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裝修幕墻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1.幕墻工程驗收時應檢查下列文件和記錄:
a幕墻工程的施工圖、結構計算書、設計說明及其他設計文件。
b建筑設計單位對幕墻工程設計的確認文件。
c幕墻工程所用各種材料、五金配件、構件及組件的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驗報告。
d幕墻工程所用硅酮結構膠的認定證書和抽查合格證明;進口硅酮結構膠的商檢證;國家指定檢測機構出具的硅酮結構膠相容性和剝離粘結性試驗報告;石材用密封膠的耐污染性試驗報告。
e后置埋件的現場拉拔強度檢測報告。
f幕墻的抗風壓性能、空氣滲透性能、雨水滲漏性能及平面變形性能檢測報告。
g打膠、養護環境的溫度、濕度記錄;雙組份硅酮結構膠的混勻性試驗記錄及拉斷試驗記錄。
h防雷裝置測試記錄。
i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z幕墻構件和組件的加工制作記錄;幕墻安裝施工記錄。
2.幕墻工程應對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標進行復驗:
a鋁塑復合板的剝離強度。
b石材的彎曲強度;寒冷地區石材的耐凍融性;室內用花崗石的放射性。
c玻璃幕墻用結構膠的邵氏硬度、標準條件拉伸粘結強度、相容性試驗;石材用結構膠的粘結強度;石材用密封膠的污染性。
3.幕墻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
a預埋件(或后置埋件)。
b構件的連接節點。
c變形縫及墻面轉角處的構造節點。
d幕墻防雷裝置。
e幕墻防火構造。
4.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劃分:
a相同設計、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幕墻工程每500~1000m2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m2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b同一單位工程的不連續的幕墻工程應單獨劃分檢驗批。
c對于異型或有特殊要求的幕墻,檢驗批的劃分應根據幕墻的結構、工藝特點及幕墻工程規模,由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協商確定。
5.幕墻及其連接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相對于主體結構的位移能力。幕墻構架立柱的連接金屬角碼與其他連接件應采用螺栓連接,并應有防松動措施。
6.隱框、半隱框幕墻所采用的結構粘結材料必須是中性硅酮結構密封膠,硅酮結構密封膠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
7.立柱和橫梁等主要受力構件,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應經計算確定,且鋁合金型材壁厚不應小于3.0mm,鋼型材壁厚不應小于3.5mm。
8.硅酮結構密封膠應打注飽滿,并應在溫度15℃~30℃、相對濕度50%以上、潔凈的室內進行;不得在現場墻上打注。
9.幕墻的防火應滿足規范要求且:
a應根據防火材料的耐火極限決定防火層的厚度和寬度,并應在樓板處形成防火帶。
b防火層應采取隔離措施。防火層的襯板應采用經防腐處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鋼板,不得采用鋁板。
c防火層的密封材料應采用防火密封膠。
d防火層與玻璃不應直接接觸,一塊玻璃不應跨兩個防火分區。
1.單元幕墻連接處和吊掛處的鋁合金型材的壁厚應通過計算確定,并不得小于5.0mm。
2.幕墻的金屬框架與主體結構應通過預埋件連接,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混凝土施工時埋入,預埋件的位置應準確。當沒有條件采用預埋件連接時,應采用其他可靠的連接措施,并應通過試驗確定其承載力。
3.立柱應采用螺栓與角碼連接,螺栓直徑應經過計算,并不應小于10mm。不同金屬材料接觸時應采用絕緣墊片分隔。
4.玻璃幕墻使用的玻璃應符合下列規定:
a幕墻應使用安全玻璃,玻璃的品種、規格、顏色、光學性能及安裝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
b幕墻玻璃的厚度不應小于6.0mm。全玻幕墻肋玻璃的厚度不應小于12mm。
