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工程項目事故管理辦法

7173

  工程項目事故管理辦法

  施工現場設置醫務室,日常應配備急救藥箱和擔架,藥箱內配足急救藥品。按消防規定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定期更換滅火藥物。亦要根據有關要求配備應急搶救工具。

  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后,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一般規定。

  一、當發生事故時,負傷人員或者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項目經理或安全主任及公司應急辦公室,并應馬上組織人力現場搶救受傷害者。

  二、第一時間進行"救死扶傷", 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人員,對必須在現場進行緊急搶救的,應采取應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進行施救。否則必須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車將傷者送到就近醫院進行搶救。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及擴大。

  三、事故發生后,各級人員應保持鎮靜及冷靜,切實負起本身責任,主動控制局面。要有組織、有指揮和結合實際進行妥善處理。

  四、認真保護事故現場及善后工作。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不得破壞,并劃出保護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五、因搶救受傷(害)人員,以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某些物體時,必須做好現場標記、拍照、錄像或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一般規定。

  一、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燒的物質,積極搶救燒傷者及使用施工現場所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自救工作。

  二、迅速準確地撥打119報警。在撥打119時,做到鎮靜撥號,說清火災單位的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燃燒部位、燃燒物質的性能等。

  三、報警后,派專人到約定的路口作引導人。

  四、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地選擇滅火用具。

  五、在撲救現場,應行動統一,如火勢擴大,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撲救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訊工具按規定時間內將事故情況進行上報。

  事故調查與總結

  一、建立健全事故調查報告制度,嚴格遵守事故報告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按事故級別成立調查小組,并按規定的事故級別填寫事故快報。

  二、當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各級應及時進行總結、分析,按"四不放過"原則及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并吸取事故教訓,落實整改措施。

  三、經常性組織員工進行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及安全生產專業技能知識學習,吸取事故的教訓,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舉一反三開展廣泛的自查自糾工作,提高全員的安全生產意識。

  四、進行安全管理評價,落實安全生產工作崗位責任制,嚴格遵守和貫徹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實現安全績效管理與安全科學評價有機結合。

  五、深入徹底分析事故原因,結合工作實際,檢討有關措施及方案,對相關預控措施及方案不斷充實、完善,以保證其有效性,并持續改進。

  事故級別劃分

 ?。ㄒ唬┨貏e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ǘ┲卮笫鹿?,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ㄈ┹^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ㄋ模┮话闶鹿?,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事故上報規定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篇2:制造工程部質量事故管理辦法

  制造工程部質量事故管理辦法

  質量事故,是指產品在生產及倉儲過程中發生質量不合格,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停產時間和經濟損失超過規定限額的事故。凡屬于人為原因,如違反操作規程、擅離工作崗位、超負荷運轉、設備維保不力、違反工藝標準以及監視不力等原因造成的質量事故,稱為責任事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一、質量事故等級的劃分

  質量事故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類。

  1.一般事故

  以下事故稱為一般事故:

  1)松散回潮后在制品的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4.5%;

  2)松散回潮后在制品的溫度偏離工藝要求溫度15℃;

  3)松散回潮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4)儲葉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5)熱風潤葉后在制品的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3%;

  6)熱風潤葉后在制品的溫度偏離工藝要求溫度15℃;

  7)熱風潤葉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8)切絲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9)儲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10)浸漬后煙絲出現一批(一鍋)不合格;

  11)成絲回潮后煙絲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0.9%;

  12)熱端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13)儲成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14)成品含雜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15)裝箱時標識不清或者錯牌號且數量不足10箱;

  16)成品煙絲箱混堆且數量不足10箱;

  17)成品煙箱暫存期間出現破損、受潮等影響包裝質量的情形且數量不足10箱;

  18)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壞且數量不足10kg;

  2.重大事故

  以下事故稱為重大事故:

  1)松散回潮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2)儲葉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3)儲葉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量不足1000kg;

