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尚生活方式總體解決方案的概念
住宅開發商為顧客提供的是生活方式總體解決方案,是和他的社會身份、社會分層及經濟狀況相對應的生活方式總體解決方案。消費者購買房子買到的是一整套為客戶度身定制的高尚生活方式。建筑師設計建筑、設計社區就是設計生活方式,是設計高尚生活方式總體解決方案。
2、住宅產品應該具備的特性
(1)安全性:
(2)舒適性;
(3)均好性:
(4)多樣性:
(5)個性:
(6)可持續發展性。
(7)地域性
(8)生態性。
(9)景觀性
(10)智能性
(11)社區性。
3、社區規劃
一流的規劃是形成高品質住宅的關鍵。規劃形成良好的社區空間,良好的景觀和整體環境。規劃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生活方式總體解決方案水平的高低。
(1)規劃的原則:
a、先做景觀規劃和生態規劃,最后做建筑規劃?;蛘呷齻€規劃一起做。不要讓景觀填單體建筑的空。
b、總體規劃設計的各子系統的整合與協調,形成完整的社區規劃
包括:總體布局、單體的形式和建筑風格,道路、交通與停車位系統,綠化景觀設計、環境生態空間設計、交往空間設計、健康空間設計、安全空間設計、智能空間設計、文化空間設計、配套公建設計、綜合管線設計等。
c、創建社區、創建小鎮、構建現代的生活空間
空間是人本主義的,滿足人的多方面生理和社會需要的??臻g是從內到外又從外到內的,從社區空間、單體空間到住宅內部空間,從實體空間到虛擬空間。
d、構建小區的街道、圍合空間。
e、戶型設計
戶型設計、廳(客廳、餐廳)設計、臥室(主、次臥室)設計、廚房與衛生間設計、過渡空間設計、儲藏空間設計、陽臺設計和住宅建筑立面造型設計等。
f、居住小區道路交通布局
g、重視均好性:強調日照、朝向、景觀、環境的均好。單體的均好性和戶型的均好性。確定價值區域的均好性。
h、和城市規劃的互動與銜接:道路的連接,文脈的協調,生活資源的共享,社會資源的共享,公共資源的共享。
I 對建筑密度的控制
j、容積率的控制。
k、各種建筑形式的選擇都是追求更完美的空間。
l、規劃創新:四菜一湯應該被打破。
m、環境空間的營造。
n、溝通交流空間的營造。
o、健康空間營造。
p、文化空間的營造:建筑、園林、北京音樂
q、安全空間的營造。
r、智能空間的營造
s、教育空間的營造
t、純靜休閑空間營造
u、步行空間營造
v、平臺分流思路
w、應該為未來的物業管理留出接口。
*、小區應該有一套識別系統(VIS)
4、景觀與生態
(1)對環境藝術的重新詮釋:環境藝術和建筑空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先做景觀規劃,讓單體建筑成為整體環境藝術的一部分。
(2)小區公園化將被人性化的關愛、回歸自然和返璞歸真逐漸取代。
(3)建造能夠參與其中的景觀
(4)變平面綠化為立體綠化
(5)小區環境的功能
遮陽、 防塵、 防風、降噪、降溫
(6)社區環境不只是一個綠化率
5、生態住宅
必須是符合生態住宅的標準才能算是生態住宅。二套已經出臺的生態住宅的標準。聶梅生、秦佑國的《中國生態住宅評估手冊》、開彥的《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這些“標準”和規范的出臺標志著中國的生態住宅結束了停留在概念階段的歷史。
真正按照標準建設的小區就是廣州的匯景新城。在此之前主要就是黃匯主持的‘“北潞春” 生態住宅包括如下一些模塊:
a、小區環境規劃設計:包括:區位選址、交通、施工、綠化、空氣質量、噪聲、采光與日照、微循環。
b、能源與環境:建筑主體節能、常規能源系統的優化、可再生能源
c、室內環境系統的優化:室內空氣質量、熱環境、光環境、聲環境。
d、小區水環境:污水的處理和回用、給排水、雨水的處理和利用、綠化景觀用水。
e、材料與資源:綠色建材的使用、就地取材、資源再利用、垃圾處理、室內裝飾。
6、單體解決方案
采取什么樣的單體建筑形式取決于:市場定位的細分市場、容積率、產品的檔次、地理位置、周邊的情況、包括開發商對土地的評估、細分市場的購買力、文化。
住宅的建筑單體大致有如下幾種建筑形式:
a、高層塔樓:可以大幅度節約占地面積,利于攤薄地價和配套建設費,適宜于在地價高昂、人口稠密的地區建設,土地的節省可以形成中心花園和組團綠地;但塔樓的設計常常帶來較為明顯的弊端,如朝向、采光、通風以及景觀等條件的不均勻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室內物理環境。加之使用率普遍偏低,容易出現消極空間?!?
