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學二年級閱讀計劃
現在小學的課業重,真苦了這些孩子。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有的家長放棄了指導孩子的閱讀,而轉向以課業為主,只是關心孩子的成績,在家里的主要任務也成了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其實這是一種短視的行為。這也是我們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為什么小時候聰明,學什么會什么,長大了反而“笨”了的原因,是你把這根發展的線扯斷了,孩子怎么能再有進步?
再有,就是你只注重分數的觀念影響打擊了孩子,每次考試都能拿100分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嗎?我看不見得,這樣的例子我不想在這里舉,因為不是我要說的重點。但我相信有許多人同意我的看法,每次都得一百分的孩子只能說明他適應這種學習的方式,但長久下去會怎樣,我不敢斷言。
學生情況: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和熏陶,不少孩子都嘗到了閱讀的甜頭——由只對卡通和動漫感興趣轉而對圖文并茂的書本,尤其是繪本,心生喜愛。課余,還有孩子會與小伙伴互換讀物,讓人暗自竊喜。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多么令人欣喜。仍有少數學生對書本沒有感情,在讀書會與自由閱讀時呈迷蒙狀態,老師要通過個別交流的方式把他們往上帶,力爭讓所有孩子愛上讀書。對于淺近的童詩、兒歌、童話、寓言等,孩子已有一定閱讀能力,老師還要在“導”字上進一步下功夫。
教學目的的要求: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語感,發展思維。2.能借助拼音按一定速度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在閱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3.能邊讀邊思考,有初步的閱讀感受,并樂于與老師或伙伴交流。4.通過閱讀積累優美的詞句。5. 逐步形成閱讀習慣,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獲得獨特體驗,在交流中張揚學生的閱讀潛能、語言表達力。6.養成“好書共分享”、“愛書護書”的好習慣。7.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認識論和世界觀。
序號 單元內容要點 課時分配 起訖時間
1 隔著門的友誼 1 第3周
2 沙灘上的童話 1 第4周
3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 第5周
4 柳樹醒了 1 第6周
5 烏鴉第二次喝水 1 第7周
6 木偶奇遇記 1 第8周
7 五個指頭的故事 1 第9周
8 愚公移山 1 第10周
9 囫圇吞棗 1 第11周
10 曹沖稱象 1 第12周
11 刻舟求劍 1 第13周
12 對牛彈琴 1 第14周
13 農夫和蛇 1 第15周
14 獅子和狐貍 1 第16周
15 兩只木桶 1 第17周
16 過路人和狗 1 第18周
17 獅子和蚊子 1 第19周
篇2:城南小學二年級3班課外閱讀計劃
城南小學二年級3班課外閱讀計劃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關于課外閱讀的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還對課外閱讀量提出要求: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達到五萬字。低年級的小朋友,重在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根據低年級小朋友的特點,對閱讀內容、閱讀時間等提出具體要求。
針對這一情況,可以制訂課外閱讀計劃如下
早讀時間7:30---8:00
內容:致力于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選擇文學性較強的讀物誦讀,于朗朗的讀書聲中習得較好的語感,獲得豐富的性情陶冶。
具體內容:《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365夜兒歌》、語文拓展書的精彩片段和詩歌、(利用網絡)隨課文,節日,活動,季節等而選取的精彩片段。
要求:教師提前一天準備好所讀篇目并做 詳細的了解,最好熟背,用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學生按時到校,先復習以前的誦讀內容。
評價:每天評出“誦讀小明星”,每月評出“誦讀月冠軍”,學期末評出“誦讀年冠軍”,來調動孩子們,認真參與,主動背誦。
閱讀課時間:每周兩節
