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MS的術語和定義
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中,對相關的術語作了如下明確的定義:
原文引用如下:
2 術語和定義
2.1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傷害、財產損失或其它損失的意外事件。
2.2審核 audit
為獲得證據和客觀評價所確定的準則是否被滿足的系統、獨立和文件化的驗證過程。
2.3持續改進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斷加強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工作,以全面改進用人單位職業安全健康績效的過程,該過程不必同時發生于所有的活動領域。
2.4危害 hazard
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
2.5危害辨識 hazard identification
識別危害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
2.6事件 incident
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
2.7相關方 interested parties
關注用人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績效或受其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2.8承包方 contractor
在用人單位的作業現場按照雙方協定的要求、期限及條件向用人單位提供服務的個人或組織。
2.9不符合 non-conformance
任何能夠直接或間接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損失或工作環境破壞的違背作業標準、慣例、程序、規章或管理體系要求的行為或偏差。
2.10目標 objectives
在職業安全健康績效方面,用人單位自身確定要達到的目的。
2.11職業安全健康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影響工作場所內員工(包括臨時工、合同工)、外來人員和其他人員安全與健康的條件和因素。
2.12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為建立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和目標并實現這些目標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聯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2.13 用人單位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職能和行政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或社團。
2.14員工代表workers' representative
員工代表是指工會代表,即由工會或其成員指定的或推選的代表;或選舉代表,即依照國家法律法規或集體決議,由員工自由選舉出的代表。
2.15員工的安全健康www.zonexcapitaltr.com代表 workers' safety and health representative
員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慣例選舉或指定的在作業場所職業安全健康問題上代表員工利益的人。
2.16績效 performance
用人單位根據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和目標,在控制和消除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方面所取得的可測量的結果。
注:績效測量包括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活動和結果的測量。
2.17主動測量 active monitoring
根據確定的標準檢查危害和風險預防與控制措施,以及為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所進行的活動。
2.18被動測量 reactive monitoring
對危害和風險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中的不足,如傷亡、疾病和事件等進行檢查、識別的過程。
2.19風險 risk
特定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后果的結合。
2.20 風險評價 risk assessment
評價風險程度并確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圍的全過程。
2.21 安全 safety
免遭不可接受的風險的傷害。
2.22 可承受的風險 tolerable risk
根據用人單位的法律義務和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已降至用人單位可接受的風險。
篇2:OHS管理體系審核組
OHS管理體系審核組
認證機構受理審核申請后應盡快進行審核準備工作。
1. 作出審核決定
(1)審核的目的、范圍;
(2)審核所依據的OHS管理體系標準;
(3)審核預定日期;
(4)如果推遲審核可能產生的影響;
(5)審核是否與其他OHS活動結合進行。
2. 收集被審核方信息
一般內容有:
(1)標明“受控制本”的OHS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以及有助于審核的來往函件;
(2)有助于審核員了解被審核方的總體情況,如被審核方的生產規模、組織機構、經營范圍、地理位置、設施布局、生產能力、產品種類、產品與工藝復雜程度、正常工作時間及部門管理人員名單等資料,以保證審核計劃的合理制定;
(3)被審核方的內部或外部審核報告、審核的檔案。
3. 確定審核組規模和成員
審核機構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確定審核組規模并指定審核組長。審核組規模和成員的確定應考慮如下因素:
(1)審核所依據的OHSMS標準;
(2)組織類型、規模、生產類型、復雜程度及有關法規要求;
(3)審核組所需具備的專業人員,是否需要有相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
(4)能使審核組成員特長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最佳組合;
(5)有利于與被審核方聯系、接觸所需的語種、語言技巧和個人技巧;
(6)能避免與被審核方產生厲害沖突及其他相關因素。
根據審核組規模和審核工作量的需要,審核組內還可分成小組,但須由審核組長或主任審核員確定小組長。
篇3:OHS管理體系審核結果的匯總分析
OHS管理體系審核結果的匯總分析
審核組有了若干份不符合報告,還不能在末次會議上對審核發表結論性意見,還應對審核的結果作一次匯總分析。匯總分析可以在末次會議前召開一次全體審核組成員會議上進行,以便對受審部門的OHS管理工作做一次總體評價。
匯總分析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從發現的不符合項分析:如不符合項的總數,其中嚴重不符合,輕微不符合各有多少項。如果審核是按部門進行的,則列出其不符合項涉及哪些要素,其中哪個要素最多或最嚴重。有了這些數據,大致可以說明這個部門的薄弱環節是什么。
(2)從發展的歷史和趨勢分析:將上次審核發現的不符合項的總數及其構成與這次相比較來看體系是否在持續改進還是退步。從對上次糾正措施完成的情況及有效性的分析也可看出OHS管理進步或不足的情況。
在這些匯總分析的基礎上可以總結組織在體系的建立、實施上有哪些薄弱環節及其嚴重度,從而得出整體性的結論意見。
5.末次會議
在現場審核即收集證據和審核發現完成之后,審核組應與受審核方的管理者和受審核部門的負責人員舉行未次會議,其主要目的是向受審核方介紹審核發現,能使他們清楚地理解和認識審核發現的事實根據。如果時間允許,審核方一般都在末次會議前與管理者代表交流,以避免在較大規模的末次會議上有任何分歧。應當盡可能在審核組長簽發報告之前解決意見分歧。關于審核發現的重要性和措辭的最終決定權屬于審核組長,盡管委托方和受審核方可能持有異議。
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長應就組織OHS管理體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做出總體評價和結論。結論應全面總結OHS管理工作的成績和問題。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長還應澄清或回答被審核方提出的問題,并告訴被審核方審核報告送發的日期。
末次會議又稱總結會,是對審核工作做出結論的會議,是經過審核組內部會議對被審核方審核的全部調查、分析、評估,確定了輕微不符合項、嚴重不符合項和擬出了不符合項報告之后召開的,是實施審核最后一環。
總結會由審核組長主持,按預定時間舉行,會議程序、內容包括:
(1)擬定出席會議www.zonexcapitaltr.com人員。只要可能,凡參加首次會議(見面會)的人員都參加,并在簽名表上簽名;
(2)感謝被審核方對審核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3)重申審核的類型、目的、范圍、依據和方法,扼要回顧審核情況;
(4)肯定被審核方在OHS工作上的優點和成績,但也有不符合項;
(5)由審核員“讀”出在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合項情況;
(6)重申審核是抽樣調查活動,申明可能有未發現的不符合項;
(7)全面總結并作出結論。介紹審核了多少部門,發現了多少不符合項,介紹運行體系對OHSMS標準的符合程度、實施程度和實施效果。然后,宣讀審核組基于客觀事實所作出的OHS管理體系是否有效性的結論。最后還應告訴被審核方,審核組是否將向審核認證機構推薦注冊;
(8)征求被審核方對不符合項報告、總結報告結論的意見。對不符合項報告內容提出一些小修改,經審核組長同意,可立即進行;對不屬于總結會上解決的問題,留待會后再討論;
(9)請被審核方代表在審核報告、不符合項報告上簽字,并將一份副本交被審核方作備忘錄和進行糾正工作;
(10)商定未盡事宜。若審核組決定推薦注冊,則要求被審核方做出對存在問題采取糾正措施的承諾,確定糾正的時間,并在2-4周內報告書面的糾正措施意見。對因存在嚴重不符合項等問題暫不推薦注冊的,則應當做出對存在問題采取糾正措施的承諾,并提出糾正時間;若不擬繼續申請注冊,則審核組長應在審核報告中向審核機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