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成本控制要點的淺探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以及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餐飲市場也在發生的較大的變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利潤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從內部管理抓利潤。加強財務管理,降低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是加強餐飲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
采購環節 -計劃采購,預先控制
餐飲及廚房采購的特點是:品種繁雜,原材料保質期短,價格變化大。特別是食品原料的采購工作,是廚房成本控制的重點也是難點。
建立原材料采購計劃和審批流程。餐飲部管理人員要根據酒店餐飲的營運特點,制訂周期性的原料采購計劃,并細化審批流程。如每日直接進廚房的原料,要按當天的經營情況和倉庫現有儲存量,來制定次日的原料采購量,并由行政總廚把關審核。重要的原料如燕、翅、鮑等要實行二級控制,要經總廚申報,餐飲總監審核報總經理審批。減少無計劃采購。對于計劃外及大件物品則必須通過呈報總經理批準進行采購。
建立嚴格的周期性詢價報價制度。目前,酒店餐飲的直接進廚房原料大都實行每10天為一個定價周期,對于日常價格相對穩定的品種則實行旬價、月價制。餐飲部建立周期性市場詢價制度并嚴格落實。以及時發現市場的價格變動情況。同時也可以發現時令菜肴,豐富餐飲的菜食品種。
執行分級定價方案。目前,酒店成熟運用的分級定價,有效制約了投標人、定價人及采購部三方。即投標人每旬投標,定價人和采購部人員共同開箱,采購部輸入投標價,餐飲部和采購部從另一方輸入市場詢價,由定價人根據三個渠道得來的原材料價格信息進行比較、篩選,綜合情況進行定價,三方不見面。
編制標準市場定單。為了使制定的各種食品原料的規格既符合市場供應,又滿足廚房生產需求,廚房管理人員必須嚴格編制本企業的采購明細單。食品原料的品種與規格繁多,其市場形態各不相同,因此,必須按照自己的經營范圍,制定本企業的采購規格,即原料規格,作為供貨商和驗收人員共同遵守的標準和驗收依據。
驗收環節-嚴把進貨關
驗收控制的目的,是根據酒店自己制定的食品原料質量規格,檢驗購進原材料,核對購進原料的價格、數量與報價和訂貨是否一致,并且將收到的各種原料及時送至倉庫或廚房。因此,驗收控制是把握好這個原材料進入廚房和倉庫的第一關。
確立明確的驗收標準。各酒店行政總廚應根據本酒店的菜單,制訂適應于市場且符合菜肴制作要求的原材料標準。對于直接進廚房的原材料,每日都要求由廚房專門的驗收人員,采購驗收人員對原料的數量、質量標準,與采購訂單與報價進行驗收把關。對于質量差、超預訂的原料堅決給予退回,保證流入廚房原料的質量和合理數量。
實行驗收責任人制度。驗收工作應由專職驗收員負責,業務上接受餐飲部的專業指導。驗收人員應具備豐富的原材料知識,懂烹飪、識原料、善鑒別。且需要定期走訪市場,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在驗收人員的選擇上,要求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誠實、精明、細心、秉公辦事。驗收人要做到“三個不收”:對于超量進貨、質量低劣、規格不符的不收;未經批準采購的物品不收;對于價格和數量與采購單上不符的不收。每日驗收要有餐飲部人員參與。驗貨結束后驗收員要填寫驗收憑證,如果以后發現質量問題,第一責任人要承擔責任。
貴重原材料標簽,專人管理。對于一些貴重的物品,應該建立標簽制,并由管事組專人管理。如燕、鮑等,不僅要有斤,還要記錄只數,量、份控制。對于一些貴重的海鮮,如龍蝦、象撥蚌等也要求記錄只數,以便于財務核算和控制。
驗收結果記錄檔案。要求采購和驗收人員每日填寫“采購驗收日報表”,記錄原材料供應情況,評價供應商的信用程度,并作好相關分析,每10天(定價前)要進行總結分析并將報告交餐飲部、財務部和總經理室。
庫存環節-有效降低庫存成本
