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辦20**年度工作總結
一、對教學日常工作進行全過程管理,整體運行穩定有序
1、精心組織教學過程,確保教學任務落實
組織安排各教研室認真核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計劃,落實教學任務,20**年度兩個學期完成118門課程共362個教學班的教學任務合班工作。完成教材征訂、書費核對、教師用書領取、對賬、報送工作,本年度共計112冊。完成72門課程的考試安排,完成公共基礎課程、外語等級考試的監考教師安排工作。配合教務處完成試卷印制改革,組織全院教師開展保密學習,增強保密意識,簽訂保密協定。
嚴格履行調、停、補課制度,做到及時上報、及時通知、及時處理。
實時解決教學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教學運行的正常秩序。經核對,全年全院共完成10465.141個教學工作量,無教學事故。
2、聽課制度、教學檢查、教學督導三管齊下,提升教學質量
學院以提高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為本科教學的重要目標,聽課制度、教學檢查、教學督導三管齊下,嚴把教學質量關。
建立院領導、教研室全員聽課制度,尤其針對教學效果不佳的教師和新上課、上新課教師,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利用、師生互動等方面進行精心的指導。同時,結合學校本科課程教學過程質量考核及教師教學質量獎評比工作,組織各教研室、全體教師配合督導專家進行了20**年教師教學質量獎勵申報、初審、跟蹤聽課等工作。本年度推薦上報12名教師作為教學質量獎一二等獎參評人選。
開展不定時教學檢查,重點抽查歸檔試卷、教學文件、課堂教學等情況。20**年4月,院督導專家對20**-20**-1學期歸檔試卷進行了檢查,20**年11月,院領導對20**-20**-2學期歸檔試卷進行了檢查。教學檢查鞏固了本科課程教學過程質量考核的成果,敦促一線教師重視教學,使教學質量得以保障。
依托校院兩級督導,以“督”促建,以“導”促善。學院二級督導專家除隨機抽查院內教師上課情況外,還重點針對參與教學質量獎的教師跟蹤聽課,全程指導,評價打分,參與評審工作。教科辦與校院督導專家保持密切聯系,通過校、院督導、學生信息員等渠道,廣泛收集師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定期轉告教師改進,充分發揮督促引導作用。
參與承辦首屆“全國核工程類專業青年教師教學培訓班”,
20名青年教師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培訓,觀看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示范,參與核專業核心課程講授、評比、專家點評、分析和教學研討交流。首屆全國核工程類專業青年教師教學培訓班的成功舉辦,對我院核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邀請西南科技大學原教務處處長、原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學校教學督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基生教授和我校優秀教師、環境與資源學院的盧國勝教授在東1201教室為全體教師做了《多媒體課件制作與使用》、《課堂教學技巧》的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學院教師的教學能力。
3、增強服務意識,熱心解決學生學習問題
重視入學教育,開展選課指導,加強政策、制度的宣傳解讀,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為學生調選課、繳費結算、出具在讀證明、四六級成績等各類證明,辦理學生延長學習年限、休學、退學等業務手續。
組織完成本年度學生轉專業計劃、考核辦法制定,接受學生申請、審核,志愿送達各學院、轉入學生考試、面試等相關工作。本年度,我院共轉出學生3名,無轉入學生。組織完成跨校聯合培養學生申報、面試、推薦工作。經選拔,核工1401班李雨珂、李大亨被派往中科大交換學習,信息對抗技術1301方惠被派往南工大交換學習。組織完成主輔修、雙學位申請工作,共3學生通過雙學位申請。
完成創新實踐學分的申請、審核、認定工作,共9人次申請創新實踐學分,獲創新實踐學分12個。此項工作學生申報不夠積極,建議明確創新實踐學分可抵用學生的公共素質選修課學分,或可促進學生更廣泛開展創新實踐學分的爭取和申請。
抓好畢業生相關工作,在學校預警之前清理學生數據,提前通報給學辦、導師,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引導幫扶有學習困難的學生。20**年畢業生人數263人,畢業255人,授位246人,畢業率達96.96%,授位率93.53%。同時,畢業設計評優、學位信息填寫,審核、數據上報、領證、頒證等各項工作亦井然有序。
重點加強畢業設計的過程管理,制定《國防學院20**屆本科畢業設計工作日程表》,按畢業設計事件流和時間流設定時間節點和主要責任單位、責任人,從畢業設計題目申報、審核、選題、下任務書、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到查重、答辯、推優,嚴格控制時間節點,認真落實畢業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使得20**屆畢業生畢業設計工作圓滿順利的完成,共計264名學生參與畢業設計。李偉民、陳青云、任立學、郭長平、袁世斌5名老師被評為西南科技大學20**屆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及優秀指導教師,10名學生獲西南科技大學20**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學生。
通過對相關工作的反思和總結,為避開學生找工作、考研時間,將20**屆畢業設計相關工作重新規劃,從20**年暑假起,提前開始組織畢業設計題目的申報、審查、宣講和選題,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理解題目,聯系指導老師,做好畢業設計。
