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消防管理的特點
公安部1986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高層建筑消防管理規則》第四條,將“建筑高度超過24米的賓館、飯店、醫院以及辦公樓、廣播樓、電信樓、商業樓、教學樓、科研樓等”定義為高層建筑。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可參照實施消防管理。高層建筑與一般建筑相比,火險隱患多、人員疏散難、火災撲救難,因而消防管理難度大。
火險隱患多
高層建筑的物理環境與人文環境比較特殊:物業使用者比較集中,客流量大;層數多,但出入口及通道相對較少;設備、設施及管道繁多;裝修及使用情況復雜;固定可燃物和積載可燃物往往超標嚴重。因此,高層建筑比一般建筑潛伏著更多的火災隱患,成為消防管理的心頭之患。例如:
可燃性裝修材料--辦公樓、綜合樓、商場、公寓等高層建筑的業主,根據使用特點,往往自行采用木門窗、木地板、木吊頂、護壁板等許多可燃性材料進行裝修,從而埋下了火災的隱患。上海“11·15特大火災”發生大面積失火的重要因素就是樓宇外圍可燃的保溫材料和可燃的腳手架圍擋。
可燃性家具物品--高層建筑中的辦公用品、展示經銷商品、組合家具、地毯沙發等絕大多數是可燃的,這些可燃物品將成為高層建筑火災擴大的重要媒介。
縱橫交錯的各類管道--高層建筑內設置的空調風管、排煙管道、排氣管道、電纜管道等比較復雜,既有水平方向,又有垂直方向,在發生火災時,將成為煙氣火勢發展擴大的重要路由。
垂直空間的煙囪效應--高層建筑中的垂直空間,如樓梯間、電梯井、衣物滑槽以及封堵不嚴密的管道井等,猶如一個個大煙囪,火災發生時,其拔火抽力的煙囪效應,會助長煙氣火勢的快速蔓延。在典型的2000年洛陽市“12·25”特大火災案中,地下二層的大火迅速由樓梯間向上蔓延,由于地下一層和地上一、二、三層商場和樓梯間采用防火墻、防火門進行了分隔,因而所有煙氣在煙囪效應的作用下,通過樓梯間全部涌向四樓歌舞廳,造成309人因吸入煙氣中毒死亡。
火勢向上的卷疊效應--火災發生時,大量的煙火從燃燒層窗口噴出,沿外墻向上發展,在室外風力的作用下,烤裂上層的玻璃窗,并引起上層室內的可燃物燃燒。如此層層向上蔓延,產生卷疊效應,很快便形成了高層建筑的立體火災。玻璃幕墻遭受這種危險更甚。
人員疏散難
疏散手段有限。平時,高層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主要是電梯?;馂陌l生時,電梯可能因斷電而引起“死機”,因煙霧彌散而使光控開關失靈,電梯還是一個巨大的煙囪,故素有“死亡陷阱”之稱。因此千萬不能乘電梯逃生,必須迫降后停止使用。此時空間有限的樓梯間,便成了大量室內人員垂直疏散的唯一手段。
疏散時間過長。由于垂直疏散通道有限,垂直疏散距離又長,從整幢大樓疏散到地面,就會需要很長的時間。層數越高,人數越多,疏散時間越長,對救援工作越是不利。北京的城市安全部門曾做過一個實驗,讓身強力壯的消防隊員從第33層跑到第1層,用去5分鐘左右,而火借風勢,30秒內就可以從第1層到達第33層。如此算來,人們直接跑到樓外逃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疏散人流擁擠?;馂陌l生時,煙霧彌漫,熱浪滾滾,本能的恐懼心理和逃生欲望,使人紛紛涌向安全通道。大量的人流在空間有限的樓梯間匯集后,必然因擁擠堵塞而產生意外的傷害。
火災撲救難
高層建筑一旦失火,滅火撲救將極為困難。這是因為:
進攻難。首先,缺乏展開消防行動的場地,而裙房,又妨礙登高車全方位靠近主體建筑進行滅火救援活動;其次,外部滅火進攻受到現有技術條件的限制,現有的消防云梯最高僅能達到100米。所以,如果高層建筑的上部發生火災,消防隊員將無法開展外攻。
登高難。當50米以上的部位發生火災時,如遇停電,消防電梯便會失效,消防隊員只能通過室內樓梯負重登高,這將會因體力消耗過大,而影響滅火救援工作的進行。
供水難。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滅火的用水量比較大,有時需要達到每秒100升以上。如樓宇停電,消防泵失效或發生故障,室內供水系統無法滿足要求,向上供水就會發生困難。
