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早就不是一個場所描述的詞語,而是與“農村”地位對等的社會空間符號。在當下中國,“農村”和“城市”是兩個主流社會空間,但又是兩個非常割裂的空間。它們有各自的生產力以及生產關系,謀食與連系的方式,都大大不同,因此農村人去城市,或者城市人到農村,短時間內都難以適應。
農村世界的生產方式是“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已經滲透了當代鄉村,但是每個人都是具體“糧食”的生產者,這種交換關系還是以“物”易“物”的升級,要想獲得更多的財富,你得埋下頭生產,可以10年不去縣城。而凌駕于農村之上的城市世界是不直接生產具體“食物”的,他們是通過“聯系”的間接方式,來獲得“食物”。所以,農村里的財主,是埋頭工作的專業戶;而城市里的財主,則是龐大人際網絡的控制者。
可能是陰陽調節的規律所致。農村的物質世界是拜自己,但精神世界卻是“拜別人”,以獲得超越一畝三分地的生命空間(“別人”甚至是超越凡人的鬼神)。城市的物質世界是拜別人(城市人的每一分錢,都是靠索取、剝削等方式獲得的),但精神世界卻是拜自己,城市人口的精神寄托很多,美食、寵物、宗教、愛好等等,但他們歸根結底是信“我教”,以讓在交換中解構的價值,最后能回歸本真。
這里所謂的“郊區樓盤”,與城市規劃的“郊區化運動”非同一意義,雖然它們靠得太近了。后者是指城市人口增加帶來的城市地盤擴張,郊區化運動每占領一塊菜花地,就改變了這里的土地屬性。而前者是講城市人口主動離開城市,到離城市有一段距離的郊區置業的行為,并不改變土地屬性,可能打開窗戶,看到的就是菜地。
具體在成都,“郊區化運動”只是幾大副中心的建設,而“郊區樓盤”,則是指三環以外,譬如華陽、牧馬山、溫江、青城山、泥巴沱、龍泉、崇州等小城周圍的樓盤。這兩種樓盤的購買心態也不一樣,購買副中心樓盤者,是想先忍受農村氣息,等待城市將其包圍,而買“郊區樓盤”的人,要的就是迥異于城市的生活感受,如果城市氣息太濃,反而不喜歡。
市場上表面風生水起的“郊區樓盤”,其實埋藏著巨大的危機?,F在一些樓盤銷售尚可,那是因為置業熱潮帶來的沖動效應,一旦市場熱度降低,回歸理性,目前這種“郊區樓盤”的問題,就會統統爆發出來。
運作“郊區樓盤”,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人們為什么要離開城市,住進那種沒有城市氣息的農村”?在過去的運作模式里,我們在菜花地以及農村統治的山與水間修建的城市建筑,就開始銷售,并將簡單的將這種購買行為理解為回歸山水自然,但這種理由是十分不可靠的。如前所述,“城市”與“農村”是兩個如“雞圈”與“鴨圈”般不同的世界,其堡壘十分堅固。以前一個農村人想要進入城市世界,第一步就是痛苦的身份洗禮,要么十年寒窗苦讀,要么花錢買戶口,要么通過招工考試,患得患失搞出人命的都有;現在農村與城市之間雖然不需要身份驗證了,但第二步也非常痛苦,那就是意識的洗禮,兩個世界迥異的謀食與精神滿足的規則,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弄懂,混淆的價值觀,在哪一個世界都很痛苦。
很顯然,城市人購買“郊區樓盤”,不是為了變成農村人,而是要繼續維系其城市人身份與意識?!敖紖^樓盤”的致命問題就出現了,比身份切換更慘,我們需要解決“空間錯位”的問題,城市人生活于農村的這一空間錯位問題,難度和解決民工進城的社會問題一樣。