b、板摟、板式小高層
三大優勢:一是每戶占的面寬比較大,進深較小,通風、采光各方面條件比較好;二是從室內空間的行為路線來看,板樓是從中間進,兩邊相對近;三是從朝向來看,一戶可占到兩三個面寬,朝南的房間自然就多了。
c、多層:是一種非常適宜居住的建筑形式,容易設計出優良的戶型和一流的環境藝術景觀,便于形成良好的室內物理環境。缺點是占用土地相對較多。
d、townhouse:有非常好的建筑藝術效果和內部空間結構,是一種高品質、高性能、高價格的住宅,占用大量的土地(和多層比),適宜于建設在城郊。
e、別墅
度身定做,真正高檔。獨特的設計,一流的文化品位,優良的施工。
7、新的內部空間----新戶型時代:
(1)了解人們的戶型需求,需要不斷研究追蹤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變化,研究家庭結構、人們的購房需求。
(2)戶型設計基本原則:緊緊抓住所定位的細分市場。滿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充分挖掘人的各種物質的精神的需要.現代感、追逐時尚,藝術感、動靜分區、私密性、便利性、安全性、舒適性。明廚、明衛、雙衛或多衛、餐廳與起居廳位于同一開間。
(3)住宅戶型趨于多樣
a、從空間形式上可以分為平層、復式、躍層、錯層以及躍層和錯層的變化。
b、從面積上可以分為:大戶型、中戶型和小戶型。
c、從服務對像上:不同的家庭形式
d、在結構上,大開間住宅、輕型框架結構。
(4)擴大住宅的適應性和選擇性,讓住戶參與設計完善
(5)明確合理的功能分區。在戶型設計中我們強調五個主要的功能區:即禮儀、交往、私密、功能和戶外。
(6)戶型的各個部分解決方案
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玄關”。 步入式衣櫥和儲藏間、陽臺和窗、洗衣機位置的考慮、(7)保姆間、清污分離、大戶型。
(8)戶型的創新和探索
a、從shoo到loft
b、從平面到立體的空間探索
c、從平層戶型、復式到躍層、錯層、一錯再錯、躍中有錯。。
d、萬科青青家園提出建設“沒有見過的戶型”。
e、在滿足功能上的需要之后,重點是滿足人們心理上的需要。
f、戶型與私密性的問題。
g、關于洗手間的數量。。
h、主打戶型,戶型時尚
(9)什么時候提出戶型解決方案。
(10)缺陷戶型
a、起居廳大而不當、形狀不好或尺度不合理;
b、入戶無過渡空間;
c、餐廳面積過大或過??;
d、主臥室的寬度小于3米或面積過??;
e、戶內交通線長;
f、衛生間距主臥室遠或對著起居室的衛生間無前室;
g、四居室的戶型主臥室不帶專用衛生間以及無儲藏空間;
h、功能分區不合理;
I、各功能空間面積比例不當;
j、躍層戶型室內樓梯的位置不當;
k、衛生間、廚房寬度不夠等等。
(11)內部空間的再造與延續---室內裝飾
(12)家居布置---內部空間總體解決方案室內部分的擴展
8、項目區位
(1)地段、地段、地段是否正確?
(2)城市中心、鄉村、城市邊上?
(3)城市中心開發的風險越來越大。
(4)城郊結合部。
a、地段的時空轉換。
b、有些不好的位置可以轉換。
(5)從傳統都市主義、郊區住宅到新都市主義。
a、工業化以來形成中心城市,但是在發展中形成了城市病。
b、1940年代---1980年代,西方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郊區化浪潮,至今仍然在進行中。
c、對城市中心的改造形成新都市主義,它提倡環境保護,主張居住、交通、就業、生活、商業娛樂統籌考慮。
d、西方混合社區的出現使得過去自然形成的富人區、窮人區的概念發生變化。
I、選擇遠離工業區、污染源、政府司法機關的地方,風水好的地方。
j、區位也應該結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選擇。
k、項目的區位優勢應該充分挖掘。
l、區位對市場定位對產品設計的影響。
m、關于區位的正確理念:在既定的地塊上畫最美的圖畫。
n、郊區住宅的開發:西方國家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的住宅郊區化浪潮至今也沒有結束,而且與90年代產生的新都市主義并行不悖地運行。
o、郊區住宅的規劃、生態、戶型、交通、配套、營銷、主題提煉。天然氧吧、森林浴場、風水、
p、舊城改造地區的住宅開發:規劃、建筑形式、生態、交通、配套、營銷、密度。
q、城鄉結合部的開發
9、建筑風格與建筑居住文化
當各種配套、質量、經濟指標無可挑剔的時候,文化品位就成為最為關鍵的了。
(1)建筑風格:滿足消費者的精神和審美需求。
(2)古希臘羅馬風格、中世紀的哥特式、文藝復興以來的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直到1920年代以后興起并延續至今的現代主義和1970年代以后的后現代主義。
