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紅色經典《沙家浜》有感
歷史上真正的沙家浜是與京劇中的沙家浜有出入的。但這并不妨礙京劇《沙家浜》對于我們追憶先輩,激發愛國熱情的愿望。
一、
真正在沙家浜發生的歷史故事
抗戰時期,江南新四軍浴血抗日,某部指導員郭建光帶領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在沙家浜養傷,“忠義救國軍”胡傳魁、刁德一假意抗戰暗投日寇,地下共產黨員阿慶嫂依靠以沙奶奶為代表的進步抗日群眾,巧妙掩護了新四軍安全傷愈歸隊,最終消滅了盤踞在沙家浜的敵頑武裝,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
地處江南的常熟城,面臨著日本侵略者炮火的轟炸,離常熟不遠的水鄉小鎮——沙家浜,也危在旦夕。然而,沙家浜保安大隊長胡傳魁,卻在隆隆的炮聲中,與自己已有身孕的姘頭黃春舉行著婚禮。遠方炮聲隆隆,百姓群情激憤,抗日呼聲高漲,為胡傳魁張羅婚禮的阿慶嫂也不失時機地鼓動著胡傳魁的抗日熱情,胡傳魁迫不得已壯別了婚場,帶著人馬趕赴常熟抗擊日寇去了。
新四軍某部指導員郭建光奉命親赴常熟與國軍守備營長魏國良共商抗日,保衛常熟,被無誠意的魏國良拒絕。由于魏國良的輕敵和日本鬼子的強大攻勢,常熟失陷了。
胡傳魁的人馬在常熟城門外龜縮了一夜,待他認定常熟已是戰后的一片空城,摸入了城內大發國難財時,被日本兵發現一直追到沙家浜,逃進春來茶館,阿慶嫂急中生智讓跪地求救的胡傳魁躲進了裝水的大缸里,騙過了日本頭目小野躲過大難一場,胡傳魁從此對阿慶嫂感恩不盡。
郭建光等十幾個傷病員在縣委程書記的安排下,由阿慶嫂接應,秘密通過了日軍封鎖線,住進了離沙家浜不遠的紅石村。
此時,很少回家的刁德一奉命只身歸來。剛進沙家浜便相繼遭到逃兵和土匪的一綁再綁。阿慶嫂在刁管家的請求下,用激將法使胡傳魁主動上山去和綁匪見面,最終救出了刁德一。
回到家中的刁德一,背著父親宴請了胡傳魁和綁匪蔣福順,并在他的極力說合下,幾經周折蔣福順歸順了胡傳魁,當上了保安大隊的副隊長。知情后的刁老太爺一氣之下失聰了。
以教書為名的刁德一的這些反常舉動,和日本人的翻譯、刁德一東洋留學的同學官鄒寅生對刁家頻繁的拜訪,使阿慶嫂對刁德一的真實身份和此次回沙家浜的真正目的疑惑重重。
沙四龍學練槍時走了火,傷病員小王不幸受了傷。阿慶嫂為他購買治槍傷的金創藥時,被來藥店為父親購藥的刁德一發現了,令他不禁疑竇叢生,從此,阿慶嫂進入了刁德一的視線。
為了掩護郭建光赴常熟開會,阿慶嫂答應帶刁老太爺去常熟看耳病。刁德一聞訊后把消息透露給鄒寅生,意在借小野之刀殺帶有槍傷的郭建光和白秀成。阿慶嫂沉著機敏地應對著小野的糾纏,護送高建光開會回來的白秀成生擒了小野,解救出阿慶嫂一行人。刁德一借刀殺人之計落空了,一向痛恨日本人并深信刁德一的蔣福順對刁德一抗日之真假產生了疑惑。
落水而逃的小野氣急敗壞,逼使鄒寅生一起向自己的上司黑田長官謊稱沙家浜有大批的新四軍,黑田下令出兵掃蕩沙家浜。郭建光接到情報后立刻組織傷病員離開紅石村向蘆葦蕩轉移,并準備聯合胡傳魁和日本鬼子打一場巷戰,但在巷戰中,胡傳魁未戰先逃,帶著他的一路人馬去了刁德一臨行前留下的地點等候刁德一的接應。而蔣福順的人馬卻因胡傳魁的逃戰陷入困境,弟兄們死傷嚴重,多虧郭建光的部隊突出重圍趕來相救,蔣福順才幸免一死。從此蔣福順痛恨胡傳魁、質疑刁德一、對有救命之恩的郭建光刮目相識。