寄情山水縱然瀟灑,但山水間以“拜他人”的方式謀不到物質滿足,以“拜自己”的方式獲得不了精神滿足,并會墮入黑洞般的寂寞空間。這些問題已經在入住的“郊區樓盤”里表現出來,比如在青城山,依托世界文化遺產得優勢,一些樓盤銷售十分火爆,業主入住的開始十分新鮮,一家人夏天開車來到小屋,爬了前山爬后山。但只有靠山吃飯的人才真正愛山,城里人爬一次還可以,爬兩次就叫累,第三次根本就不上去了。一家人坐在四合院里,望著山,感受空氣清涼,覺得這房子賣得真不錯。然后就張羅吃飯問題,發現配套嚴重不足,需要去都江堰,這是問題的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忍受配套不足,多去幾次后,就發現旅途感受乏善可陳,同伴都是家人那些老面孔,農村人到城市每天都可以交道新的朋友,但城市人不可能和青城山的土著成為真正的朋友。城市里得到的“拜他人”習慣得不到滿足,風景看煩了。就覺得每周風塵仆仆跑一次,還不如在城里泡一壺茶。然后細算花二三十萬來住個新鮮,不如花錢住旅店。
當“郊區樓盤”熱遇到在入住之后的冷潮,這種業態就會受到比較致命的打壓。價值就被旅店取代了。
還是回到問題之最開始:“城市人為什么要離開城市?”??梢钥隙ǖ氖?人往高處走,他不是為了變成農村人(在現代社會,城市始終凌駕于農村之上)。城市人離開城市,原因大致有四個方面;
1、家族尚未完全進化為城市人口的聯系,自己進入了城市,當家族里還有人在農村。探親、過節等行為。
2、獲得城市稀缺感受的補充。(1)、氣候節令的需求,比如避暑滑雪;(2)、知識的增長,比如旅行、探險;(3)、新的玩樂方式,比如露營、漂流、登山;(4)、生活節奏的調節,比如休閑、泡溫泉、呼吸空氣等。每一種感受的補充,都有強大的需求和產業鏈條。
3、異度空間的尋找。城市里很多人因為極度成功或者極度失敗失望,對城市產生的厭倦、逃避或者回避心態,出現離開城市的行為
4、商業機會的獲得。比如在景區經營商業,農村販賣糧食,山區修建電站等等。
除開第1和第4的客觀要求,讓城市人離開城市的主觀原因,是在渴求一種對城市生活進行補充的異度空間。城市本身有許多硬件的不足,比如空氣、人工化、快節奏、狹小等等,居住者需要另外的空間來進行調節,以彌補城市本身的不足。
由此,我們定論“郊區樓盤”的幾個性質:
1、具有彌補城市生活不足的先天條件。山、水、物、風情皆可。
2、非農村,也非傳統之城市,介于二者的灰空間,是主城市的補充。
3、綜合以上兩點,“郊區樓盤”是“農村的形,城市的魂”——外在的東西越“自然”越好,而內在的生活規則,則是要城市化的。
而反觀過往的郊區樓盤開發,無論是天下青城,還是芙蓉古城,恰恰走了相反的路線——城市的形,農村的魂。居住者獲得的是很城市的建筑規劃空間,無論景觀、道路、立面、戶型等等,都很城市化,這姑且不去計較,大環境往往能一俊遮百丑;但是樓盤里面的生活規則,則是非常農村的,配套非常不健全,缺乏網狀的關系鏈條,居住感受如同在孤島。
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真正的解決,那么剛剛興趣的“郊區樓盤”市場份額,必將受到私家車普及帶來的自駕游,以及結伴、參團等成熟的旅游業沖擊。經過第一輪置業沖動以后,消費者深知,固定到一個地方置業的投入產出比,勢必沒有按照心意走四方劃算。世界文化遺產的青城山尚且如此,那么龍泉、雙流、郫縣、新都、崇州更難逃此命。
所以,運作郊區樓盤,開發商必須明了以下幾點:
1、“郊區樓盤”不是在郊區建一個樓盤。而是要建設異度的城市空間,城市外的城市空間,請先確定你的空間屬性。
2、盡量的開放,而非封閉。城市樓盤,回家就是休息,營造自我的小空間;郊區樓盤,回家就是玩耍,必須開放社區,甚至將住宅成為景點的一部分,以讓人們能夠更多的接觸以及創造更多的游玩方式。
3、將城市生活的習慣要移植過去。購物、家政等等都是淺層次的要求,要有“夜生活”,一個習慣夜生活的城市人,是難得在九點鐘就爬上床的。
4、重視群體性。如果不在開發過程中去調度群體性需求,購房者在入駐以后靠自己的微薄力量,更難調動群體性。