庫存控制的目的是通過科學的庫存管理措施,以最低的庫存量保證酒店的運營。在我們對酒店總經理的考核中,也有關于庫存的具體指標,其目的就是降低庫存,加大現金流量。
完善定期盤存制度。餐飲部要定期做好二級倉庫的盤存。一般每半個月要進行一次。通過盤存,明確重點控制哪些品種,采用何種控制方法,如暫停進貨、調撥使用、盡快出庫使用等,從而減少庫存資金占用,加快資金周轉,節省成本開支。
以最低的資金量保證營業的正常進行。嚴格控制采購物資的庫存量。每天對庫存物品進行檢查(特別是冰箱和冰庫內的庫存物品),對于不夠的物品及時補貨,對于滯銷的物品,減少或停止供應,以避免原材料變質造成的損失。要根據當前的經營情況合理設置庫存量的上下限,每天由二級廚房倉管人員進行盤點控制,并做到原材料先進先出的原則,保證原料的保質質量,對于一些由于生意淡季滯銷的原料酒水等及時通過前臺加大促銷,避免原料到時過期造成浪費。
做好發貨管理工作。發放控制是貯存控制的重點之一。發放控制的目的是按營業需要發放與需求符合的原料規格和數量,從源頭上來控制成本支出。建立嚴格的出入庫及領用制度。倉庫應設立簽字樣本,特別是貴重物品要專人領用。倉庫管理人員做好原料出入的臺帳登記工作,這樣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每日經營情況與原料領出的數量比。要做到:沒有領料單,發放人員不得發放、領用;領料單填寫是不清楚,主管領導沒簽字或不符不發放;數量、金額不相符,填寫的內容與形式不符合酒店財務管理制度的要求不發放等等規則。對于一些貴重的酒水,則可以采用“瓶換瓶”的方法予以控制。
保質期的管理。餐飲部酒水、飲料、香煙等都有一定的保質期,有些物料保質期短,所有倉儲必須有標簽,并規定一定的保持預期,如飲料保質期前若干天必
須處理。某酒店曾發生一起投訴,原來客人在早餐就餐時,喝到的飲料是當天到期的,雖然最終酒店沒有任何損失,但卻給客人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
建立嚴格的報損丟失制度。對于原料、煙酒的變質、損壞、丟失制訂嚴格的報損制度,如餐具等制訂合理的報損率,超過規定部門必須分析說明原因,并與部門獎金考核掛鉤。
月底盤點要點。盤存是一項細致的工作,是各項分析數據的基礎。盤存的準確與否,也影響了成本的準確度。某酒店當月餐飲毛利率發現異常,公司財務部去檢查時發現,該酒店餐飲部在盤倉時只準確地統計在庫材料,而對在用材料只是毛估估,造成毛利率變化較大。所以在做盤存時,首先一個原則是先對實物后對帳;其次是要盤存在庫的原材料數量,更要細致盤點在用的食品原材料數量;其三是要盤存在庫飲料、在用飲料酒水(如開瓶已用未用完的數量)。
生產環節-標準化作業控制損耗
對于生產環節的控制,主要工作是建立標準體系。建立標準就是對生產質量、產品成本、制作規格進行數量化,并用于檢查指導生產的全過程,隨時消除一切生產性誤差,達到控制管理的效能。
標準成本與標準菜單。標準成本的制定,為了保證菜肴在制作、加工過程中,能夠按規定的份量和比例出品,并實現期望的毛利率。而標準菜單的制定,可以保證廚房工作的有序,并贏得期望的毛利。標準成本和標準菜單,是高星級酒店的質量保證。
編制廚房生產標準食譜。編制廚房原料生產加工的標準凈料率和熟制率。對新購進、從未使用過的原材料,應測試其凈料率和熟制率是否符合成本管理的要求和需要。標準食譜的內容應包括菜點名稱、制作份數、份額大小、投放原料的名稱、規格、數量,需要的生產設備,詳細的制作程序、時間、溫度和方法等。標準食譜不僅控制了各種原料的投放數量和規格,還嚴格控制了產品質量。
關注價格信息的變動,實行毛利率預警制度。針對不同季節的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定期預報價格變動并提前調整出品價格,有效穩固了毛利率。從某些方面來說,一家成熟的飯店,其毛利率的控制水平,體現了餐飲管理的成熟度。
操作過程中的監控。建立生產標準和控制方法,分別對加工、配制、烹調三環節操作標準制訂有效可行的控制方法。對某些經常容易出現生產問題的環節重點管理、重點檢查。提高各種原材料的綜合利用率,如目前我們多家酒店建立的二級廚房,就可以對各種半成品的利用率,物盡其用,降低損耗;對邊角料加以再利用,使原料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更有效的控制成本。