刁德一派人接應了胡傳魁,亮明了自己系國軍的真實身份,并奉旨收編了胡傳魁的保安大隊為國軍所屬的忠義救國軍。胡傳魁被委任為司令,刁德一則做了參謀長。二人率這支忠義救國軍耀武揚威地重返掃蕩后的沙家浜。
為了摸清刁德一及其所控制的忠義救國軍抗日之真假,郭建光派蔣福順回沙家浜見胡傳魁和刁德一,并轉達其共商抗日之誠意,刁德一將計就計,一邊說服胡傳魁出面在春來茶館和新四軍商談,一邊通知了鄒寅生和小野,預謀再次借刀殺人。當小野和鄒寅生突然出現在茶館時,阿慶嫂巧用計向郭建光與白秀成報了信,二人成功脫險。留下了胡傳魁成了小野的戰利品,為爭取胡傳魁、孤立刁德一,小野押上胡傳魁回了常熟,刁德一再次借刀殺人的計劃又落空了,反而要低三下四地親赴常熟從小野手中?;睾鷤骺?。
郭建光鄭重宣布了上級的指示:全體傷病員守留并發展江抗力量,隨后帶上白秀成和蔣福順去周邊一帶做發展江抗的工作,找回了蔣福順打散了的弟兄,又說服了白秀成的師父白衫道人讓他的千百弟子跟隨新四軍。同時,又找到了被國軍發配到山上看守據點的原國軍常熟守備營長魏國良,擊斃了欲謀反的崔排長,促使有愛國之心的魏國良率部隊投奔了郭建光。轉眼間,郭建光把江抗發展壯大到六千人左右。而刁德一能掌控的還是胡傳魁的幾十個人馬。
刁德一開始從暗地轉向了公開,他逼紅石村的百姓下湖捕魚以誘出蘆葦蕩里的傷病員,提前趕到紅石村的阿慶嫂急中生智,讓沙四龍利用從刁小三手中奪來的槍“鳴槍報警”。刁德一的“誘蛇出洞”計劃被鳴槍報警破壞了,氣急敗壞的他決定“逼蛇出洞”,強迫被抓的百姓向蘆葦蕩里的傷病員喊話,并威脅百姓如不見傷病員走出蘆葦蕩便開始斃人……
此時,外出發展江抗工作的郭建光回到沙家浜,聞訊立刻帶領蔣福順的人馬去刁家大院放了一把火,刁德一看透了這是“調虎歸剿”之計,不但不撤兵,反倒瘋狂的下令準備槍殺被抓的百姓。阿慶嫂此時也脫身于紅石村,迅速找到鄒寅生,利用他和刁德一之間的矛盾說服了鄒寅生讓小野帶兵去了紅石村。刁德一發現了遠遠而來的日本汽艇,只好忍氣吞聲地搶在日本汽艇到來之前放了被抓的百姓,撤離了紅石村。
不獲而返的刁德一深信是阿慶嫂搬來的日本人,他對阿慶嫂的猜疑惹惱了胡傳魁。刁德一只好以不再找阿慶嫂的麻煩為條件說服了胡傳魁答應了他的又一個計謀:全線封湖,并由他全權負責。刁德一在春來茶館布控,阿慶嫂的行動也受到嚴密的監控。封湖也使蘆葦蕩里的傷病員的療傷、甚至生存帶來了空前的危機!就在這時,戰士小王染上有大面積傳染性的傷寒!郭建光不得不立刻采取行動,他背上小王冒險闖出蘆葦蕩,闖進常熟城,與白秀成一道逼鄒寅生進入日本人的醫院為小王實施搶救,并令醫生拿出了所有的抗生素。小王獲救了,但負責臨時關照小王的茶館小伙計阿福因染上傷寒死去了;護士小凌自知染上了傷寒,怕再擴大傳染悄悄的投水自盡了……
兩只綠色的蘆葦棺木載著兩個年輕的生命漂向水的遠方……
