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聽《從孫子兵法中學管理》有感

2039

  說計

  --聽六公司ZZ總經理《從<孫子兵法>中學管理》有感

  張總在講義中磅征博引,詳盡地闡述了項目與軍事的相同之處、軍事與項目管理的關系、五事七計道義為首的含義、大將之五德與項目主管才能等,同時列舉了古今經典戰例,感觸頗多,令人深思。中外很多企業已將兵法之精要用于管理之中,只要用之得當可謂婁試不爽,作為機關一部員我認為企業管理之關鍵在于計,正如《孫子》對戰略運用的論述最集中地體現在第一篇《計》一樣。

  "計",《說文解字》云:"計,會也,算也。"計從言,從十,是會意字,本義是"計算","計議"、"謀劃"等皆為引申義?!豆茏印て叻ā罚?剛柔也、輕重也、大小也、實虛也、遠近也、多少也,謂之計數。"曹操注:"計者,選將、量敵、度地、料卒、遠近、險易,計于廟堂也"(《孫子注.計篇》)。由此可知,"計"乃"計算"的意思。

  《計》篇中多次說到"五事七計"、"校之以計"、"將聽吾計"、"將不聽吾計"、"計利以聽"等,可見,通篇是講一種計算的模式。那么,我們在企業管理中用什么來算,又怎樣來算呢?這一篇說的"算",也叫"籌"或"策",是一種用竹木小棍或骨片削制而成的古代計算工具,一般直徑一分,長六寸。"算"本來是古代數學上的計算工具,后來引入到了軍事領域,用以直觀地演示敵我各項因素的優劣。司馬遷說,張良是劉邦的"畫策臣",他就是用這種小棍為劉邦計算。古代所謂"定計"、"運籌"、"決策",都是指出兵前的預測決策過程。

  計,可以分為定計與用計。

  定計,指戰前就要進行周密的運籌,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和作戰計劃,做到未戰先算,謀定舉兵。也就是說,為了取得全面的勝利,必先做出周全的決策。孫子這種決策領先、"以全策爭全勝"的思想,對企業管理是非常適用的。企業的成敗首先決定于企業發展戰略與經營戰略決策的正誤。在這個問題上,正反兩面的經驗教訓都極為深刻。我們在這一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已經確立了三年的戰略目標和經營策略,同時對項目也實施了前期的統籌策劃。如何才能做到"以全策爭全勝"呢?我們不僅僅要將自己一方的道、天、地、將、法嫻熟于胸,而且要將對手以及周邊行業的道、天、地、將、法嫻熟于胸,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以全策爭全勝",只有這樣做出的項目策劃才對項目有指導意義。