  4)儲葉柜進出錯誤但幸未造成配方混雜;

  5)熱風潤葉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6)儲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7)儲絲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量不足1000kg;

  8)儲絲柜進出錯誤但幸未造成配方混雜;

  9)浸漬后煙絲出現二批(二鍋)不合格;

  10)成絲回潮后煙絲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2%;

  11)熱端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12)儲成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13)儲成絲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量不足1000kg;

  14)儲成絲柜進出錯誤但幸未造成配方混雜;

  15)成品含雜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16)裝箱時標識不清或者錯牌號且數量超過10箱但不足50箱;

  17)成品煙絲箱混堆且數量超過10箱;

  18)成品煙箱暫存期間出現破損、受潮等影響包裝質量的情形且數量超過10箱但不足50箱;

  19)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壞且數量超過10kg但不足50kg;

  3.特大事故

  以下事故稱為特大事故:

  1)備料配方錯誤造成投料錯配方;

  2)儲葉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3)儲葉柜進出錯誤造成配方混雜;

  4)儲葉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量超過1000kg;

  5)儲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6)儲絲柜進出錯誤造成配方混雜;

  7)儲絲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量超過1000kg;

  8)浸漬后不合格煙絲超過二批(二鍋);

  9)成絲回潮后煙絲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3%;

  10)熱端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11)儲成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12)儲成絲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量超過1000kg;

  13)成品含雜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14)裝箱時標識不清或者錯牌號且數量超過50箱;

  15)成品煙箱暫存期間出現破損、受潮等影響包裝質量的情形且數量超過50箱;

  16)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壞且數量超過50kg;

  二、質量事故分析及處理

  質量發生事故后,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損失擴大,按規定上報分管副總經理,并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根據“三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其他員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進行調查分析,嚴肅處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1.進行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

 ?。?)思想重視,及時分析。分析工作進行得越早、原始數據越多,分析事故原因和提出防范措施的根據就越充分,要保存好分析的原始數據。

 ?。?)分析事故時,要詳細了解周圍環境,多走訪有關人員,以便得出真實情況。

 ?。?)分析事故不能憑主觀臆測作出結論,要根據調查情況與測定數據進行仔細分析、判斷。

  2.認真做好事故的彌補工作,把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3.認真做好事故的上報工作。

  質量事故經過分析、處理后,工藝員應及時形成事故分析報告,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事故發生的前后經過。

 ?。?)對事故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

 ?。?)事故發生的原因。

 ?。?)事故責任人的確認。

 ?。?)對責任人的處罰措施或處罰意見。

 ?。?)應吸取的教訓。

  三、質量事故的處理

  質量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


是驚人的,杜絕和減少質量事故是各級質量管理人員的重要職責,任何質量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責任,對事故責任者應按情節輕重、責任大小,認錯態度好壞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事故的具體處罰規定如下:

  1、一般責任事故對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及沒有盡到管理責任的相關管理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提出警告,同時給予100~200元的經濟處罰。

  2、重大責任事故對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及沒有盡到管理責任的相關管理人員提出嚴重警告,并根據情節和損失程度對各責任人進行相應的行政處分,同時給予200~500元的經濟處罰。

  1、特大責任事故根據事故分析小組的分析情況上報總經理給予相關責任人留崗查看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罰。

  四、異議處理

  因質量情況錯綜復雜,凡出現對上文異議及上文未能涵蓋等情況皆由制造工程部解釋處理。

篇3:生產設備事故管理辦法(6)

  生產設備事故管理辦法(六)

  設備事故,是指生產設備因非正常損壞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停機時間和經濟損失超過規定限額的事故。