已正式加入新四軍的蔣福順不忍封湖帶來的困境,與帶著無限愧疚的小王擅自出了蘆葦蕩,摸進了戒備森嚴的紅石村弄到了兩袋糧食,歸途中,為了掩護蔣福順,小王毅然暴露了自己把敵人引開終至被亂槍打死。寸步不離春來茶館的刁德一,不得已去了紅石村下令槍斃了那兩個失職的哨兵,殺一儆百。而胡傳魁此時已被鄒寅生接走去了常熟為陳麗麗過生日。借此良機,阿慶嫂派阿貴找來黃春和胡大,說服了二人去常熟城尋醫看胎,黃春堅決要求阿慶嫂陪同去常熟,無奈之下監控阿慶嫂的劉副官只好放行?;氐酱簛聿桊^的刁德一聞之大怒,喝令刁小三緊追阿慶嫂并跟蹤其后。
進了常熟的阿慶嫂安排黃春、胡大去見胡傳魁,自己則巧妙的擺脫了刁小三,見到了程書記緊急商議如何救困在蘆葦蕩多日的傷病員。黃春在見到胡傳魁后被他一頓痛罵后一氣之下撞死在常熟街頭,望著快要生孩子了的黃春的慘死,胡傳魁悲憤不已,下令收兵開湖。功虧一簣的刁德一對紅了眼的胡傳魁萬般無奈,封湖就此宣告結束。
刁老太爺不期而歸,看到刁家居然變成軍部,胡傳魁則住進了自己的房中,氣絕身亡。默默于亡父靈前的刁德一接到了上方的指令及其指責,他決定采取最后也是最惡的行動,火燒蘆葦蕩。
胡傳魁為了保命答應了鄒寅生從速與其表妹陳麗麗成婚,徹底投靠日本人。刁德一的船隊向蘆葦蕩進發,數百支火把投向蘆葦蕩,燃起漫天火焰……企圖燒死傷病員。
看守阿慶嫂的刁小三發現全體傷病員竟安然無恙的潛藏在茶館二樓!刁小三驚慌失措地跑去告密,刁德一帶著人馬迅速包圍了春來茶館,卻搜查無果。氣急敗壞的胡傳魁趕到茶館痛斥刁德一,在倆人的唇槍舌戰中忠義救國軍撤離了春來茶館。
全部潛臥在春來茶館房頂上的傷病員正舉槍待戰……
胡傳魁與陳麗麗的婚禮在刁家大院舉行。全面反掃蕩的槍聲就在胡傳魁的婚禮上打響了,江抗戰士分四路把刁家大院包圍起來,為胡傳魁張羅婚禮的阿慶嫂一揮白手巾,槍聲四起,刁家大院成了鋤奸抗日的戰場。
大戰告捷,沙家浜重見天日。
郭建光率領江抗隊伍告別了沙家浜,趕赴全面反掃蕩的新戰場……
二、京劇《沙家浜》的感悟
京劇《沙家浜》是*時期八大樣板戲之一。故事的大意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某部和敵人迂回作戰,一度撤離常熟一帶,留下18個傷病員。他們和當地群眾生活在一起、戰斗在一起,結下了魚水之情。當時日寇瘋狂掃蕩根據地,*武裝忠義救國軍的頭子胡傳魁、刁德一秉承日寇大佐黑田旨意,千方百計企圖搜捕新四軍傷病員。但沙家浜的抗日軍民團結一心,群眾巧妙地掩護了救助了傷病員。之后,郭建光率領痊愈歸隊的戰士們,配合大部隊的行動,組成突擊排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日寇黑田和漢奸胡傳魁、刁德一。沙家浜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其中,最令我感到敬佩的是,在第五場《堅持》中
18個傷病員在藥窮糧盡的時候,仍然對未來的勝利充滿了信心,以頑強的毅力和超群的機智擺脫了困難,養好了傷病,從敵人手中奪回了沙家浜。他們那愈挫愈勇的信念與永不言敗的精神充盈著我的心靈,讓我深受感動。并在唱段中以慷慨激昂的曲調與念白完美地表達出來了,“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烈日噴炎曬不死,嚴寒冰雪郁郁蔥蔥。那青松逢災受難,經磨歷劫,傷痕累累,瘢跡重重,更顯得枝如鐵,干如銅,蓬勃旺盛,倔強崢嶸。崇高品德人稱頌,俺十八個傷病員,要成為十八棵青松!”這種面對無限艱險困難毫不畏懼,想方設法地用聰明才智解決的精神幾十年后依然被我們所崇尚和學習。