1、選講有趣故事。低年級兒童最愛聽童話故事,老師一說講故事,他們使一個精神抖擻,豎起耳朵,瞪大眼睛,仔細聽。每周上閱讀課前,給學生講一個內容有趣的故事,類型可豐富些如:童話故事,名人故事,也可選擇一些篇幅長的的故事或者整本書,講到精彩處,戛然而止,把學生閱讀的胃口吊起來,然后,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書的名字,學生們急于知道故事的結果,就會自主地去尋找閱讀。初步計劃利用閱讀課為學生讀《綠野仙蹤》或《木偶奇遇記》。
2、利用閱讀課,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
A開展了識字比賽,詞語接龍,成語大比拼,猜謎語,“故事大王”擂臺賽,卡片制作,剪貼報比賽等等。這樣不光激發了學生更濃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的在潛移默化中擴大了閱讀范圍??谡Z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B、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閱讀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閱讀情況,討論解決疑難問題,交流心得。我們利用早上的時間,開展故事會、圖書介紹會或詩歌朗誦會。講故事的同學要把故事讀給大家聽或講給大家聽,再談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介紹圖書的同學要將自己讀過的最有意思、最受教育的一本書介紹給大家;讀詩歌的同學要有感情的把詩歌誦讀給大家聽。每次活動后都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進行表揚,以保持他們的閱讀興趣。
C、 讀書交流活動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可開展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讓低年級學生參加高年級的讀書活動,不光使學生感受到閱讀能學到很多知識,增加生活樂趣,而且高段學生也起到了“標兵”作用。比如:給六年級學生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并且讓小朋友來觀看比賽,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
D、小組合作
一部分學生愛讀課外書,懂得了不少的知識;但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看看畫面,不讀文字,收效不大。原因主要是他們孤立地讀書,有一定的閱讀障礙,缺少同伴間的相互“切磋”、相互合作。針對這一情況,著力指導學生學會小組合作閱讀。幾位學生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把他們編成一個小組,叫“童話”小組,理解能力、知識面、讀書興趣懸殊大的學生在一起,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大家共同享受成果,培養學生協作精神、人際交往能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的讀書欲望。
校外閱讀時間:每天半小時
內容:語文拓展、其他課外
1、設立班級圖書角。
為了讓學生在學校也能隨時有書可讀,各班一起創建了“班級讀書角”。每班的圖書均由各班的同學捐回來,每月更換一次圖書,各班還專門設立了“圖書管理員”和制定了“圖書借閱制度”。教導處和政教對各班讀書角的借閱、管理情況進行評比,每月評出“優秀班級讀書角”,該評比成績也作為為期末評選“德育示范班。通過評比,各班的讀書角擺放整齊,借閱有序。為學生的長期讀書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注重拓展閱讀的范圍。
以篇帶片,擴大閱讀范圍,激發閱讀的欲望。
?。?)以某篇作品為基點,向同類作品擴展。學到寫春天的課文《春雨的色彩》,就大量的擴充關于春天的短文、兒歌、古詩。這樣閱讀的內容多了,對春天的認識也深刻了。(2)以某個知識點為切入口,橫向拓展。比如學到教材的《識字七》,出現了一系列的諺語,內容從天文到地理,先引導學生讀、理解,引起他們的興趣,課后再讓學生收集諺語,再根據課文的方法去理解諺語。3)故事誘"讀"。學了《*爺爺植樹》這課后,我讓小朋友再去找找寫鄧爺爺的其他故事。學了《王二小》這篇課文后,我讓學生們去找一找抗日戰爭時期小英雄的故事。小朋友就找來了《小英雄雨來》、《劉胡蘭》等文章讀的津津有味。
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識火花,來引爆課文中出現的問題,使學生體會到;課文只是微微地打開了一個通往知識世界的窗口,以激勵其閱讀的興趣,是學生愛上語文的一條有效途徑。
3、家校聯系,共促學生閱讀。
與家長聯系,讓家長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建議家長為孩子準備一些有意義的書籍,給他一個和書建立感情的機會,使閱讀成為孩子們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逐步養成良好而自覺的閱讀習慣。并拿到學校與同學共享,互相交換閱讀和交流。同時我們還設立了家長監督機制,要求家長每天給孩子的閱讀簽名,及時地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以便進一步增強孩子閱讀的實效性。這樣有步驟地不斷訓練,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得到充分培養,逐步養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
