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G小學教學管理制度
第一章 教職工管理
第一條 學校執行國家教師資格制度、公開招聘制度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制度,依法實行學校用人制度。
第二條 學校根據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數額、崗位數和崗位任職條件,對教職工實行全員聘用合同制,聘任遵循雙方平等自愿的原則,實行崗位管理。
第三條 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職責,負有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使命,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
第四條 學校保證教職工工資、保險、福利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逐步改善教職工的工作、生活條件,幫助解決教職工遇到的實際困難。
第五條 學校制定教師專業發展、師訓計劃,鼓勵和支持教師參與學術研究、考察交流和進修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第六條 教師要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上課時間不準佩戴手機,不得從事第二職業,有償家教,不準歧視、諷刺挖苦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對師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其量化考核應為不合格。
第七條 建立督察機制和舉報機制,對違反師德及有關規定的教師要批評教育,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處理、直至予以解聘。
第八條 重視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積極為教師進修和提高創造條件。要以本校培訓為主,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
第九條 建立校長專家評教師、教師之間互評和家長、學生評價教師的機制。在崗教師每學期必須至少上一次公開課,相互聽課評課不少于20節。
第十條 組織教師定期參加教育理論、教育法規和教學業務考試。任課教師每年必須參加一次學生的統一性考試,隨學生同時同卷進行。
第十一條 班主任要認真履行職責,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每學期要通過家訪形式與每個學生家長至少聯系一次,定期召開家長會。要開展與學生談心活動,每學期至少與每個學生談心一次。家長會和談心活動要突出針對性、實效性,要有工作記錄。
第十二條 對教師實行年度量化考核管理辦法,對在年度考核中不合格的,按上級有關要求處理。
第十三條 發揮教輔人員的作用,明確崗位職責。教輔人員要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管理服務水平。
第十四條 嚴格學校編制管理,按照編制數額和專業技術服務限額,科學合理地設置崗位,配備師資。
第十五條 學校要與教職工簽訂聘用、聘任合同,教職工采取競爭上崗的辦法上崗。
第二章 教學管理
第十六條 學校建立健全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等教育教學基層管理體制。
(一)嚴格實行集體備課制度,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克服隨意性和盲目性。學校每學期都要對集體備課和教師教案情況進行檢查。學校領導要隨學科組參加教研活動。
(二)嚴格實行周業務檢查制度。教研組長要認真落實檢查的有效性,及時做好反饋記錄,結合學校業務檢查標準,指出不足,提出建設性意見,發現問題,及時與任課教師交流溝通,以指導老師改進自己的業務。
(三)教學工作要面向全體學生,重基礎、重能力、重特長、重發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推進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運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制作使用優秀多媒體課件,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教師要按達標課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課,評選“優質課”要高標準、重實效,發揮示范和導
第十七條 認真貫徹《學校德育規程》,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思想實際和理解接受能力,構建德育目標體系,突出強調生命教育與公民意識教育。
(一)道德教育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小學生的道德素質應包括:
1.自尊自愛,注重儀表,要教育學生尊重自己的人格,愛惜自己的名譽,熱愛生活,初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真誠友愛,禮貌待人。要教育學生樹立心目中有他人的觀念,與師生、睦鄰友好相待。初步掌握在家庭、學校、社會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禮節。
3.勤奮學習,熱愛科學,培養學生勤奮好學,認真仔細的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勤勞儉樸,孝敬父母。要教育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在勞動中養成勞動觀點和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在生活上力求節儉樸素,不盲目消費,在家庭中要尊敬、熱愛、關心父母,聽從他們正確的教導和指點。
5.遵守公德,嚴于律己。要教育學生自覺地遵守和維護公共場所秩序和社會公德,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花草樹木,逐步樹立環保意識。在社會實踐中增強文明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成為社會的小主人。
(二)心理素質目標
1.教育學生誠實、守信、正直、寬厚、有同情心,使他們懂得做人要言行一致,實事求是,要講信用,守信用是尊重他人的表現,知道為人要正直、寬厚的道理。有同情心是良好的心理品質之一。
2.教育學生要勇敢、堅強、有毅力、不怕困難,使他們知道這些良好的意志和品質是學習進步、事業成功不可缺少的品質。
3.教育學生自尊自信自主,自立是現代人必備的心理素質,知道生活自理、自覺學習、不依賴他人是自強獨立的表現。
4.教育學生確立時效觀念,重視質量,勇于創新,要培養學生珍惜時間,遵守時間。
(三)思想素質目標