這中間,還有一段對白令我感觸頗深,那便是第四場《智斗》中阿慶嫂與刁德一之間經典的對話,據說這是老作家汪曾祺幾易其稿的得意之筆。阿慶嫂與刁德一那一句句合轍押韻的臺詞顯露著刁德一的陰險與阿慶嫂的機智,句句滴水不漏,讓人心弦緊扣,再配上激越的西皮唱腔,真正顯示出京劇的醉人魅力!你看那阿慶嫂在春來茶社提壺續水,面不改色,鎮靜自如,敬佩之情從我心底油然而起??磥碓谖ky來臨的關鍵時刻沉著鎮定,臨危不懼是順利脫險的關鍵,沒想到從這里還能學到許多人生奮斗的真諦。
在最后一場中,痊愈的傷病員組成了英勇的突擊排從敵后直插沙家浜,其中戰士們的翻飛動作可謂讓人大飽眼福。特別是最后一名戰士,只見他先是急促地先前翻了幾個跟斗,然后雙手背后,高高地臨空躍起,僅用腦袋虛點了一下與他一般高度地墻頭,便飛了過去,動作瀟灑飄逸得像一只輕盈的燕子,令我驚嘆不己!可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些武生在舞臺底下一定下了不少苦功。這不正是我們學習知識所要的精神嗎?
《沙家浜》是一部現代京劇,在完整地看這部戲的前后,我也斷斷續續地看過一些傳統京劇,例如“四郎探母”。這些傳統京戲如果只擷取其中的一小段來聽,尚覺其唱腔優柔華美,無論西皮的鏗鏘高昂,還是二黃沉郁凄涼,但時間一長我們便接受不了了。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唱腔拖得太長,我們又無法完全理解其中句子的含義。相比之下,現代京劇的唱的部分明顯減少了,而對白部分則是普通話,這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是更容易接受的。而頗受我們擁戴的流行歌手周杰倫,他的許多歌中間也有傳統京劇的影子,例如《雙截棍》,其節奏更加明快,歌詞更加易理解,瑯瑯上口,所以很快便在我們青少年當中廣為流傳。
不過,無論是現代劇還是傳統劇,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寶藏,都有著廣博精深的知識與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與體會。西皮二黃品國粹,唱做念打賞藝美。
讀完了整個劇本,我思考了許多,感受了許多,也得出了兩點小結論:一、沙家浜人民群眾之所以與新四軍傷病員戰士有著魚水深情,是因為他們能夠相互幫助。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同學之間也應該互相幫助,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這樣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現在,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這美好的世界是許多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守衛好我們的祖國,更要銘記中華民族歷史上這光輝的一頁!