4、落實評價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課外閱讀的評價方式。評出“讀書大王”、“故事大王”、“積累之星”、“愛書標兵”等等,并鼓勵學生讀整本書,有計劃的讀書,首先教師統計本班學生的讀書情況,并把學生所讀書的題目張榜公布,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多的發現一些有趣的書,而且鼓勵并督促學生讀完整本書,待學生
讀完后,利用閱讀課進行“讀書匯報總結”,通過后,再換新書。最后,根據讀書的本數,學生匯報總結的情況,評出班中真正的“讀書大王”。篇3:我閱讀 我快樂:區一小二年級第二學期閱讀計劃
我閱讀,我快樂--區一小二年級第二學期閱讀計劃
一、第二學期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書成為好朋友,讓書成為學生的終身伴侶。
2、通過引導學生誦讀經典美文,積累優秀詩文,有了較豐富的生活積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語感。
3、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精神世界,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4、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二、讀書內容
1、新課標指定要求背誦的部分古詩詞。
2、教師根據教學及學生實際情況推介一些文章或書籍。
3、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圖書。
三、具體措施
1、在閱讀過程中,不放任自流,有計劃地開展,先以教師的講故事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慢慢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書上有的,引導他們有興趣去尋找并閱讀。
2、鼓勵學生,把自己獨特的感受或優美的詞語背下來。
3、組織好閱讀比賽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每月要進行一次讀書評比活動。評比內容包括每天讀書習慣的養成,包括讀書的數量,也包括讀書的質量(在這一個月中舉行的各種讀書活動中的表現),評選出優秀同學,進行表揚,以激發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4、學生開始可以看圖畫編故事,慢慢開始圖畫帶文字,直至簡單的小文章,并說出自己讀后的簡單感想,直至順利完成閱讀計劃。
本學期閱讀計劃安排表
?。ㄒ唬┟咳沼媱?/p>
項目 使用要求 時間安排 檢測手段 備注
古詩
形式靈活多樣,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歌的韻律。
每天晨讀,取十分鐘進行朗讀和背誦。(每周三首)
每個周五的早讀定位抽查日,利用十五分鐘檢測。
培養學生在寫話中運用閱讀和生活中所積累的詞,學以致用。
兒歌
篇幅加長,通過多種形式讀,激勵學生自己學寫兒歌。
每節課前讀兒歌,一周一首。(學生寫得好的詩也在此范圍內)
周三課前分組賽讀,或利用小組長定期檢查。
讀書筆記
每天課外閱讀一小時左右。
一周一篇,要求格式、字數、質量等。為三年級的作文做鋪墊。
教師批改
?。ǘ┟恐苡媱?/p>
項目 時間安排 內容
閱讀課
每周閱讀課
1、以自主閱讀為主,在安靜環境中靜心讀。2、可邊讀邊摘抄好詞佳句,幫助孩子在博覽群書中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高語言感悟能力。3、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由書本向生活拓展,從而形成一種自主、持久、愉快的健康閱讀氛圍。
課外閱讀
每天保證一小時左右的閱讀時間。
課外閱讀與寫作、聽說相結合。在閱讀中所積累的東西,有的是模糊的,似懂非懂的,有的是印象不深的。通過寫,使閱讀中所形成的積累更加明確,印象更加深刻。讀、寫、說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ㄈ┟吭掠媱?/p>
時間 必讀 選讀 備注
三月
《伊索寓言》
《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
《愛心樹》
每月舉行一次課外閱讀交流會。
四月
《成語故事三百則》
《安徒生童話選》(繪本)
.《逃家小兔》
五月
《愛的教育》
.《爺爺一定有辦法》
六月 自選 自選
?。ㄗⅲ憾聻闇蕚湓?,閱讀計劃從三月正式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