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中小學校改水改廁指導原則(范例)

4775

  中小學校改水改廁指導原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管理辦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做好中小學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工作,保障師生健康,學校改水改廁應遵守以下主要原則:

  一、飲用水改造

  (一)水源

  1.有條件的地方采取延伸城鎮自來水輸送管網到學校的辦法,解決學校生活飲用水。

  2.農村偏僻學校采取“一校一井”辦法解決水源。井址須處于城鎮和有污染工礦企業的上方,遠離污染源25米以上。

  3.確保水量充足,滿足學校師生生活用水需要。

  (二)水質

  1.學校飲用水水質必須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衛生疾控部門對井水源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質以及凈化消毒后的水質進行定期檢驗和經常性監測,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必須限期整改達標。

  3.環保和水利等部門應加強學校水井水源周邊環境的防污控制。

  4.自備水供水系統嚴禁與城鎮自來水供水管網相連接,防止“反污染”。

  (三)設施與管理

  1.所有供水設施設備必須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2.采取“一校一井”供水模式的學校需配套建設蓄水、凈化消毒以及取水、輸配水設施設備。井口須加蓋上鎖,井臺需高于地面,并設置井欄,防止污染和投毒。

  3.學校需配置數量充足的保溫桶,及時添加開水,保證每位學生每天能喝上1升以上衛生安全的開水。保溫桶必須定時清洗,供水期間加蓋上鎖。

  4.學校應建立定崗定人負責制和清洗、消毒、設備使用與維護等操作規范及管理制度。

  二、廁所改造

  (一)廁所選址應位于教學、生活建筑物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方位,遠離飲水水源和食堂30米以上。

  (二)要因地制宜選擇“三格化糞池”、“三聯式沼氣池”、“下水道水沖式”等衛生廁所模式,做到設計合理,衛生、安全、方便。

  (三)廁所的改造原則上應符合《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保證通風、采光和私密性,設入廁前室或采取遮擋措施,設洗手設施。

  (四)樓內附建式廁所應設污水池、地漏和排氣管道,地面應防滑、耐磨、不透水,且有2%的坡度。

  (五)室外獨立式廁所應建在運動場所的邊角處,不宜距教學樓過遠或過近。

  (六)廁所蹲位原則上應達到女生15:1,男生30:1的國家規定標準。

篇2:中小學校改水改廁指導原則(范例)

  中小學校改水改廁指導原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管理辦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做好中小學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工作,保障師生健康,學校改水改廁應遵守以下主要原則:

  一、飲用水改造

  (一)水源

  1.有條件的地方采取延伸城鎮自來水輸送管網到學校的辦法,解決學校生活飲用水。

  2.農村偏僻學校采取“一校一井”辦法解決水源。井址須處于城鎮和有污染工礦企業的上方,遠離污染源25米以上。

  3.確保水量充足,滿足學校師生生活用水需要。

  (二)水質

  1.學校飲用水水質必須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衛生疾控部門對井水源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質以及凈化消毒后的水質進行定期檢驗和經常性監測,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必須限期整改達標。

  3.環保和水利等部門應加強學校水井水源周邊環境的防污控制。

  4.自備水供水系統嚴禁與城鎮自來水供水管網相連接,防止“反污染”。

  (三)設施與管理

  1.所有供水設施設備必須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2.采取“一校一井”供水模式的學校需配套建設蓄水、凈化消毒以及取水、輸配水設施設備。井口須加蓋上鎖,井臺需高于地面,并設置井欄,防止污染和投毒。

  3.學校需配置數量充足的保溫桶,及時添加開水,保證每位學生每天能喝上1升以上衛生安全的開水。保溫桶必須定時清洗,供水期間加蓋上鎖。

  4.學校應建立定崗定人負責制和清洗、消毒、設備使用與維護等操作規范及管理制度。

  二、廁所改造

  (一)廁所選址應位于教學、生活建筑物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方位,遠離飲水水源和食堂30米以上。

  (二)要因地制宜選擇“三格化糞池”、“三聯式沼氣池”、“下水道水沖式”等衛生廁所模式,做到設計合理,衛生、安全、方便。

  (三)廁所的改造原則上應符合《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保證通風、采光和私密性,設入廁前室或采取遮擋措施,設洗手設施。

