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物業公司發現業主偷電怎么辦

4001

  物業公司發現業主偷電怎么辦?

  近日一企業人員提出咨詢,該企業為物業管理企業,在日常用電檢查工作中發現有部分業主偷電,詢問應該如何處理。作為物業管理企業,往往與供電企業簽訂有《供用電合同》,作為用戶向供電企業繳交電費,然后再向各業主收繳電費。在“抄表到戶”的情況下,依據管理公約或者物業管理服務合同,并與供電企業簽訂代繳代扣協議,負責對業主應繳電費的代扣代繳。不管上述哪種方式,物業管理企業在先行繳交電費后,如果發生偷電將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經濟損失。

  偷電也即盜竊電能,也稱之為竊電。偷電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我國1996年4月1日實施的《電力法》第71條規定,盜竊電能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追繳電費并處電費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第151條或者第152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1998年3月1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盜竊的公私財物,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因此,電力是盜竊罪的犯罪對象,如果盜竊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將構成盜竊罪。

  偷電的行為是盜竊行為,如果構不成刑事犯罪,同樣可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可以予以治安處罰。1996年5月19日施行的《供用電監督管理辦法》第29條規定,電力管理部門對盜竊電能的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依據20**年3月1日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的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偷電的行為使得偷電行為人可以不交或者少交電費,造成了供電企業、物業管理企業或者其他用戶的電費損失,侵犯他人的財產,造成他人的經濟損失。對于造成的電費等經濟損失,受害方可以要求偷電行為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物業管理企業在提供物業服務過程中,發現有業主或者其他人偷電的,可以依據上述相關規定,決定采取相應的措施。一般情況下,在現場發現時應盡量通過拍照、作現場記錄由偷電行為人或者證人簽名等方式固定證據,并向相應的供電企業、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公安機關報告。

  依據1996年5月19日施行的《供用電監督管理辦法》第14條規定,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應對用戶報告或知情人舉報的;供電企業提請調查處理的;上級電力行政管理部門交辦的;其他部門移送的等情形之一的偷電案件,應當受理。如果向供電企業報告的,供電企業檢查屬實的應向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提請調查處理。為了盡力保護現場和調取證據特別是在偷電行為人難以確定的情況下,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告,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處理。通過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公安部門調查屬實,確定偷電的行為和事實,物業管理企業的電費等經濟損失自然容易得到挽回。

  物業管理企業也可以在發現偷電后直接要求補交偷電行為人電費,并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的要求賠償損失。但是,應注意的是,應注意收集到有偷電的充分證據。另外,有的物業管理企業要求偷電行為人在補繳電費后,還要再繳相應幾倍的罰款。作為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并無行政管理職權,無權對此予以罰款,罰款是非法的。

  為了保障企業的合法財產權益,打擊和防范偷電違法行為,物業管理企業可以在與業主的協議中表明或者建議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制訂管理公約中載明對于偷電的,除應補繳電費的,還應再繳納相應的違約金。偷電行為人因偷電的違約行為,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物業管理企業依據協議或者管理公約收取相應的違約金,才會有相應的合同及法律依據。

  總之,物業管理企業在發現偷電后應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向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報告,讓偷電行為人付出沉重代價,盡力減少或者消除偷電行為的再次發生。

篇2:物業發現業主偷電怎么辦

  物業公司發現業主偷電怎么辦?

  近日一企業人員提出咨詢,該企業為物業管理企業,在日常用電檢查工作中發現有部分業主偷電,詢問應該如何處理。作為物業管理企業,往往與供電企業簽訂有《供用電合同》,作為用戶向供電企業繳交電費,然后再向各業主收繳電費。在“抄表到戶”的情況下,依據管理公約或者物業管理服務合同,并與供電企業簽訂代繳代扣協議,負責對業主應繳電費的代扣代繳。不管上述哪種方式,物業管理企業在先行繳交電費后,如果發生偷電將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經濟損失。

  偷電也即盜竊電能,也稱之為竊電。偷電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我國1996年4月1日實施的《電力法》第71條規定,盜竊電能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追繳電費并處電費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第151條或者第152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1998年3月1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盜竊的公私財物,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因此,電力是盜竊罪的犯罪對象,如果盜竊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將構成盜竊罪。

  偷電的行為是盜竊行為,如果構不成刑事犯罪,同樣可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可以予以治安處罰。1996年5月19日施行的《供用電監督管理辦法》第29條規定,電力管理部門對盜竊電能的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依據20**年3月1日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的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偷電的行為使得偷電行為人可以不交或者少交電費,造成了供電企業、物業管理企業或者其他用戶的電費損失,侵犯他人的財產,造成他人的經濟損失。對于造成的電費等經濟損失,受害方可以要求偷電行為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物業管理企業在提供物業服務過程中,發現有業主或者其他人偷電的,可以依據上述相關規定,決定采取相應的措施。一般情況下,在現場發現時應盡量通過拍照、作現場記錄由偷電行為人或者證人簽名等方式固定證據,并向相應的供電企業、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公安機關報告。

  依據1996年5月19日施行的《供用電監督管理辦法》第14條規定,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應對用戶報告或知情人舉報的;供電企業提請調查處理的;上級電力行政管理部門交辦的;其他部門移送的等情形之一的偷電案件,應當受理。如果向供電企業報告的,供電企業檢查屬實的應向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提請調查處理。為了盡力保護現場和調取證據特別是在偷電行為人難以確定的情況下,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告,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處理。通過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公安部門調查屬實,確定偷電的行為和事實,物業管理企業的電費等經濟損失自然容易得到挽回。

  物業管理企業也可以在發現偷電后直接要求補交偷電行為人電費,并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的要求賠償損失。但是,應注意的是,應注意收集到有偷電的充分證據。另外,有的物業管理企業要求偷電行為人在補繳電費后,還要再繳相應幾倍的罰款。作為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并無行政管理職權,無權對此予以罰款,罰款是非法的。

  為了保障企業的合法財產權益,打擊和防范偷電違法行為,物業管理企業可以在與業主的協議中表明或者建議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制訂管理公約中載明對于偷電的,除應補繳電費的,還應再繳納相應的違約金。偷電行為人因偷電的違約行為,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物業管理企業依據協議或者管理公約收取相應的違約金,才會有相應的合同及法律依據。

  總之,物業管理企業在發現偷電后應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向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報告,讓偷電行為人付出沉重代價,盡力減少或者消除偷電行為的再次發生。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