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說法觀后感
早上,看了CCTV的《今日說法》。大概的內容:一個應該判處死刑的犯人,家里積極籌款賠了受害人3萬元。罪犯改判了死緩。我關心的是請的嘉賓的說法。
老百姓認為是3萬=減刑,拿錢可以買命。報紙、媒體熱議。覺得法律怎可交易,批判的很。相反的,負責案件的法官、《今日說法》的嘉賓認為:可以,無可厚非。
心中頗為感慨,一吐為快。
夠判死刑的罪,不會是小事吧!如果不是故意的,也是逞強好勝、不知小心,釀成大禍。若犯人是故意而為。說明犯人的心業已大大的壞了?!督袢照f法》的嘉賓說法:犯人的權益也是要考慮的。確定有罪的人是要剝奪權利的。受害人的權利你又是怎么考慮的呢?
3萬=減刑,法官和嘉賓予以否認。還是報紙故意熱炒讓他們很不自在。筆者覺得就是:3萬=減刑。交了3萬,改判死緩了啊,事情就是這樣做的啊,怎可抵賴。說這是拿錢買命,你們有什么好抵賴的啊。犯人的母親說:不該判,我是不會賠的。這不是明擺著的錢與法的交易嗎?犯人的家人都這樣想了,百姓怎么不能這么想,又怎么錯了呢?
法官和嘉賓認為:犯人和受害人可以協商解決。很多的時候,犯人是強勢的,比受害人強勢的多。協商的結果會讓受害人受到的傷害更多、更大。
對立的兩方面協商,一定是有利強勢的。
《今日說法》的嘉賓還說:協商賠償不可漫天要價。筆者不知道什么是漫天要價。人家被你砍了一只手是賠5萬、還是10萬,還是20萬?你的心大大的壞了且不談,你就要賠上一只手一輩子能掙來的錢,還要陪上精神損失費等等。受害者不是碰瓷的。要不砍你的一只手試試?法律自有公正的處理辦法,何以讓人協商解決?
親愛的法官啊,如果你的孩子被人砍了一只手,要你協商解決,只能跟四處借錢給你5萬,你就不要追究刑事責任了吧?筆者覺得是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
換位思考解決問題很重要。社會的很多不公正管理者是有責任的,那些舉刀向著孩子的人啊,你們錯了,看看那些政府機關幼兒園的孩子吧,他們是多么的可愛!!
民事可以協商。刑事怎可協商?刑事犯罪一定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否則,公平何在、正義何在。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懲罰為戒除啊,是不要考慮施暴者的感受了的。主動傷害他人的,要讓其付出慘痛的代價。讓其得到受害者十倍的痛苦。要么何來懲戒啊。作奸犯科者輕松過關,無關痛癢,還會來犯的,習以為常未可知哦。凡是故意而為著,期待: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期待,期待。
這個世界上,有的東西實在是太沒道德了,才殘酷,太殘忍了。和往常一樣,今天中午我照例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我做喜歡的今日說法欄目。今天的節目實在是讓我頗有感受,也是滿心的怒火怨恨!我恨不得一口吃了節目中所謂的“網戒營”,我恨不得一叮唾沫淹死那個“網戒營”的營造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一對從遠在桂林的做生意的夫婦,沒時間管自己的孩子,孩子就這樣迷上了網癮。網癮給自己孩子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讓孩子整日沉迷于網絡,學習成績更是如高山跌入低谷,一落深淵。于是,束手無策的父母看見電視里的廣告,說能戒除網癮,就像見到金子似的,趕忙把自己即將上高中的孩子送到“網戒營”,學費更是貴得嚇人,一個月7000。只要能幫助孩子,父母什么都愿意??伤麄內f萬沒有想到,在送進孩子的第二天里,孩子竟死亡了。這讓那對夫婦怎么也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兒子下學期就要上高中了,身體也強壯,怎么可能一下就死了呢?“網戒營”開始還為自己開脫責任,最后,經過調查與取證,真相終于浮出水面,在鐵證如山山下,“網戒營”不得不承認教官毆打孩子導致死亡,至于是間接致死還是直接致死,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目前這家“網戒營”已被查封。
這件事一爆發后,引起了連鎖反應,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有許多家類似的“網戒營”不僅沒有營業執照,而且設施簡陋,根本達不到衛生標準;還有的“網戒營”雖有執照和登記本,可執照上并沒有允許可以經營網癮戒除。但那負責人還振振有辭地說:法律上沒有出臺明確的規定。而且大部分“網戒營”都是以“軍事訓練”來戒除孩子的網癮,按規定“軍事訓練”,必須要有有關部門進行監督,而他們卻沒有,我實在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對送進來的孩子做安全保障的。比起德國的一家“網戒營”來說,我想我們國家所謂的“網戒營”實在是無地自容,我真不知道那些經營“網戒營”的老板,他們的臉皮是不是用鋼鐵鋪起來的,無日不再賺黑心錢。德國的“網戒營”是用藝術、體育、讓孩子置身大自然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解除網癮的,是對孩子們的心靈有益無害的,而我們的呢?再和他們的對照起來,我們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我希望,通過此事,能讓大家的心中都埋下道德的種子,也希望國家也能舉辦一所“網戒營”,來真正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今日說法》節目主持人講了一個令人深省的法制故事:
湖南省雷鋒的故鄉發生了一件事,今年放暑假期間,同村有三位小朋友一起到村莊邊的水庫抓魚其中一位不慎滑進了深水區,在如此危險的時刻,另外有一位12歲小朋友奮不顧身地跳下了水,用自己的全身力氣,把落入深水的小伙伴推上了岸邊,而自己由于精疲力竭,便沉入水底,溺水身亡。奇怪的是被救的和另一位小伙伴不但不救,反而將死者的衣褲悄悄地藏了起來,然后若無其事地跑到死者的鄰居家借書和看電視,企圖制造不在現場的假象,使尋找死者的工作錯過了機會,直到警察偵查時才說出了真象……