5、忘掉城市樓盤開發,城市里只做開發,只需要重視建筑形態,因為城市樓盤已經有整個城市當作大環境配套。做開發郊區樓盤,只談別墅和宅院或者山莊等建筑形態,勢必敗北。
6、將你的樓盤成為大環境的一部分。根據地塊所在區域的屬性,來審視產業鏈條。審視清楚以后,你發現你做的有可能不是房地產,而是旅游房地產。
7、最后一點,如果你只考慮了建筑形態,可能你會不明不白的成功,也可能不明不白的失敗。
篇2:郊區樓盤的平臺運作思路
城市早就不是一個場所描述的詞語,而是與“農村”地位對等的社會空間符號。在當下中國,“農村”和“城市”是兩個主流社會空間,但又是兩個非常割裂的空間。它們有各自的生產力以及生產關系,謀食與連系的方式,都大大不同,因此農村人去城市,或者城市人到農村,短時間內都難以適應。
農村世界的生產方式是“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已經滲透了當代鄉村,但是每個人都是具體“糧食”的生產者,這種交換關系還是以“物”易“物”的升級,要想獲得更多的財富,你得埋下頭生產,可以10年不去縣城。而凌駕于農村之上的城市世界是不直接生產具體“食物”的,他們是通過“聯系”的間接方式,來獲得“食物”。所以,農村里的財主,是埋頭工作的專業戶;而城市里的財主,則是龐大人際網絡的控制者。
可能是陰陽調節的規律所致。農村的物質世界是拜自己,但精神世界卻是“拜別人”,以獲得超越一畝三分地的生命空間(“別人”甚至是超越凡人的鬼神)。城市的物質世界是拜別人(城市人的每一分錢,都是靠索取、剝削等方式獲得的),但精神世界卻是拜自己,城市人口的精神寄托很多,美食、寵物、宗教、愛好等等,但他們歸根結底是信“我教”,以讓在交換中解構的價值,最后能回歸本真。
這里所謂的“郊區樓盤”,與城市規劃的“郊區化運動”非同一意義,雖然它們靠得太近了。后者是指城市人口增加帶來的城市地盤擴張,郊區化運動每占領一塊菜花地,就改變了這里的土地屬性。而前者是講城市人口主動離開城市,到離城市有一段距離的郊區置業的行為,并不改變土地屬性,可能打開窗戶,看到的就是菜地。
具體在成都,“郊區化運動”只是幾大副中心的建設,而“郊區樓盤”,則是指三環以外,譬如華陽、牧馬山、溫江、青城山、泥巴沱、龍泉、崇州等小城周圍的樓盤。這兩種樓盤的購買心態也不一樣,購買副中心樓盤者,是想先忍受農村氣息,等待城市將其包圍,而買“郊區樓盤”的人,要的就是迥異于城市的生活感受,如果城市氣息太濃,反而不喜歡。
市場上表面風生水起的“郊區樓盤”,其實埋藏著巨大的危機?,F在一些樓盤銷售尚可,那是因為置業熱潮帶來的沖動效應,一旦市場熱度降低,回歸理性,目前這種“郊區樓盤”的問題,就會統統爆發出來。
運作“郊區樓盤”,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人們為什么要離開城市,住進那種沒有城市氣息的農村”?在過去的運作模式里,我們在菜花地以及農村統治的山與水間修建的城市建筑,就開始銷售,并將簡單的將這種購買行為理解為回歸山水自然,但這種理由是十分不可靠的。如前所述,“城市”與“農村”是兩個如“雞圈”與“鴨圈”般不同的世界,其堡壘十分堅固。以前一個農村人想要進入城市世界,第一步就是痛苦的身份洗禮,要么十年寒窗苦讀,要么花錢買戶口,要么通過招工考試,患得患失搞出人命的都有;現在農村與城市之間雖然不需要身份驗證了,但第二步也非常痛苦,那就是意識的洗禮,兩個世界迥異的謀食與精神滿足的規則,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弄懂,混淆的價值觀,在哪一個世界都很痛苦。
很顯然,城市人購買“郊區樓盤”,不是為了變成農村人,而是要繼續維系其城市人身份與意識?!敖紖^樓盤”的致命問題就出現了,比身份切換更慘,我們需要解決“空間錯位”的問題,城市人生活于農村的這一空間錯位問題,難度和解決民工進城的社會問題一樣。
