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大綱將階段目標具體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加以描述,并根據第一學段各領域的特點,創編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
第4冊偏重美術與自然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活動的布局上,注重開放性和立體性。教材圍繞“藝術與生活”的主題,以學生最常見的,最熟悉的自然物為題材,安排了欣賞、繪畫、制作、水墨創作等系列的內容,來擴大學生的審美和知識的范圍,在變化的創作樂趣中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感悟自然、生活、藝術之美。
第四冊教材編排有以下特色:一是在玩中學,在游戲中滲透美術的基本技能。例如:第5課《青花瓷》是為今后將要學習的適合紋樣做準備的,在本課的教學中并不提出適合紋樣的概念,而是讓學生多感受,注重審美性和人文性。第11課:《會變的花樹葉》也滲透了單獨紋樣的知識,同樣不講出概念,而是讓學生在欣賞和游戲中感受圖案之美。在本冊教材中可以發現多處出現造型元素“點、線、面”,如在第一課《各民族朋友》中民族服飾的點線面,第三課畫感覺中運用點線面,水墨游戲中涉及到的墨點、墨線、墨塊等,在第十課就以《點、線、面》為內容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探索實踐中掌握運用點線面的方法。
二是注意學生自我體驗以及個人和社會環境的聯系。第三課《畫感覺》從趣味性教學入手,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點線面來表達自己的感覺。每個學生必須在動腦筋和動手實踐的基礎上才能完成作品,尤其是感知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協調,教材的第一課《各民族朋友》第二課《各種族朋友》第七課《我愛樹木》等從課題上就可以明顯看出關注到個體與環境的聯系。
三是教參的知識容量大,參考性強。新教參拿到后,發現對于每一課都有教材分析,對本課在本冊書中的意義和作用,以及課程的聯系都有了詳細的說明,對每一個內容都提供了好幾個教學方案供參考,同時列出“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欄目,對教師具有教大的實踐意義,很多的課程中附有教學資料庫:例如第五課對青花瓷的科普性介紹,第四課對動物知識的拓展,有動物的成語故事,食物鏈的解釋,木牛流馬的典故,特洛伊的解釋,云南瓦貓的介紹等等,讀來生動有趣,不僅僅將動物一課局限在觀察動物特征的造型表現層面上,而是拓展到文學,民族,歷史等方面,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強調的人文精神的滲透。
二、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年級有三個教學班,學生美術知識掌握得較牢固。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該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
存在問題:
1、學生作品缺乏表現力(特別手工制作),沒有讓人覺得有什么新意。
2、部分學生作業上交或做作業方面比較較慢。
三、本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1、學習想象畫的作畫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利用蠟筆、水彩筆等工具來表現內心世界形象。
2、學習初步的觀察形象,描繪形象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4、了解拓印畫的制作方法,掌握簡處理方法。
5、進行紙工制作,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6、進行泥工制作,培養立體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
7、欣賞兒童熟悉的卡通畫,提高鑒賞能力。
8、欣賞優秀學生作品,開闊學生視野,培養美術興趣,提高表現力。
四、教材的重點、難點
?。ㄒ唬┲攸c:
1、想象畫的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繪畫練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進行工藝制作,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美術興趣。
?。ǘ╇y點:
1、想象能力的培養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繪畫、工藝教學中,使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空間想象力也有所發展。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與方法:
1、 認真貫徹新教育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系,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本學期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直接作畫,不再使用黃色構圖,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信心和決心。
3、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5、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6、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制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8、改革評價制度,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9、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10、根據學生的心www.zonexcapitaltr.com理和生理特點,教學中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
11、
盡量注意學科間的聯系。12、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和核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13、利用宣傳窗和美術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1課——各民族朋友(2課時)
第2課——各種族朋友(2課時)
第3課——畫感覺(1課時)
第4課——動物朋友(2課時)
第5課——青花盤(1課時)
第6課——花兒朵朵(2課時)
第7課——我愛樹木(2課時)
第8課——樹上樹下(2課時)
第9課——水墨畫樹(1課時)
第10課——點線面(1課時)
第11課——會變的花、樹、葉(2課時)
第12課——來畫蟲(2課時)
第13課——我做的蟲(2課時)
第14課——你會設計郵票嗎(2課時)
第15課——想想、寫寫、畫畫(2課時)
第16課——各式各樣的椅子(3課時)
篇2:學年一學期二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學年一學期二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編寫思想是突出體現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充分考慮開放性與立體性,做到以人的發展為本,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三、教學目的任務:
1、 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3、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教學難點: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五、完成任務的措施:
1、 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 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 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六、課時安排:
課題
周次
節次
備注
篇3:學年一學期二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學年一學期二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編寫思想是突出體現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充分考慮開放性與立體性,做到以人的發展為本,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三、教學目的任務:
1、 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3、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教學難點: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五、完成任務的措施:
1、 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 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 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六、課時安排:
課題
周次
節次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