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結構設計之建筑結構
建筑結構 狹義的建筑指各種房屋及其附屬的構筑物。建筑結構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構件,即組成結構的單元如梁、板、柱等,連接而構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稱荷載)的平面或空間體系。建筑結構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為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輕型鋼結構、木結構和組合結構等。
《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 該標準是為了合理地統一各類材料的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制定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鋼結構、薄壁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等設計規范以及地基基礎和建筑抗震等設計規范應遵守的準則,這些規范均應按本標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具體規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規范時,可參照此標準規定的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構筑物)的整個結構,以及組成結構的構件和基礎;適用于結構的使用階段,以及結構構件的制作、運輸與安裝等施工階段。本標準引進了現代結構可靠性設計理論,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分析確定,即將各種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都視為隨機變量,使設計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統計數學的基礎上,并以主要根據統計分析確定的失效概率來度量結構的可靠性,屬于"概率設計法",這是設計思想上的重要演進。這也是當代國際上工程結構設計方法發展的總趨勢,而我國在設計規范(或標準)中采用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是迄今為止采用最廣泛的國家。
結構可靠度 建筑結構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三項要求。結構可靠度是結構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義是: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稱為結構可靠度。其"規定的時間"是指設計基準期50年,這個基準期只是在計算可靠度時,考慮各項基本變量與時間關系所用的基準時間,并非指建筑結構的壽命;"規定的條件"是指正常設計、正常施工和正常的使用條件,不包括人為的過失影響;"預定的功能"則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作用的能力(即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適用性);在正常維護下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耐久性)。在偶然事件發生時及發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體穩定性。結構能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稱為可靠概率p↓s,結構不能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稱為失效概率P↓f,p↓f=1-Ps,用以度量結構構件可靠度是用可靠指標β,它與失效概率p↓f的關系為p↓f=ψ(-β)。根據對正常設計與施工的建筑結構可靠度水平的校正結果,并考慮到長期的使用經驗和經濟后果后,《統一標準》給出構件強度的統-β值:對于安全等級為二級的各種構件,延性破壞的,β=3.2;脆性破壞的,β=3.7。影響結構可靠度的因素主要有:荷載、荷載效應、材料強度、施工誤差和抗力分析五種,這些因素一般都是隨機的,因此,為了保證結構具有應有的可靠度,僅僅在設計上加以控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同時加強管理,對材料和構件的生產質量進行控制和驗收,保持正常的結構使用條件等都是結構可靠度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了照顧傳統習慣和實用上的方便,結構設計時不直接按可靠指標β,而是根據兩種極限狀態的設計要求,采用以荷載代表值、材料設計強度(設計強度等于標準強度除以材料分項系數)、幾何參數標準值以及各種分項系數表達的實用表達式進行設計。其中分項系數反映了以β為標志的結構可靠水平。
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 建筑結構設計時,應根據結構破壞可能產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經濟損失、產生社會影響等)的嚴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級。它以結構重要性系數的形式反映在設計表達式中,如表4-2。建筑物中各類結構構件的安全等級,宜與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相同,對其中部分結構構件的安全等級可進行調整,但不得低于三級。
篇2:建筑結構課程設計實習報告樣本2
建筑結構課程設計實習報告樣本2
一、實習時間
二、實習地點
三、 實習目的
理論聯系實際,驗證、鞏固、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對中原工學院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建設項目的實地考察,進一步掌握框架結構的知識。
積累感性認識,增加實踐知識,為學好后續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得學生把課本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專業理論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調查、研究、觀察問題的能力。
培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信心、勇氣和興趣。通過實踐中的學習與鍛煉,增強專業素質。
使得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了解將來可能從事的行業,為將來更快的適應工作打下基礎。
四、實習要求
本次實習,學生在指導老師和現場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深入工地現場調查研究、總結、整理有關框架結構現場施工的方法和技術。
在實習過程中虛心向現場技術人員請教,認真掌握現場實際知識,努力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加強組織紀律性,遵守實習隊紀律及所在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保密保安規定;服從指導老師和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
五、實習內容
我們工程管理專業在本學期的第十九周進行了建筑結構課程設計實習,主要是在我們中原工學院的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的施工現場進行參觀了解。這對很多同學來說是第一次深入施工現場。
進入施工場地之前老師認真為我們講解了施工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例如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等等。
進入施工現場,最先看到的是“五牌一圖”。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第三條,第八項,第一款規定施工現場必須設有“五牌一圖”,即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消防保衛(防火責任)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現場平面圖。標牌規格統一、位置合理、字跡端正、線條清晰、表示明確,并固定在現場內主要進出口處,嚴禁將“五牌一圖”掛在外腳手架上。
中原工學院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項目在中原工學院龍湖校區校園西側,大跨度體育館,總建筑面積為13441平方米。建筑層數:地上五層。建筑高度:22.4m。設計單位為鄭州大學綜合設計研究院。
文化體育館的主題結構為框架結構。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采用結構的房屋墻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
采用大跨度框架結構是因為它有很多優點: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有利于抗震,節省材料;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優點,利于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結構;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易于標準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采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通過幾天對施工現場的實地觀察,我發現在存在很多矛盾,例如設計與施工方面、理論與實際方面等等。
在設計與施工方面,差異與矛盾很多,通過與現場技術人員和現場施工人員聊天以及我自身了解到的社會現狀,我認為造成的因素有以下幾個原因:一、設計人員與施工脫節,畢業生走出校門后的主要選擇就是設計和施工兩條路,一般施工單位本科就可以,設計單位則要研究生以上的,于是一開始就分流了;二、設計理念,由于責任終身制,所有設計都是以保險為主要考慮,尺寸與用量基本都達到了最大化;三、經濟因素,設計院收費,鋼筋的總量是一項重要影響因素。當然還會有一些其他我不清楚的原因。
理論與實際方面,真正到現場看過才知道,我們在學校學的都太理想化了。真正的現場很多都是憑經驗,混凝土的坍落度,結構的尺寸,支撐的焊縫,鋼筋螺紋的粗細,墻柱的垂直等等,都是先看,覺得不對才會測量一下?;炷翑嚢杳繕恿系亩嗌俣疾贿^稱,就是憑經驗。好多地方都是看著差不多就行了,尤其是墻和柱的縱向鋼筋,從底層到頂層,總是會用點彎,側質量都是拉十根,尺寸沒太大出入就行,老師傅說真正的施工現場,不可能像在實驗室里似的一點不差,那樣活就沒法干了,總會有一些出入,只要問題不大就行了,一般只在大檢查的時候,才會特別細致的揪質量。
在施工現場施工方面,通過與搞施工的老師傅聊天了解到一件事,不同的技術指導人員所依照的標準不通,有一定的差異。導致技術指導人員說一套,施工人員做的是另一套。
六、 實習體會
通過這次實習,我的收獲頗多,對現場施工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還對施工質量有了一定的認識。
另外,親臨現場也是我增長了很多實際施工的知識。以前就去過一次工地,并且在工地上的時間也不長,只有半天。通過這一次親臨現場,了解了一些在實際中一些很好用的工具。
這次實習的時間不長,但是我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很多實際工程中的知識,也體會到了我們這些學校里打學生娃有多天真,也被現場師傅們的智慧和經驗深深的震撼了,同時還了解了一些行業內幕,這些對我今后的學習都有很大幫助。我深深的感激學校和老師給了我們這次實際接觸施工現場的機會。
七、教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