c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雙道密封。明框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聚硫密封膠及丁基密封膠;隱框和半隱框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硅酮結構密封膠及丁基密封膠;鍍膜面應在中空玻璃的第2或第3面上。
d幕墻的夾層玻璃應采用聚乙烯醇縮丁醛(PVB)膠片干法加工合成的夾層玻璃。點支承玻璃幕墻夾層玻璃的夾層膠片(PVB)厚度不應小于0.76mm。
e鋼化玻璃表面不得有損傷;8.0mm以下的鋼化玻璃應進行引爆處理。
f所有幕墻玻璃均應進行邊緣處理。
5.隱框或半隱框玻璃幕墻,每塊玻璃下端應設置兩個鋁合金或不銹鋼托條,其長度不應小于100mm,厚度不應小于2mm,托條外端應低于玻璃外表面2mm。
6.明框玻璃幕墻的玻璃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玻璃槽口與玻璃的配合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的規定。
b玻璃與構件不得直接接觸,玻璃四周與構件凹槽底部應保持一定的空隙,每塊玻璃下部應至少放置兩塊寬度與槽口寬度相同、長度不小于100mm的彈性定位墊塊;玻璃兩邊嵌入量及空隙應符合設計要求。
c玻璃四周橡膠條的www.zonexcapitaltr.com材質、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鑲嵌應平整,橡膠條長度應比邊框內槽長1.5%~2.0%,橡膠條在轉角處應斜面斷開,并應用粘結劑粘結牢固后嵌入槽內。
7.玻璃幕墻的防雷裝置必須與主體結構的防雷裝置可靠連接。
8.石材幕墻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和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產品標準和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石材的彎曲強度不應小于8.0MPa;吸水率應小于0.8%。石材幕墻的鋁合金掛件厚度不應小于4.0mm,不銹鋼掛件厚度不應小于3.0mm。
9.石材幕墻的防雷裝置必須與主體結構防雷裝置可靠連接。
10.石材幕墻的板縫注膠應飽滿、密實、連續、均勻、無氣泡,板縫寬度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的規定。
11.石材幕墻應無滲漏。
檢驗方法:在易滲漏部位進行淋水檢查。
12.石材幕墻表面應平整、潔凈,無污染、缺損和裂痕。顏色和花紋應協調一致,無明顯色差,無明顯修痕。
13.石材幕墻的壓條應平直、潔凈、接口嚴密、安裝牢固。
14.石材接縫應橫平豎直、寬窄均勻;陰陽角石板壓向應正確,板邊合縫應順直;凸凹線出墻厚度應一致,上下口應平直;石材面板上洞口、槽邊應套割吻合,邊緣應整齊。
15.石材幕墻的密封膠縫應橫平
豎直、深淺一致、寬窄均勻、光滑順直。16.石材幕墻上的滴水線、流水坡向應正確、順直。
篇2:觀光電梯幕墻外墻面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觀光電梯幕墻外墻面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ㄒ唬┘夹g保證措施
建立質量、安全管理措施責任制
成立技術攻關和質量控制小組
發現問題,分析和找出問題的影響因素,制定措施,解決辦法,落實解決問題負責人,問題解決后總結經驗,杜絕再次發生類似問題。
(二)質量與安全管理措施
1、質量管理措施:本公司于97年通過德國TUVIS09001的認證,按IS09001質量保證體系,進行質量管理。確保產品質量是進行質量管理的中心目標。我公司的質量方針是:"發揚嚴、細、實精神,堅持高、精、尖標準。做一個工程出一個精品,讓業主放心,使用戶滿意"。產品質量和工程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存亡。針對本工程的特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建立由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直接領導下的項目經理直接控制,質檢部基層檢查的三級管理系統,形成一個由經理到生產、施工班組的垂直管理線。
為確保工程質量、 對本工程按以下質量控制程序進行施工:
2、施工設計管理措施:
a復核施工合同技術要求與設計是否相符。
b檢查預埋件是否齊全,位置是否正確,必要時采取補救措施。
