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寫給即將進入初二的孩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孩子:
時間真的是轉瞬即逝,初一剛開學時那段日子,那一幕幕還清晰在眼前,此時,初中第一學年卻已經畫上句號了。你瞧,兩個月的休整也即將結束,再過幾天就開學了,初二了!
初二了,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又是一場新的比賽。孩子,你準備好了嗎?
很多人都說,初二是道“坎”。在這里,媽媽希望你能用積極的精神狀態,良好的學習習慣,堅韌不拔的毅力攻下這個“坎”,邁出大大的一步。
隨著初二的來臨,功課會增加不少,課堂教學節奏也會加快,考試更會頻繁,難度更會加大。心態,心態,一定要淡定、從容,不畏困難與壓力,力爭克服初一時的小毛病,揚長避短,勇于攻堅。
學習的道路自古都是艱苦的,甚至會遭遇無法突破、無法逾越的障礙。面對漫漫求學路,該怎么辦?還是心態——寧靜致遠!在這里,媽媽再次提前這四個字,望你務必淡定、平穩,不氣不餒,你要努力克服日常困難甚至心中雜念,消除自身惰性、怯弱心理,大踏步地前進。每前進一步就離勝利的目標進了一尺。
初二了,你又長大了一歲。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逐漸成熟,媽媽希望你在成熟中依然保持一顆童心的純真,在冷靜中依然保持對生活的熱烈追逐,在沉思中依然保持思想的活躍。讓青春持續活力,讓青春不是單線條,不是單色彩。
在這里,媽媽還要羅嗦幾句。第一,初二了,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合規的安排利用時間,尤其是在周末短短的一天半時間,如何安排休息、作業、復習、預習、鍛煉?這都要有條不紊地合理安排,切記不要浪費光陰!光陰是一去不復返的。第二,愛惜身體,積極認真鍛煉身體。踴躍參加各類適合自己的社團活動,敢于挑戰全新的活動或競賽。這些都既能活躍思維、拓展視野,又能廣結朋友,學會處理人際交往關系。第三,初二時,或許你的“青春期”表現會明顯,希望你能不急不躁,能夠多與媽媽交流,當然,媽媽也會主動、會很樂意地和你溝通、談心,同時,媽媽也會加強自身修養,凡事做到冷靜,時常反省自我。歡迎你給媽媽指出不足并監督。媽媽很想做一個讓你滿意的好媽媽。
親愛的孩子,媽媽愿意和你一起共同努力,攜手平穩邁過初二這道“坎”,度過不凡的初二,讓你的初二出色,讓你的初二精彩!
篇2:《成長,請帶上這封信》的讀后感
《成長,請帶上這封信》的讀后感
怎么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我們為人父母者怎么帶孩子走上鋪滿鮮花的人生路,《成長,請帶上這封信》這本家書集給了我們最好的權釋,愛是什么,包括我在內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定義,而我在讀完這些家書以后卻有了更深層次的感受,愛不僅是簡單的給予,愛更多的是陪伴,在任何需要的時候在他身邊;愛是信任,相信他有能力長成他自己想要的樣子;愛更是放手,讓他有更廣袤的空間自由翱翔。愛不是犧牲,為了孩子放棄自我,帶來的可能是怨恨和猜忌,愛更不是寵溺,包辦和縱容只會毀了他的人生,溺愛只能讓他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只有妖艷卻經不起風雨,只能成為花瓶卻成不了棟梁之材。
《成長,請帶上這封信》是30位名人寫給自己孩子的家書集,每一封都包含著壑智,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是父母對子女深深的愛意,在公眾面前他們是名人,在孩子面前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是最平凡的父母,這些家書雖然是寫給孩子的,但不管從哪個角度都算是一本獻給我們做父母的一本好書,這本集子她更多是的怎么教育、引導孩子一步步踏上光明的人生之路的,我們作為父母的讀來受益非淺,讀懂這本書,才更加明白父母這個角色注定是一輩子的事業,只有永不停止學習和思考,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
《成長,請帶上這封信》是寫給孩子們的信,寫信的媽媽或爸爸,因為懷有對孩子滿滿的愛,讓信箋上的文字變得如此溫情脈脈??粗稽c點長大的子女,我們都會面臨相同的課題,我們到底期待孩子長成什么樣?怎樣教育他?父母該為他做些什么才是最恰當的?每一個問題對我們每一個父母,不管你是學富五車的文化巨人還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農民,不管你是重權在握還是工薪家庭,不管你富甲天下還是一生清貧,對孩子都會有無私的愛,都會思考同一個問題,都渴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有用之材,每一位家長也都是在一點點摸索著讓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方式,尋找著最佳方案,《成長,請帶上這封信》正是我們尋找答案的參考手冊。于丹是細心的媽媽,她輕輕地告訴她的女兒,哪些是人生中需要遵守的;張泉靈是溫柔的媽媽,她的溫言軟語是對生命的感悟;樂嘉是小心翼翼的爸爸,明明那么擔心女兒還要先假裝不在乎的樣子,在生活中她們對子女的信任和尊重讓每一位讀完家書的人感動,多少父母用“我是為你好”為理由干涉孩子的人生,愛有時會成為枷鎖,包辦和縱容只會束縛孩子高飛的翅膀,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和他們這些成功的家長一樣自豪的對我們孩子說:我已經規劃好老去后的一切,你只要管你自己就好。
這些家書是他們用最珍貴最純真最綿軟的愛寫就的,她不僅是送給子女的一份叮嚀,更是對生活的一種感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她所宏揚的正是推動我們社會健康發展的正能量,我們每一個人看完這些家書都有會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每個人都要樹立遠大的抱負,志存高遠,規劃好自己路,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人,也都能為子女寫出一份合格的家書。
篇3:《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九)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九)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這本書,更準確的說它是一本小冊子,說實話在上大學之前父親專程為我買了這本書,當時沒有多大心思去看它。后來就背著它去上學了,因為是父親送的(長這么大我爸就送了我兩本書一本是《三字經》)所以走到哪就帶到哪,這些年也讀過很多遍,當然每次讀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開始重新審視。工作對我來說是什么呢?說實話,-工作就是我謀生的手段,以及自我價值的體現。本以為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思想境界比較高的人。這次開完會以后重新開始認識工作--更是我的責任,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它會鍛煉我的個人能力,豐富我的知識以及增加我的社會經驗。工作不僅僅能夠給我帶來薪水,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帶給我快樂和自信。從現在開始,我會更加熱愛和珍惜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并認真做好領導交代的每一項事情。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我一定會變成這個集體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但是,我又該怎樣去努力工作呢?對我而言主要包含兩個方面:首先是敬業,也就是堅決的執行力,果斷的行動力。當接到上級交付的任務時不應有絲毫的推諉和猶疑,要馬上采取行動,以出色地完成任務為目標。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主動,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怎么做,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在本質上,敬業精神與主動性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工作中,我要時刻保持主動性、積極性。
其次就是勤奮,當你在執行任務之前,要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應該怎樣去完成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平時不斷地學習和積累,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文化素養。另外,工作中要善于總結經驗并熟悉自己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最終為出色完成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寥寥數語,是我讀完《致加西亞的一封信》之后的一些感想,當然這本書帶給我的遠遠不止這些。最為重要的是它讓我懂得了,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要處處以羅文為榜樣,為成為一個優秀的工作人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