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學年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2517

  20**-20**學年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1.本學科所使用教材的編排體系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

 ?。?)加強實踐與創造。

 ?。?)加強綜合與滲透。

  2.全套教材的特點

  本冊教材共有七個單元,后面還有選唱歌曲共一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演唱”、“聆聽”“創編活動”等內容。在教材中還增加了讀譜唱歌、二聲部合唱比例增大,難度提升了許多。在本冊中,歌曲難度、篇幅相對加大,歌曲內容較廣,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風格。通過學習合唱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音樂常識有:切分音、反復記號、弱起小節、人聲分類等的學習,教材中的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展現的機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整冊教材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特色,使學生感受各種不同的魅力,更加熱愛民族文化。

  3.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及特點

 ?。?)以審美為中心

  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無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新編的音樂教科書中,體現在教師教育觀念中,體現在活動的全過程。

 ?。?)以音樂文化為主線。

  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普通小學的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自然。

 ?。?)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的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的時值;從單拍子到復拍子;從單一音色到復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各單元由潛入到深入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進一步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要適度而不夸張。

  2、引導學生發揮音樂想象時,注意鼓勵學生個人獨立的感受和理解。

  3、通過學生自身體驗,培養學生舞蹈的創編能力。

  5.單元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

  1.鋼琴曲《致春天》

  春天,象征著美麗;春天,象征著生命。在這美好的季節里,萬物蘇醒,生機勃發。春天,她又是許多著名的詩篇、繪畫和樂章中贊美的對象?!吨麓禾臁愤@首鋼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譜寫的春天的頌歌。

  2.柳琴獨奏《春到沂河》

  此曲由王惠然創作于70年代初,被公認為柳琴曲的代表作,至今廣為流傳。樂曲通過具有濃郁山東風味的旋律,描繪了沂河兩岸春光明媚,流水潺潺,萬物生輝的動人景象和人們在田間愉快地勞動,展望豐收,向往未來的喜悅心情。整首作品其情、志、力、韻、聲、色、味均奔匯于音樂的律動之中,就像是一軸舒展的寫意畫,一首優美的詠物詩,自有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

  3.歌曲《小鳥小鳥》

  《小鳥小鳥》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調歡悅而又奔放,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4.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綠色錢包》中的一首插曲。曲調細膩流暢,描繪了綿綿的春雨,使冬眠的萬物復蘇,也隱喻著春雨滋潤著少年兒童的心田。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純樸而富有詩意。

  第二單元

  1.管弦樂《北京喜訊到邊寨》

  這是一首熱情奔放的舞曲,結構緊湊,表現手法簡樸,音樂形象鮮明。其主題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間音樂,曲調新穎,節奏明快,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全曲由引子、五個具有舞曲特征的主題(表現不同的舞蹈場面)以及第一個主題反復再現所構成。

  2.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這是一首由韓偉作詞,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富有濃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全曲由主歌、副歌兩個部分構成,旋律優美而富于彈性。歌曲的第二部分緊湊的節奏以及獨特的襯腔富于情趣,情緒歡快、熱烈,抒發著人們對家鄉和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3.歌曲《巴塘連北京》

  《巴塘連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帶藏族聚居地區的民歌。歌曲結構十分簡練,曲調短小而又優美,節奏富于舞蹈的律動感,它又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舞形式,由領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隊前領舞伴奏,男女分成兩個圈,自右向左載歌載舞,故又稱“巴塘弦子”。

  4.歌曲《迷人的火塘》

  《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鮮明的侗族民歌音調特征的創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家兒童圍坐在火塘邊放歌抒懷的歡樂情景。

  第三單元

  1.歌曲《飛越彩虹》

  《飛越彩虹》是美國經典電影《綠野仙蹤》中的主題歌。由哈羅德.阿倫作曲。歌曲優美的旋律,清新的嗓音,唱出了一個位于彩虹之上、天空蔚藍、夢想實現的理想世界。

  2.管弦樂《飛翔的女武神》

  《飛翔的女武神》是德國作曲家瓦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二不《女武神》第三幕的前奏曲。描繪的是英武非凡的女武神門夾著風云雷電在九天之上縱馬飛馳、放聲高唱的場景。