配合學校做好研究生報送工作,根據學校文件,制定學院研究生報送政策文件,完成院內選拔、公示、推薦工作,20**年共計保送研究生20人,其中國防生(定向東華理工大學)6人。助力學生考研,積極宣傳學?;A課考研培訓試點班,各專業學生共計約110人次報名參加外語、數學、政治免費考研培訓。
二、抓好教學重點工作,穩步推進教學質量工程建設。
1、特聘教授,推進產學研聯合辦學
聘請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邊海和嘉陵益民特種裝備有限公司研究員級高工、副總經理楊顯清為產業教授。
兩名產業教授積極參與學院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為專業發展出謀劃策:
(1)到校為學生開設講座,介紹行業發展現狀及專業相關企業用人需求狀況;
20**年,邊海教授在國防學院703會議室,為核燃專業大二學生80余人,開展“核能發展與鈾同位素分離”主題報告,詳細介紹了中國核能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鈾同位素氣體離心法生產工藝,以及核燃專業人才需求情況。
(2)參與并指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對專業建設、質量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提出意見;
邊海教授參觀了核燃專業本科教學實驗室,并對該實驗室提出了相關建設意見,即:相應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識圖、識表的能力,側重學生在化學工程方面的專業課建設,同時與核燃專業教師座談的方式,討論核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介紹核燃專業發展現狀及專業相關企業用人需求狀況。重點指導了核燃專業同位素分離等專業的授課計劃、偏重方向及實踐教學環節。楊顯清教授在交流座談會上建議國防學院特種能源工程本科專業開設《彈藥概論》、《計算機輔助設計》本科課程,以滿足區域內軍工彈藥廠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3)參與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生產實習等重要的實踐環節;
20**年邊海教授指導學生畢業設計1人,楊顯清教授指導學生生產實習8人,畢業設計4人;
(4)推薦畢業生就業、協調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積極推動實踐基地建設。
邊海教授向中核四川環保責任有限公司、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推薦畢業生3人,成功就業1人,目前學生工作狀況良好,對就業比較滿意。在產業教授的積極推動下,20**年3月重慶嘉陵益民特種裝備有限公司為我校國防學院特種能源工程專業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已經簽訂了共建協議。西南科技大學-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責任公司實踐基地建設,目前正在協商之中。
產業教授的聘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充分發揮產業教授在協同育人、科研合作、學科建設、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與作用;探索建立有效發揮產業教授功能作用的體制機制,加快建立資源、人才團隊共建共享機制,高校、企業之間多元合作機制。進一步推進本學科領域的校企合作工作,并促進學生了解本學科或行業的發展新動向、新理論、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教學質量。
校企合作是辦好高校教育、促進合作企業活力,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產、學、研結合是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高等院校教師到企業鍛煉的同時,“智力”資源通過合作流向企業,也能為企業技改提供智力支持。20**年,王小胡老師到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實習鍛煉6個月、張興飛教師到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實習鍛煉1年。
聘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卓鴻年教授為核專業本科生系統講授《核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卓鴻年教授是臺灣清華大學物理學學士、匹茲堡大學物理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程博士。在核工業、實驗室反應堆運行安全、輻射防護以及核燃料循環后端安全和管理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曾在美國桑地亞國家實驗室工作20多年,具有廣闊的國際合作經歷,尤其是在東亞地區。卓鴻年教授曾擔任新墨西哥大學兼職教授。目前,任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兼職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兼職教授,負責研究生的《核燃料循環后端安全管理》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卓教授還擔任美國桑地亞國家實驗室、阿爾伯克基、新墨西哥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等核燃料循環后端技術顧問。