看到這里我為救人的小英雄感到可惜,他舍己救人的行為正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值得我們學習和贊揚,但是,我還是認為他的方法欠考慮,因為他如果用呼叫的方法讓大人來救(因為在不到十多米的地方有人),就不會白白地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而另兩位小朋友應該受到批評,這么能見死不救呢!特別是那個被救小朋友應該好好地思考一下,假如沒有死者的相救,死亡將是自己,他應該感到內疚。
同時我也從這個事故中知道了:凡事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放假期間,不遵守這一點,它會毀了一個人、一個家。
今天看了央視一套的今日說法欄目,這期節目講的是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案件。
此案件中主人公是兩個中學生鄭清和薜謹,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時生活都有爺爺奶奶照顧。鄭清家里家境稍微寬裕點,父母經常會給他寄點零用錢,而同學薜謹家里家境比較拮據,可是薜謹又迷上了電腦游戲,所以經常會向同學鄭清借錢,這次他問同學鄭清又借了900元錢,因為平時借的錢薜謹都是偷偷的把家里的口糧拿去賣了還錢,可是這次由于借的錢多賣口糧會被家里人發現,所以薜謹動了把同學殺死就不用還錢的歪念,就這樣兩個年輕的生命都毀了,一個死了一個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在這個案件中我的心被揪緊了,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很讓我們擔心,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平時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照顧都落在了爺爺奶奶身上,他們年紀大了也不懂得怎么和孩子溝通,所以孩子很容易造成情感缺失,所以我呼吁在外打工的父母請你們平時多打打電話回家,只要有空就回家多看看孩子,讓孩子有正確的觀念。
今晚觀看了“今日說法”播出的《梅園奇案》,對該播出的故事情節存在一些的困惑。簡單的看出《梅園奇案》闡述的交友不慎問題,經過反復的觀看與回憶并揣摩犯罪人和受害者的心理,發現所存在的問題并非單純的交友問題,還且存在人的心態及社為為人處事問題。
故事內容講了李大林邀請朋友(章晴)來無錫玩。當章晴從南京到達無錫,李大林按照章晴要求給章晴報銷車費和找賓館住,章晴不但不滿足還抱怨賓館衛生條件差,引起李大林的反感。后來李大林邀請章晴一起去梅園公園玩,章晴向李大林抱怨家里安排的相親如何的不滿意,勾起李大林記憶。曾幾次相親都失敗,他降低要求,女方還是挑剔他條件不好,達不到意想中的要求,不歡而散。從此對女生的挑剔很反感,因內心氣憤,從而引起他傷害章晴的做法。
內容分析:
看完這個短片,覺得最后引起章晴受傷,兩個人都有責任。首先,章晴作為李大林的普通朋友找李大林玩,主動要求李大林付車費。賓館費是不對的;其次章晴找李大林玩作為客人,應當盡量不要給對方添麻煩,受人邀請一起游玩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在和朋友談話間要了解朋友的處境,安慰幫助朋友度過心理上的難關。在劇中,章晴就沒有做到這一點,明知道李大林31歲未婚,還在他面前抱怨家里安排的相親如何不滿意,這屬于不懂得社交及為人處事。而李大林主要是心態問題,李大林在幾次戀愛感情失敗后,產生了消極的心態,妒忌條件比自己好的人,不管男生女生他都嫉妒她(他)們的擁有,更看不慣擁后還不在乎的做法,因之前的戀愛,他討厭女生抱怨、挑剔??吹秸虑鐥l件比自己好,還不知足,心生嫉妒,因章晴的抱怨感到氣憤、心態扭曲,做出傷害了章晴做法。
分析了解之后從中吸取的道理:
一是交友的方向和朋友的相處,人不可貌相,有些人是肉眼是分辨不出好壞來的,需要了解跟判斷。交友需要謹慎,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見朋友對我們的影響之大,所以必須了解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損友。在我認為的益友:為人正直,要坦蕩、剛正不阿,有一顆善良的心,誠實守信。二是健康的心態,心態表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只要有良好的心態,我們才能每天保持飽滿的心情。心態好,運氣就好。精神打起來,好運自然來。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積極的心態,一旦失去它,就要學會調整心態,有良好的心態工作就會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
篇2:《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連續影片總共8集,每一集里呈現出我們物業管理的全過程和物業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最后專家的點評,更是畫龍點睛。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弊端和今后發展的方向,對我們管理人員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部影片拍的很真實,結合我們目前的工作崗位,我認為《磨合》這部分所反映的內容對我更為深刻,啟迪更大。