3、生產質量管理措施:對進場各種原材料和附件進行質量檢查,是否符合有關技術標準,有無出廠合格證和產地證書,對不符合有關標準的各種材料和附件實行退貨或不投入下一道工序。校對進工地所有材料與訂貨合同的型號、規格、廠家是否一致,數量是否齊備,出廠合格證是否齊全。鋼板、型鋼、不銹鋼板是否有合格證,鋼材化學成份和力學性能測試報告是否齊全。普通鋼零件、鋼連接件表面熱鍍鋅層是否完好。
4、安裝質量管理措施:下列關鍵項目的施工安裝,實行專項簽準制度:
a層間連接桿安裝位置的確定就水平標高、角度、相鄰兩點的距離,頂層與底層、層間與標高距離均由專人復核,符合設計標準簽字認可后,進行下道工序作業。
b、焊接完畢,施工人員敲除焊查、自檢焊縫。經專檢人員用起聲波儀器探傷檢測,檢驗合格后簽了認可,并填報幕墻中間驗收單,經質監部門復檢后,進行下道工序。
c、玻璃安裝,由專檢人員復檢玻璃的水平直線的偏差,符合設計公差要求。全部調整完畢,再復檢合格后,由專檢人員簽字認可,進行下一道打膠工序。
5、建立施工檢驗制度:
a、施工人員自檢
b、專檢人員復檢。
c、監理公司終檢。
6、安全管理措施
a、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
b、規定現場施工人員佩戴安全帽、安全帶作業。
c、規定已使用的電器設備、接線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
d、電工和電焊工需持證上崗,焊接作業時設有防火設施,焊機外殼接地,確保人身安全。
?。ㄈ┕こ藤|量等級
本工程質量等級:優良。按優良工程等級進行施工和質量控制。
?。ㄋ模┠粔Π惭b質量控制要素
一、安裝前的質量工作重點
1、熟悉消化圖紙
幕墻設計人員必須熟悉消化建筑結構圖紙使外裝飾設計達到建筑師要求的效果。設計分格應得到建筑師的簽認。幕墻受力計算應與結構配合,并得到結構工程師的簽認。
2、設計交底
開工前,在熟悉消化圖紙的基礎上,由設計向施工作好設計工作交底工作,使設計意圖明確,質量要求法定,施工要點掌握,安全措施落實。
3、原材料質量驗收及保管:
進口材料按圖紙要求核對原材料的規格尺寸,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對產品質保書及合格證進行辨認。國產材料按圖紙要求核對原材料的規格,尺寸,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對產品質保書及合格證確認。原材料進入工地現場應分類按不同規定進行堆放,有專門材料員看管,防止損壞,偷竊。如果市場采購不到圖紙規定的原材料,代用品應得到設計的同意,不能自行代換。如果發現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應及時向公司匯報,絕對不可將有疑問的材料安裝上去,要保證件件合格,塊塊合格。
4、對半成品驗收
對加工廠出廠的半成品,工地材料員應逐一進行驗收,凡不合格一律退貨,絕不允許將不合格半成品安裝上去。
二、安裝質量管理措施
1、班組自查、自評,工序交叉驗收
每一班組的工作必須作到自查、自評,并作好自查記錄。上下前后的工序間,應對上一工序,前一工序進行驗收,合格才能進行后道工序,驗收應有記錄。
凡自查和交叉驗收不合格,質量員有權要求進行整改,直到合格為止。
2、接受監理和質檢站的檢查
在每道工序結束時請工地監理及質檢工程師進行檢查,凡是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一定要進行整改,直到合格為止。
3、總包方的檢查
在完成一個單位工作時應請建設單位或總包單位質量負責人到場檢查,凡遇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一定要整改,直到符合標準為止。
4、對下列關鍵項目的施工安裝,實行專項簽準制度
各樓層垂直桁架和鋼橫梁上的駁接爪的安裝位置及其垂直度、水平標高、進出位置、相鄰兩點的距離偏差、同層兩點的水平標高偏差均需由專檢人員接完畢,施工人員必須敲除焊渣自檢焊縫,并經專檢人員復查合格簽字后,再由專檢人員填報幕墻中間驗收單,經質監部門復查后方可進行防腐處理。幕墻安裝完畢,應由專檢人員復查其水平、垂直縫的偏差情況以整個立面與立面控制線的偏差情況,如果超差應調整至符合設計要求,全部調整完畢且復查合格、專檢人員簽字認可,由專檢人員應填報中間驗收單,并經質監部門復查后方要進行最后緊固和打膠。
5、施工檢驗制度
首先對鋼連接點的施焊接按質量進行評定,自檢后交監理或質檢站檢查,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各道工序均要進行檢驗評定,用表格填寫評定自檢記錄。對幕墻連接節點安裝質量檢測評定。
三、幕墻安裝的質量檢查項目
作業檢查項目說明
設定檢查的標準 檢查工具的精度