寄情山水縱然瀟灑,但山水間以“拜他人”的方式謀不到物質滿足,以“拜自己”的方式獲得不了精神滿足,并會墮入黑洞般的寂寞空間。這些問題已經在入住的“郊區樓盤”里表現出來,比如在青城山,依托世界文化遺產得優勢,一些樓盤銷售十分火爆,業主入住的開始十分新鮮,一家人夏天開車來到小屋,爬了前山爬后山。但只有靠山吃飯的人才真正愛山,城里人爬一次還可以,爬兩次就叫累,第三次根本就不上去了。一家人坐在四合院里,望著山,感受空氣清涼,覺得這房子賣得真不錯。然后就張羅吃飯問題,發現配套嚴重不足,需要去都江堰,這是問題的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忍受配套不足,多去幾次后,就發現旅途感受乏善可陳,同伴都是家人那些老面孔,農村人到城市每天都可以交道新的朋友,但城市人不可能和青城山的土著成為真正的朋友。城市里得到的“拜他人”習慣得不到滿足,風景看煩了。就覺得每周風塵仆仆跑一次,還不如在城里泡一壺茶。然后細算花二三十萬來住個新鮮,不如花錢住旅店。
當“郊區樓盤”熱遇到在入住之后的冷潮,這種業態就會受到比較致命的打壓。價值就被旅店取代了。
還是回到問題之最開始:“城市人為什么要離開城市?”??梢钥隙ǖ氖?人往高處走,他不是為了變成農村人(在現代社會,城市始終凌駕于農村之上)。城市人離開城市,原因大致有四個方面;
1、家族尚未完全進化為城市人口的聯系,自己進入了城市,當家族里還有人在農村。探親、過節等行為。
2、獲得城市稀缺感受的補充。(1)、氣候節令的需求,比如避暑滑雪;(2)、知識的增長,比如旅行、探險;(3)、新的玩樂方式,比如露營、漂流、登山;(4)、生活節奏的調節,比如休閑、泡溫泉、呼吸空氣等。每一種感受的補充,都有強大的需求和產業鏈條。
3、異度空間的尋找。城市里很多人因為極度成功或者極度失敗失望,對城市產生的厭倦、逃避或者回避心態,出現離開城市的行為。典型的有國外的鄉村俱樂部或者郊區的藝術家村莊。
4、商業機會的獲得。比如在景區經營商業,農村販賣糧食,山區修建電站等等。
除開第1和第4的客觀要求,讓城市人離開城市的主觀原因,是在渴求一種對城市生活進行補充的異度空間。城市本身有許多硬件的不足,比如空氣、人工化、快節奏、狹小等等,居住者需要另外的空間來進行調節,以彌補城市本身的不足。
由此,我們定論“郊區樓盤”的幾個性質:
1、具有彌補城市生活不足的先天條件。山、水、物、風情皆可。
2、非農村,也非傳統之城市,介于二者的灰空間,是主城市的補充。
3、綜合以上兩點,“郊區樓盤”是“農村的形,城市的魂”--外在的東西越“自然”越好,而內在的生活規則,則是要城市化的。
而反觀過往的郊區樓盤開發,無論是天下青城,還是芙蓉古城,恰恰走了相反的路線--城市的形,農村的魂。居住者獲得的是很城市的建筑規劃空間,無論景觀、道路、立面、戶型等等,都很城市化,這姑且不去計較,大環境往往能一俊遮百丑;但是樓盤里面的生活規則,則是非常農村的,配套非常不健全,缺乏網狀的關系鏈條,居住感受如同在孤島。
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真正的解決,那么剛剛興趣的“郊區樓盤”市場份額,必將受到私家車普及帶來的自駕游,以及結伴、參團等成熟的旅游業沖擊。經過第一輪置業沖動以后,消費者深知,固定到一個地方置業的投入產出比,勢必沒有按照心意走四方劃算。世界文化遺產的青城山尚且如此,那么龍泉、雙流、郫縣、新都、崇州更難逃此命。
所以,運作郊區樓盤,開發商必須明了以下幾點:
1、“郊區樓盤”不是在郊區建一個樓盤。而是要建設異度的城市空間,城市外的城市空間,請先確定你的空間屬性。
2、盡量的開放,而非封閉。城市樓盤,回家就是休息,營造自我的小空間;郊區樓盤,回家就是玩耍,必須開放社區,甚至將住宅成為景點的一部分,以讓人們能夠更多的接觸以及創造更多的游玩方式。