  3.歌曲《小白船》

  《小白船》是一首朝鮮童謠。歌曲優美而抒情,描述了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在天空銀河里的月亮上有小白船,桂花樹,小白兔……表現了小朋友在仰望寧靜的夜空時所產生的美好想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一首贊頌迪斯尼樂園的美國歌曲。音樂中動聽、明亮的聲響,活潑跳躍的節奏表達的歌頌贊美的情緒歌曲為大調式,結構為三段體,即ABA。A段四樂句均從弱拍起唱,并由低音向上大跳,跌宕起伏,充滿生氣。B段從強音開始,用了較多的附點音符,節奏舒展,旋律優美平穩;二聲部合唱和諧豐滿,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學生在聽唱的音響感受中,體驗了A段活潑跳躍的情緒,

體驗了對真善美的小世界發自內心贊美的情緒。

  第四單元

  1.管弦樂《溪邊景色》

  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又叫《田園交響曲》,是一農村和田園生活為題材,具有田園風格的作品。

  2.合唱《鈴兒響叮當的變遷》

  《鈴兒響叮當的變遷》這是一首童聲合唱曲系根據美國歌曲《鈴兒響叮當》改編,全曲十段,每段的旋律分別采用原歌的主題或副歌加以變奏和發展。在變奏中,吸收了圓舞曲(Waltz)以及屬于爵士音樂范疇的 “搖擺”(Swing)舞曲、“布基烏基”(Boogie woogie)舞曲和“恰恰”(Cha cha)舞曲的節奏與伴奏音型特點。在各段的調性上也具多樣化,涉及到 降E、F、G、A等遠關系調。。

  3.歌曲《田野在召喚》

  《田野在召喚》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兒童天真活潑的語氣表現了在充滿生機的春天里孩子們出發去效游、旅行時的歡樂心情,抒發了少年兒童對美好大自然的無比熱愛的情感。歌曲采用大調式、4/4拍,由四個樂句構成,曲調規整對稱。

  4.歌曲《鈴兒響叮當》

  這是一首去掉流暢、情緒歡快的美國歌曲,有美國管風琴演奏家皮爾朋特制作。 表現了孩子們熱情奔放的性格,抒發了熱愛美好生活的真摯情感。

  第五單元

  1.京劇選段《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是現代京劇《沙家浜》中的一個選段,表現了指導員郭建光和眾傷病員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中,頑強斗爭的堅定意志和崇高革命精神。

  此段唱腔沒有按傳統京劇程式設計,而是根據內容表現的需要進行創作的。唱段開始用了西皮導板,一句莊嚴有力的引子 —,把聽眾帶入一個嚴峻的暴風雨來臨的險境之中,面對這惡劣的環境,指導員郭建光的一段唱腔,唱出了這一唱段的主題思想——“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 — 這個動機莊嚴自信,體現出一個革命軍人的威嚴氣質,整個行腔豪邁、堅定有力,慷慨激昂,非常富有號召力,從唱段一開始就掀起一個小高潮。一段打擊樂之后是十八個傷病員戰士的齊唱,一板一眼的快板,行腔由這個動機開始,從高音區轉人中低音區,顯得內在有力,然后逐漸向中高音區發展,到“也難轟”,長氣息的拖腔,力度的加強,再次掀起一個高潮。接著在一段打擊樂之后,唱腔的語氣更加堅定有力,最后停在高音區,把音樂推向全曲的高潮結束。這是眾戰士鏗鏘有力的誓言,是對指導員發出的號召——“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的有力回應。全曲表現了一種英雄氣概,使歌者、聽者如身臨其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2.笛子與樂隊《京調》

  這是一首采用京劇音樂素材寫成的民族管弦樂曲,由上海民族樂團作曲家顧冠仁編曲。樂曲是根據京劇音樂中典型音調如西皮原板(一板一眼,即2/4拍)和流水板(有板無眼,即1/4拍)等音調綴成。樂曲為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在實際演奏時,曲中的第一、第二段重復一次,形成ABABA的結構。

