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幼兒園科普活動方案

1891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

(一)、神奇的光(大班)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光的現象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們對這些現象的產生不理解,也很有興趣很

意通過實驗來探索一些光的奧秘,為了滿足幼兒的求知愿望,瘋狂家族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1、了解光的種類、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激發幼兒探索光的奧秘的興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水、玻璃杯、小鏡子、水盆、鐵環、放大鏡、硬幣、手電筒、三棱鏡、吹泡泡液等。

2、多媒體課件(一):各種照明燈、浴霸、歌廳里的燈光、裝飾的彩燈、港口和馬路上的信號燈。

課件(二):醫用的胃透鏡、*光、激光、汽車的反光鏡、潛艇的潛望鏡、南極考察用的冰透鏡、照相機、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場景(拉上多媒體教室的窗簾使室內變暗)師:提問:“小朋友,屋里為什么變暗了?”幼兒:

“沒有光了,所以屋里變暗了;”(打開燈)提問:“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兒:“因為有燈光了,所以

屋里變亮了”。師:“那么,你能說說你都見過那些光呢?”

1、

了解光的種類:幼兒說出自己見過的那些光(太陽光、月光、星光、燈光、閃電光、*光、火光、激光、熒光棒、螢火蟲發出的光等等)。

師講解:像太陽光、月光、星光、火光、閃電光、螢火蟲的光是自然界產生的光叫自然光,像燈光、激光、*光、螢光棒的光是人們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讓幼兒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

2、探索光的特性:師:“下面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看看光是怎樣走路的?”(一)、將活動室窗簾拉上,使室內變暗,打開手電筒,讓幼兒觀察手電筒的光是怎樣走路的;還可以在有太陽時,在窗玻璃上貼上一塊中間剪有洞的黑紙,讓幼兒觀察太陽光是怎樣射進來的?幼兒:“手電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太陽光是直著射進來的?!睅煟盒〗Y這是光的第一個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

實驗(二)、

(拉開窗簾)讓幼兒在有陽光的地方玩小鏡子、水盆里的水。師:“小朋友邊玩觀察光發生了哪些變化”?幼兒:“我發現小鏡子反光,”“我發現水盆里的水也反光”“我發現小鏡子讓光拐彎了”。師小結:這叫光的第二個特性:光的反射性。

實驗(三)、

把硬幣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導幼兒觀察硬幣和筷子的變化,幼兒:“我發現筷子折了”;“我發現硬幣從玻璃杯側面看變得很大,從玻璃杯的上面看沒變”。師告訴幼兒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是光的第三個特性.

師與幼兒一起總結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

3、討論光的用途:

師:“人們利用光的這些特性發明了許多有用的東西,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們?!庇變河^看多媒體課件(一):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娛樂、裝飾、用作信號等。(二)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診療、美容、科考、照相等。師接合課件依一介紹光的這些用途。讓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光有哪些作用?幼兒:“作手影、幫助找東西”。

4、游戲:用泡泡液吹泡泡和用三棱鏡反射太陽光,讓幼兒觀看光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5、小制作;變色陀螺或望遠鏡。

6、鼓勵幼兒長大后探索、發現更多的沒有被人類發現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發明更多有用的東西,造福人類。

活動反思:

本活動幼兒很喜歡,都能積極參與,探索興趣很足,很愿意做實驗。也懂得了許多關于光的知識,明白

了光的這些特性。但內容有點多,時間稍長,所以建議將光的顏色部分探索和制作變色陀螺另設一課時。

(二)、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認識彈性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什么是彈性,彈性的特征。知道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有彈性的。

2、激發幼兒的對彈性探索的愿望,培養幼兒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和探索的方法。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l、每人座位靠背上系一根松緊帶。

2、教室桌面:彈簧、海綿、彈跳熊、高彈棉絨布玩具、橡皮筋、圓珠筆、軟橡膠玩具等。

3、室內:小沙發、高彈棉靠墊等。

4、室外:蹦蹦床、跳跳球、橡皮筋、皮球等。

活動過程

(一)

、自由探索,初步感受彈性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神秘的王國(放錄音),聽!多好聽的音樂,神秘王國到底怎么樣呢?我們一起學小鳥飛去看看吧?!薄澳銈兛?,神秘王國這么多玩具,我們坐到座位上,一起玩玩吧?!?/p>

1、

啟發提問引導幼兒認識彈性。

請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玩的?感覺怎么樣?引導幼兒發言。

(教師):“你們按一按、壓一壓、捏一捏、拉一拉后發現這些東西會有什么樣的變化?(會彈回來)

教師小結:一種物體,用力按一按、壓一壓、捏一捏、拉一拉會變形,手松掉后,它又會變回原來的樣子,這就叫彈性。說明這個物體具有彈性。

2、請小朋友回頭找找自己椅子背后有什么東西?