3、將城市生活的習慣要移植過去。購物、家政等等都是淺層次的要求,要有“夜生活”,一個習慣夜生活的城市人,是難得在九點鐘就爬上床的。
4、重視群體性。如果不在開發過程中去調度群體性需求,購房者在入駐以后靠自己的微薄力量,更難調動群體性。
5、忘掉城市樓盤開發,城市里只做開發,只需要重視建筑形態,因為城市樓盤已經有整個城市當作大環境配套。做開發郊區樓盤,只談別墅和宅院或者山莊等建筑形態,勢必敗北。
6、將你的樓盤成為大環境的一部分。根據地塊所在區域的屬性,來審視產業鏈條。審視清楚以后,你發現你做的有可能不是房地產,而是旅游房地產。
7、最后一點,如果你只考慮了建筑形態,可能你會不明不白的成功,也可能不明不白的失敗。
篇3:房屋租賃平臺配置部規范運作建議
房屋租賃平臺配置部規范運作建議
一、配置部工作板塊
供應商管理
?、賹ふ夜挞谘s洽談③跟進打樣事宜④簽訂合同⑤跟進生產進度
?、夼c供應商結算
訂單與配送管理
?、傧蚬虉笱b②訂單數據統計③房間新配置統計
現場安裝跟進
?、俾撓岛徒討惭b師傅②監督現場安裝工作
軟裝
?、俜績妊b飾風格研究②裝飾物購置③打釘掛畫、裝飾
除舊布新
?、俾撓祹煾登謇砼f家具②通知翻新師傅翻新墻面
巡房與驗收
?、俨榭捶績扰渲煤偷怯浗y計②統計報裝維修項目給物業③驗收房內新配置情況
二、空房配置流程
巡房(根據物業的退房信息去查看空房,統計好房間需要翻新配置等情況)
清理舊家具
安裝空調、熱水器
通知物業維修或安裝(把巡房過程中發現的房內燈管、水龍頭損壞等情況和新裝的空調熱水器后需要安裝插座、接水管等問題一起報給物業部)
翻新
板式家具、窗簾入場
床墊沙發、裝飾入場
驗收(檢查所有新配置家具家電是否齊全、是否有質量問題)
通知物業清潔
三、人員配備及工作流程優化思考
當樓宇數達到50棟左右時,可以考慮分地域、分小組進行配置工作,這樣樓宇相對集中,可以減少我們同事和安裝師傅在路上的時間,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兼顧每部分的工作。
配置部工作的理想分工:一個小組5人(3個專員+2個師傅)
巡房、軟裝、驗收以及統籌安排清舊翻新安裝等工作→1人
供應商管理、訂單配送(空調、熱水器)→1人
供應商管理、訂單配送(家具、床墊)→1人
清舊、現場安裝跟進→以上3人合作完成
翻新→2個師傅
按照目前的收樓情況,后期可考慮分為平樂和綠塘兩個地方來進行翻新配置,兩個小組分別負責兩個地方的工作,可有效提高翻新配置速度;合作的供應商也各有兩隊,在一個供應商出現供應不上的情況時,可有另一個替補。
工作流程:
巡房,統計房內情況,做好登記,填寫《空房登記表》,把表發到群里,把需要清舊、安裝空調和熱水器的任務首先分布下去。
安排清理舊家具。
填寫《電器安裝統計表》,聯系供應商,安排配送安裝電器,安裝完電器要統計是否需要物業配合接水管和安裝插座的情況,填寫《報裝維修表》。
把巡房過程中發現的損壞情況以及《報裝維修表》中的情況匯總,一起填寫整合發給物業部。
通知翻新師傅翻新房間。記錄翻新完工時間。
填寫《每日家具安裝記錄表》,聯系供應商,安排配送家具和床墊等。
安裝窗簾、裝飾,填寫《每周裝飾記錄表》。
驗收,確認房內新配置沒有問題后填寫《配置完成通知單》交到招商處。
每周六早上將《電器安裝統計表》、《每日家具安裝記錄表》、《每周裝飾記錄表》發到主管處,由主管統一記錄在《新配置統計表》里。
四、配置部目前存在的問題、解決方法
尋找多個供應商和升級新產品的速度較慢。
解決方法:通過增加人手和合理分工來解決。
對已訂購家具家電的剩余數量有些把控上的偏差,后面重新訂購再安裝,會拖延幾天時間。
解決方法:時常關注待配置房間數量和訂購剩余數量。亦可適當加大訂購量,避免等待生產制作的情況出現,從而加快配置速度。
