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工商企業管理模擬實驗實驗報告

1849

工商企業管理模擬實驗實驗報告

題目

工商企業管理模擬實驗心得體會

姓名

學號

專業

層次

指導教師

教學點

成都電大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模擬實驗報告

辦學單位

龍泉電大

學號

20**1511010

姓名

間:

20**年

3月

28日——6月6日

試驗報告題目:

工商企業管理模擬實驗心得體會

指導教師初評成績:

實驗操作計劃和時間安排(按照實驗時間、地點和教學計劃)

點:

教學大樓二樓微機室(2)

劃:

1、3月28日進行實驗概要,模擬企業資料和基礎數據實習以及業務數據實習中的20**年12月——20**年1月5日發生的業務實習。

2、4月18日進行。業務數據實習中的20**年1月6日——20**年1月15日發生的業務實習

4、5月16日進行業務數據實習中的20**年1月16日——20**年1月20日發生的業務實習。以及進行企業管理模擬測試練習。

每次上機時完成的操作和接觸到企業管理流程

(一)營銷部流程(1、制定客戶訂單,學習了客戶訂單的形式、內容與作用。2、訂單評審,掌握了訂單評審的方法與內容。3、銷售合同錄入,掌握了銷售合同的內容和銷售合同在企業同外部發生經濟業務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在企業內部運作中所處的地位;并學習了常用銷售合同的文本形式。4、生成訂制單,學習了訂制單作為一種以外部需求驅動生產的方式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5、已收款錄入。懂得了收款記錄在企業營銷活動中對銷售收入的分析及對客戶的跟蹤與評估所起的作用。6、交運單錄入,學習了企業提交產品給客戶的方式方法。7、客戶資料錄入,學習了客戶資料管理的內容,

(二)生產部流程(1、主生產計劃,學習了生產計劃的編制依據、編制方法,了解了正確編制生產計劃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及降低產品成本所具有的意義。2、進行粗能力分析,理解了粗能力分析的分析方法;了解了分析的目的是核實主生產計劃的可行性。3、編制物料需求計劃,學習了物料計劃調整的意義及作用。4、進行細能力分析,了解了細能力分析的方法及在生產活動中所起的作用。5、按照車間作業計劃,編制工序流轉卡;了解了作業計劃的內容、任務和目標。6、領料單、退料單,熟練掌握了料品發放、退還單據的填制。等等)

(三)采購部流程(1、外購計劃、外協加工計劃、外協領料單,學習了采購程序,掌握了采購方法與策略;了解了外包外協的意義、作用,外包外協管理的內容。2、請購單錄入,了解了請購物料的請購程序,理解了請購單的作用。3、交貨單錄入,了解了處理外來物料的方法,理解了其在供應商評估中所起的作用。4、交貨單發票錄入了解企業對進項發票的管理方法。等等)

(四)品質部流程(1、質檢記錄,包括交貨單質檢、成品入庫質檢、半成品入庫質檢、退料入庫質檢、成品退貨質檢、換損交運單質檢、質檢記錄表等。)

(五)倉庫管理流程(1、交貨單入庫、成品入庫、半成品入庫、退料入庫、成品退貨入庫2、銷售出庫、換損交運單出庫、外協領料出庫、計劃領料出庫、領料出庫等內容。)

(六)設備動力管理流程(學習了設備管理的工作內容和業務流程,認識、掌握了設備管理的方法和途徑;了解了設備管理部門與生產等管理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等)

(七)技術部流程(掌握了產品設計的相關內容及管理方法、設計程序,產品設計評審的內容、方法及意義等)

(八)財務部流程(應收業務處理,包括應收款查詢、銷售合同明細查詢、客戶帳齡分析等)

(九)人力資源部流程(人事管理,包括人事檔案錄入、人事要案管理、員工需求申請、員工培訓記錄、員工工作職責等。)

(十)(十)基礎數據模塊流程(了解基礎數據與業務管理之間的關系。如物料主文件與物料管理之間的關系、物料清單與物料需求計劃的關系等)

實驗體會:

這個學期我們上機進行了工商企業管理模擬實驗,使用我熟悉并撐握了企業整套管理流程,對現行工作流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對企業管理流程的概念上

在此之前,對此概念很陌生,一點理念都沒有。在實際工作中,只一味按部就搬地照事做,在理論上根本沒系統化。如:我公司為服務業的,操作流程就沒有生產部和采購部并且在后端流程上一點就沒按準則操作?,F在通過理論強化學習后一切顯得順當自如。因此,通過這次實驗讓我收獲很大,進步很多,不僅在理論更加系統化,還使我在實際工作中明白了許多流和規范,并加深了我對此課程的熱愛程度.我想我應該把理論與實踐結合,好好的應用理論,提高技能和工作效率.

二、

對企業管理流程的認識上

通過上機實驗,不僅僅是對那套模擬系統加深印象,在實際工作中對整個企業流程都有進步的規范認識。提高了自己動手能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增強創新意識。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培養了獨立思考和動手的能力,還有就是聯系全面的靈活性,總得來說就是在獨立與創新這二個環節。

以往的實驗大都是在老師和書本里的框架中,我們只需在實驗時按部就班的照著這個框架來做,而實驗報告也是基本照著書本范例寫的。這點絲毫不符合實驗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進而驗證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或應用于實際生活生產中。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大都很抽象,不像以往的知識那樣易于接受。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其認識也在不斷的加深。通過實驗,使我們懂得企業管理流程如何應用于現實生活中,使我們以往的一些疑問也豁然開朗。把其中個別實驗放到教學期間,使同學們對這門技術如何應用于現實生活有大概了解,能增長大家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大家對上課內容的理解,加深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把實驗放在教學中,也使大家有更充分的時間去考慮實驗的內容及步驟;

通過學習和做實驗,使我對測試技術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其在日常生活領域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xxx曾說過一句: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

談談我在這次實驗中看到的、讀到的、做到的、學到的……

這次實驗與往常的實驗有所不同。以往做實驗時首先要相當仔細的了解所要做什么,該做些什么,在頭腦中模擬做了一遍實驗.而這次我們需要理論直接帶到實際工作中,去體會了解整個企業管理流程。我把這次實驗分為三階段,即第一階段為實驗前的準備工作;第二階段為實驗;第三階段為實驗后做報告及總結。在這三階段中頭尾占用大部分時間。在第一階段剛開始時看到題目和粗略的看了一遍實驗原理下來感覺相當模糊,毫無頭緒,經過對實驗的仔細閱讀和查了測試網的大量資料,及重新學習課本知識,方才比較了解這個實驗,再經過和同學討論,參考已經做完實驗的同學的經驗,最后確定了自己的實驗計劃。在第三階段做報告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流程很容易寫亂,不經意間就會錯部門,開成流程混亂。再聯合實際工作也很難與流程扣節。因此可以將我們的操作興趣轉化為探索的興趣,從而形成穩定的學習動機和認知。因此我認為實驗的核心在于設計選擇實驗方案,并在實驗中檢驗方案的正確性與合理性。

這個實驗的確鍛煉了我們的獨立思考和親自動手的能力,但再次謝謝老師的辛勤工作!通過實踐操作,即做測試實驗,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差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

篇2:滾動軸承故障模擬實驗臺設計方案

  滾動軸承故障模擬實驗臺設計方案

  一.課題簡介:

  結合旋轉機械故障模擬實驗臺的結構特點,進行滾動軸承故障模擬實驗臺和試件的結構設計,并對各個組件進行詳細的功用分析.

  二.課題準備:

  1.滾動軸承的結構:

  滾動軸承由套圈(內圈和外圈)、滾動體(球或滾子)以及保持架構成。即:相對的兩個套圈之間放置若干個滾動體,通過保持架使滾動體保持一定間隔,進行滾動運動。

  滾動體的形狀,除球之外,還有圓柱滾子、滾針、圓錐滾子以及鼓形球面滾子。從幾何學講,滾動體與內外圈滾道是點(球)或線(滾子)接觸。滾動體在內外圈滾動面上進行滾動運動,并公轉。

