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科技局****年工作總結
****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部署,以科技體制改革為源動力,以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為主線,不斷改善科技創新環境,加快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建設,提升科技服務創新能力,促進企業成為創新主體,著力實施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行動計劃,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F將****年工作重點總結如下:
****年工作總結
(一)開展“兩學一做”學習,落實專項整治工作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經信委黨支部的統一領導下,積極參加集中學習、專題討論和黨課學習,把認真學習貫徹xxx在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同時開展局內全體干部“兩學一做”活動,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嚴格“三公經費”支出管理,組織開展紀律、作風方面的監督檢查活動,開展“關于在全區黨政機關及其所屬單位進一步開展違規經商辦企業專項整治工作的實施方案”等專項整治活動,認真學習并做好自查自糾,確保全局紀律作風建設持續改善。
(二)認真落實產業扶持政策
認真貫徹省政府辦公廳“皖政辦〔****〕40號”文件(“1+8”配套政策)精神,按照我區出臺的《徽州區扶持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實施“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指導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管理工作,逐步兌現省科技重大專項100萬元、購置研發儀器設備補助12.7萬、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獎勵15萬元、發明專利區級補助40萬元等相關獎勵補助,有力的助推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認真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輔導、培訓和培育管理工作,共征集高新技術培育入庫企業4家,其中成熟期1家、成長期3家。推薦1個企業申報****年安徽省高新技術培育企業入庫。推進企業建立內部技術研發機構;以省級民營科技企業認定為臺階,開展知識產權管理和技術創新活動;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為契機,實施技術研發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完成奔馬、貝諾、中澤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四)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能力
根據我局人事變動具體情況,多次安排參加省、市各類專業培訓班,包括科技創新政策、防災減災管理和知識產權建設培訓班,結合我區產業扶持政策宣傳貫徹,使干部提高了政策知曉度,提高了業務指導和服務能力,推進企業技術研發和創新發展,探索眾創空間現代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指導2戶企業參加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黃山創新創業大賽,指導3戶企業完成省民營科技企業申報,斯特爾被認定為“市創新型試點企業”。
(五)推進政產學研用合作
以黃山市“百家企業高校行”和“百名專家企業行”為主題,以技術難題征集為平臺,指導企業開展與合肥工業大學、浙江大學等產學研合作,積極組織企業參與浙江大學黃山技術轉移中心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配合開展點對點服務我區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共征集技術難題20項,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6項。聯合黃山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開展“徽州區固體環氧樹脂和聚酯樹脂產業發展”調研、討論。推動研發平臺建設,開展1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前期工作。
(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利用
一是深入企業開展專利等知識產權申報工作。****年,全區共申請專利167件,其中發明專利61件;共授權專利107件,其中發明專利32件。全區有效發明專利已達144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5.48件,位居全市第1位。華惠公司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評選。二是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獎勵制度,落實省、市發明專利資助,全年共兌現發明專利資助區級獎勵40萬元。三是規范執法主體,加強專用型人才培養培訓。全年共組織4人次參加省、市局組織的知識產權執法培訓,做到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依法行政。
篇2:科技局工作總結
20**年科技局工作總結
**年是認真貫徹市八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起點,增創新優勢,率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起步之年,也是深入落實全市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全面啟動“***”科技發展規劃,建設創新貴陽的關鍵之年。提高認識、把握大局、認清形勢、明確目標,進一步增強推進全市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扎實做好**年的各項科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指導思想:以***理論、“****”重要思想和***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和全市科學技術大會精神,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中心環節,堅持“合作創新、重點轉化、率先突破、引領跨越”的總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切實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打造公共科技創新平臺,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大力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圍繞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技術、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突出抓好合作創新與成果轉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為建設創新貴陽、實力貴陽、和諧貴陽而努力奮斗。
二、主要目標:
1、發揮科技計劃的引導作用,實施市級重點科技項目100個,引導企業、社會等方面投入科技資金億元以上。實施高新技術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50個,年新增產值10億元;實施農業科技項目30個,解決一批共性關鍵技術難題;面向全國公開招標,實施科技聯合攻關項目15個。
2、做好中國西部(貴陽)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建設的各項協調服務工作,協議引進科研單位和高新技術20家
3、面向全國公開招標,攻克關鍵共性技術15項。
4、啟動5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新建市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5家,以企業為主體,新建公共技術產業化實驗室和中試基地個。
5、以haccp體系認證為切入點,建立食品安全體系示范企業家
6、抓好新農村科技示范點建設,建立農信息化試點12個。
7、做好**至**年度全國科技進步考核的迎檢工作,爭取再獲好成績。
8、繼續實施“金筑科技英才培訓工程”,培養市級專業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60名,制造業信息化專業人才300名,完成農民科技培訓10000人。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自主創新,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全面分解落實市“***”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十大科技工程”,加強重大科技項目的整合集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傳統產業高新技術化進程。強力推進納米改性及聚合物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重點扶持“低成本太陽能多晶硅項目”完成20噸太陽能多晶硅技術攻關,“生物調節因子產業化攻關項目”完成100克生物調節因子生產,“神經生長因子產業化攻關項目”完成20萬支的生產,抓好回轉窯生產高強度陶粒支撐劑產業化生產。深入推進以磷煤化工為重點的循環經濟進程,繼續支持黃磷制甲酸的技術攻關,啟動1至家“半水法”制黃磷的技術改造示范,支持中化開磷集團磷渣切塊和輕質墻體材料實現規?;a。抓好公交車油改氣技術的應用推廣和“雙燃料發動機產業化項目”的實施。以新藥研發為重點加快中藥現代化步伐,抓好一批新藥新劑型的開發應用,加強指紋圖譜、超臨界提取等高新技術在現代中藥研發生產中的應用。堅持以制造業信息化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在大中型企業繼續推進erp等集成系統的應用,實施個制造業信息化重大項目,在眾多中小企業廣泛推廣使用信息化單元技術。繼續抓好應用軟件開發與集成、光電機一體化等產業技術攻關。
篇3:縣科技局法治創建工作總結
20**年縣科技局法治創建工作總結
**年來,我局法治創建工作以**大、**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堅持實施依法治縣基本方略,以弘揚法治精神、維護公平正義、促進民主和諧為核心,以服務科學發展、惠及人民群眾為宗旨,以依法行政、法制宣傳為重點,推動法治理念在全局深入踐行,為創建全國“法治縣”,為建設幸福美麗的茶鄉做出應有的貢獻。根據縣委依法治縣領導小組《**年普法依法治縣工作要點》,堅持深入普法,模范守法相結合,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科學技術進步法》、《專利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促進全縣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創造公正高效權威的法治環境?,F將**年我局開展法治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機制。
年初我局制定了《**年法治創建工作實施意見》,全局上下緊緊圍繞法治建設工作目標和任務,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認識,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領導機制,嚴密工作制度。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局股室負責人何志良、為成員的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協調、督促“法治”建設的各項工作。做到工作職責明確,確保領導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并將法治建設列入局務重要議事日程,在抓好組織保障、基礎性創建工作的同時,逐漸把工作重點轉向強化措施,落實制度和求實效上來,對照創建“法治創建”標準,推動法治建設各項工作在本局得到落實。
二、依法行政,深入推行政務公開
按照“依法公開,真實公正,注重實效,有利監督的原則”,對科技局年度工作任務、目標、機關職能、工作職責、年度科技計劃項目及申報程序等進行了全面公開,采取了在科技局科技信息網站和縣政府網百件實事網上辦上發布等形式向全社會公開。
三、深入普法,提高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
1、通過科技信息網站、舉辦專題講座、知識培訓班、組織法律知識競賽、廣場宣傳咨詢活動、引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等內容豐富的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扎實有效地推進普法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工作,促進我縣科技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
2、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道德教育,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精神”基本道德規范,發揚光大“自信、包容、求實、創造”精神,豐富單位的文化生活,建設學習型單位,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胺ㄖ巍钡慕ㄔO是造福廣大群眾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需要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參與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健全領導干部學法制度,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扎實推進“法律六進”系列活動,不斷豐富普法形式,方法和手段,重點學習《憲法》、《行政許可法》、《科技進步法》、《防震減災法》、《公務員法》等,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參與建設“法治創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