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務管理局人民群眾來信來訪辦理工作制度
一、來信處理工作
?。ㄒ唬┑怯?。收到群眾來信后加蓋收件日期編號印章,然后按照《群眾來信登記薄》上的項目逐項登記。
?。ǘ┨幚?。對一般群眾來信反映的問題,按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轉至有關科室辦理,對重要來信,送分管局長或局長簽批,承辦科室應按領導批示及時辦理,需要幾個科室聯辦的,由主管科室負責牽頭共同協調答復。
?。ㄈ┗貜?。其方式包括函復、電話復、當面復三種。一般由誰承辦,誰答復。但函復的文稿應送辦公室核稿,再呈分管領導審簽后方可回復。
?。ㄋ模┙y計。按照統計表欄目要求,據實填寫,及時上報。
二、來訪接待工作
?。ㄒ唬﹩蝹€來訪接待
1、登記。憑來訪人員身份證明按照《群眾來訪登記薄》上的欄目逐項登記清楚,并注明來訪日期,如屬重訪,應在登記欄前記錄重訪日期、人數。
2、聽取記錄來訪內容。聽取來訪人陳述要耐心細致,內容記錄要清楚詳細,對來訪反映問題的事發時間、地點、當事人姓名、事發經過,原處理情況和來訪要求應如實記載。
3、對來訪問題的辦理:
?。?)解答。對按現行政策能夠解決或不能解決的來訪,應嚴格按現行政策、法律、法規寓意解釋,按“分級歸口”的原則,轉有關科室辦理。
?。?)轉辦。對反映問題真實可信,按政策應予以解決,一般來訪“按分級歸口”的原則,轉有關科室辦理。
?。?)重要、急難來訪的處理。對反映問題重大,帶傾向性、普遍性、苗頭性和政策性強的來訪及急難來訪,應迅速與有關科室聯系初步核實情況,向領導匯報并按領導的指示,自辦、聯系、發函交辦。
?。?)對精神病來訪和無理纏訪的處理。發現精神病來訪,應與民政、衛生部門聯系,如屬無理取鬧者,交轄區派出所或110巡特警處理。
4、資料歸檔
做好立案、結案等文書材料的歸檔工作,年終應整理檔案、資料收集齊全后存檔。
?。ǘ┘w來訪接待
1、憑集體代表身份證明按照《群眾來訪登記薄》上的檔案分部門、地區逐項登記清楚,記載來訪人數,對來訪人數陳述內容要記錄清楚、詳細。
2、集體來訪的接待處理:
?。?)按照《信訪條例》規定,做好集體*的組織與接訪工作,依法維護信訪秩序,要求*群眾派出3——5名代表接洽。
?。?)認真聽取集體*代表反映的問題,按“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積極組織協調有關科室及時處理,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如遇重大集體來訪,應及時向領導匯報,并向案發地通報,核實情況。
?。?)對規模大,自流時間長的集體*,應作妥然安排,及時與公安部門聯系,做好值班及治安工作,并通知案發地部門和單位前來進行疏導解釋工作。
篇2:安管部來訪人員管理規定
安管部來訪人員管理規定
一、目的
二、為了保證住戶親朋的順利來訪,確保小區及住戶人身、財產安全,杜絕閑雜、無關人員或不法分子混入小區伺機進行有損小區及住戶各種利益的行為,特制定本規定:
三、適用范圍
適用于z市兆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四、要求:
1.安管部負責落實、監督指導工作。
2.領班負責日常來訪人員管理工作的監督。
3.安管員負責日常來訪人員的登記工作。
五、工作程序
1.所有來訪人員、客人應遵從“示證、登記檢查、合理進入及活動、聲明離開”的原則。
2.來訪人員有本小區住戶陪同時,需由住戶向安管員講明來客身份及與住戶關系,安管員應視情況提醒來訪客人出示有效身份證明并接受證件、帶入物品登記。
3.來訪客人如無本小區住戶陪同,在進入小區時需向安管員講明到訪單元、被訪人姓名,并向安管員出示有效身份證明,經安管員向住戶核查屬實并取得住戶許可的,在證件、帶入物品等登記完畢后進入小區。
4.來訪客人如有車輛進入小區時,所駕車輛需接受檢查、登記、按指定位置停放、嚴格遵守停車場管理制度并按相關規定交納停車費。在必要時(如接政府協查通知、重大慶典或經公司大會議定認為必要的)所帶車輛需接受更進一步(如開車蓋、尾箱)的檢查。
5.對到訪單元、被訪人姓名不明的;經聯系被訪住戶后該住戶不同意來訪人進入的,拒不出示證件、不接受合理登記的;攜帶大量傳章、小廣告、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經公司領導同意用以施工用途的除外)的;僧、道等攜帶香燭進入小區有可能搞封建迷信活動的,如有可能給小區住戶帶來損害或不便并向被訪住戶講明后取得許可的,安管員有權拒絕其進入小區。
篇3:某街道來信來訪接待處理制度
街道來信來訪接待處理制度
一、街道工作人員應熱情接待群眾來信來訪,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并進行詳細登記,建立信訪處理臺帳。
二、群眾提出的問題屬本級工作范圍能解答的,應擺清事實,講清政策依據,耐心細致予以答復,避免越級*的發生。對不能當即答復的,應講清原因并開展調查或上報,經調查核實清楚或上級予以明確回復后及時予以答復,必要時應做好書面答復。
三、對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情況要認真對待,依法通過各種途徑進行調查處理.四、調查情況屬實,應及時糾正、及時整改;情況不實的,提供有關證據,講清政策依據,向來訪群眾做好說明、說服工作。
五、對群眾來信來訪資料要妥善保存,保守秘密,不對外泄露。
六、保護來信來訪群眾的人身權利,不得進行打擊報復,否則,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當事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