  滾動體與套圈是以其滾道面的接觸面支撐軸承所承擔的負荷。保持架并不直接承受負荷,只是用以保持滾動體的正確位置及等間距,同時防止安裝軸承時滾動體脫落。

  2.滾動軸承的分類:

  滾動軸承按滾動體形狀可大致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球軸承按套圈結構可分為:深溝球軸承、向心推力球軸承、推力球軸承等;滾子軸承按滾子形狀可分為:圓柱滾子軸承、滾針軸承、圓錐滾子軸承、自動調心滾子軸承等。此外,按承受負荷方向可分為:承受徑向負荷的向心軸承和承受軸向負荷的推力軸承。(其他分類方法暫不列舉)

  3.滾動軸承的安裝:

  軸承的安裝是否正確,影響著精度、壽命、性能。因此,設計及組裝部門對于軸承的安裝要充分研究。希望要按照作業標準進行安裝。作業標準的項目通常如下:

  (1)清洗軸承及軸承關連部件

  (2)檢查關連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3)安裝

  (4)安裝好軸承后的檢查

  (5)供給潤滑劑

  這些也是造成軸承故障的原因。

  三.課題研究(滾動軸承常見故障及原因分析):

  1.故障形式

  (1)軸承轉動困難、發熱;

  (2)軸承運轉有異聲;

  (3)軸承產生振動;

  (4)內座圈剝落、開裂;

  (5)外座圈剝落、開裂;

  (6)軸承滾道和滾動體產生壓痕。

  2.故障原因分析

  (1)由于裝配前的檢查不仔細,軸承在裝配前未先清洗并認真檢查軸承的內外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導致有生銹、毛刺、碰傷和裂紋;未檢查軸承間隙是否合適,轉動是否輕快自如,有無突然卡止的現象;同時檢查軸徑和軸承座孔的尺寸、圓度和圓柱度及其表面是否有毛刺或凹凸不平等。

  (2)裝配不當。裝配不當會導致軸承出現上述的各種故障形式,以及以下的幾種情況:

  A.配合不當

  軸承內孔與軸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軸承外圓與軸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軸制。一般在正常負荷情況下工作的離心泵、離心機、減速機、電動機和離心式壓縮機的軸與軸承內座圈,采用j5,js5,js6,k5,k6,m6配合,軸承座孔與軸承外座圈采用j6,j7配合。旋轉的座圈(大多數軸承的內座圈為旋轉座圈,外座圈不為旋轉座圈,少部分軸承則相反),通常采用過盈配合,能在負荷作用下避免座圈在軸徑和軸承座孔的配合表面上發生滾動和滑動。

  但有時由于軸徑和軸承座孔的尺寸測量不精確或配合面粗糙度未達到標準要求,造成過大的過盈配合,使軸承座圈受到很大擠壓,從而導致軸承本身的徑向間隙減少,使軸承轉動困難、發熱,磨損加劇或卡死,嚴重時會造成軸承內外座圈在按裝時開裂。不旋轉座圈常采用間隙或過盈不大的配合,這樣不旋轉座圈就有可能產生微小的爬動,而使座圈與滾動體的接觸面不斷更換,座圈滾道磨損均勻。同時也可以消除軸因熱伸長而使軸承中滾動體發生軸向卡住的現象。但過大的間隙配合,會使不旋轉座圈隨滾動體一同轉動,致使軸(或軸承座孔)與內座圈(或外座圈)發生嚴重磨損,而出現摩擦使軸承發熱、振動。

  B.裝配方法不當

  軸承和軸徑或軸承座孔的過盈較小時,多采用壓入法裝配。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銅棒和手錘,按一定的順序對稱地敲打軸承帶過盈配合的座圈,使軸承順利壓入。另外,也可用軟金屬制的套管借手錘打入或壓力機壓入。若操作不當,則會使座圈變形開裂,或者手錘打在非過盈配合的座圈上,則會使滾道和滾動體產生壓痕或軸承間接被破壞。