排煙難。高層建筑一般比較密閉,對外的通風通道少,發生火災時,難以實施自然排煙。采用機械排煙系統,也會因受到風力、氣壓等氣候條件的影響,而難以實現理想的排煙效果。特別是在停電或機械排煙系統發生故障的情況下,排煙就更為困難。
由上可見,一旦發生火災,高層建筑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將特別慘重。
高層建筑消防管理的對策
為了確保高層建筑消防管理的萬無一失,房地產開發商和物業管理公司(早期介入)需要聯手合作,按照有關規范進行系統化的防火安全設計。因當今的“無利益不驅動”原則,防火安全設計往往容易被忽視。對于物業公司來說,首先必須確定一名領導為防火負責人,以便落實依法治火的責任。由多家單位經營使用的高層建筑,應成立由各單位防火負責人參加的防火領導小組,還應建立統一的義務消防隊。物業管理公司還應加強與公安消防部門的協調,建立與附近公安消防隊直通的火警熱線電話。對業主和物業使用人來說,一定要學習消防知識,加強消防意識,配備救生工具,學會逃生自救的本領。其要點如下:
制度嚴格化
嚴格執行電氣、燃氣、燃放、燃燒、用火等管理審批與監督制度。每個物業管理公司都有一整套的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和管理規定,關鍵是必須認真對待,戰勝“惰性”,按照規程,嚴格執行。據悉,在20**年發生的239起高層建筑火災中,因電氣故障等原因引發的火災達到73起,同比上升31%。隨著所謂“黑色”、“白色”電器設備的日漸普及,其老化和使用不當開始成為火災的重要源頭?!陡邔咏ㄖ拦芾硪巹t》中規定“......不準使用電爐、電熨斗、電烙鐵等電熱器具”,“動火單位應嚴格執行動火制度,采取防火措施,做好滅火準備”,以及設立專門的吸煙區等等。千萬不可小覷,因為大部分火警,往往是用火用電不慎、吸煙和亂扔煙蒂等細節引起的,如上海市虹橋地區某辦公樓,一名員工將未按滅的煙蒂投入廢紙簍,10分鐘后復燃,幸好及時撲救,虛驚一場。
嚴格執行消防設施、電氣設備、燃氣設備、機械設備的定期維修保養制度,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建筑物內的自動報警和滅火系統,如消防水泵、消防給水管道、消防水箱、防煙排煙設備,防火門、防火卷簾和消火栓等,要定期進行測試,不得任意改裝或挪作他用。凡失靈損壞的,要及時維修或更換,確保完好率100%的硬性要求,而不能像“聾子的耳朵”。“上海商城”曾經發生一起火災,就是因自動噴淋裝置失靈而使明火燃燒了1個多小時。
嚴格執行安全巡查檢測和崗位責任制度。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單位,必須建立統一的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明確領導、管理者、操作者的責任,實行全方位的“逐級防火責任制”。為了消除安全隱患,必須做到全面檢測、重點檢測、定期檢測“三結合”,人防、物防、技防“軟硬兼施”,消防隊伍、制度、器材“三落實”。出入部位要經常保持暢通,嚴禁堆放物品,疏散標志和指示燈要保證完好。物管公司還要為業主和物業使用人配備供自救用的安全繩、緩降器、軟梯、救生袋等避難救生器具。
防火分區化
對于高層建筑來說,防火分區分隔,是控制火災規模、阻止火災延伸擴大的基本手段。這是因為消防部門的云梯只有100米高,如果300米的高樓出現火災,根本無法救援,除非動用直升飛機??蓱n的是,部分高層建筑消防布局不合理,存在先天的設計缺陷,而管理者竟熟視無睹,或了無對策。因此,按照國家消防設計規范的要求,做到防火分區化,改善和補救設計缺陷,是高層建筑消防管理的第一要務。防火分區有以下幾種做法:
面積分區分隔--對體量大面積大的高層建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規范要求,設置防火避難層。
功能分區分隔--對不同用途、不同功能的使用部位(場所),應分別采用防火墻、防火門等措施,進行防火分區分隔。
井道分區分隔--對電梯、電纜、燃氣管、給排水管、衣物滑槽、暖通風等豎向井道,采用相應等級的隔墻和防火門、防火閥,以便與其他部位進行分隔。