三、沙家浜的紅色革命故事給后人的追憶
其實,在那段艱苦的歲月,有著太多這樣的事跡了……
記得小學學過的一篇課文,名字我不太記得,但是故事情節卻始終在我的腦海里面。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在長征途中,大家沒有了干糧、沒有水,剩下的唯一可以吃的是一個小小的蘋果。大伙沒人咬一小口,全隊幾十個人,沒人真正地吃一口,大家只是舔了一小口,生怕自己舔多了其他人沒有了……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小的故事,折射出在艱苦歲月,大家堅持不懈,互幫互助,共度難關的團結一心,不畏困苦,排除萬難的精神。因為這樣的精神,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是啊,也正因為堅持、因為信任、因為互幫互助,黨才可以更好地、更快地消滅敵人,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那么,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在這這樣一個和平時代,更應該學會堅持,堅持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爭取做一名優秀合格的當代大學生,為黨的事業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篇2:《物業管理》讀后有感
《物業管理》讀后有感
物業管理在我國興起的時間并不長,是近十年來為適應gg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及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而形成的新興行業。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和秩序的活動。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企業應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一定的資質;物業管理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物業服務合同,采用先進的維修養護技術和方法,對建筑物與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安全保衛、公共綠化、道路養護統一實施專業化管理,為業主提供全方位高效、優質、經濟的服務,使物業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物業管理起源于19世紀60年代的英國,當時一位名叫奧克維姬·希爾的女士為在其名下出租的物業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從而改善了居住環境。自此以后,物業管理逐漸得到業主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并被推廣到世界各國。迄今為止,物業管理作為現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上十分流行并獲得了蓬勃發展,被人們視作現代化城市的朝陽產業。20世紀80年代,隨著全國住宅小區的興建,現代物業管理從香港傳入我國內地。
物業管理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產業,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但不同物業管理企業在生存現狀與發展空間方面差異較大。作為微利性服務行業,物業管理所提供的產品是無形的服務,是一種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同時也是一種平凡、瑣碎、辛苦的服務性工作。目前,物業管理可分為前期物業管理與使用期的物業管理。而使用期的物業管理不僅僅是對房地產開發的后續維護,提供服務產品的過程中對“物”的管理,追求物業的保值、增值。而且還應該為業主(使用人)創造“安全優美、方便快捷、舒適溫馨”的“軟環境”。實際上,無論是住宅小區還是商業大樓,都是人們工作、生活、休閑的基本空間,相對于“物”而言,人是最主要的。他們(業主)更需要通過物業管理獲得精神上的舒適和愉悅,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因此,物業管理不但要確保建筑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的良好狀態,延緩各種設施的重置周期,使建筑得以保值增值,而且要通過良好的服務,為用戶提供便利,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因此,我認為物業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時刻以業主的需求為中心,一切從業主需求出發,樹立“想業主之所想,急業主之所急,做業主之所需”的服務宗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為業主提供整潔、優美、安全、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
當前的物業管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并不斷壯大,除了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有序的市場競爭體制外,還需加強內部管理和建設:
首先,要強化服務理念,樹立品牌意識。優化服務質量。努力向業主及物業使用人提供規范、優質高效的綜合服務,在服務中孕育品牌。同時,物業公司要注重品牌形象設計。加強品牌宣傳,在對業主實施服務的過程中傳播企業形象,以展示企業個性、特點??梢酝ㄟ^CIS設計,使服務質量標準化、規范化。樹立品牌意識,也可通過開展社區社會活動、社區文化建設,增強物業小區的文化氛圍,提升物業管理企業的信譽度。
