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第五醫院醫療事故爭議登記制度

3195

  第五醫院醫療事故爭議登記制度

  一、當臨床科室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要高度重視,應立即報告科主任,及時組織討論,認真做好登記工作,及時向醫教科匯報。

  二、科室指定專人負責做好登記和簽名。

  三、登記內容完整、不漏項、無漏報,有記錄時間及處理意見。

  四、全院做到登記項目統一、規范。

  五、對弄虛作假、包庇隱滿醫療事故,事故不報告者,應嚴肅查處,不嚴格執行登記報告制度的科室,追究科室負責人的責任。

篇2:X醫院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

  某醫院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

  為防范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的發生,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制定本制度。

  一、各科室發生或發現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后,應立即報告醫務科,醫務科應于1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一)醫療機構名稱;

  (二)當事醫務人員的姓名、性別、科室、專業、職務或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國籍、就診或入院時間、簡要診療經過、目前狀況;

  (四)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發生的時間、經過;

  (五)采取的醫療救治措施;

  (六)患方的要求;

  (七)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二、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導致3名以上患者死亡、10名以上患者出現人身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向所在地縣(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一)醫療機構名稱;

  (二)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國籍、就診或入院時間、簡要診療經過、目前狀況;

  (三)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發生的時間、經過。

  三、醫療事故爭議未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縣(區)級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一)雙方當事人簽定的協議書,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

  (二)協議執行計劃或執行情況;

  (三)醫療機構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處理情況;

  (四)醫療機構整改措施;

  (五)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理建議;

  (六)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四、醫療事故爭議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確定為醫療事故,雙方當事人協商或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協商(調解)解決后7日內向所在地縣(區)級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

  (二)雙方當事人簽定的協議書或行政調解書,載明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

  (三)雙方當事人簽定的或行政調解達成的協議執行計劃或執行情況;

  (四)醫療機構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處理情況;

  (五)醫療機構整改措施;

  (六)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理建議;

  (七)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五、醫療事故爭議經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縣(區)級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一)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或判決書;

  (二)人民法院調解書或判決書執行計劃或者執行情況;

  (三)醫療機構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處理情況;

  (四)醫療機構整改措施;

  (五)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理建議;

  (六)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六、各科室違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本制度的,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處理,并予以通報,同時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

篇3: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

  1、為防范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的發生,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制定本制度。

  2、發生或發現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后,應于12小時內向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ㄒ唬┽t院名稱;

 ?。ǘ┊斒箩t務人員的姓名、性別、科室、專業、職務和/或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ㄈ┗颊咝彰?、性別、年齡、國籍、就診或入院時間、簡要診療經過、目前狀況;

 ?。ㄋ模┲卮筢t療過失行為發生的時間、經過;

 ?。ㄎ澹┎扇〉尼t療救治措施;

 ?。┗挤降囊?;

 ?。ㄆ撸┦〖壱陨闲l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3、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導致3名以上患者死亡、10名以上患者出現人身損害的,醫院應當立即向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立即逐級報告至衛生部。

  4、醫療事故爭議未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縣級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ㄒ唬╇p方當事人簽定的協議書,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

 ?。ǘ﹨f議執行計劃或執行情況;

 ?。ㄈ┽t療機構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處理情況;

 ?。ㄋ模┽t療機構整改措施;

 ?。ㄎ澹Ξ斒箩t務人員的行政處理建議;

 ?。┦〖壱陨闲l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5、醫療事故爭議經醫療技術鑒定確定為醫療事故,雙方當事人協商或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協商(調解)解決后7日內向縣級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ㄒ唬┽t療事故技術鑒定書;

 ?。ǘ╇p方當事人簽定的協議書或行政調解書,載明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

 ?。ㄈ╇p方當事人簽定的或行政調解達成的協議執行計劃或執行情況

 ?。ㄋ模┽t療機構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處理情況;

 ?。ㄎ澹┽t療機構整改措施;

 ?。Ξ斒箩t務人員的行政處理建議;

 ?。ㄆ撸┦〖壱陨闲l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6、醫療事故爭議經人民法院調解或判決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7日內向縣級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ㄒ唬┤嗣穹ㄔ旱恼{解書或者判決書;

 ?。ǘ┤嗣穹ㄔ赫{解書或判決書執行計劃或執行情況;

 ?。ㄈ┽t療機構對當事醫務人員的處理情況;

 ?。ㄋ模┽t療機構整改措施;

 ?。ㄎ澹Ξ斒箩t務人員的行政處理建議;

 ?。┦〖壱陨闲l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7、醫療機構違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本制度的,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處理,并予以通報。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