  C.裝配時溫度控制不當

  滾動軸承在裝配時,若其與軸徑的過盈較大,一般采用熱裝法裝配。即將軸承放入盛有機油的油桶中,機油桶外部用熱水或火焰加熱,工藝要求加熱的油溫控制在80℃~90℃,一般不會超過100℃,最多不會超過120℃。軸承加熱后迅速取出套裝在軸頸上。若溫度控制不當造成加熱溫度過高,則會使軸承產生回火而致硬度降低,運行中軸承就易磨損、剝落、甚至開裂。

  D.裝配時間隙調整不當

  滾動軸承的間隙分為徑向間隙和軸向間隙,其功用是保證滾動體的正常運轉和潤滑以及補償熱伸長。

  對于間隙可調整的軸承而言,因其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之間有正比例的關系,所以安裝是只要調整好軸向間隙就可獲得所需的徑向間隙,而切它們一般都是成對使用的(即裝在軸的兩端或一端),因此,只需要調整一只軸承的軸向間隙即可。一般用墊片調整軸向間隙,有的也可用螺釘或止推環調整。

  對于間隙不可調整的滾動軸承,因其徑向間隙在制造時就已按標準確定好了,不能進行調整,此類軸承裝在軸徑上或軸承座孔內之后,實際的徑向間隙稱為裝配徑向間隙,裝配時要使裝配徑向間隙的大小恰好能在運轉中造成必要的工作徑向間隙,以保證軸承靈活轉動。此類軸承在工作時,由于軸在溫度升高時受熱伸長而使其內處座圈發生相對位移,從而使軸承的徑向間隙減少,甚至使滾動體在內外座圈間卡住。若將雙支承滾動軸承中的一個軸承(另一個軸承固定在軸上和軸承座中)和側蓋間留出軸向間隙,可避免上述現象。

  由上述可知,不論間隙可調整或間隙不可調的滾動軸承,它們在裝配時都要調整好軸向間隙(但有些間隙不可調的軸承不必留軸向間隙),以補償軸在溫度升高時的熱伸長,從而保證滾動體的正常運轉。若軸向間隙過小時,會造成軸承轉動困難、發熱,甚至使滾動體卡死或破損;若軸向間隙過大,則會導致運轉中產生異聲,甚至會造成嚴重振動或使保持架破壞。

  E.聯軸器找正不當

  大多數運轉設備的輸入軸是通過聯軸器與動力軸相連接,因此裝配時必須進行聯軸器的找正,使主動軸與從動軸在同一軸線上。

  (3)潤滑不良

  滾動軸承使用的潤滑油(或潤滑脂)都有一定的工作溫度,當溫度過高時就會變質,從而失去潤滑作用,使軸承因高溫而燒損。另外,潤滑油(或潤滑脂)本身質地不良或運行中加油(脂)不及時,也會造成軸承溫度升高或產生異聲。

  (4)轉子不平衡

  一般來說,運轉設備的轉子在裝配前都要進行動、靜平衡,所以,軸承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但有些轉子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到介質的腐蝕或固體雜質的磨損,或者是軸出現彎曲,就會導致產生不平衡的離心力,從而使軸承發熱、振動,滾道嚴重磨損,直至破壞。

  (5)檢查更換不及時

  軸承運行過程中,按規定定期進行檢查,若出現發熱、異聲、振動等情況,要及時停車查找原因,消除故障,軸承如發現嚴重的疲勞剝落、氧化銹蝕、磨損的凹坑、裂紋、硬度降低到HRC<60,或有過大噪音無法調整時,應及時更換。若檢查、更換不及時,則會造成軸承甚至轉子的嚴重破壞,從而影響正常的生產。另外,軸承拆卸不當、設備地腳螺栓松動造成的振動,也會導致軸承滾道和滾動體產生壓痕,軸承內、外座圈的開裂。

  四.課題相關(軸承表示法):

  通用畫法

  說明

  通用畫法

  說明

  在剖視圖中,當不需要確切地表示滾動軸承的外形輪廓、載荷特性、結構特征時,可用矩形線框及位于線框中央、正立的十字形符號表示,如圖所示。十字符號不應與矩形線框接觸。

  當需要表示滾動軸承的防塵蓋和密封圈時,可分別按左圖方法繪制。

  機自06-5班

  李英豪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