  用計,即出兵之后,發揮計算的優勢,在戰場上隨機應變。善于用兵者,必會用計。同樣,善經營者,其計亦奇。定計只是"知勝",還不是真正的勝利。真正的勝利,還要到戰場上,"首先是投入戰斗,然后才見分曉。"這是拿破侖的名言。 從知勝到制勝,存在一個巨大的不同。定計有確定性,用計沒有確定性。這里可以看出習兵法的一個深刻悖論。廟算結果,固然是常數,但用計卻無成法,項目施工生產與管理有一的規律性,但項目管理和作戰一樣,一切全靠臨場發揮,隨機應變。隨機應變的東西,怎能事先傳授呢?所以*說,一上戰場,兵法就全都忘了。這不是說*用兵無法,而是對兵之法度更深理解與運用。我們的戰場是在項目,我們的用計也是在項目,現場的臨場發揮,隨機應變的全方位管理全靠項目主管來完成。他不僅要全面掌握和了解自己及周邊的道、天、地、將、法,同時更要了解和掌握業主、當地民眾、民風民俗、市場資源等等相關信息。正如張總經理在會上所講:我們應深入現場踏堪,勤于分析與總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全勝的目的。紙上談兵的趙括失敗在于 "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趙括打仗,誤不在書而在用?!秾O子》為兵書之祖,但它特別看中變幻莫測、流動不居的東西,主張戰法經常變化,計謀不斷更新,"踐墨隨敵,以決戰事"。不同的項目要采取不同的對策,決不可千篇一律。孫子所說的"踐墨隨敵",包含深刻的辯證法,"踐墨"之"踐"是踐履、遵循、執行之意,"墨"為繩墨,引伸為規律、規則、法度、計劃之意。打仗沒有計劃、不遵循規律是不行的,但戰場形勢千變萬化,指揮員不能死守原則,而必須善于根據形勢靈活應變。無"墨"可踐,就會打亂仗;但只知"踐墨",不知"隨敵",就是打呆仗。亂仗和呆仗都不可取。只有既"踐墨"又"隨敵",才可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孫子提出的這一作戰指導原則,體現了計劃性和靈活性高度統一的思想,至今仍具有指導意義。 大軍事家曹操為《孫子》作注,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深矣。"他對《孫子》既有精深的理解,又有創造性的發揮。在高度概括了孫子的"五事七計"之后,曹操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將知其變即勝也",只有精通變化才能取得勝利。這是真正讀懂了《孫子兵法》。

篇2:《從<孫子兵法>中學管理》學習體會

  《從<孫子兵法>中學管理》學習體會

  張總經理在講解《從<孫子兵法>中學管理》時引經據典,詳盡地講述了企業管理與軍事作戰用兵方面的相通之處以及企業管理、項目管理可以從中借鑒的取勝秘笈。聽了之后,感觸很深。目前,《孫子兵法》已經成為國外很多大型企業的管理制勝寶典,他們花費大量精力去研讀我們的《孫子兵法》,從中汲取精華用于自己的管理并取得了不朽的業績。

  而我們自己呢?我做為企業的一名管理人員、企業管理部的一員,對我們中華民族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這個璀璨瑰寶掌握多少?運用多少?市場如戰場,如今企業間的市場競爭如同戰爭一樣激烈,不進則退,不勝則??;通過這次學習之后,我感覺自己應該好好的補上這一課。于是,我借助網絡,在上面查找了一些相關資料、成功典范及別人的學習經驗材料等,給自己彌補了這一空白。但這仍是一些淺顯的認識,在日后的學習與工作中還需加強研究,萃取精華為己所用,力爭事半功倍之效果。

  《孫子兵法》十三篇,貫穿其中的是人在戰爭中的決定地位。孫子的這一"人決定戰爭成敗"的指導思想,已被如今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應用。我們現如今強調的"以人為本"、人是做成任何事情的根本與前提,都是對這一思想的實質性應用。企業要做強,必須從人開始。人的思想、精神、狀態、能力、素質、需求等各各方面去考慮,這一切都做好了,就沒有做不成、做不好的事情?!队嬈分刑岬?主孰有道,將孰有能"、"令民與上同";《作戰篇》中的"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謀功篇》中提及君之所以患于軍者有三:

  1、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

  2、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

  3、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這些都重點說明了君將民在政治思想、觀念領域要統一以及每人應該極盡全力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去發揮好自己作用的重要性。目的只有一個:促成!

  孫子的超前意識,他的豁達、明理與主張真是令人敬佩??纯础秾O子兵法》中這樣的話:"將受命于君"(《軍事篇》)、"君命有所不受"《九變篇》、"將能而君不御者勝"(《謀攻篇》)、"修道而保法"(《軍形篇》)、"安國全軍"(《火攻篇》)、"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火攻》)、"掠鄉分眾,廓地分利"(《軍事篇》)以及不了解敵情而盲目進行戰爭是"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用間篇》)等等。