《磨合》里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世紀華庭前期物業工作的開展,講述了瑞康物業管理公司以總經理為首的管理中心人員圍繞接管驗收工作,與世紀華家庭的開發商,施工單位監理等單位艱辛打交道的過程,我覺得我們現在目前的工作就跟影片里完全吻合,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時機有必要提前,最好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介入。從開發商,物業使用人,物業管理的角度作出合理的建議,才能減少后期整改,維護管理帶來的麻煩和開支。物業接管工作開展時物業管理公司對開發商所移交的物業一定要把好驗收關,才能降低因把關不嚴造成的后遺癥,減輕改造、增設工程給物業管理帶來沉重的包袱。
由于現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加上人們對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有限認識,造成了物業管理企業在前期介入階段工作開展的難度和復雜性,這必然要求我們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需具備更好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方法。
這是一部反映前期物業管理工作全過程的影片,雖然拍的很真實,但畢竟只能對某一件事情的處理和具體人物進行詳細描述,留給我們這些物業管理人更多的應該是借鑒,對比和思考。
篇3:《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看完《“海爾”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揚,感動和振奮在心中激蕩,長久潛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喚醒和點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海爾”首席執行官、CEO--凌敏用他瘦削卻剛毅挺拔的肩頭,用海納百川的胸襟、用氣吞山河的氣度,以他對市場高度的觸覺及敏銳,高瞻遠矚、居安思危,挑起了“海爾”這一國際品牌。他挑起的不僅僅是一個MakeinCHINA、具有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的強勢品牌,他挑起的更是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挑起的是中華民族的大義、責任、使命和榮耀。
“海爾”不是天生的強者,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形象,源于她精細嚴苛的質量管理以及凌敏的敢想敢做敢沖敢闖,更源于凌敏代表的“海爾”博大包容的胸懷,凌然不屈的氣節、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海爾”人的頑強奮進、精益求精。
“高標準,嚴要求”、“寬以待人,嚴于律己”永遠是雷打不動的真理??蛻粲肋h是對的,我們永遠有不足?,F在國內企業將產品質量擺在桌面上,一再強調它的重要性?!百|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等等提法卻得不到廣大職工的重視,全民質量意識仍然得不到提高??床怀鲑|量問題,我們應該加強職業技能學習;可能看出質量問題,卻因粗心大意、視而不見,只重產量忽視質量等原因導致劣質產品的出現,這是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嘆的。
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極為震驚,記憶深刻。那就是由于“海爾”冰柜一小點劃傷、一顆沒有擰緊的螺絲帽、少上了一顆螺絲釘等看似很小的問題生產出的72臺價值接近20萬的電冰柜,在凌敏的帶領下,集中了所有的“海爾人”在工廠的空地里,掄起鐵錘砸了個稀巴爛。他說:“今天我們要是不砸了它們,明天人家就會來砸我們工廠!”這句話看似平淡樸實,然而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不啻真理,意義深遠,著實發人深省。
眾所周知,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上帝;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的產品,我們的企業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喜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并戒驕戒躁,創新的步伐不能停下;嚴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警醒不能渙散......因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策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喜愛而讓我們興旺榮耀,也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厭惡和排斥而令我們一蹶不振,不名一文。華麗輝煌的大廈一夜傾倒的事例從來都不缺少,漠視消費者需求導致企業頃刻顛覆的事例也多如牛毛。因此,質量的警種需要隨時敲響,這需要企業全員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及職業道德感。
提高產量,狠抓質量,我們任重而道遠。成功人士說,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古訓“有容乃大”,在抓生產質量上,我們應該感謝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們,而不應該去抱怨、去仇視、去敵對。知不足才會有進步?!叭帐氯债?,日省日高、日創日新”這是對生活、對工作積極的態度。生存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好與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