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體育器材使用和出借制度
一、體育器材的使用
1、體育教師要愛護器材,要教育學生愛護器材。
2、器材整齊要常排列。器材室內保持清潔干燥。
3、對不經常使用的器材要做到一月一大查,一周一小查,嚴防器材丟失和受潮。
4、使用器材時,體育教師負責安排,嚴禁拖、拉、扔,注意減少器材的磨損,延長器材的使用壽命。
5、器材用完后,體育教師負責將器材放回原處排列整齊,不準亂扔亂放。
6、對已損壞的器材要報明情況,做到及時修補。對消耗快的器材(如球類),要及時與學校領導商量研究增補添置。
7、被用的器材,如有損壞,根據情況酌情賠償。
8、體育教師要按值日表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清查。
9、對違反制度的的任何人,不論老師、學生,都按制度追究其責任
二、體育器材出借制度
1、課外活動:凡學校安排的課外體育活動,由器材室統一準備活動器材,每班一份,由體育委員憑本人學生證出借,活動結束后各班檢查器材及歸還。
2、個別借用:在課外活動時間,根據器材室現有器材,并在不影響集體活動情況下,憑學生證出借,在集體活動結束前歸還。
3、班級活動:在一定器材范圍內,由班長或體育委員出具借條,寫明活動內容,憑本人學生證出借,如借用時間在24小時以上,則由班主任老師出面借用。
4、外單位出借:外單位借用本校器材或場地,應具有單位介紹信,經學校批準,并在不影響本校教學活動的情況下,可允許出借。
5、損壞或遺失:體育器材為國家公共財產,任何集體和個人都要愛護,如有損壞或遺失,應按質論價進行賠償。
6、任課教師:體育任課教師所用器材,課后要清點、檢查,然后歸類放置,如有損壞或遺失,及時與保管員聯系。
7、器材檢查:保管員認真負責管理好器材,做到每天一小查。(當天器材點數歸類),一周一大查(清點與整理),每月一次整理,修補并配齊器材,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8、場地檢查:定時檢查室外場地是否符合教學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與總務處聯系。
篇2:中小學體育器材場地制度
中小學體育器材場地管理制度
一、各類體育器材均應登記造冊,臺賬清楚,新購器材及時登記,物品實際數量與記錄相符合。易損耗器材要定期補充,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進行。
二、可移動器材要有專室存放,專人保管。器材存放規范、有序,特殊器材有專用設備存放,貴重器材可由教師負責保管。保管室要做到安全、方便、整潔。
三、各種器材使用時要注意安全,容易造成傷害的器材不要讓學生搬運。正常使用器材要登記,有器材借還和損壞賠償制度。
四、室內體育場地有固定開放時間,按時開放使用。使用后要及時整理,保持清潔衛生。
五、室外場地、設施符合有關標準和安全要求。
六、場地、器材應定期檢查,按時保養,及時維修,確保安全。
篇3:學校體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體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體育器材是體育課的必備設施;加強體育器材管理;防止流失充分發揮教學功能作用。由體育組長分工管理,體育教師專人負責.
1、體育器材要登記造冊,建好臺帳.
2、體育器材室保持干凈、整潔,器材物品放置有序.
3、教育學生愛護體育器械器材,事故損壞照價賠償.
4、體育器材不得外借,如有損壞、傷痕及時修補.如果管理不嚴造成丟失,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