(松緊帶)請你們去拉拉,發現它會怎樣?什么道理呢?

小結:對了,用力拉拉,它變長了,放松后,它又彈回來,所以說松緊帶也是又彈性的東西。

3、

現在小朋友用壓一壓、拉一拉、按一按的方法找找身上那些地方和那些東西也是有彈性的。

(皮膚、頭發、毛衣、襪子、松緊袖口等)

(二)、啟發幼兒發現彈性與自己周圍生活的聯系。

剛才,小朋友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許多東西是有彈性的,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彈性的物品。

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找,活動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有彈性,然后告訴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發現的?

(去掉遮布,幼兒分散活動尋找,給幼兒一定時間找一找、玩一玩)

1、老師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組織大家一一講自己的感受,引導幼兒說出用拉、按、壓、捏、坐、跳、踩等

動作感受到的彈性物品。

2、教師小結:剛才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許多有彈性的東西,有的是拉的、有的是壓的、有的是按

的、有的是跳的、有的是坐的,

不管哪一種方法,都是用了力后,這些東西才會有彈性。

(三)、生活中還有許多物體,原來沒有彈性,經過變化后也會有了彈性,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呀?

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1、把鐵絲繞在鉛筆上,然后取下來,變成一個彈簧;在長木棍兩端系一根繩,變成

弓箭,有了彈性。

(四)、最后請大家到外面游戲場上去找一找哪些東西也是有彈性的。

1、帶領幼兒到場地上去玩有彈性的運動器具。感受彈性的存在。

2、試試樹枝有沒有彈性?探索發現彈性。

(五)、請幼兒說一說彈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

(六)、延伸活動

1、把一些小的有彈性的東西放在科學區,讓幼兒進一步探索。

2、回家后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運用了彈性。

(三)、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火箭飛上天(大班)

設計意圖:一次兩個小朋友在爭講,一個說火箭飛的快,一個說飛船飛的快。兩個爭不出結果,跑來問我,我說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回家找資料,明天來園在告訴大家答案。于是我晚上回家上網查資料,制作課件,

設計了這節《火箭飛上天》的活動。以滿足幼兒渴望對火箭和飛船的了解的愿望。

活動目標:1、在活動中感知火箭發射的原理。

2、了解空氣的阻力和推力。

3、培養幼兒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1、火箭掛圖、火箭發射的錄像或多媒體課件、氣球若干個。2、高粱稈的皮和芯許多或用紙筒。

活動過程:

1、認識火箭的外形特征。(掛圖或課件)

教師出示掛圖或課件,讓幼兒觀察討論之后。師提問:“這是什么?你在哪見過?它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幼兒:“這是火箭、身體長長的、圓圓的、頭尖尖的、下面有支架”。

2、討論火箭的用途。

提問:“火箭是干什么用的?”幼兒討論后回答:“火箭能飛上天”;“我爸爸說火箭能把人造衛星送上天”;“我爸爸說火箭還能把飛船送上天”------

小結:“火箭是目前地球上飛得最快最遠東西,人們用火箭運載人造衛星、宇宙飛船,把他們送上太空。是因為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自己本身沒有足夠的力量飛到太空去,只有讓火箭把它們送上太空?;鸺€可以運載炸彈,我們稱它為導彈”。

3、小實驗:氣球飛上天(了解空氣的推力,探索火箭上天的原理)

(1)、玩氣球:師介紹氣球的玩法:幼兒每人一個氣球,將氣球吹足氣,用手捏住口,然后突然松手,放掉氣球,放氣時用另一只手擋在口外。師提問:“放掉氣球后你看到什么現象?手上有什么感覺?”幼兒:“放掉后氣球象火箭一樣飛上天了”,“手上有風吹得感覺”。

師講解:“那么氣球為什么會飛上天

?”