樓層房間分隔--原則上每一個層面應形成一個防火分區。各種管道穿過樓板時,必須在其穿越樓板處用不燃材料嚴密封堵。對共享空間,應采取有針對性的防火分區保護措施。對玻璃幕墻、應設置窗間墻、窗檻墻或防火實體裙墻,阻止火熱向上卷疊擴展。室內噴淋應考慮外墻窗口等部位的保護需求。旅館客房之間,應用不燃材料分隔到結構梁板底部,使各個房間成為一個獨立的準防火單位。
非燃難燃化
建筑裝修材料和室內裝修材料的非燃難燃化,是預防火災擴大蔓延的有效措施,應高度重視。
嚴格控制固定可燃物。特別是15層以上的高層部位,室內墻面、吊頂、隔斷應使用非燃材料,如因局部造型裝修需要,可采用難燃材料。
嚴格控制積載可燃物。辦公室和客房的家具,應盡量選用難燃材料或金屬材料制作,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荷載。旅館客房的包覆、裝飾織物,應采用阻燃處理的材料。公共部位場所的地毯,應用阻燃性地毯,并在防火分區分隔的防火門處,采取相應的隔斷措施。
疏散安全化
拯救生命為消防管理的第一要義,因此必須大力整合疏散功能。
每幢高層建筑至少應設置兩座以上供疏散用的防煙樓梯間,且應設置在兩個不同的疏散方向的有效位置。
賓館、辦公樓和綜合樓等高層建筑,除利用機械設備每隔15層設置避難層外,宜在每層或每若干層設置供年老體弱者用的避難區(間)。
高層建筑最高層部分如設置觀光層、餐廳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時,在屋頂應設置避難場。還應設置供直升飛機用的停機坪或緊急救助用的屋頂平臺。
公共部位、安全疏散通道、防煙前室、防煙樓梯間、避難區(間)以及重要設備用房等應設置應急照明設施。
設計有效的防煙排煙方式,并配置有效的防煙排煙設施:從確保安全疏散角度,在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避難區(間),采用正壓送風,在疏散走道采取機械排煙方式;如果高層建筑具有密封較好的疏散通道,也可采取在安全疏散通道和樓梯間防煙前室進行機械正壓送風;客房、辦公室可進行機械排煙或采用開窗自然排煙的方式;對消防電梯井及其前室應采取正壓送風,防止煙氣侵入。
必須事先制訂周密、科學的“消防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滅火、逃生、疏散演練。只要報警中心煙感報警器響起,立即通過應急廣播系統和工作人員的指揮,有組織地進行人員疏散,一般情況下分區分段疏散較為合理。
設施智能化
火災報警和滅火設施智能化是高層建筑消防管理的有效技術支撐,是早期發現和及時撲救火災、控制火勢擴大的有效措施。例如,某日凌晨,上海市金茂大廈333.3米高處發生一起逼真的模擬火警,主消防中心立即啟動“數字化滅火救援預案光盤”,打響了中國消防史上離地面最高的消防演習,3分鐘內便將大火成功撲滅。智能化消防設施必須按照經公安消防機關審核批準的圖紙施工,不得隨意更改設計?;馂奶綔y報警系統應覆蓋每個房間、部位和角落,并要根據不同場所的特點,選擇行之有效的火災探測器。在投入使用后,必須落實管理部門、明確專人負責,精心管理維護,確保完好率100%,做到“高層建筑消防管理萬無一失”。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頒發前建造的消防設施落后的高層建筑,應創造條件,將生命安全放首位,予以改善。
篇2:高層住宅消防管理
物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每個物業管理人的無法回避的課題,物業的安全從其性質可分為治安安全與消防安全兩大類,隨著現代居住物業規模的日趨完善、設施設備的日趨高檔、現代化的保安系統也走進了各類居住物業,也就是說治安安全在很大范圍內可以通過技防措施得以解決了?,F代物業的規模越大、配套設施設備功能越齊全也就意味著消防安全漸漸擺上了每個物業管理人的案頭了,消防安全平時不發生則已、一旦爆發后果不堪設想,它所造成的損失可能是毀滅性的乃至災難性的破壞,甚至危及整個建筑的安全,所涉及到的范圍之廣、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當然,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其規律可循的,火災也是一樣?!胺老Y合、預防為主”是我們消防工作一貫的工作方針,就是要消滅每一個消防隱患、每一起初期火災,只有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使我們的物業乃至我們的家園遠離火災,并將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這些都得依靠我們物業管理人全面細致的巡查制度與周密使用的防災救災應急方案來保障了。