20**年,卓鴻年教授除了為核專業本科生講授《核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外,還將將新開設《核反應堆安全分析》課程。
2、改善實驗條件,推進專業建設
為提高實驗室利用率,促進優質實驗教學資源的整合共享,滿足本科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求,依托學校實驗室項目入庫相關工作,分管領導、教科辦和實驗中心對學院本科實驗室的實驗環境、實驗設備、師資人員進行了全面清理,重點了解了實驗開出情況、實驗設備運行情況、實驗室的場地規劃、實驗室安全等問題。隨后組織各教研室負責人、學術帶頭人從實驗項目的能力培養角度論證各實驗室是否滿足面向專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需求,從實驗項目的設備環境的角度論證是否滿足專業學生對設備規格及臺套數的最低要求,對實驗室建設項目規劃進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論證,以保障本科人才培養為目標,新建、改建、完善本科實驗室,最終上報教務處9個實驗組建設項目,涉及經費共計378.65萬元。
3.鼓勵教學改革,加強質量工程建設
鼓勵一線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進行教學改革、教學創新,積極組織申報各級各類教改項目,20**年共計立項實驗技術項目1項,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4項,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5項,校級素質類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項,校級普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5項,高教研究專項課題4項,課程設計立項項目1項,工會調研課題1項。
積極組織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工作,共計申報9項,其中5項省級立項,
3項在國家級立項。立項率和立項數均居全校前列。參與學生45人次,大大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做好現有的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示范專業建設點示范實習、實訓基地、精品課程等項目的建設。四川省本科高等學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育計劃試點專業輻射專業第三屆招生,目前共有16名學生,學生全部配備導師,進入實驗室及教師課題組參與實驗、教師項目。積極開展20**年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信息統計及工作進展情況總結工作,總結工作經驗教訓,及時查擺問題,凝練成果特色,加強溝通交流,促進卓越人才培養和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進一步提升。
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各類教學比賽,參與各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計劃。呂濤、陳青云老師在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優勝獎。推薦范立老師參加首屆中青年骨干教師教學研修班,黃葉菊、劉洋、范立老師申請參加第一期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組織全院教師積極參與申報20**年度教師教學評價獎勵,最終12名教師上報學校備選一、二、三等獎。
三、科研管理工作
1、做好項目申報、專利申請、成果審核等日常工作
認真做好項目申報、專利申請、成果審核等科研管理日常工作,做好科研成果的統計工作。我院2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支持9項,占全校立項總數42項的1/5強,獲直接資助經費276萬元,也約占全校獲資助經費1473萬元的1/5,均名列學校前茅。立項數與經費均創我院歷年之最。全年立項經費1413.4萬元,到校經費772.74萬元。國家級項目立項經費839萬元,到校經費437.6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立項經費共276萬元,到校經費142.6萬元;科技部重點儀器專項1項,后續到校經費75萬元;國家級軍工項目3項,立項經費563萬元,到校經費174萬元。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省部級項目)立項4項,立項經費160萬元,到校經費142萬元。廳局級項目立項3項,立項經費13萬元,到校經費9萬元,其中:獲20**年度省教育廳項目2項;綿陽市科技攻關項目1項。橫向項目13項,立項經費291.4萬元,到校經費155.54萬元。校級項目立項經費110萬元,其中:校博士基金立項6項,立項經費52萬元,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開放基金9項,立項經費45萬元;校級創新團隊項目1項,立項經費13萬元。
20**年教師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13篇。其中:發表三大檢索收錄論文共76篇,SCI收錄59篇,SCI收錄一區13篇,二區17篇,三區13篇,四區11篇;EI收錄13篇,另外尚有4篇EI待檢索;在國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2篇,重要核心期刊29篇,國際會議論文4篇,核心期刊5篇,一般公開13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為申請專利及授權專利辦理綿陽市及四川省的資金資助19余項。