宴會、婚宴、會議團隊標準化菜單。菜肴制作的科學性是餐飲控制成本和毛利率的關鍵。酒店應對于宴會、婚宴、會議團隊制訂標準菜單。標準菜單要經過認真核算,而且要定期更新。如寧波開元大酒店,針對“會議之都”的品牌經營,制訂了“春夏秋冬”四季菜單,成功地穩定了餐飲經營?,F在,一些原材料價格變化大,而一些會議、婚宴預訂時間長,很難預測將來的原材料價格波動情況。所以他們對婚宴和會議預訂有一條成文的規定,就是只預訂場地,而菜單一般要求提前一個月或半個月確定,避免了企業在遇到市場價格變化大的情況下利益受損。同時要注意常年菜單與季節性菜單的搭配。
降低原料成本與烹調師效益掛鉤,杜絕加工過程的浪費。蕭山賓館在平時杜絕浪費這一點上抓住一個關鍵——把握生產過程中的原料控制和加強生產原料的控制,有利于使使加工技術更加合理,減少原料加工過程中的浪費,以及有利于加強原料加工及菜肴制作過程的控制,減少了短少的機會。
控制餐具破損和易耗品成本。餐具的損耗率控制是餐飲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制定了三級流程控制制度,專人負責,層層把關:備餐間不發破損餐具,洗滌間不收破損餐具,前臺服務不出破損餐具,抓住餐具破損的三個環節點,各個環節對到本崗位的餐具進行把關,如發現有破損的餐具退回上一環節,因責任不強而造成的餐具破損由當事人進行賠償。餐具的破損率大大減少,取得了良好的效率。對于一些易耗品等,則實行舊換新。
銷售環節-加強培訓提高銷售水平
銷售環節的控制。點菜信息到廚房-收款臺;廚房產品到餐臺-收款帳單到餐臺的關鍵環節控制點要建立操作規范。
零點銷售,巧妙搭配,提高滿意度。作為餐飲產品的出品部門,廚房要定期對前臺員工進行菜肴知識的培訓。尤其是新菜推出都要有培訓、有講解。而且廚師長要定期對點菜員進行菜食搭配、利潤控制、營養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前臺的銷售。
銷售排行榜分析?,F有餐飲競爭激烈,菜食創新頻率高,定期對菜品、酒水進行銷售排行榜分析,不僅能發現賓客的有效需求,更能促進餐飲的銷售。某酒店開業近4年,電腦中競有近8千道菜,而經過分析發現,平均每月出售的品種只有900種,而平均每月出售在6份以上的只有450種。如此造成備料量大、銷售量低、特色不明顯。建議酒店每季度(或每二個月)進行菜肴銷售排行榜分析,對于利潤高、受歡迎程度高的可以劃入“明星菜肴”,應大力推銷,如開發成“總廚推薦菜”;對于利潤高,受歡迎程度低的菜要查找原因,如介紹不到位、味道不受歡迎、菜單不精美等,要策劃如何銷售;對于利潤低但受歡迎程度高的菜,要創新研討,如何提高利潤;而對利潤低且受歡迎程度低的品種則應進行調整,以提高銷售效率和利潤率。
成本差異的確定和分析
餐飲管理人員定期召開成本分析會,并尋找原因,是餐飲成本控制的一項重要工作。
每月食品飲料成本核算。餐飲成本控制應以目標成本為基礎,對日常管理中發生的各項成本進行的計量、檢查、監督和指導,使其成本開支在滿足業務活動需要的前提下,不超過事先規定的標準或預算。所以部門應每日做好成本報表工作;每10天對毛利率報表進行分析;每月進行食品飲料成本核算,計算出食品成本率、飲料酒水成本率。
召開成本分析會。餐飲部每月召集一次會議,與財務部、餐飲成本控制員、市場部代表一起,召開財務分析會。結合當月的經營收入情況和成本支出以及與以前月度的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對于未達到或明顯超出毛利率標準的查找分析原因。
全員管理- 全面考核
加強能源
控制-降低能耗。培養全員節能意識?;鶎庸芾砣藛T加強巡查力度,風機、空調都根據季節的不同和經營的需要制訂開啟時間,在燃氣和水的使用方面也盡量控制浪費。一些酒店針對能耗控制編寫了《能耗控制知識手冊》,全員學習,養成習慣,降低能耗。餐飲部還應制訂明細的《歇業檢查表》,對每日歇業后進行檢查,每日應要求工程部抄報能耗,結合當天的營收情況進行對比,發現異常要馬上尋找原因。
減少設備老化的損耗。如原料的活養循環水及溫控、原料的儲存冷藏、菜肴加工器械、烹調制作設備等日常正確的維護與保養。
建立全面的經濟責任考核制度。要進一步做好成本控制,必須要建立嚴格的責任成本考核制度。根據餐飲年度的經營考核指標,對部門總監、行政總廚師進行責任考核。同時各項指標分解到區域和班組,在考核的基礎上與經濟利益掛鉤,做到有獎有罰。
