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在眼前感悟在心中
20**年11月29日,我們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大學生骨干班組織對陸軍講武堂進行了參觀,所見所聞,讓我深受鼓舞、教育。
陸軍講武堂培養一大批杰出的軍事家、革命家。正因為如此,曾經是云南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后來成為共和國元帥的朱德,稱云南陸軍講武堂是“革命熔爐”。云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一所著名軍事院校,開辦于1909年。與創辦于1906年的北洋講武堂(天津)和創辦于1908年東北講武堂(奉天)并稱三大講武堂。
當時,晚清編練新軍,計劃在全國編三十六鎮(師),其中第十九鎮建于云南。新軍編練亟需新型軍官,清政府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作出統一的規定:“各省應于省垣設立講武堂一處,為現帶兵者研究武學之所。”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護理云貴總督兼云南藩臺沈秉經向清廷奏準,籌辦云南陸軍講武堂。校址設在昆明原明朝沐國公練兵處,占地7萬余平方米。1909年(宣統元年)8月15日,云南陸軍講武堂正式開學,高爾登為首任總辦(校長)。學堂開辦之初,分步、騎、炮、工四個兵科,設甲、乙、丙三班。課程仿照日本士官學校加以調整而成,分為學科、術科兩項。講武堂聘用了一批國內武備學堂畢業生和日本士官學校中國留學生任教。至辛亥革命時,講武堂已為云南新軍輸送中下級軍官600余名。
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鍔將軍下令將云南陸軍講武堂改為云南陸軍講武學校。以云南陸軍講武堂師生為骨干組建的滇軍,護法戰爭戰績輝煌,故學校聲譽日隆,威名遠揚。鄰省甚至鄰國許多有志青年紛紛來昆明報考求學。
1930年龍云在講武學校成立滇軍教導團,龍自兼團長,除步、騎、炮、工四兵科外,增設憲兵、經理、交通三個區隊以培養專業軍官。教導團共辦三期。至此,云南陸軍講武堂、講武學校共辦22期包括校內舉辦的各種培訓隊、班共培養各類軍官、軍士約9000人。
1938年該校按黃埔軍校系列,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五分校”。黃埔軍校的9個分校,均由蔣介石兼校長,具體實行主任負責制,昆明分校由龍云兼主任。依照黃埔軍校系列定為黃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培訓各類學員近8000人??谷諔馉幗Y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辦。
講武堂師生在后來的護國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繼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中華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云南講武堂走出了兩位元帥,二十幾位上將;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三個國家軍隊的總司令和一個國家的國防部長出自這里。從這里先后走出數百名將軍,中將以上領有數十人,他們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縱觀中國的現代史,偉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可歌可泣的臺兒莊血戰和催生了無數中國將領的黃埔軍校,無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綻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這些風云歲月的背后我們不能不提及一個地方--云南陸軍講武堂,一所坐落于昆明翠湖之畔的中國最早的軍校。
懷著一種敬仰的心情,我身臨其境,感受著歷史的還原。說到軍校,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黃埔軍校及以羅卓英、杜聿明、陳賡為代表的黃埔系將領。其實早在清朝末年,清廷為維護其搖搖欲墜的腐朽統治,仿效西方軍隊打造現代新軍,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培養適應現代戰爭指揮人才的陸軍官校。學校共設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騎兵科等四個陸軍學科,仿效西方軍隊的課程設置,以德械武器為裝備,按照日本軍隊的訓練模式訓練學員,這對于當時的中國武裝力量而言,無疑是巨大的革新和進步,從而開創了中國軍隊建立現代武裝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師從日本和蘇聯而建立的保定軍校和黃埔軍校也深深地留著云南講武堂的烙印。
在參觀其內務設置和訓練生活時,有一點令人感觸頗深,那就是學校對正規化建設的重視和其所具備的較高水平。思去想來,直到今天,部隊各項秩序的正規化建設仍是我軍治軍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充分說明,按綱抓建、規范秩序,對于部隊而言,決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是建設一支強大軍隊的基礎。精良的裝備固然不可或缺,但從生活、訓練的細節之處重視和規范,才是一支軍隊強大戰斗力的體現,更是提升部隊打贏能力的根本所在。
講武堂學員多為崇尚革命的愛國青年,
許多人成為日后滇軍的中堅力量。在中國歷史的進程中,不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和解放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都出自這里。這其中就有為共和國的誕生和發展立下蓋世功勛的開國元帥朱德和葉劍英同志;有為反對袁世凱倒行逆施、復辟帝制而發起“護國戰爭”的蔡鍔將軍;有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并在抗戰時期率領國軍第六十軍浴血臺兒莊重創日軍、打出國威的盧漢將軍;還有在遼沈戰役中為爭取長春和平解放,積極率部起義的曾澤生軍長……
走在這所曾為捍衛我中華而誕生無數英雄的的校園里,我的思緒不由地跟隨著歷史的車輪回到那個戰火紛飛卻激情燃燒的歲月,當年訓練場上沖天的殺聲仿佛就在我耳邊陣陣地回蕩;一張張為中華崛起而習文尚武、熱血報國的堅毅臉龐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現,我似乎聽見臺兒莊陣地上血染征衣的將士那“驅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壯烈誓言;我似乎看見在炮火和硝煙中誕生的八一軍旗在南昌城頭迎風飄揚!