(3)現代西方建筑的代表,不是古典風格,、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是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
(4)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大大地影響了現代建筑,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a、現代主義的概念和興起
b、基本特征:對功能的強調,新的結構和材料,對下層社會的關懷,新的審美趣味、新的空間、新的技術。大開間、頂層平臺、底層架空、盡可能少的裝飾、簡約,充分滿足功能上的需求。
c、代表人物:偉大的柯布西埃、格羅屁烏斯、密斯、邁耶創造了輝煌的現代主義。
d、后現代主義產生。后現代主義大師文丘里、蓋里。北京印像、東晶國際
(
5)建筑語言在項目中的運用、細部的處理a、外立面的風格和顏色
b、現代主義建筑符號的運用
c、溝通的設備和符號。
d、交流與體驗空間的營造
(6)中國傳統的建筑居住文化
(7)風水與住宅開發
a、概念。
b、風水學即是一門綜合性的自然科學,又是一門哲學。
c、風水的理論基礎:風水的最高指導原則來源于《易經》。宇宙的構成因子是陰和陽;支配宇宙的五大要素是五行生克制化;描述大自然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的八種類屬是神奇的八卦。
d、主要的觀點:天地人合一、天人感應、陰陽交感、五行相生相克、氣場理論。
e、風水的核心內容: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從選址規劃、建筑單體、園林小品、室內外裝修設計到施工營造,從住宅、宮室到寺觀、陵墓,再到村落、城市等。
f、風水有著中國獨創的操作工具--羅盤、指南針是中國風水家或堪輿家的偉大發明。
g、宇宙間任何事物都有氣場,風水也是一種自然場,是自然能量組合的一種特殊形式。自然場可以影響人體場。
(8)地方建筑文化的吸收:宅院文化、圍合、交流、體驗、溝通、場所。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舊式里弄、徽州民居、嶺南民居、雁北民居、浙江民居。
10、智能住宅及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
a、電子巡更系統、智能車庫、智能安全系統、以寬帶社區網絡為主的數字化生活。
b、適宜即可,不可過分超前,否則會增加消費者的負擔。
c、新的結構、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科技在住宅開發中的應用
能營造新的內部空間的結構體系(包括鋼結構的使用)、高效隔熱節能的圍護體系、輕薄隔音的內隔斷體系、管線綜合布置體系、屋面體系、廚衛設備體系。今典小戶型二代:短肢剪力墻、
d、供暖的多種方式:低溫輻射電熱膜、地板采暖、燃氣爐、戶式中央空調、水源中央空調、地熱纜采暖、熱超導快速加熱器、
e、各種生態技術的采用、新住宅部品體系的采用
11、配 套
(1)配套類別:日常生活、環境、交通、科技、安全、娛樂交際、教育、醫療健康、藝術
(2)最有特色的配套可以成為賣點。最近有的小區準備引進可視電話,相信會為賣點。
(3)基本配套:會所、幼兒園、學校、超市、個人服務設施、醫療診所。
(4)電梯:多層住宅都應該帶電梯,因為中國即將成為老齡化的社會。
(5)車位應該成為重要的配套,汽車成為必需品,必須有充足的停車位。
(6)根據項目的定位情況,多余的過分的配套增加消費者的負擔,應該去掉。
(7)會所與泛會所、流行的配套、網絡時代的24小時生活方式配套。
12、產品基礎工作
(1)質量與性能。
(2)在細部上下工夫。
(3)精裝修。
(4)作為產品有機組成部分的服務。
13、設計階段的客戶關懷和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滿足
(1)客戶關系管理(CRM)的核心是客戶關懷,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并滿足客戶的需求,使得客戶利益最大化,是在設計階段最主要的客戶關懷內容。
(2)對生命個體的人文關懷,對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的設計關懷。按摩步道,無障礙通道。
a、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滿足住宅營銷中最重要的。
b、最大限度地DIY。
c、戶型的DYI是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重要內容。
d、裝修、裝飾、設備配置、服務等方面滿足顧客的需求。
14、動態的高尚生活方式總體解決方案
(1)產品設計的基本方案完成之后,需要在開發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