科學定編,動態用人。要科學合理地定制定編定崗,并合理使用各類型的人員,并根據經營季節,動態使用人員,合理控制人力成本。
全員參與,提高意識。在各個工作環節、各個工作崗位的員工來說,是成本費用的直接有效控制者。只有全體員工從上到下組成一個全員成本管理的群體,形成一個人人為酒店,處處講效益的氛圍。
未來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和餐飲成本控制
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管理系統的運用,將會讓我們的管理更加便捷和高效??萍蓟彩遣惋嫻芾淼陌l展趨勢。采用信息管理工具,可以提高操作層效率,提高管理層控制力度,提高決策層決策的科學性。所以,餐飲從業人員應加強學習,提倡科學管理。
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標準化的餐飲成本核算體系。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系統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如我們以前運用的物流系統,可以科學化管理采購-驗收-庫存-標準菜單-成本核算-供應商溝通等。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現有軟件系統功能的應用。如現有的NCR 系統,可以定期做賓客消費分析、菜肴銷售排行等。為加強成本控制提供有用的數據。
做好餐飲成本控制,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要在既定的產品定位和產品標準的前提下,去控制成本。要注重目標市場和酒店的產品定位,關注品質是第一位的。要我們從工作流程中進行梳理,從工作習慣中進行改良,在工作制度方面加以完善,要增強把知識改化為利潤的能力。
篇2:餐飲成本控制與菜品質量
更多內容源自 綠化 餐飲成本控制與菜品質量
成本控制能不管質量嗎:
可以不需要提的問題了。目前很多朋友有這么一個誤區,似乎搞成本控制就光只是摳錢節約。不要忘了,我們的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利潤的最大化。如果控制成本而造成我們的利潤縮水,那就不是真正的財務,只是一個節約省錢的葛郎臺。餐飲業中,通過成本控制也能保證我們的菜品質量。如一道菜品通過成本監測,發現各項用量未能達到制訂的菜品標準用量,就必須調整用量以保證質量。只有在保證各項指標質量的前提下,在客人滿意的前提下,嚴防不必要的浪費,合理的控制我們的成本,才是我們需要的成本控制。
結論是肯定的,不可能,在我們的成本控制中,不是為了不管質量而不注重成本,在成本的控制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控制,首先是從采購物品的質量上來控制,還有就是在加工上,特別是在加工上的控制范圍較大,先要經過粗加工,然后是細加工,還有就是在菜品的保管上,不要以為加工好了就可以了,其實也有很多控制的因素,收撿不當而造成的浪費,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生意不好的情況下成本是最不好控制的,所以在生意越好的時候,菜品不會擔心不新鮮,更能達到客人的滿意度,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的因素至關重要!無論多么優秀的策劃和政策,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來執行,最終會出現“種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的結局。任何成功的模式背后,必然有一支實力團隊,必然落實到人的執行上。雖然一些因素也非常重要,是因為很多的產品并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也沒有多少高深的廣告投入,相反,倒是很多產品賣不動,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我們現在的市場還不是很規范,很完善。畢竟,能夠抓住老鼠才是好貓!