踏著先輩們曾經走過的足跡,我不禁為生活在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為尋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義,視天下為己任的豁達胸襟而感動。放眼今日,在這個紙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們當代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誘惑,拒腐防變?我想,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燈紅酒綠和物欲橫流的沖擊下,讓最初的那份熱血與激情去守住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份堅持,是我們作為一名中國軍人對祖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報國忠魂應猶在,雖說時境遷。問君能有幾多情,恰似一腔熱血獻軍營。隨著講武堂若隱若現地消失在視線里,我忽然得出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憶,但變得只是時間,而那份堅持卻將永遠地駐守在我們的精神高地。
從參觀中,我不僅了解到了陸軍講武堂在近代中國乃至部分國家地區所起的作用、培養的人才,而且我還從中學習了到了當年陸軍講武堂師生救亡圖存、推翻壓迫的勇氣與愛國熱忱。萬千的感慨化為努力的動力、努力學習前輩們的精神。
篇2:《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連續影片總共8集,每一集里呈現出我們物業管理的全過程和物業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最后專家的點評,更是畫龍點睛。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弊端和今后發展的方向,對我們管理人員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部影片拍的很真實,結合我們目前的工作崗位,我認為《磨合》這部分所反映的內容對我更為深刻,啟迪更大。
《磨合》里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世紀華庭前期物業工作的開展,講述了瑞康物業管理公司以總經理為首的管理中心人員圍繞接管驗收工作,與世紀華家庭的開發商,施工單位監理等單位艱辛打交道的過程,我覺得我們現在目前的工作就跟影片里完全吻合,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時機有必要提前,最好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介入。從開發商,物業使用人,物業管理的角度作出合理的建議,才能減少后期整改,維護管理帶來的麻煩和開支。物業接管工作開展時物業管理公司對開發商所移交的物業一定要把好驗收關,才能降低因把關不嚴造成的后遺癥,減輕改造、增設工程給物業管理帶來沉重的包袱。
由于現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加上人們對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有限認識,造成了物業管理企業在前期介入階段工作開展的難度和復雜性,這必然要求我們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需具備更好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方法。
這是一部反映前期物業管理工作全過程的影片,雖然拍的很真實,但畢竟只能對某一件事情的處理和具體人物進行詳細描述,留給我們這些物業管理人更多的應該是借鑒,對比和思考。
篇3:《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看完《“海爾”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揚,感動和振奮在心中激蕩,長久潛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喚醒和點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海爾”首席執行官、CEO--凌敏用他瘦削卻剛毅挺拔的肩頭,用海納百川的胸襟、用氣吞山河的氣度,以他對市場高度的觸覺及敏銳,高瞻遠矚、居安思危,挑起了“海爾”這一國際品牌。他挑起的不僅僅是一個MakeinCHINA、具有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的強勢品牌,他挑起的更是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挑起的是中華民族的大義、責任、使命和榮耀。
“海爾”不是天生的強者,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形象,源于她精細嚴苛的質量管理以及凌敏的敢想敢做敢沖敢闖,更源于凌敏代表的“海爾”博大包容的胸懷,凌然不屈的氣節、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海爾”人的頑強奮進、精益求精。
“高標準,嚴要求”、“寬以待人,嚴于律己”永遠是雷打不動的真理??蛻粲肋h是對的,我們永遠有不足?,F在國內企業將產品質量擺在桌面上,一再強調它的重要性?!百|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等等提法卻得不到廣大職工的重視,全民質量意識仍然得不到提高??床怀鲑|量問題,我們應該加強職業技能學習;可能看出質量問題,卻因粗心大意、視而不見,只重產量忽視質量等原因導致劣質產品的出現,這是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嘆的。
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極為震驚,記憶深刻。那就是由于“海爾”冰柜一小點劃傷、一顆沒有擰緊的螺絲帽、少上了一顆螺絲釘等看似很小的問題生產出的72臺價值接近20萬的電冰柜,在凌敏的帶領下,集中了所有的“海爾人”在工廠的空地里,掄起鐵錘砸了個稀巴爛。他說:“今天我們要是不砸了它們,明天人家就會來砸我們工廠!”這句話看似平淡樸實,然而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不啻真理,意義深遠,著實發人深省。
眾所周知,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上帝;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的產品,我們的企業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喜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并戒驕戒躁,創新的步伐不能停下;嚴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警醒不能渙散......因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策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喜愛而讓我們興旺榮耀,也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厭惡和排斥而令我們一蹶不振,不名一文。華麗輝煌的大廈一夜傾倒的事例從來都不缺少,漠視消費者需求導致企業頃刻顛覆的事例也多如牛毛。因此,質量的警種需要隨時敲響,這需要企業全員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及職業道德感。
提高產量,狠抓質量,我們任重而道遠。成功人士說,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古訓“有容乃大”,在抓生產質量上,我們應該感謝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們,而不應該去抱怨、去仇視、去敵對。知不足才會有進步?!叭帐氯债?,日省日高、日創日新”這是對生活、對工作積極的態度。生存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好與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