要培養學生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熱愛科學、勇于創新的品質。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1.教育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要熱愛和關心集體,培養集體意識和為集體服務的能力,有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在集體中能互幫互助,努力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積極參加集體的活動,學習做集體的小主人。
2.教育學生懂得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祖國的建設,人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知道幸福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的道理,要熱愛勞動,初步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
(四)政治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的品質。
1.要教育小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尊敬國旗、國徽,認識祖國的版圖,會唱國歌,初步了解家鄉的物產、名勝古跡、著名人物,了解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以及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具有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2.要教育學生知道中國共產黨過去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建立新中國,教育學生深刻認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果。知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少先隊員要接受黨的教育,做黨的好孩子。
3.要教育學生知道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設我們的家園,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初步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第十八條 學校貫徹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級管理體制,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計劃,遵循課程改革原則,全面安排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積極開發校本課程,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
(一)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的現成觀點與結論,上課要體現快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要求,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入課堂,依據快樂教育的思想,積極探索各學科“快樂課堂”教學新模式,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發現問題,培養快樂的學習者。
(二)堅持功在課下、利在課上,努力做到“四個為主”、“四個突出”。“四個為主”: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旨。“四個突出”:啟發式教學要突出,因材施教要突出,激發興趣要突出,教學育人要突出。每節課要體現八個字:少、精、實、活、準、巧、新、高。結合市局優秀教案評比活動,提倡反思型備課,即課堂教學后再次修議完善教學設計,使其更具科學性、實用性。
(三)教師無教案不準上課,并力爭做到脫稿講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做到“堂堂清、單元清”。
(四)教師講課要使用普通話。語言要簡練、準確、生動、形象,表達要條理、準確,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講課聲音要洪亮清楚、抑揚頓挫、緩急適中,語氣親切自然。
(五)課堂板書必須工整、規范、簡潔。板書要重點突出、脈絡清楚、內容要起到引導和調控學生的思路、梳理和貫通知識結構的作用。嚴禁隨意亂畫,不寫錯別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
(六)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分類指導,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特別對學困生做到“三優”:即“優先提問,優先輔導,優先發言”。
(七)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運用教具、學具及現代信息技術等教學輔助手段,充分發揮它們在教學中的作用,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章 考試管理
第二十條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組織教學質量評估活動。按規定組織好教學質量檢查、考試及各學科的畢業考試和考察。
第二十一條 學校不單純以學習成績評價學生,不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學質量、評定教學工作的唯一標準。
第二十二條 對學生檢測,是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又能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
第二十三條 教師要利用“課課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檢測形式對所在班級的教學進行階段性評估,及時反饋信息。
第二十四條 試卷命題要深淺得當,既要側重基礎知識,又要培養能力,發展能力,還要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試卷命題力求全面。
第二十五條 學校對學生進行期末、分項考核兩種測試,根據學生測試成績評價教師量化。
篇2:工程系教學管理制度
計算機工程系教學管理制度
為了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實施科學的規范化教學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促進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學任務的執行
1、 獲取任務。由教務人員在教務處印發的教學任務安排表中,將本系的教學任務提取出來,制成表格。
2、 核實任務。由系辦主任對提取的任務,對照有關教學計劃和班級情況,進行核實。