質量與成本的關系
--一個成功企業,先要質量后來成本。沒有一個高標準和高質量的要求,就不會出來更好的成本,沒有收入那來利潤這句話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往往我們會先考慮到成本問題,而質量往往沒有注意這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成本應是最后的成果來定,成果就是經營收入與最后成本來看?,F在市場的產品真真假假,同一個產品多種等級的成在,這就要看一個企業的定位問題。
--質量與成本都很重要,但質量是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而成本是在質量的前題下產生了。一個產品根據市場消費水平來定位,質量與成本所定的差異有多大,這些都是高級管理者的決策問題。對于這樣的決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但定位過高或過低,都會對企業的發展不利,所以說質量與成本由一個企業高級管理者的一個重要決策。
對于現在談這個問題,看起來好象有些老套,其實這個話題永遠都存在。我覺得是該如何來看待的問題。不管是如何控制還是如何要求質量。我們有點是該清楚的,就是不管怎樣,存本和質量都需一個底限,我們只能是在這當中找一個共同的點來完成。
餐飲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應該是以質量為前提的。
這是我的一個觀點。
理由如下:
1、餐飲的成本率其中有一個重要數據是營業收入,如果沒有這個,那么成本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從而無從談起。然,營業收入的取得又是以質量、客源等等諸多因素為基礎的,所以,餐飲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不能不管質量。
2、質量好,要求高并不就等于成本高。我們如果能夠在菜品質量上狠下功夫,把質量管理好,減少報損,那么菜品的出成率也就提高了,相應的成本率也就降低了。
3、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也是為了把菜品質量搞好,把營業收入提上去,好的成本管理方法會將這一連串相關聯的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百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認為這是個認識的誤區,成本與質量不是沖突的矛盾,應是統一的.關鍵在于要重總的成本來考慮,控制成本很容易被人誤當成越便宜越好,價格是下去了,可質量不過關,一樣是浪費.所以應把關質量,確定采購的質量標準,然后在該標準內進行成本的比較,這樣就可以做到既控制成本又保證質量.
不管我們哪個餐飲行業,對成本來說肯定都是很看重的一個問題,因為那是直接影響老板的利潤,回做生意的老板可能知道應該怎樣去控制成本,如故遇到黑心的老板,他才不管你的菜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怎樣,只顧自己賺錢。我相信后者肯定做的不長。
控制成本肯定要管好菜品質量,如果質量都上的不好,可想而知給你在好的菜品放在廚房也是出不來好菜??磥砦覀冾I導在現場的管理上是需要加強巡視,只有這樣才能把成本控制好而又能上出更好的菜品。
作為一個酒店的管理者,每時每秒都要為酒店老板節省資金,也就是說注意成本的控制,但是我個人認為成本控制是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來完成的,成本控制固然重要,但是質量沒有達到要求,成本控制就是沒用的,反而會帶來經濟效益一個月比一個月差的結果,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如何在成本控制和保證質量兩者之間尋求平衡點,那是非常重要的,保證質量能夠讓顧增加滿意度,會增加回頭客,能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而成本控制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為酒店帶來經濟效益,但是這兩者是互相矛盾的,成本控制得過嚴,會讓質量保證有所影響,成本控制過松,又會讓經濟效益降低,保證質量也不能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所以一個酒店的管理者,在這兩者之間尋求一個最有效的平衡點,為酒店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那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成本管理還是要管點質量的,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與大家進行探討:
1、采購 這是第一環,配備一名專職的采購員還是有必要的,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對采購工作進行嚴格的要求,加強對采購工作的指導,領導要抽時間與采購一起參與市場調查,同時也就能夠體諒到采購員工作的辛苦,關心其工作和生活,說到這,又扯到了人力資源管理上面了,其實這也沒錯,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運用得更多點的應該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
2、質量管理 驗收入庫這道工序很重要,這個崗位要安排合適的人選,且要以更高的要求來管理這個崗位,制定嚴格的作業標準,嚴懲違章操作,對其現成一個時刻有人在注意這項工作的感覺。
3、儲存和加工 這又是另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廚房管理的一個重點項目了,在這方面,相信從事廚房管理多年的家人都有很多的心得和體會的。
所有這些工作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從而形成一個成本控制的鏈條,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么整個這條鏈條都會出現問題。
的有這些,質量才是關鍵。
成本的控制和菜品的質量是密不可分的。菜品的質量是我們餐飲業重要的體現。沒有好的菜品質量,就不會有更多
的消費者,就算有也會慢慢的下滑企業就沒有利潤將導制關閉。只注意成本也不行,會導制各個方面的下絳。成本和質量是企業的重點。
成本控制當然能保證質量,因為要看你怎么樣的控制成本,是否看這個項目的具體宏觀調控,很多時候,我們比如一些企業好象拿出大把大把的錢去辦一個項目,而沒有很好的規化,比如,你的辦事人員,明明可以多看兩家商家的貨,而他不負責任的就芒然的沖動, 不須要考察,就會給企業造成損失,最后比如我們說簡單一點,一個公司的電話假如去有很好的理由(工作理由)而在電話交談中去談私人電話,或者是和對方談些花園式的圈圈.這樣電話費高昂,難道就不可以把他變成卡式的,一個人給你一個具體的金額卡,哪么這樣的成本控制就會相當的好.其實還有很多的案例,都能說明這一點的
樓上說的一點不錯。。。餐飲業的生存。不能以一個角度來看待。所以常常會顧此失彼。到底控制成本和質量要求哪一點更重要呢?我覺得這兩點根本不能相提并論,不過兩點有著密切的關聯,而這個關聯是由利潤來互相限制的,控制成本肯定要降低一方面的質量,質量要求肯定要提高一方面的成本,如果把控制成本的目光投向和菜品無關的地方,那樣,菜品的質量就無可憂慮。剩下的不知道怎么說了,文化程度有限,不知道怎么表達。
成本的控制難道不管質量嗎?對這樣一個問題 來說是有很多小型的餐廳和為了牟取暴利的大型餐廳有這種情況發生。但是他們都是好景不長,作部了多久肯定是關門。成本對我們的老板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結果,但會知道想的老板肯定是把質量和成本是連接在一起的。如果只為了成本而不把質量抓好。相信在短時間內會關門。就向我們自己去街上買菜一樣,在選菜的時候都要仔細的挑選才買。所一說成本和質量是同等的重要。
我們提倡的是在保證菜品質量的前提條件下,去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雖然成本雖要去控制,但是我們的菜品質量才是最為關鍵的,菜品是一個企業生存的命脈,做得好就是一筆無行的財富,做得不好就是一顆定時炸蛋,危機重重。所以不管如何去控制成本,我們都必須要保證我們的菜品質量。
切不可一味的追求成本控制,從而忽略了我們的菜品質量,不管在什么情況下,菜品的質量都應該放在首位。如果菜品質量控制得不好,沒有客人來吃,那么我們成本在怎么控制也是多余的,因為我們的菜品一日沒有完全成功的售出,那么我們的菜品就將會越積越多,相對而言,成本也在跟隨著慢慢的上漲,因為我們今天能做一份的菜品等到明天可能就變成半份了或者更少。
所以,成本控制與菜品質量都是缺一不可的,兩者都不能放松。
作為餐飲業來講, 成本的控制,在正常的情況下,成本控制從幾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從采購的第一關開始進行成本控制,第二關是驗收的是否嚴格把關;第三方面那就是使用部門的運用;
首先說一說第一個關口,作為采購來說,大部的都把價格的高低定為了決定成本的因素,我個人認為價格是一方面,最主要是所買的產品它的出成率的多少,成品的單價才是真正的成本,我們不要被產品的單一價格而蒙蔽了真實的成本在哪里?