  (四)樓內附建式廁所應設污水池、地漏和排氣管道,地面應防滑、耐磨、不透水,且有2%的坡度。

  (五)室外獨立式廁所應建在運動場所的邊角處,不宜距教學樓過遠或過近。

  (六)廁所蹲位原則上應達到女生15:1,男生30:1的國家規定標準。

篇3:物業收費管理原則

  物業收費管理原則

  一、等價交換的原則

  等價交換是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必須按價值規律辦事。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商品的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物業管理收費實際上就是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管理服務的價格,這種價格當然應反映價值。收費價格的高低由價值大小決定,而決定價值大小的應是提供這類物業管理服務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的多少。根據社會必要勞動量來決定物業管理的收費,是合理的和必要的。無論是政府還是物業管理公司,在制定物業管理收費標準時,都應考慮和貫徹等價交換的原則。

  二、誰受益誰出錢的原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業管理公司作為經營者,為業主和住戶提供管理和服務應是有償的。凡享受到物業管理公司服務的受益人就應繳納相應的服務費用。受益大的,出錢相應要多;受益小的,出錢相應要少。同一大廈或同一住宅區內,要根據業主和住戶享用各項管理服務和公共設施的程度多少而收費。比如住高層建筑一層的住戶,享用電梯的機會少,其承擔的電梯費用應比住較高層的住戶少。

  三、差別原則

  差別原則是根據物業使用人的收入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收費標準。目前社會上客觀存在著高、中、低收入家庭,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對服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對高收入家庭來說,由于收入高,享受的欲望隨之升高,希望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對低收入家庭來說,首先考慮的是解決溫飽問題,不敢奢求過多的服務,也承受不起較高的服務費用。因此,物業管理公司可以為高收入水平的住戶,提供多方位、多類型的服務,收取較高的服務費;對低收入水平的住房,只提供基本的服務,收取較低的服務費。對市場商品房、微利商品房、福利商品房以及公產房的物業管理,其收費應體現差別原則,不搞一刀切。即使對同一幢大廈或同一住宅區內的物業使用人,也可以根據其收入水平的差距,采用差別收費方法,或者由政府和物業管理公司對低收入家庭所繳納的管理服務費給予適當的減免。

  四、優質優價原則

  優質優價原則就是根據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收費標準。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服務,應得到高額的回報;享受到高質量、高水平的服務,就應繳納較高的費用。優質優價原則要求質價對應,那種不追求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只追求高收費的做法以及不管服務質量好壞、服務水平高低,一律按同一價格收費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優質優價原則的。

  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

  物業管理公司收取管理服務費用,應是對物業管理公司的自身所提供的勞動價值的補償。物業管理公司的勞動價值就體現在房產和地產的管理活動、環境衛生管理活動、社會治安管理活動上。因此,物業管理收取的費用,應確確實實花在上述活動上,也就是花在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對象和服務對象上。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對象是“物業”,服務對象是業主和住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從業主和住戶那兒收取的費用,要用在業主和住戶身上,不得挪作他用;二是為業主和住戶從事物業管理活動和服務活動付出了多大的勞動,就從業主和住戶那兒收取相應勞動價值的費用作為補償,不得牟取高額利潤。在實際工作中,應堅持能提供多少服務,就收取多少費用,收了費用后,應提供的服務一定要保證到位,不能或暫時不能提供的服務,就不收相應的費用。

  六、公開原則

  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和住戶的關系,是受托人和委托人的關系、提供服務和接受服務的關系。物業管理公司接受業主和住戶的委托,進行物業管理,向業主和使用人提供多種服務。業主和住戶作為委托人和接受服務人有權對物業管理收費情況進行詢問、了解、檢查和監督。物業管理公司也有義務將收費的詳細情況向業主和住戶說明。收費實行明碼標價,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收費辦法應在經營場所或收費地點公布。有些收費項目應在與業主和住戶協商后,公布執行。

  同時,物業管理公司應定期(一般為每季或每半年)向業主和住戶公布收費的收入和支出賬目,自覺接受業主和住戶的檢查和監督。按收費的公開原則辦事,有利于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和住戶的相互溝通,有利于得到業主和使用人的理解和支持,以保證收費的順利實施。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