等待師傅送貨和安裝的時間有些被動。
解決方法:①與供應商約定任何一次送貨的固定到達時間,比如早上10點送到、下午3點送到。每次安裝都遵循此時間,不得違約。②或者每次送貨前,提前協商到達時間,如果此次不能按照約定時間到達,供應商要付違約金。此方法的可行性還需驗證落實。
訂購的家具家電成本還有壓縮的空間,沒有達到采購最優化。
解決方法:多了解市場行情,進行多家對比;提高談判能力,合理發揮團隊的能力。
五、與各部門的交接流程、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現在空房從物業處移交、經過翻新配置再交房到招商處的流程是:
?、僮饪屯俗?,物業部主管發布退房明細表,由物管將空房鑰匙交到配置部。
?、谂渲貌亢驼猩滩咳パ卜?,共同商討配置方案。配置部統計空房內的水龍頭、燈管、門等設施損壞情況。(A、如果可做原裝房出租,配置部將房內需要維修的項目和清潔報給物業,維修、清潔后即可交房給招商部出租。B、如果需要新配置再出租,配置部在裝好電器之后,統計好各房間需要報裝的插座、水管情況,連同巡房時發現的房內損壞情況一起報備給物業部經理或者物管。)
?、鄯块g所有家具家電配置齊全后,配置部通知物管安排阿姨過去清潔,同時通知招商部該房可帶看了。
交接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賳栴}:房間配置齊全可以交給招商時,發現之前報給物業的房內損壞設施未能及時修好。招商也不知道該房什么時候可以清潔完畢。
建議:自配置向物業報修起,物業合理安排電工師傅,在翻新配置期間(一般7天內)及時將房內設施修理好。如未能及時修好,配置部在配置齊全驗收房子后,再次統計房內設施情況,登記好情況交到招商處,由招商部去督促物業維修和清潔,這些配置好待維修的房子也可以在此期間帶看,不會錯失租客。
?、趩栴}:在翻新配置期間,如果物業需要維修房內設施,又需要從配置處拿走鑰匙;配置齊全后,配置部再把鑰匙交給物業去清潔,物業再將鑰匙交給招商,期間有諸多不便。
建議:從業務交房到物業處時,空房鑰匙必須配有2套。1套由物業保管,1套由物業交到配置,后面由配置再移交到招商處。如果是后期租客退租的,物業拿到鑰匙后要配成2套,遵循物業留1套、配置和招商共用1套的標準。
?、蹎栴}:配置部和招商部在巡房的時候發現,有的房間是可做原裝房直接出租、或者是原先新配置的,現無須再另外配置就可出租的。此巡房工作有些浪費人工。
建議:在租客退租時,如果是可做原裝房或者是已經經過我們配置的房子,由物管登記統計房內情況,安排維修和清潔后再直接交房給招商部,此類房無須經過配置部再交給招商部。如果是物管不能判斷能否做原裝房出租時,可將房子交至配置部。
?、軉栴}:物業部交房到配置部時,有的房間內部存在天花漏水或者地磚松動的情況。這些問題的處理是需要和房東溝通,也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維修好的。在此期間也不適合配置該房。另外,有的房間存在租客退租后、留下大量垃圾的情況,此時還需要通知物業搞完清潔才能進行翻新配置。
建議:房間修補好后再交房至配置部進行翻新和配置??辗客俗夂?,由物業安排清潔后再交房至配置部,這次的清潔建議把原先租客不要的東西都可以清理掉(大件家具留給配置部清理),等到該房配置齊全后,做個簡單的清潔就可以交房至招商處進行招租了。
六、關于維修翻新材料采購規范化的建議
由于需求預測不明確,物業部和配置部需要采購的物料數量少、批次多,購買也不定時,給采購人員以及財務造成一定的困擾,對于數量和成本的把控也造成一定困難。在樓宇逐漸增多之后,建議建立倉庫,由專人批量采購和保管,統一登記領取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