小結:“氣球里的空氣排出時有個向后的推力,推動氣球飛向天空,所以我們感覺有風吹手?;鸺w上天就像氣球飛上天一樣?;鸺锩嬗泻芏嗫梢匀紵臇|西,我們叫它燃料,火箭起飛時只要一點火,這些燃料就會燃燒起來,產生很大的推動力把火箭推上天”。

4、火箭的頭為什么是尖的?(了解空氣的阻力)

提問:“科學家為什么要把火箭頭做成尖尖的?”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尖的飛的快”

師小結:“假如你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即使沒有風,也會感到風呼呼的往臉上吹,這是空氣在阻攔你前進。這就叫空氣的阻力,如果汽車速度越來越快,空氣對汽車的阻力就越來越大?;鸺l射后,也會遇到空氣的阻力,所以科學家把火箭頭部做成尖形的,這樣它在飛行中,可以刺破空氣減少阻力,飛得就更快了。所以差不多所有在空氣中飛行的物體。如:飛機、子彈、標槍等頭部都做成尖形的。就是為了減少空氣的阻力,飛得更快?!?/p>

5、

制作火箭:師出示高粱稈的皮和芯:“我們用高粱稈的皮和芯來制作火箭好嗎?想一想怎樣做才象火箭?!庇變褐谱?,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作品,表揚做得好的幼兒。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基本明白了火箭飛上天的道理,知道空氣的推力、和阻力?;鸺闹谱骱艹晒?。但對空氣的阻力的理解有些難度??稍诨顒訁^里進行進一步的探究,以加深理解。

篇2: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工作計劃

  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20**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以*理論和“***”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統領全局工作;根據國家、上海和普陀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區教育教育黨工委、教育局20**年工作的部署,結合社會實踐中心的實際,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教委《關于進一步落實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若干意見》和《上海市學生農村社會實踐教育指導大綱(試行)》的文件精神,完善“以現代農業為主,傳統農業為輔,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綜合性實踐基地”的發展規劃。

  二、具體工作:

 ?。ㄒ唬┙ㄔO學農實踐基地,提升“環境育人”的教育內涵

  1.完成認知園-諧園(果園實踐區),預計一年完成一個。

  2.今年將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玻璃大棚5800平方米,塑料高棚4200平方米。

  3.基地預計明年初步開展網站建設。

 ?。ǘ嫿ㄌ飯@學堂課程,彰顯“實踐育人”的教育特色

  1.明年植樹節計劃開展小學五年級、初二年級實踐主題教育活動;

  2.與市農科院和華師大生命科學院等專業機構的開展共建合作,在教育學院的專業指導和共同參與下,推進“自然探索課程”,進一步豐富田園學堂的課程內容,提升內涵。

  3. 該套教材是在普陀區區域課程——農耕文化教育基礎上,在本中心校本教材《農耕文化嘗試讀本》的基礎上,開發的科學普及讀物。分成兩套三冊。目前正在開發以小學、初中為讀者對象的《漫游農耕園》,已經列入少兒出版社明年初的出版計劃中。并本中心明年計劃開發以高中為讀者的《農耕文化七日談》》

 ?。ㄈ┡c校內教育相配套,體現“服務育人”的中心職能

  1.加強和基層學校的互動,為學校特色(如“一校一品”)搭建一個展示平臺,有條件的可以共建創新實驗室,以點帶面,形成“區內走班制”的新亮點。

  2.通過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繼續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教育載體和內涵時空,如加強區域雛鷹獎章的探索工作,探索十四歲生日的新模式,組織全區少先隊員參與基地建設等。

  3.本中心開展了“我心目中的實踐基地”主題活動;

  4.明年計劃開展全普陀區研究性課題大賽;

篇3:韶逸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長遠規劃

  韶逸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長遠規劃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科普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大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探索小學防震減災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強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性,提高地震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減災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廣泛、持久地開展,進一步在校園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風尚。根據《湖南省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評選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長遠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各部門互相支持,積極配合,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教育,提高廣大中小學生應對突發性地震災害的能力,為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二、工作原則