  一、設備事故等級的劃分

  設備事故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類。

  1.一般事故:修理費用一般設備在1000~30000元;或因設備事故造成全公司供電中斷10~30分鐘。

  2.重大事故:修理費用一般設備達30000元以上;或因設備事故而使全公司電力供應中斷30分鐘以上。

  3.特大事故:修理費用達50萬元以上,生產線停產一周以上。

  二、設備事故分析及處理

  設備發生事故后,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損失擴大,要保持現場,按規定上報分管副總經理,并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四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責任人未嚴肅處理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進行調查分析,嚴肅處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1.進行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

  (1)思想重視,及時分析。分析工作進行得越早、原始數據越多,分析事故原因和提出防范措施的根據就越充分,要保存好分析的原始數據。

  (2)不要破壞發生事故的現場,不移動或接觸事故部位的表面,以免發生其它情況。

  (3)要嚴格查看事故現場,進行詳細記錄或照像。

  (4)如需拆卸發生事故部件時,要避免使零件再產生新的傷痕或變形等。

  (5)分析事故時,除注意發生事故部位外,還要詳細了解周圍環境,多走訪有關人員,以便得出真實情況。

  (6)分析事故不能憑主觀臆測作出結論,要根據調查情況與測定數據進行仔細分析、判斷。

  2.認真做好事故的搶修工作,把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3.認真做好事故的上報工作。

  設備事故經過分析、處理并將設備修復后,應按規定填寫維修記錄,由部門主管工程師負責計算實際損失,填入設備事故報告損失欄內,報送公司領導。

  4.認真做好設備事故的原始記錄

  設備事故報告記錄應包括以下內容:

  (1)設備編號、名稱、型號、規格及事故概況。

  (2)事故發生的前后經過及責任者。

  (3)設備損壞情況及發生原因,分析處理結果。重大、特大事故應有現場照片。

  (4)發生事故的設備進行修復前后,均應對其主要精度、性能進行測試,設備事故的一切原始記錄和有關資料,均應存入設備檔案。凡屬設備設計、制造質量的事故,應將出現的問題反饋到原設計、制造單位。

  三、設備事故性質的確定

  設備事故按其發生的性質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責任事故:凡屬于人為原因,如違反操作維護規程、擅離工作崗位、超負荷運轉、加工工藝不合理以及維護修理不良等,造成的設備事故,稱為責任事故。

  2.質量事故:凡因設備原設計、制造、安裝等原因,引起的設備事故,稱為質量事故。

  3.自然事故:凡因遭受自然災害,造成的設備事故,稱為自然事故。

  不同性質的事故應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責任事故與質量事故直接決定著事故責任者承擔事故損失的經濟責任,為此一定要進行認真分析,必要時邀請制造廠家一起對事故設備進行技術鑒定,作出準確的判斷。

  四、設備事故損失的計算

  1.停產和修理時間的計算

  停產時間:從設備損壞停工時起,到修復后投入使用時為止。

  修理時間:從動工修理起到全部修完交付生產使用時為止。

  2.修理費用的計算

  修理費用系指設備事故修理所花費用,其計算方法為:

  修理費(元)=該次事故設備修復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元)

  3. 停產損失費用的計算

  設備因事故停機,造成工廠生產損失,其計算方法為:

  停產損失(元)=停機小時×每小時產出值(元)

  4.事故損失費用的計算

  由于事故迫使設備停產和修理而造成的費用損失,其計算方法為:

  事故損失費(元)=停產損失費(元)+修理費(元)

  五、設備事故的處理

  設備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杜絕和減少設備事故是各級設備管理人員的重要職責,任何設備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責任,對事故責任者應按情節輕重、責任大小,認錯態度好壞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事故的具體處罰規定如下:

  1、一般責任事故對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及沒有盡到管理責任的相關管理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提出警告,同時給予一定數額的經濟處罰。

  2、重大責任事故對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及沒有盡到管理責任的相關管理人員提出嚴重警告,并根據情節和損失程度對各責任人進行相應的行政處分,同時給予一定數額的經濟處罰。

  3、特大責任事故根據事故分析小組的分析情況上報總經理給予相關責任人留崗查看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罰。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