清晰,細部要求朦朧,指標體系適宜的設計任務書必定會觸發設計人員的創作靈感和創新意識,避免大量的徒勞無益的返工和修改,加快深化和優化的過程。成功的設計作品往往起始于一份既要求明確又有廣闊創作空間的設計任務書。
2.作業依據
市場調研報告,土地狀況調研報告和選址意見書批復。
3.決策崗位總經理:負責最后審查和簽發。
主管崗位總建筑師:擬定設計任務書提綱,提出修改意見,批準設計任務書。
協管崗位總經濟師,總工程師:會簽草稿,提出修改意見。
主辦崗位 設計管理:起草設計任務書,并依照總經濟師和總建筑師的意見修改。
協辦崗位營銷策劃:提供市場調研報告,和主辦崗位研究討論市場定位和設計指標。
4.緊前工作條件:市場調研完成,已按土地招標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5.作業描述
5.1介紹現場地理情況,包括地址、面積、界址、地形、地貌、需避讓的建筑、構作物、河流、名貴樹木等。
5.2介紹場外的環境情況,包括道路河流、周邊建筑的體量和高度、用途和風貌、人文景觀等。
5.3分階段實施滾動開發的大至區域范圍。
5.4規劃和建筑風貌趨向(只宜粗分為傳統為主和現代為主兩種)。
5.5市場定位:包括建筑標準檔次的定位和客戶類型的定向。
5.6規劃設計控制指標,包括綜合容積率、各種用途建筑的比例、建筑覆蓋率、建筑限高、綠化率、集中綠化率等。
5.7住宅設計指標:包括戶型面積控制范圍,大中小戶型的比例,車輛泊位與戶數的比例等。
5.8公共建筑設計指標:包括建筑占地和高度的控制范圍,功能,經營方式,服務范圍等。
5.9樣板區,樣板房,售樓處的設計要求:包括區域位置、展示要求、臨時的還是永久性的等。
5.10設計深度要求:分概念性方案設計,建筑方案設計和初步方案(即擴初)設計三種。注明除符合規范規定的深度外有何特殊的設計深度要求。
5.11作品表達方式:明確各個階段應該提交的成果,包括文本、模型、展板、電子文件等形式及規格。
5.12完成期限:注意盡量給于充足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不得少于30~40個工作日,催得太急,方案構思和制作質量肯定大打折扣。
6.設計任務書的跟蹤補充
6.1在設計過程中,甲方可以對設計任務書作書面補充,但如引起設計返工,甲方應實事求是地給以經濟補償和延長設計時限。
6.2當設計進入擴初階段時,甲方應重新審視原來的設計任務書,按照建筑方案的審批意見,同時吸取會審專家的優化建議,補充完善設計任務書,重新遞交設計單位。
7.設計任務書應附以下附件
7.1當地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選址意見書。
7.2標有規劃紅線的1:500地形圖(地處郊區的附1:1000的地形圖),并在所有紅線拐角點處標上城市坐標(當時如無此條件的,必須在設計進入擴初前補上)。
8.當設計任務書編進設計招標書時,部分章節與招標書有所重復,設計任務書相關內容可以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