  貫徹“以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科學求實的原則,主動、慎重、科學有效的開展防震減災教育,開辟防震減災教育第二課堂,全面提高我校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

  三、工作目標

  在市地震局、市教育局聯合指導下,在近年內創建成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

  四、主要工作

  1、在全校廣泛宣傳動員,成立防震減災科普活動領導小組和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根據創建標準制定學校的創建計劃,納入學校的整體工作計劃中。

  2、以點帶面,在教師中建立防震減災教研小組(組員不少于3位),在學生中建立防震減災活動興趣小組,各項活動都要制定具體的活動計劃,保證落實計劃,效果突出。

  3、注意學科滲透,發揮好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教學計劃,其余課時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調劑,保證學年不少于4課時。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和《科普法》,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學校地震應急預案,成立領導小組,為學校高效、有序地應對地震突發事件提供指揮平臺。

  5、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的優勢和多媒體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教育、互聯網等傳媒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防震減災教育。

  6、利用好“3.1”《防震減災法》實施日、“ 5.12”四川汶川地震日、“7.28”唐山地震紀念日、10月國際減災日、“11.9”消防宣傳日等特殊時間開展全校性的宣傳活動,并聘請有關地震局、消防隊專家到學校舉辦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講座,開展防震減災知www.zonexcapitaltr.com識競賽,組織學生參觀地震科普展覽等,使學生參與率達到100%。

  7、確定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櫥窗,利用好校園廣播站、宣傳欄、班級黑板報、校會、班會課、少先隊活動等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并利用對最新地震及災情等予以及時介紹,組織學生參觀地震知識的宣傳圖片。

  8、班主任定期召開防震減災科普知識主題班會或者討論會,解決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普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各班班主任作為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輔導員,每學期要求做到“五個一”,即:召開一次防震減災主題班會,出一期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板報,舉行一次防震減災演練,觀看一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影片,聽一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講座。

  9、適時組織地震應急演練,開展地震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模擬演習。通過應急演練檢驗學校的地震應急預案,提高學校的抗震救災能力,增強學生的自救互救技能。

  10、開展“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確保一方平安”科普宣傳教育聯動活動,向每個學生、家長發放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資料,加強學生、家長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不斷增強防震減災意識。

  五、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培養全局意識,樹立大教育觀。

  引導全體教職工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校的創建工作,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防震減災事業是一項特殊的社會公益事業,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為了進一步在學生中普及宣傳地震知識,增強學生防震意識,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會”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加強隊伍建設,促進隊伍的專業化發展

  加強師資建設是實現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校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要在全體教師中提倡要注重學科滲透和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除此之外,學校成立防震減災教研活動小組,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培訓、交流,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學校在學生中成立地震興趣小組,將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落實到實處。

  對學生進行理論上的輔導。組織觀看地震科普錄像及瀏覽地震網站,學生在每學期結束時寫地震方面的小論文,優秀文章在校園網站上發表。

  3、建立和完善各項常規制度。學校行政、年級組要密切配合,圍繞學校工作計劃,制定教學工作計劃,使課程設置、興趣小組、活動競賽等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制度建設是學校實施科技教育的有力保證,因此學校建立了一系列創建活動制度。主要包括:

 ?、賱摻I導小組例會制度;

 ?、趧摻萍驾o導員例會制度;

 ?、蹌摻ǔ晒剟钪贫?。

  4、多種途徑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要使全校師生都知道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要通過各種途徑來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我校在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方面準備采取以下做法:

 ?。?)開發防震減災校本課程。

 ?。?)加強《科學》、《品德與社會》等課中有關地震的內容講課力度,通過增加課時將防震抗震知識講深講透。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多媒體軟件、錄象、投影儀等現代化教輔手段,努力將課上得形象生動,使防震減災知識深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在校園網站內設置防震減災錄象和有關VCD片的鏈接點。

 ?。?)邀請縣地震、消防專家來我校作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報告

 ?。?)每年舉辦一次全員參與的防震減災知識競賽。

 ?。?)成立學校防震減災興趣小組,拓寬這些學生的防震減災知識面。

  我們堅信,通過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一定能夠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目的,對增強廣大師生自覺識別地震,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帶動全社會提高防震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必將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