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國旗下講話:成功來自勤奮付出終有回報
講話主題:成功來自勤奮付出終有回報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成功來自勤奮付出終有回報》。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會獲得豐碩的成果,不勞而獲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勤奮屬于珍惜時間、愛惜光陰的人,屬于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的人,屬于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屬于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人。因為勤奮,安徒生從一個鞋匠的兒子成為童話王;因為勤奮,巴爾扎克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人間喜劇》;還是由于勤奮,愛迪生才有了一千多種偉大的科學發明,愛因斯坦才得以創立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中國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的千古美談。
同學們,我們正處于學習階段,應該具有像愛迪生、巴爾扎克那樣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在追逐夢想的舞臺上一顯身手。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只有勤奮,才能扎扎實實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才能最終走向成功。若是連學都不想學,吝嗇于付出自己的勞動,怎么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又怎么會品學兼優,出類拔萃?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有在耕耘的時候,付出辛勤的勞動,收獲的時候才會有豐碩的成果。
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吧!耕耘了總有收獲,付出了必有回報。
篇2:國旗下講話:勤奮鑄造輝煌
國旗下的講話:勤奮鑄造輝煌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我們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目標,獲得成功,更渴望成為某種非凡的人物。而且許多事實證明,許多人都沒有達到他們的目標,沒有獲得成功,原因就是在于,他們習慣于投機取巧,不愿意付出與成功相應的努力。
投機取巧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成功者的秘訣就在于能夠超越這種心態。在生活中,學習及工作中投機取巧或許會給你帶來一些方便,但從長遠來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有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求了解不求深入,結果當問題真正擺在面前時,卻束手無策,只好重新翻書。生活中許多實例都有力地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無論事情大小,結果總是投機取巧,表面上可能會獲得一些小利,但實際結果往往是浪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錢財。
在古羅馬人心中有兩座圣殿,一座是勤奮,一座是榮譽。他們在安排順序時有這樣一個規則:必須先經過前者,才能到達后者。也就是說,要想得到榮譽,得先經過勤奮。如果想繞過勤奮這條必經之路,想去投機取巧,到達榮譽,那你注定要失敗。
在我們心中,也應該有這樣兩座圣殿。惟有勤奮踏實學習才是最高尚的,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成功。成功沒有捷徑,投機取巧的人注定與成功無緣,注定永遠失敗。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用勤奮去鑄造你明天的輝煌!
謝謝大家!
篇3:第13周國旗下講話:理想+勤奮=成功
第13周國旗下講話:理想+勤奮=成功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理想+勤奮=成功
理想是什么?理想像一堆石頭,能夠敲出星星之火;理想像是熊熊烈火,能夠點燃熄滅的燈;理想像是光芒萬丈的燈,能夠照亮夜行的路;理想像是一條崎嶇的路,能引你走到黎明。是理想,讓你去不斷進取,不斷去奮斗,不斷去前進;是理想,指引著你,讓你獲取成功。西方近代音樂之父昆西.瓊斯10歲的時候,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歌手;20歲的時候,他的夢想是唱響全美國;30歲的時候,他的夢想是成為全能的音樂家;40歲的時候,他的夢想是成為世界級的音樂大師。是理想,讓他不斷努力,不斷進取,最后功成名就。因此,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的我們,是不是從現在起就應該樹立自己的理想呢?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樹立了理想,你就已經邁進了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光有理想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勤奮努力。因為,只有勤奮才能成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币獙崿F自己的理想,就必須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愛因斯坦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建立起了相對論的理論基礎,而愛迪生為了尋找做電燈燈絲的材料,通宵達旦地工作,做了幾萬次實驗,最后使電燈發出耀眼的光芒。偉大的藥物學家李時珍更是花了27年時間,才編成100多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些勤奮刻苦的事例無時無刻都在鞭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
對我們來說,努力學習,這是我們成長的必修課。那么,你還在猶豫什么,就讓我們從這一刻開始,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在學習的道路上將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在人生的旅途中將一方一寸的風景珍藏,實現自己的理想,讓生命放射出燦爛而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