(2)在客戶的參與下完善,和客戶一起修改,滿足客戶的需要。在設計階段、建設階段和建設完畢后的銷售階段都是可以修改的。
15、品牌建設與品牌戰略:
(1)品牌是顧客心中的識別系統。
(2)做項目實際上就是做項目品牌,每一個項目都必須是一個項目品牌。
(3)企業品牌的建設要比項目品牌的建設的意義大得多,但是難度也大的多。
(4)品牌是企業競爭的手段。
(5)品牌的質量是基礎,創新是要件。
(6)創立項目品牌的方法:
a、一流的產品,在規劃設計上營造城市景觀。
b、質量、性能、價格的整體優勢
c、優質的系統的服務系統
d、整合營銷傳播的方法和實施,持續的大力度地宣傳和推廣,并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創造出知名度。
e、完善的品牌符號系統(CIS 或VIS)
f、盡可能大的市場占有率。
g、較高的利潤率和利潤額
16、國際交流與住宅項目建筑設計
進入中國的境外事務所:美國的SOM、HOK、KTKL、SASA-KA、HASSEL、EDSA以及雅邦、加拿大B+H建筑、H+3M園林、夏邦杰、貝爾高林、易道、泛亞易道、五合國際、PHILIP CO*、新加坡雅科本、澳大利亞柏濤、巴馬丹拿、美國WY公司、美國AAM公司、香港五山公司、六角鬼丈事務所
(1)和國外一流的設計大師合作,是提升項目品質的捷徑。
(2)和大師的合作既要充分尊重大師的創造性,又要適合中國的市場實際。
(3)有些方案要考慮中國的施工的實際情況,要向國外的大師詳細溝通中國的住宅開發、建筑法規、建筑施工以及地塊和項目的情況。
(4)要考慮中國的文化和生活情況,如對朝向和戶型的考
(5)由于國外建筑市場和建筑設計市場的飽和,國外設計師很愿意拓展中國市場。
(6)價格并不是像人們想像的那么高。
(7)一般只是到方案階段,但是也有變通處理。
(8)嚴謹的合同,避免產生合同糾紛。
篇2:房地產項目產品企劃書構成
房地產項目產品企劃書構成
產品企劃亦可稱為產品構想,其主要內容通常包括以下七個部分: (1)基地基本資料; (2)基地附近環境資料分析; (3)基地附近重大公私投資方案資料分析; (4)政經環境資料分析; (5)銷售市場資料分析; (6)競爭個案資料分析; (7)產品構想。
一、基地基本資料 包括基地資料、附近環境資料、附近重大公私投資方案資料 其中基地基本資料的表現方式:(1)坐落位置;(2)基地面積;(3)使用分區;(4)面前道路;(5)次要道路;(6)覆蓋率;(7)容積率。
二、基地附近環境資料分析本部分須將個案附近的環境加以重點描述,包括區域特性、發展沿革、人口結構、未來規劃、土地使用、配套設施、交通運輸等內容,能輔以圖說則效果更好。
三、基地附近重大公私投資方案分析由于重大投資方案(如政府的交通建設、公共設施、新市鎮(含開發區)開發)與私人的大型投資開發設計,都會改變一個地區的區位條件(location),因此也必須在營銷計劃內加以說明與分析。通常,較典型的表現方式如下:(例)基地附近重大公私投資方案分析的表現方式。(1)交通建設;(2)公共設施;(3)重大投資方案。
四、政經環境資料分析在"營銷計劃"中,必須對整體市場環境加以分析,雖然不同的理論或專家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上對于"三率"--利率、匯率及通貨膨脹率與"三策"--建管政策、土地政策及金融政策的描述與預測都應在本部分。
五、銷售市場分析本部分的內容在于說明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情況,包括產品形態、價格、供給量及銷售率等,以作為判斷市場大勢的基礎,其分析的地理范圍以市縣為宜。
六、競爭個案資料分析所謂競爭個案資料,即將與本案有競爭性的個案的資料加以收集,作為產品定位之參考。
所收集個案為避免范圍過大,通常只含三種范圍:(1)為本區域內過去二年所推出的個案;(2)為本區域內未來一年內可能推出的個案;(3)為過去一個月內大區域(如市、縣)中銷售成績良好的個案。資料的收集當然是以詳細為佳,一般而言,所包含的資料應盡可能地包括:(1)案名;(2)土地使用分區;(3)工地位置;(4)投資與建者(公司);(5)企劃銷售者(公司);(6)規劃設計者;(7)規劃用途;(8)基地坪數;(9)建筑面積;(10)建筑樓層(含各樓層高度);(11)規劃坪數;(12)主力坪數;(13)一樓用途及單價;(14)二樓以上平均單價;(15)車位種類及售價;(16)單價范圍;(17)主力總價范圍;(18)總可售金額;(19)規劃戶數;(20)可售戶數;(21)已售出戶數;(22)銷售率;(23)銀行貸款;(24)公司貸款;(25)公開日期;(26)調查日期;(27)工程進度;(28)面積結構(面積?幾房?幾戶?);(29)整體規劃構想;(30)交通環境;(31)去化順序;(32)客源分布情況;(33)付款方式;(34)銷售方式;(35)訴求重點;(36)基地位置圖。除了上述資料外,如果能取得其個案之銷售海報、墨線圖、價目表……等銷售工具,則更有利于產品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