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高?;ㄌ幮姓涃M管理制度
為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本部門工作正常有序運轉,根據相關財經法規和制度的規定,結合校機關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部門財務管理主要內容包括:經費收支預算管理;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辦公費管理;會議費管理;差旅費管理;培訓費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財務分析與財務監督等。
第二條 本部門財務管理堅持"勤儉節約、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統籌安排"的原則,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和有關法律法規。
第三條 本部門財務管理的基本體制:由綜合管理科按學校財務制度核算,對所有資金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核算、集中支付、按權限審批。
第四條 本部門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根據年度工作的重點安排,合理編制并嚴格執行收支預算,定期編制財務報表,如實反映收支情況,開展財務活動分析,加強國有資產和資金管理。
第二章 預算管理
第五條 預算編制:本部門各項支出按校預算規定,納入預算管理,統籌安排使用,不得超預算安排支出。每年6月至11月分階段開始編制下年度預算,并報校財務和校常委審定。
第六條 預算執行:本部門預算一經審定通過就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隨意調整預算項目,擴大支出范圍,提高支出標準。管理科每年年中和年末須向校財務通報部門經費預算執行情況。
第七條 預算追加或調整:無預算和超預算的支出原則上不予執行。確因特殊情況需追加或調整預算的,應按規定程序由科室提出申請,經處領導簽署意見報校財務認定后執行。
第三章 支出管理
第八條 經費支出是指本部門開展業務活動使用各項資金發生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局С鲋赣糜跐M足部門日常工作需要的各類支出,按政府收支分類科目進行核算。
第九條 經費支出的管理原則和審批權限。經費支出管理原則:嚴格按照預算執行,遵循"誰經手、誰負責",所有經費支出必須堅持"事前報告、一事一結、及時報賬"的原則。經手人、科室負責人對發票和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綜合管理科對報賬手續和資料的完整性負責。
公用經費支出審批權限:萬元以下的支出費用由管理科初審后報處領導審批;萬元以上支出費用由處集體領導班子以會議形式討論審批。
第十條 經費報銷一般程序:報賬人負責將票據進行分門別類整理,粘貼原始憑證,填寫經費報銷支款單,經手人(含證明人、驗收人)在票據上簽字,科室負責人審核,處領導審核簽字后遞交校財務處審定報銷。
第十一條 原始憑證(即報銷憑證)必須真實、合法、有效、完整,具備以下要素:原始憑證名稱;填制原始憑證的日期及編號;填制和接受原始憑證的單位名稱;經濟業務的基本內容;填制原始憑證的單位或個人簽章;報銷原始憑證須有經手人、證明人、審批人簽字;發票沒有明細的須附憑證附件;用公務卡進行結算的須附P0S機刷卡憑條。對要素不齊全的票據,有權不予受理。
第十二條 支付結算方式管理
(一)行政經費支付應當嚴格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和公務卡管理的有關制度執行,采用銀行轉賬或公務卡方式結算,原則上不得以現金方式支付。
(二)公務卡結算適用范圍:公用經費支出中差旅費、公務招待費、會議費和零星購買支出等,應使用公務卡結算。
(三)在公務卡結算方式適用范圍內,部門職工必須優先在具有刷卡條件的商戶進行公務消費,對確實不具備刷卡條件的,可用現金完成交易。
第十三條 國內公務接待管理
(一)本部門公務接待管理按《SH市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實辦法》(滬委辦發[2014]4號)的文件執行。
(二)公務接待的對象和范圍:出席會議、考察調研、執行公務、學習交流、檢查指導、請示匯報工作等公務活動和有公函的來訪人員。無公函的公務活動和來訪人員一般不予接待。
(三)嚴格控制接待標準和陪餐人數。接待標準:住宿接待嚴格執行差旅、會議管理的有關規定,原則上安排在學校內部接待場所,標準按校有關規定執行。陪餐人數:接待對象在10人以內的,陪餐人數不得超過3人;接待對象超過10人的,陪餐人數不得超過接待對象人數的1/3。
(四)工作餐根據人數采用圓桌餐或者自助餐形式,以地方
家常菜為主,不得提供鮑魚、燕窩、魚翅等高檔菜肴和用野生保護動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不得使用私人會所、高消費餐飲場所。
(五)公務接待要如實填寫《SH大學公務接待審批單》。公務接待由處領導審批。公務活動結束后,經辦人應當將公務接待審批單與派出單位公函一并作為財務報銷憑證附件。
第十四條 辦公費和印刷費管理
(一)部門辦公用品采購歸口綜合管理科。各科室單位需添置辦公用品的,提出申請,列出明細清單,由管理科預審后提交處領導審核批準。審定后由管理科統一采購,金額達到政府采購標準的實行政府采購。各科室單位不得未經批準自行購置辦公用品。