  3.歌曲《京調》

  歌曲《京調》是根據器樂曲《京調》主題音樂填詞而來,在旋律、節奏是那個作了一些簡單化,易于學生演唱。歌詞短小精煉,雖只有短短四小句,卻把京劇的行當、臉譜、表演形式以及樂隊伴奏形式等相關知識都蘊含在其中,在富于濃郁的京劇韻味中傳遞著京劇藝術文化。

  京劇小知識

  〔行當〕

  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稱“老生”,又可分為“文生”與“武生”;年輕男性稱 “小生”;小孩子稱“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莊嫻靜的形象,唱功為主的稱“青衣”;活潑、潑辣的形象,以念、做為主、以唱為輔的稱“花旦”;以武技擅長的稱“武旦”;老年女性稱“老旦”。

  凈: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

  丑:滑稽、幽默、機敏、活躍的人物,也有“文”、“武”之分;能言善語、幽默詼諧的中老年婦女稱“丑旦”。

  〔臉譜〕

  紅臉:表示忠勇正直,如關羽。

  白臉:表示奸詐狠毒,如曹操。

  黑臉:表示剛正不阿,如包拯。

  藍臉和綠臉:中性,表示草莽英雄。

  金臉和銀臉: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類者。

  4.歌曲《我是中國人》

  這是一首曲調根據京劇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調綴成的戲歌。全曲唱詞簡短、朗朗上口,曲調的運腔十分口語化,它熱情地頌揚了中華民族講文明的傳統美德。曲中每一句中均運用了前半拍的八分休止符,使得曲調剛健有力,特別在最后一句的“人”字上通過了一字多音的長運腔把音調推向全曲的最高音“5”形成高潮,繼爾又以下行五度結束在“1”音上,它以自豪的語氣和心情唱出了中國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篇2:小學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小學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在演唱時基本上能不喊唱,會用正確的方法演唱而且基本認識到了氣息的作用,大多數學生演唱時也能滿懷感情地歌唱。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唱歌音準不佳,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識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教材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允許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分為十二課,包括演唱、聽賞、演奏、聽賞與跟唱活動等內容。

  三、教學目標:

  1、 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規定的樂理知識,視譜,視唱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2、 通過學習能正確的完美的表現歌曲,理解、欣賞曲目的主要內容。

  3、 通過欣賞,了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操。

  4、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歌曲表演,聽賞。

  教學難點:感受各種拍子的特點,欣賞能力,審美情操的培養。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培養學生音樂創作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六、教學進度表:

  課文學習內容

  第一課《春光好》演唱《小鳥,小鳥》 唱一唱《春風與布谷鳥。聽賞《新疆之春》

  第二課《校園里》演唱《在我和你之間》 活動《我們學校亞克西》 聽賞與跟唱《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

  第三課《鄂豫皖小曲》聽賞《湖北小調》 聽賞與讀譜《鳳陽花鼓》演唱《編花籃》演唱與活動《手拿碟兒敲起來》

  第四課《沙漠之旅》演唱《我跟阿爹拉駱駝》 聽賞《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唱一唱《美麗的黃昏》

  第五課《彼得與狼》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第六課《眾人合伙力量強》演唱《一根竹竿容易彎》 活動《給下載的音樂存檔》 聽賞與跟唱《團結就是力量》