其次,物業公司應擴大規模,集體經營??商岣咛岣呤袌龈偁幜?,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赏ㄟ^新建、聯合、兼并或重組的形式,把房地產業內具有相承關系的部門聯合起來,使房地產投資、產品研究、開發、設計、施工、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部門融為一體。也可進行跨地區聯合,實現產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協作,充分利用企業的信息資源,拓寬企業經營領域,發揮人才優勢。
再次,物業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涉及的范圍很廣泛,需要我們具有豐富的物業管理經驗,精通物業管理及相關法律法規,具有創新和獨到的項目策劃能力,具備強烈的市場意識、公關意識及市場活動能力。公司應注重培養人才,提高管理人員自身的素質。一方面,可通過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在職培訓、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公司為優秀的物業管理人才創造優越的條件,使他們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
最后,物業管理可利用高新技術,可通過電子信息手段為業主提供便捷的通訊、防衛及信息服務,實現物業管理的專業化和現代化。例如互聯網報警系統、網絡系統、以及智能化的水、電、氣、通訊為一體的集中劃卡收費系統等等。
篇3:《服務禮儀》學習心得:有感善始善終是禮儀的關鍵
《服務禮儀》學習心得:有感善始善終是禮儀的關鍵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聽一次講座了,今天,去聽了金正昆教授關于《服務禮儀》的講座,卻深深吸引了我,三個多小時的時間竟然很快就過去了。重要的是,它給了我極大的啟迪。
做為**物業的一員,我們所從事的都是服務性的工作,在你為別人服務的空間中,你也享受著無數人為你的服務。只是做為服務行業中的一員,為他人服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那么,如何盡好這份本職,更好的提供服務呢?《講座》給了我們最佳的答案。
金正昆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生動風趣,從待人接物、儀表服飾、言談舉止等等,可謂面面俱到,總的核心,應該是“善始善終”。
天下萬事萬物,均有始終。有開頭就有結尾,這是客觀規律。因此“始、終”是客觀存在。但如何去開始、去終止,是我們應該不斷總結、不斷提高的修養和方法,即是“善”。我想,“善”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和善”,二是“善于”。
“和善”是提供服務、處理問題的態度,它包含了我們的服飾、儀表、言談、舉止。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在“首輪效應”中顯得尤為重要。
中華民族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前賢早就提出了“與人為善”的處事理念。做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本具“善”根。只要把“善”深植心中;把服務他人視為自己應做的善事;不斷吸收“善”的營養;充實“善”的理念,我們的個人素養就會得到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就會得到升華?!昂蜕啤币簿筒浑y體現。
“善于”則是要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其處理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往往不同。這也就是要注意“善于始,善于終”。
萬事開頭難?!吧朴谑肌辈⒎且资?。三秒鐘的第一印象,可能決定事件的成敗。第一印象好,接下來的過程就會相對順利;第一印象不好,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功敗垂成。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就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不斷學習和掌握妥善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要善于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拿出不同的解決方案。要能夠在突發事件中,迅速把握事件關鍵,掌控事態的發展。并通過主動的溝通、換位的思考,得出最佳的處理方案。
“善始”不易,“善終”更難。說它難,不是方法掌握難,而是時間上、信念上的難?!耙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當今社會上,有多少人,多少企業,在提供服務上是“虎頭蛇尾”啊。因此,堅持“善終”即“末輪效應”,更加難能可貴。而且,一件事、一個服務的“善終”,將為下一件事、下一個服務打下“善始”的良好基礎?!吧剖肌迸c“善終”是相輔相成的。
要做到“善終”,需要我們本著“和善”之念、懷著感恩之心去處理事情,去處理人際關系。不論本次處理的事件多么棘手,不論處理的結果對我們是否有利,不論因我們的服務是否使對方受惠,我們都應感激對方,因為,是對方的配合、協作,才使事情得以解決,才使服務得以完善。而我們從中得到了經驗、吸取了教訓。才能有精力、有能力更好的處理和完善我們下一步的工作。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讓我們都本著一顆“和善”之心,用妥善之法,使我們的工作、生活“善始”、“善終”。那么我們擁有的將是一個絢麗多彩的、無怨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