對筆、墨、記事本、打印紙、衛生紙、一次性水杯等用量較大的易耗品,采購時須兩人以上同往,相互監督。嚴格采購與驗收分離。完善倉儲制度,明確專人管理,建立實物臺賬,對辦公用品采購、驗收、分發、領用等實行全程記錄。購買辦公用品一般采用銀行轉賬或公務卡方式結算,辦公用品發票沒有明細的必須附有明細清單。經手人、證明人、驗收人在票據上簽字后按一般程序報賬。
(二)部門書報雜志的征訂歸口管理科。每年末,各科室提出書報雜志征訂清單,經管理科審核,處領導批準后,由管理科統一征訂。各科室單位不得未經批準自行征訂書報雜志。
(三)印刷費管理。印刷費包括復印費、打印費、裝訂費等。部門復印、打印原則上不得外出經辦。一般性文稿、報表等由各科室單自行打印、復印。大批量資料的裝訂、印刷等,部門不具備條件的,經管理科審批可外出裝訂、印制,按一般審批程序報賬。
第十五條 會議費管理
(一)部門會議費管理按《SH市市級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及校有關規定執行。
(二)會議按照"精簡會議、改進會風,提高會議效率和質量,節約會議經費開支"的原則安排會議和會議費。會議工作人員除會務需要必須駐會外,不安排住宿。嚴禁到風景名勝區、度假區召開會議。
(三)會議費開支范圍包括住宿費、伙食費、會議室租金、交通費、文件印刷費等。會議費開支標準按校有關規定執行。
(四)審批程序??剖覇挝惶岢錾暾?,編制會議經費預算(包括會議數量、會議名稱、主要內容、時間地點、代表人數、工作人員數、經費預算及列支渠道),經處領導簽署審核批準。
(五)辦理結算。在會議結束后l 0個工作日內完成會議費報銷手續。會議費報銷時應提供會議審批文件(或經費預算報告)、會議通知、 實際參會人員簽到表、定點飯店等會議服務單位提供的費用原始明細單據、電子結算單、會議服務協議書等憑證。部門要嚴格按規定審核會議費開支,對未按規定批準的會議,以及超范圍、超標準開支的經費不予報銷。實行一會一結,不得分散結賬。
第十六條 差旅費管理
(一)部門差旅費管理按《SH大學國內差旅費管理辦法》執行。
(二)出差審批權限:副處以上(含)領導出差由校主管領導審批;科長及以下人員出差由處長審批,離開本市出差須報校主管領導;
(三)差旅費實行"先批準后出差"制度,出差前須按規定報有關領導批準,從嚴控制出差人數和天數,并填寫"出差報告單",詳細填明外出理由、出差地點、出差人數及行程安排,有文電要求的提供相應的文電依據作為附件,按權限進行審批,經批準同意后方可出差。差旅費報銷標準按《SH大學國內差旅費管理辦法》執行。出差人員應在出差后10個工作日內辦理報銷手續。報銷時應提供國內差旅審批單、城市間交通費發票、住宿費發票等憑證。對未經批準出差以及超范圍、超標準開支的費用不予報銷。
第十七條 培訓費管理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文件或通知需外出參加培訓的,按出差審批程序經處領導審批后,方可外出參加培訓。憑主辦方的正式培訓發票和培訓通知,按實報銷培訓費。
第十八條 報賬要求
各項開支應在一個月內報賬。公務卡支出,超過12個月的,一律不予受理。報賬憑證必須合法真實有效。
第十九條 借款管理
(一)不得向外單位以外的個人借出款項。
(二)個人原則上不得借款,使用公務員卡刷卡消費。特殊情況確需借款,而本人公務卡額度無法滿足的,應按規定填寫借款單,說明事由,經批準后方可借款,借款應支付至借款人的公務卡賬戶。
(三)所有借款必須在規定期限內歸還。
第四章 財務分析和財務監督
第二十條 財務分析
財務人員按照規定的財務報表格式,真實、準確、完整地編制財務報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每年年中通報校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和調整預算情況。年終向校財務部門提交決算及全年預算執行情況。
第二十一條 財務監督
主要包括對預算編制、執行的監督,對各項收入和支出范圍和標準的監督,對資產管理的監督。在自我監督的同時,還應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和審計等有關部門的指導、檢查與監督。
篇2:物業公司管理處經費管理制度
物業公司管理處經費管理制度
為了使管理處正常開展各項業務活動等有根本保證,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處對轄區的管理經費收支,要嚴格執行財務制度,本著綜合管理,節約開支,降低成本,注重效益的原則,合理使用管理經費,并接受公司的檢查和監督。
二、管理處依據有關收費標準,按不同項目,向業主(使用人)和其他應交費的人收取費用。
三、管理經費的收取,收款收據統一使用稅務部門統一印制的單據。
四、各項管理經費,應分項單列,??顚S?,財務開支按公司授權,由管理處主任依據委托管理合同支出項目審批,報公司審核。
五、年度費用收支明細帳目,應張榜公布,定期向業委會報告,接受物主管部門和業主的詢問及監督。
篇3:學院后勤管理處經費使用管理制度
學院后勤管理處經費使用管理制度
1、經費預算必須經處務會議討論通過后才能執行。
2、各類費用嚴格按預算項目開支,沒有預算項目的費用必須經處務會議討論通過后才能開支。
3、各類經費各科室包干使用,原則上不得超支。若不夠則必須經處務會議討論通過后才能追加預算。
4、各類經費務必“節約使用,合理使用”。
5、審批程序:科室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分管院領導。
6、經費日常管理、審批由部門分管負責人負責。
7、經費使用情況在“處務會議”范圍內公開,接受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