  第七課《童年時光》演唱《紅蜻蜓》 聽賞與跟唱《觀廟會》 聽賞與跟唱《五顏六色的童年》 活動《即興接唱》

  第八課《燦爛的陽光》演唱《七色光之歌》 唱一唱《太陽出來了》 聽賞《峨眉山金頂日出》活動《拉歌調》

  第九課《天山風情》聽賞與活動《瑪依拉》 聽賞《掀起你的蓋頭來》 演唱《一杯酒》 讀譜與演奏《依拉拉》演奏《頌祖國》 器樂:吹豎笛

  第十課《音樂家莫扎特》 演唱《渴望春天》 聽賞《法國民謠變奏曲》 聽賞《土耳其進行曲》活動《模仿與創作》 音樂家故事《風雪中來,風雪中去》

  第十一課《夏日情懷》演唱《夏令營》 聽賞《快樂的薩麗哈》 聽賞與跟唱《和風》 演奏《進行曲》

  第十二課《音樂七巧板》 綜合活動《音樂七巧板》

篇3:北苑小學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北苑小學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的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時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學生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8人,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缺乏興趣,所以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三、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新的人音版教科書,沿襲了以往的以單元為單位的編寫風格,嚴格遵循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為基點的理念。加強了時間與創造,加強了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與始終。教材中所選的歌曲或樂曲都能貼近學生生活,具有童趣。本冊教材共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安排了2首歌曲進行表演,另外2首作為聆聽曲。內容圍繞主題展開,如第2單元“農家樂”就選擇了富有農村氣息的歌曲和樂曲。如《蘋果豐收》,《趕圩歸來啊哩哩》為表演內容,《豐收鑼鼓》,《快樂的農夫》為2首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充分感受“農家樂”。而教材中的樂理知識,如:6/8拍,裝飾音,升降記號等的認識和運用則要求滲透于教學之中,讓學生領會和運用。另外,本冊教材加強了合唱的訓練,要求教師在每節課中都能滲透和訓練。

  四、本學期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是:

  1、知識目標:認識八六拍子及其強弱規律和指揮圖式、認識變拍子、倚音下滑音。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通過欣賞,了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認識了解音樂家格里格、肖邦、黃自。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 改進教學的措施:

  1、 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 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課堂時間。

  3、 充分作好課前準備,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 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低要求,放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課堂形式設計多樣, 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并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7、 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六、培優輔差計劃措施:

  1、 提優補差的途徑:(1)、通過課堂教學。(2)、通過課外藝術活動。

  2、方法:示范: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通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七、教學進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備注

  1 9.1—9.4 1.唱《清晨》聽《晨景》 2.唱《晚風》聽《漁舟唱晚》

  2 9.7—9.11 3.唱《少年先鋒隊隊歌》熟練的回背誦 4.唱《歌聲與微笑》 熟練的回背誦 教師節

  3 9.14—9.18 5.復習 《少年先鋒隊隊歌》《歌聲與微笑》 6.復習本單元內容

  4 9.21—9.25 7.唱《蘋果豐收》聽《快樂的農夫》 8.唱《趕圩回來啊哩哩》創作活動:選擇合適的小節填空

  5 9.28—10.2 9.聽《豐收鑼鼓》、命題創作活動 10.復習本單元內容

  6 10.5—10.9 11.聽《紅星歌》、唱《雨花石》 12.聽《紅梅贊》、《歌唱二小防牛郎》 國慶放假

  7 10.12—10.16 13.唱《我怎樣長大》、交流展示各自準備的資料 14.復習本單元內容 國慶放假

  8 10.19—10.23 15.表演《外婆的澎湖灣》、聽《天黑黑》 16.聽《可愛的家》、《回家》

  9 10.26—10.30 17.唱《牧場上的家》 18.復習本單元內容

  10 11.2—11.6 19.聽《誰不說俺家鄉好》、《鄉間的小路》、《思鄉曲》、變奏創作練習 20.唱《故鄉的小路》、聽《鄉間的小路》

  11 11.9—11.13 21.唱《如今家鄉山連山》、畫、寫故鄉等綜合表演 22.復習本單元內容

  12 11.16—11.20 23.唱《雛鷹之歌》 24.唱《叮鈴鈴》、聽《可喜的一天》

  13 11.23—11.27 25.聽《羅馬的松樹》 26.本單元復習

  14 11.30—12.4 27.唱《踩雨》、聽《踩雨》 28.聽《雨滴、唱《雨中》

  15  12.7—12.11 29.聽《暴風雨》;創作“雨”的命題音樂 30.本單元復習

  16 12.14—12.18 31.唱《堆雪人》、聽《乘雪橇》 32.唱《雪花帶來冬天的夢》、聽《踏雪尋梅》、《打虎山》

  17 12.21—12.25 33.復習本單元

18 12.28—20**.1.1 復習所有歌曲

  19 1.4—1.18 復習所有歌曲 元旦

  20 1.4—1.8 考查

  21 1.11—1.15 考查

  22 1.18—1.22 考查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