  他的這些觀點與主張,就是我們現如今所說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加大制度執行力,確保制度的權威性;企業與員工要實現"共贏"、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尊重企業員工人格和首創精神,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其潛能與創造力。也就是說,企業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有明確的價值觀及遠大的目標,以贏利為目的(非利不動),有嚴格的管理體制(將受命于君、修道而保法等),尊重員工的首創精神(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鼓勵大家充分發揮潛能(特殊情況下,可以"君命有所不受"),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掠鄉分眾,廓地分利)等等。

  俗話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企業從董事長到基層,以金字塔結構組成,我們的根基越牢,企業就會越穩。如果員工對待工作盡責盡職,能冷靜思索、快速應對,知道哪些事可為,哪些事不可為,以公司利益為重,積極為企業獻計獻策;公司領導勤政愛民,眼光遠大,胸懷大志,能容人之過用人之能,這樣筑成的金字塔定會擁有燦爛的明天。

  在現實的商戰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就拿中原集團創始人施永青先生來說吧。1992年他從僅有的一張辦公臺和一部電話創辦了中原物業顧問有限公司開始,發展到如今穩坐代理行業的頭把交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緣于他把公司利益與員工利益做為趨動,制定了一套"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管理體制,并嚴格落實到企業管理全過程,達到"令民與上同"。而且,他從來不干預各項目管理者所制訂的銷售策劃方案和銷售管理方案,這正是"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真實體現。

  由此可見,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一套完善的、適應公司的運作、又有助于公司發展的體制;同時,要尊重人才,唯才是用,"欲成就一等事業,必得一等人才"就是這個道理。在人才的使用上,因地制宜,"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盡其所能,使每個人的能量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篇3:《從<孫子兵法>中學管理》學習感想

  《從<孫子兵法>中學管理》學習感想

  學習感想--淺談孫子兵法與項目管理

  2月7日公司五會圓滿結束,通過對五會精神的學習,特別是張總在講到孫子兵法與項目管理中說了很多,讓我感到從中受益匪淺。

  《孫子兵法》中提到君與將的重要關系:"主孰有道,將孰有能"、 "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從而體現出將之地位。

  孫子把"人"放在決定戰爭成功之首,及正確處理君、將、民關系的指導思想與現今的項目經營管理有其實質性的應用。俗話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項目從經理到員工,是一個特殊的階層,也就"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是整個項目管理的關鍵,項目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這個階層的管理。

  項目是由項目經理、項目書記、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項目財務總監、項目安全總監和項目各業務部門向上一級負責的關系。如果項目每一個管理者在項目處于萌芽階段,沒有成規模的時候,就已洞燭先機,獨具慧眼,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存亡、得失的關鍵得先看到并能把握得住。

  其次能以項目的利益為重,謙虛謹慎、盡責盡職為項目服務,把經常思索好的治"企"之道向項目建議,并且能勤政愛"民",目光遠大,胸懷大志,能容人之過用人之能,這樣筑成的金字塔定就是璀燦奪目的寶塔,否則就是伸手不見五指之危塔。

  要把項目利益與個"人"的利益當成一個樞紐,制定一套"適者項目生存發展的體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樹立以項目為家的意識,創造出項目效益。就要加強企業民主化管理,促進項目和諧發展,并且把它落實到項目的管理全過程中,達到令"民"與上同"的戰略思想目標。

  這一點正是"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其次是項目發展之后,項目的領導就事事必親,大小事都是一支筆,原因:

  一、沒有一套完善而又合理的體制;二、怕管理階層"撈外塊",本想堵住這漏洞,可洞越堵越大,最后就崩了堤。

  由此可見,項目的主管領導要建立完善自己的管理體制,既要能符合公司的經營宗旨,又要有助于公司發展;還有就是要做到唯才是用,以勢擇人,以不能為能之根本,要大膽啟用新進人員,培養項目各個崗位的接班人,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要知道"欲成就一番事業,必得一等人才,有一等人才,必委一重任"之道理。這是項目發展之道,也是公司長遠的發展之道。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