何毅博士研究小組與王敦舉老師合作研發的一種針對高分子爆炸物聚疊氮縮水甘油醚(GAP)檢測的新方法,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化學通訊》,影響因子達6.781。
2、組織學術報告,承辦會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學院教師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學術交流30人次;先后組織了9場高水平學術報告,其中1場為院士級;承辦了首屆全國核工程類專業青年教師教學培訓班、中國核學會20**年學術年會青年論壇等會議。
四、不足之處及努力方向
1、不斷豐富理論知識,進一步更新管理理念,改進工作方法。
2、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主題,進一步尋找發揮教研室主任和教師主觀能動性的方法,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加強建設,促使我院本科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篇2:教科辦度工作總結
教科辦20**年度工作總結
一、對教學日常工作進行全過程管理,整體運行穩定有序
1、精心組織教學過程,確保教學任務落實
組織安排各教研室認真核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計劃,落實教學任務,20**年度兩個學期完成118門課程共362個教學班的教學任務合班工作。完成教材征訂、書費核對、教師用書領取、對賬、報送工作,本年度共計112冊。完成72門課程的考試安排,完成公共基礎課程、外語等級考試的監考教師安排工作。配合教務處完成試卷印制改革,組織全院教師開展保密學習,增強保密意識,簽訂保密協定。
嚴格履行調、停、補課制度,做到及時上報、及時通知、及時處理。
實時解決教學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教學運行的正常秩序。經核對,全年全院共完成10465.141個教學工作量,無教學事故。
2、聽課制度、教學檢查、教學督導三管齊下,提升教學質量
學院以提高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為本科教學的重要目標,聽課制度、教學檢查、教學督導三管齊下,嚴把教學質量關。
建立院領導、教研室全員聽課制度,尤其針對教學效果不佳的教師和新上課、上新課教師,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利用、師生互動等方面進行精心的指導。同時,結合學校本科課程教學過程質量考核及教師教學質量獎評比工作,組織各教研室、全體教師配合督導專家進行了20**年教師教學質量獎勵申報、初審、跟蹤聽課等工作。本年度推薦上報12名教師作為教學質量獎一二等獎參評人選。
開展不定時教學檢查,重點抽查歸檔試卷、教學文件、課堂教學等情況。20**年4月,院督導專家對20**-20**-1學期歸檔試卷進行了檢查,20**年11月,院領導對20**-20**-2學期歸檔試卷進行了檢查。教學檢查鞏固了本科課程教學過程質量考核的成果,敦促一線教師重視教學,使教學質量得以保障。
依托校院兩級督導,以“督”促建,以“導”促善。學院二級督導專家除隨機抽查院內教師上課情況外,還重點針對參與教學質量獎的教師跟蹤聽課,全程指導,評價打分,參與評審工作。教科辦與校院督導專家保持密切聯系,通過校、院督導、學生信息員等渠道,廣泛收集師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定期轉告教師改進,充分發揮督促引導作用。
參與承辦首屆“全國核工程類專業青年教師教學培訓班”,
20名青年教師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培訓,觀看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示范,參與核專業核心課程講授、評比、專家點評、分析和教學研討交流。首屆全國核工程類專業青年教師教學培訓班的成功舉辦,對我院核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邀請西南科技大學原教務處處長、原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學校教學督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基生教授和我校優秀教師、環境與資源學院的盧國勝教授在東1201教室為全體教師做了《多媒體課件制作與使用》、《課堂教學技巧》的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學院教師的教學能力。
3、增強服務意識,熱心解決學生學習問題
重視入學教育,開展選課指導,加強政策、制度的宣傳解讀,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為學生調選課、繳費結算、出具在讀證明、四六級成績等各類證明,辦理學生延長學習年限、休學、退學等業務手續。
組織完成本年度學生轉專業計劃、考核辦法制定,接受學生申請、審核,志愿送達各學院、轉入學生考試、面試等相關工作。本年度,我院共轉出學生3名,無轉入學生。組織完成跨校聯合培養學生申報、面試、推薦工作。經選拔,核工1401班李雨珂、李大亨被派往中科大交換學習,信息對抗技術1301方惠被派往南工大交換學習。組織完成主輔修、雙學位申請工作,共3學生通過雙學位申請。
完成創新實踐學分的申請、審核、認定工作,共9人次申請創新實踐學分,獲創新實踐學分12個。此項工作學生申報不夠積極,建議明確創新實踐學分可抵用學生的公共素質選修課學分,或可促進學生更廣泛開展創新實踐學分的爭取和申請。
抓好畢業生相關工作,在學校預警之前清理學生數據,提前通報給學辦、導師,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引導幫扶有學習困難的學生。20**年畢業生人數263人,畢業255人,授位246人,畢業率達96.96%,授位率93.53%。同時,畢業設計評優、學位信息填寫,審核、數據上報、領證、頒證等各項工作亦井然有序。