3、 分發任務。將核實后的教學任務,發送給教研室主任,再由教研室主任分發至每一位教師。
4、 申報任務。由教師本人根據教學任務和自身情況,向教研室主任提出申報。
5、 協商落實。由教研室主任根據排課原則和領導要求,與有關骨干教師商議,逐項研究落實。
6、 審核上報。教研室主任將落實的教學任務安排表報給系辦主任,由系辦主任匯總并作初步審核,由系主任作審查,審查后作確認簽名,上報教務處。
二、教學計劃的制定
1、教務處下達教學任務之后,任課教師應在新學期開學前制定好教學進度計劃,一式三份,在新學期的第一周前經教研室主任審核,并由系主任簽字后報教務處。
2、教學進度計劃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學習情境、教學安排學時分配等明確,一般以2學時為一個教學單元。
3、教學進度計劃應留有一定學時的機動時間。
4、任課教師學期中途不得私自改變教學進度,如果確定需要改變計劃,應向教研室主任申報,經系主任和教務處批準后,方可改變。
三、備課
1、鉆研教學大綱、教材和參考書,對教材力求“一懂、二透、三化”。
2、注意介紹新知識、新技術及其使用和發展情況。
3、對學生前續課程學習情況及學生學習需求要有充足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4、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5、琢磨教學技巧、藝術。
四、教案的編寫
1、教案的編寫應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過程的設計。
2、根據教學目的和教材特點,聯系學生實際,組織和處理教學內容,每次課均需標明重點、難點。
3、根據教學內容及其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重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教學方法應突出教學重點。
4、教案內容要與教學進度計劃相吻合,教案應提前兩周編寫好。
5、相同課程,不同授課老師,可根據不同專業靈活編寫符合教學需求的教案。
五、課堂教學
1、按教學進度計劃進行教學,上課時必須有教案,備課充分。
2、教學方法得體,對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適當,因材施教,理論聯系實際。
4、教學時可板書輔助教學,要求條理清楚,規范。
5、教師上課要做到儀表大方、精神飽滿,課堂語言一律采用普通話,語言力求準確、清晰、簡練、生動、通俗、邏輯性強、速度適中、語調應有抑揚頓挫。
6、教師上課不得遲到,早退和隨意拖堂,中間不得隨意離開課堂。
7、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教案規定的時間、內容、方法講課。
8、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注意調動學生注意力,妥善處理課堂中出現的意外干擾,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9、教師每次課后須進行課后總結,及時總結本課經驗和教學效果,并寫入教案。
六、作業布置及要求
1、作業應符合教學大綱范圍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記憶、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2、規定學生完成的作業適合一般中等水平,選做作業有利于優秀生發展。
3、作業要求明確、富有獨立思考性質,力圖結合實際問題、專業應用情況。
七、作業批改及輔導
1、教師應按時批閱、發回。
2、作業批改有全批、全改、部分批改、輪流批改等形式,應采用何種形式由授課教師根據不同專業有所要求。
3、注意將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及難以理解的問題等)和共性問題應在下次課或輔導中解決,并可實行典型作業展覽。
八、試卷命題
1、試卷的命題應確??茖W性、正確性,并按相應課程的考試大綱編寫。
2、試題的覆蓋面要寬要全面,同時要保證試題在所測內容上具有典型性,杜絕偏題、怪題和超綱題。
3、試題所涉及的文字應力求簡明,語意清楚,試題所指示的答案要明確合理,無二義性。
4、試卷難度分布要有層次性,能考出學生的不同水平,把優秀、一般、差三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區分開。
九、實驗課補充要求
1、每次學生實驗前教師應有相應的實驗要求和實驗演示。
2、教師應注意聯系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現象、分析解決問題;注意培養學生掌握實驗的技能、規范操作,養成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分析實驗、寫出實驗報告。
3、分組實驗時,教www.zonexcapitaltr.com師應巡回檢查,解決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困難;
4、結束實驗課前,布置學生整理機房、做好清潔工作,并做小結;
5、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實驗項目應全部完成。
十、教學工作的檢查
1、教師每學期制定聽課計劃,至少四次;依據聽課目的選擇聽課形式,聽課后應及時和授課教師交換意見,并填寫“聽課記錄”。
2、教研室每學期至少兩次檢查教師授課情況,授課教師對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情況,查閱考查登記簿,評分情況及教學效果。
3、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教師授課情況,聽取意見。
4、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教研室活動,組織教師進行學理論、鉆教材,落實學校具體要求,交流教學經驗等方面的活動。
十一、教育教學評價
1、 自我評價和自我檢查。
2、 同行評價。
3、 學生評價。
4、 對學生的評價。
十二、教學工作總結
教學工作總結是檢查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的方法,每學期結束前所有教師應提交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分析自己教學工作的優點與存在的問題,并說明原因,擬出改進措施,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篇3:中學教學大樓管理制度
E中學教學大樓管理制度
(1)教學大樓是傳授知識、培養人才、陶冶情操的地方,凡進入教學大樓,嚴禁大聲喧嘩,上下樓梯,做到按先后順序行走,不準搶道沖撞,確保學生安全。
(2)嚴格禁止學生帶外校學生和社會閑散人員擅自進行教學樓內,嚴格禁止攜帶兇器進大樓。
(3)各班要堅持打掃室內和包干區衛生,做到地面無紙屑,門窗干凈、教室六面光。教室、課桌椅、清潔工具要擺放整齊,嚴格禁止向窗外、樓下傾倒垃圾,亂扔瓜皮果殼、紙屑。
(4)嚴禁隨地吐痰,嚴禁將瓜皮果殼等食物帶進教學大樓,不準用粉筆毛筆亂涂亂畫墻壁,不準將腳、手、鞋底印在墻壁上。
(5)愛護教學大樓內一切水電和消防設施,節約用水、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