基準線的位置是否準確,鋼弦線的拉力是否足夠
吊錘是否完好目測尺量
預埋件和錨固件 位置準確度
施工精度
有無變形、生銹
防銹涂料是否完好按設計圖檢查
上墻節點 安裝部位(重點查看雙跨梁及多跨靜梁的節點位置)
上墻件和預埋件的焊縫連接
防銹處理
墊片是否安放完畢按設計圖檢查
構件安裝 安裝部位
加工精度,安裝后橫平豎直,大面平整
螺栓、鉚釘安裝固定
外觀:色調、色差、污染、劃痕·功能:
雨水泄水通路;密封狀態
防銹處理對照圖紙、樣板、現場實大構件等檢查
五金件安裝 安裝部位
加工精度
固定狀誠
外觀對照圖紙、樣板檢查
密封膠嵌縫 注膠有無遺漏
施工狀態
膠縫品質、形狀、汽泡
外觀、色澤
周邊污染按樣板要求
清潔 有無遺漏未清洗的部分
有無殘留物目測
附:玻璃幕墻金屬邊框的安裝要求
部位允許誤差(mm)
上、上框及兩側框玻璃中心線位置度±3
上、下玻璃框及兩側柱間距±5
篇3:金屬幕墻工程質量通病治理措施
金屬幕墻工程質量通病治理措施
1、工程質量通病治理計劃。
1.1幕墻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成立一個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并落實好具體的負責人與工作人員,同時對其進行幕墻施工知識培訓后方可上崗。針對不同要求或大型的工程應在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基礎上再成立一個長住工地的工程質量監督小組,隨時隨地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1.2當工程施工時確實遇到了問題,應組織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全體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探討研究,提出科學合理有效整改措施,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有關要求標準或超出關要求標準。
2、工程質量通病治理目標。
2.1要制定明確的質量方針(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及行業的有關標準制定明確的質量方針)
2.2要制定明確的工程質量通病治理目標(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及行業的有關標準制定明確的工程質量通病治理目標)
3、金屬幕墻施工過程中常出現的質量通病及治理措施。
金屬幕墻涉及工種較多,工藝復雜,施工難度大,比較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通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板面不平整,接縫不平齊。
產生原因:連接角碼固定不牢固,產生偏移;角碼安裝不平直;金屬板本身不平直。
治理措施:確保連接件的固定,應在角碼固定時放通線定位,且在上板前嚴格檢查金屬板的質量。
3.2密封膠開裂,產生氣體滲透或雨水滲漏。
產生原因:注膠部位不清潔;膠縫深度過深,造成三面粘結;膠在未完全粘結前受到灰塵沾染或損傷。
治理措施:充分清潔板材間的縫隙(尤其是粘結面);在較深的膠縫中填充聚乙烯泡沫棒,使膠形成兩面粘結,保證其嵌縫深度;注膠后認真養護,直至其完全硬化。
3.3預埋件位置不準,致使橫、豎料很難與其固定連接。
產生原因:預埋件安裝時偏離安裝基準線;預埋件與模板、鋼筋的連接不牢,使其在澆注混凝土時位置變動。
治理措施:預埋件放置前,認真校核其安裝基線,確定其準確位置;采取適當方法將預埋件與模板、鋼筋的牢固連接(如綁扎、焊接等)。
補救措施:預埋件向內凹入超出允許偏差范圍,采用長鐵碼補救;預埋件向外凸出超出允許偏差范圍,采用短角碼或剔去預埋件原預埋件改用化學錨栓將預埋件緊固于混凝土結構上;預埋件向上或向下偏移超出允許偏差范圍,則修改豎框連接孔或采用化學錨栓調整連接位置;預埋件漏放,采用化學錨拴連接或剔出混凝土后從新設置。
以上修補方法需經設計部門認可。
3.4膠縫不平滑充實,膠線不平直。
產生原因:打膠時,擠膠用力不均,膠槍角度不正確,刮膠時不連續。
治理措施:連續均勻擠膠,保持正確的角度,將膠注滿后用專用工具將其刮平,表面應光滑無皺紋。
3.5成品污染。
產生原因:金屬板安裝完畢后,未及時保護,使其發生碰撞變形、變色、污染等現象。
治理措施:施工過程中要及時清除板面及構件表面的粘附物;安裝完畢后立即從上向下清掃,并在易受污染破壞的部位貼保護膠紙或覆蓋塑料薄膜,易受磕碰的部位設護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