重點加強畢業設計的過程管理,制定《國防學院20**屆本科畢業設計工作日程表》,按畢業設計事件流和時間流設定時間節點和主要責任單位、責任人,從畢業設計題目申報、審核、選題、下任務書、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到查重、答辯、推優,嚴格控制時間節點,認真落實畢業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使得20**屆畢業生畢業設計工作圓滿順利的完成,共計264名學生參與畢業設計。李偉民、陳青云、任立學、郭長平、袁世斌5名老師被評為西南科技大學20**屆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及優秀指導教師,10名學生獲西南科技大學20**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學生。
通過對相關工作的反思和總結,為避開學生找工作、考研時間,將20**屆畢業設計相關工作重新規劃,從20**年暑假起,提前開始組織畢業設計題目的申報、審查、宣講和選題,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理解題目,聯系指導老師,做好畢業設計。
配合學校做好研究生報送工作,根據學校文件,制定學院研究生報送政策文件,完成院內選拔、公示、推薦工作,20**年共計保送研究生20人,其中國防生(定向東華理工大學)6人。助力學生考研,積極宣傳學?;A課考研培訓試點班,各專業學生共計約110人次報名參加外語、數學、政治免費考研培訓。
二、抓好教學重點工作,穩步推進教學質量工程建設。
1、特聘教授,推進產學研聯合辦學
聘請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邊海和嘉陵益民特種裝備有限公司研究員級高工、副總經理楊顯清為產業教授。
兩名產業教授積極參與學院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為專業發展出謀劃策:
(1)到校為學生開設講座,介紹行業發展現狀及專業相關企業用人需求狀況;
20**年,邊海教授在國防學院703會議室,為核燃專業大二學生80余人,開展“核能發展與鈾同位素分離”主題報告,詳細介紹了中國核能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鈾同位素氣體離心法生產工藝,以及核燃專業人才需求情況。
(2)參與并指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對專業建設、質量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提出意見;
邊海教授參觀了核燃專業本科教學實驗室,并對該實驗室提出了相關建設意見,即:相應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識圖、識表的能力,側重學生在化學工程方面的專業課建設,同時與核燃專業教師座談的方式,討論核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介紹核燃專業發展現狀及專業相關企業用人需求狀況。重點指導了核燃專業同位素分離等專業的授課計劃、偏重方向及實踐教學環節。楊顯清教授在交流座談會上建議國防學院特種能源工程本科專業開設《彈藥概論》、《計算機輔助設計》本科課程,以滿足區域內軍工彈藥廠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3)參與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生產實習等重要的實踐環節;
20**年邊海教授指導學生畢業設計1人,楊顯清教授指導學生生產實習8人,畢業設計4人;
(4)推薦畢業生就業、協調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積極推動實踐基地建設。
邊海教授向中核四川環保責任有限公司、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推薦畢業生3人,成功就業1人,目前學生工作狀況良好,對就業比較滿意。在產業教授的積極推動下,20**年3月重慶嘉陵益民特種裝備有限公司為我校國防學院特種能源工程專業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已經簽訂了共建協議。西南科技大學-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責任公司實踐基地建設,目前正在協商之中。
產業教授的聘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充分發揮產業教授在協同育人、科研合作、學科建設、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與作用;探索建立有效發揮產業教授功能作用的體制機制,加快建立資源、人才團隊共建共享機制,高校、企業之間多元合作機制。進一步推進本學科領域的校企合作工作,并促進學生了解本學科或行業的發展新動向、新理論、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教學質量。
校企合作是辦好高校教育、促進合作企業活力,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產、學、研結合是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高等院校教師到企業鍛煉的同時,“智力”資源通過合作流向企業,也能為企業技改提供智力支持。20**年,王小胡老師到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實習鍛煉6個月、張興飛教師到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實習鍛煉1年。