成本的控制能不管質量嗎?餐飲業的四大環節決定于:采購,庫管的驗收質量把關;庫存量的多少,操作員的合理運用,第一:如果采購員購進的菜品質量不好,浪費會很大,成本會上升:第二:庫管的驗收工作也是馬虎不得要嚴加把握好質量關,成本才會得以控制;第三:庫存量是關鍵,庫存量多,一時用不完時間久而會爛掉,要有計劃性;第四:操作員更重要合理化運用。
篇3:餐飲廚房成本管理---浪費問題研究
餐飲廚房成本管理---浪費問題研究
對于目前在中餐廚房中普遍存在的浪費現象,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更談不上對廚房浪費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一般提到廚房都是從加強管理和加強成本核算方面做文章和定措施,如果對廚房現存的浪費現象分析的不夠細致,列舉的不夠充分,很難引起管理人員以及從業者們的高度重視,長此下去,
對于實際浪費現象就會見怪不怪,甚至習以為常。而杜絕浪費若不能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從業人員的工作過程中,菜肴的成本價格優勢便體現不出來。
總的來說,餐飲廚房中所存在的浪費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傳統的加工方式造成的浪費
餐飲廚房在傳統加工方式方面造成的浪費是很大的。這種浪費有一些是暫時無法避免的,只能從采取更合理的加工方式入手,最大限度來減少浪費。而且這類浪費隨時發生,有時又受從業人員的情緒所左右,規定和制度對此無可奈何,因而也就見怪不怪了。但如果這方面的浪費不減少、不杜絕,酒店的管理談何科學與規范呢?
傳統的加工方式所造成的浪費表現在很多方面:因沒有凈菜供應而造成廚房的用水過多;烹調菜肴時食用油使用過多;為加工一道特殊菜、特色菜投入過多,造成燃料、水、電等成本浪費;學徒工加工菜肴不成功造成的浪費;爐臺調料、湯料因保管不善變質或剩余漿、糊、粉、芡料的浪費;使用后的炸油,腌漬主料的調味料棄料,不夠單獨加工一份菜肴使用的剩余蛋液,熬油后的油漬,雞、肉泥剩料即某些調味料,也多數都被倒掉或用水沖入下水道等等。傳統加工方式的浪費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是能減少或杜絕的,作為工作人員不能輕視這類浪費現象,應該設法改進加工方法。
二、 責任性浪費
這是指管理不嚴或者責任心不強而造成的浪費。此類浪費現象幾乎隨時隨處可見。例如,廚房自來水的跑、冒、滴、漏或用后不關;飲事電器設備的空轉;空火爐灶不及時關、壓火;照明燈具長明不關;排風、排煙設備空轉;原料加工無計劃或一次性加工過多而造成的浪費,或因未經及時加工處理而造成霉變、混雜、污染等,最后只能做垃圾處理;對于廚房炊具、爐具、機冷藏、加工、消毒電器等因使用不當造成損壞報廢等等。
以上現象都是責任性浪費的種種表現,屬于無謂的浪費。責任性浪費說明說明廚房管理水平不高,需要管理者認真加以研究。
三、 觀念性浪費
觀念性浪費主要是指食客因比闊氣、講體面、重面子造成的浪費,由于菜肴的加工方法和風味特點等原因,無論是散座還是宴席上,餐桌上吃不完的飯、菜、湯、水果及點心比比皆是。幾乎看不到一家餐廳有一桌完全空凈的盤、盆、碗、碟。食客們明知吃不完也要點,而對一些原封不動的菜肴點心,服務人員在收臺時也未能做到及時回收進行再利用,滿桌的雞鴨魚肉甚至是更高檔的菜肴便統統被倒進泔水缸中去了?!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的教誨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已經成為一句遙遠而蒼白的感慨。
俗話說:節約猶如針挑土,浪費如同浪淘沙。為了生產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質財富稱為消費,而對人力、財物、時間等使用不當或沒有節制稱為浪費。在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前者需要刺激,而后者則是可恥的,希望能喚起我們的管理者與廣大從業人員的重視,莫使大浪再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