一、高層居住物業火警應急處理程序
1、報警
1.1 當消防監控中心監控設備發出火警信號時,值班人員應立即通知保安巡邏人員到現場確認,一旦火災被確認后,應要求巡邏人員盡量詳盡地了解火災性質及燃燒物質等情況,并立即啟動相應區域樓層的滅火系統設備投入工作;
1.2 消防監控中心值班人員迅速撥通“119”火警電話,報告消防中心,講明火災單位地點、電話號碼、著火樓層、燃燒物質等情況,并做好火警過程記錄;
1.3 消防監控中心應及時指派專人到交通路口引導消防援救車輛及消防人員進入到火災現場撲救火災;
1.4 消防監控中心立即通知變配電室關閉相應樓層總電源;
1.5 消防監控中心立即通知關閉大廈通風系統(有中央空調系統的)
2、協調
2.1 火警發生時,發現人應迅速報告分管領導,管理處主管應立即召集相關人員組成臨時滅火指揮部;
2.2 臨時滅火指揮部成立后,應緊急、快速地拿出滅火作戰行動措施,并迅速召集各專業設備負責人組織、安排業務骨干操作物業各類的設備正常運行。此時所有員工應聽從指揮,堅守各自工作崗位; 2.3 管理處主管迅速組織、調動在場的保安人員、義務消防員、廣大員工到火災現場撲救火災;
2.4 當消防武警接管消防監控中心指揮作戰時,物業管理人員應積極配合,共同做好統一指排的協調工作;
2.5 物業工程人員應保護好電梯及其它主要設備,以確保其正常運行。
3、疏散
3.1 監控值班人員與臨時滅火指揮部應及時將相應著火樓層消防廣播開啟,通知非工作人員迅速散離火災現場,按安全出口通道、消防通道疏散到安全地方或避難層;并及時派出疏散引導人員進入火災現場組織疏散,及時報告現場情況,確保無人員滯留現場;
3.2 臨時滅火指揮部指揮保安員、義務消防員、管理處員工將著火地點的主要財物搬運、疏散到安全地方,并做好安全防盜工作。
4、滅火
4.1 火源初起時,應迅速地用滅火劑按操作方法將初火撲滅;
4.2 火勢兇猛時,撲救人員應帶好防毒面具、穿好消防服,聽從指揮,按火災撲救預案進行撲救;
4.3 如著火點的上方的消防噴淋頭還未動作時,應立即擊碎紅玻璃堵塞頭,使其噴水滅火;
4.4 擊碎著火樓層任一手動報警玻璃,起動本樓層排煙閥系統工作;
4.5 需用消火栓滅火時,將消火栓箱打開或擊碎玻璃,拉出消防水帶,接上帶卡,拿穩水槍噴頭后。
篇3:高層樓宇消防管理方案
高層樓宇消防管理方案
某廣場是高層樓宇,消防管理是物業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根據消防法規的要求,并結合某廣場的實際,切切實實地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確保租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1、管理內容:
?。?)做好消防監控中心的管理;
?。?)做好消防設施、器材的管理;
?。?)保持消防通道的暢通;
?。?)加強商業街區裝修期間的消防安全管理;
?。?)嚴禁攜帶、儲藏易燃易爆物品;
?。?)防止電器短路、管煤泄漏等引發火災因素。
2、管理措施:
?。?)制訂并落實消防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責任制,做到責任落實,器材落實,檢查落實;
?。?)制訂消防事故處理預案,防患于未然;
?。?)建立義務消防隊,每月組織一次消防安全學習,每季組織一次消防演習;
?。?)定期進行消防檢查,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發現隱患,及時消除;
?。?)做好消防器材、設備的檢查保養,使之始終處于完好狀態;
?。?)制止任何違反消防安全的行為;
?。?)積極開展防火安全宣傳教育,定期向租戶傳授消防知識;
?。?)發生火災,及時組織補救并迅速向有關部門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