聘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卓鴻年教授為核專業本科生系統講授《核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卓鴻年教授是臺灣清華大學物理學學士、匹茲堡大學物理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程博士。在核工業、實驗室反應堆運行安全、輻射防護以及核燃料循環后端安全和管理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曾在美國桑地亞國家實驗室工作20多年,具有廣闊的國際合作經歷,尤其是在東亞地區。卓鴻年教授曾擔任新墨西哥大學兼職教授。目前,任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兼職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兼職教授,負責研究生的《核燃料循環后端安全管理》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卓教授還擔任美國桑地亞國家實驗室、阿爾伯克基、新墨西哥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等核燃料循環后端技術顧問。
20**年,卓鴻年教授除了為核專業本科生講授《核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外,還將將新開設《核反應堆安全分析》課程。
2、改善實驗條件,推進專業建設
為提高實驗室利用率,促進優質實驗教學資源的整合共享,滿足本科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求,依托學校實驗室項目入庫相關工作,分管領導、教科辦和實驗中心對學院本科實驗室的實驗環境、實驗設備、師資人員進行了全面清理,重點了解了實驗開出情況、實驗設備運行情況、實驗室的場地規劃、實驗室安全等問題。隨后組織各教研室負責人、學術帶頭人從實驗項目的能力培養角度論證各實驗室是否滿足面向專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需求,從實驗項目的設備環境的角度論證是否滿足專業學生對設備規格及臺套數的最低要求,對實驗室建設項目規劃進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論證,以保障本科人才培養為目標,新建、改建、完善本科實驗室,最終上報教務處9個實驗組建設項目,涉及經費共計378.65萬元。
3.鼓勵教學改革,加強質量工程建設
鼓勵一線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進行教學改革、教學創新,積極組織申報各級各類教改項目,20**年共計立項實驗技術項目1項,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4項,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5項,校級素質類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項,校級普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5項,高教研究專項課題4項,課程設計立項項目1項,工會調研課題1項。
積極組織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工作,共計申報9項,其中5項省級立項,
3項在國家級立項。立項率和立項數均居全校前列。參與學生45人次,大大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做好現有的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示范專業建設點示范實習、實訓基地、精品課程等項目的建設。四川省本科高等學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育計劃試點專業輻射專業第三屆招生,目前共有16名學生,學生全部配備導師,進入實驗室及教師課題組參與實驗、教師項目。積極開展20**年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信息統計及工作進展情況總結工作,總結工作經驗教訓,及時查擺問題,凝練成果特色,加強溝通交流,促進卓越人才培養和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進一步提升。
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各類教學比賽,參與各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計劃。呂濤、陳青云老師在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優勝獎。推薦范立老師參加首屆中青年骨干教師教學研修班,黃葉菊、劉洋、范立老師申請參加第一期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組織全院教師積極參與申報20**年度教師教學評價獎勵,最終12名教師上報學校備選一、二、三等獎。
三、科研管理工作
1、做好項目申報、專利申請、成果審核等日常工作
認真做好項目申報、專利申請、成果審核等科研管理日常工作,做好科研成果的統計工作。我院2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支持9項,占全校立項總數42項的1/5強,獲直接資助經費276萬元,也約占全校獲資助經費1473萬元的1/5,均名列學校前茅。立項數與經費均創我院歷年之最。全年立項經費1413.4萬元,到校經費772.74萬元。國家級項目立項經費839萬元,到校經費437.6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立項經費共276萬元,到校經費142.6萬元;科技部重點儀器專項1項,后續到校經費75萬元;國家級軍工項目3項,立項經費563萬元,到校經費174萬元。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省部級項目)立項4項,立項經費160萬元,到校經費142萬元。廳局級項目立項3項,立項經費13萬元,到校經費9萬元,其中:獲20**年度省教育廳項目2項;綿陽市科技攻關項目1項。橫向項目13項,立項經費291.4萬元,到校經費155.54萬元。校級項目立項經費110萬元,其中:校博士基金立項6項,立項經費52萬元,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開放基金9項,立項經費45萬元;校級創新團隊項目1項,立項經費13萬元。
20**年教師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13篇。其中:發表三大檢索收錄論文共76篇,SCI收錄59篇,SCI收錄一區13篇,二區17篇,三區13篇,四區11篇;EI收錄13篇,另外尚有4篇EI待檢索;在國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2篇,重要核心期刊29篇,國際會議論文4篇,核心期刊5篇,一般公開13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為申請專利及授權專利辦理綿陽市及四川省的資金資助19余項。
何毅博士研究小組與王敦舉老師合作研發的一種針對高分子爆炸物聚疊氮縮水甘油醚(GAP)檢測的新方法,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化學通訊》,影響因子達6.781。
2、組織學術報告,承辦會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學院教師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學術交流30人次;先后組織了9場高水平學術報告,其中1場為院士級;承辦了首屆全國核工程類專業青年教師教學培訓班、中國核學會20**年學術年會青年論壇等會議。
四、不足之處及努力方向
1、不斷豐富理論知識,進一步更新管理理念,改進工作方法。
2、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主題,進一步尋找發揮教研室主任和教師主觀能動性的方法,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加強建設,促使我院本科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篇3:物業客服助理個人工作總結
物業客服助理個人工作總結
一、深化落實認識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和客服助理的崗位職責制度。
在20**年初步完善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20**年根據領導提出“一年打基礎,二年上層次,三年創優秀”的指示精神,不斷學習和掌握物業管理相關法規、服務收費標準,熟悉小區業主及設施、設備的基本情況。
二、理論聯系實際,積極參與學習與培訓
自20**年10月開始交房以來,園區整體一期工程已完工23棟,共計1158戶住宅,共60單元。已收樓21棟,辦理入住1015戶,其中具備辦理入住條件共1033戶,未辦理入住手續為18戶。閑置房屋共計93戶,其中空置房58戶,樣板間10戶,工程抵款5戶,施工單位辦公借用2戶,具備辦理入住條件未辦理入住18戶。
自覺接受品質部的培訓與考核,掌握客服部基本作業程序,在學習與工作中培養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力爭工作認真細致,對業主家維修事項積極與施工單位聯系,同時及時反饋回訪業主。
三、落實客服助理崗位職責,及時完成對客戶的服務及領導交給的其他工作任務
1.每月完成一次對空置房的巡檢與記錄工作,發現設備設施及處理隱患125起,糾正違規、違反裝修管理規定,在日檢責任區內情況時下發整改通知68份,其中包括,裝修垃圾堆放、責任區域內衛生、業主占用公共區域、業主私自改動設備設施、空調機位雜物堆放和懸掛廣告條幅等情況。
2.負責跟進園區防水報修維修處理工作,現場漏水情況查看并作整理記錄,通知施工單位維修處理各類滲水、漏水共計386戶,其中維修產生損失并要求恢復及賠償20戶已上報部門經理逐級上報處理。
3.責任區域內土建水暖報修聯系處理工作隨時與施工單位溝通,處理率達到98%以上,其余為業主在裝修過程中自留隱患造成,已做好解釋處理工作。
4.負責園區護欄及護欄玻璃問題處理維修結果跟進工作,已多次聯系施工方維修未果,至今仍有8戶業主家相關問題未得到妥善處理。
四、推陳出新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提高服務品質
業主的滿意就是物業服務的終極目標,在工作中磨礪塑造自我性格,提升自身心理素質。對于剛剛步入社會工作經驗不豐富的我而言,工作中不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和困難,但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和關懷和包容下,尤其是丁經理的悉心教導下,敢于挑戰,性格也進一步沉淀下來很多。
工作生活中體會到了細節的重要性。細節因“小”而常被忽視,常使人感到繁瑣,無暇以顧。所以更要時刻牢記領導強調的“服務細化,從細節中產生回報與效益”。
20**年是我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自我提升的一年,在未來20**年全新的一年里,我要努力改正過去一年工作中的缺點,不斷提升、加強以下幾方面:
1.繼續加強學習物業管理的基本條例,了解掌握相關法律法規。
2.加強文案、表格數據等基本工作技能。
3.進一步改善自我性格,提高工作耐心度,更加注重細節,加強工作責任心和培養工作積極性。
4.多與領導、同事溝通學習,取長補短,提升能力,跟上公司前進步伐。
漢霄蒼茫,牽住繁華哀傷,彎眉間,命中注定,過去的一切榮辱都已成為過往。與其藏在歲月里長長嘆息,不若振奮自我,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披荊斬棘在新的一年里創造更輝煌的成績。
XX物業客服部
客服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