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小學低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滲透環境教學計劃

6840

  小學低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滲透環境教學計劃

  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地方,而現在的污染問題是一個嚴峻的話題,也是人人關注的問題.進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工業的生產,人們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以不斷地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但也給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危害,因此,保護環境,拯救地球,是我們人類面臨的一個挑戰,所以,作為小學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從小學起就有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和美德.因而,對小學生實施環保教育,使他們從小具備環保意識與環保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掌握的知識的比較少,雖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愿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

  二、教學目的:

  1、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思想教育:

  2、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3、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2、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四、教學內容:

  1、認識綠、保護綠、做綠色小衛士。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教學重難點:

  充分認識保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確其迫切性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密切關系。

  2、節約用水。

  教學目標:

  學生知道水的分布,了解物質的簡單分類,有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重點難點:

  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通過傾聽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達到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親近、熱愛大自然的目的。

  重點難點:

  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保護生態環境

  教學目標: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各種自然事物是互相聯系的,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五、具體的措施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置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問題研究與教學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七、教學進度安排

  九月認識綠、保護綠、做綠色小衛士。

  十月節約用水

  十一月熱愛大自然。

  十二月保護生態環境

篇2:小學科學學科滲透環境教育計劃

  小學科學學科滲透環境教育計劃

  一、指導思想: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為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要在科學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環保意識的教育,充分利用科學教材中關于水、空氣、能源等教學資源向學生滲透環境問題的教育,使他們能對環境問題進行多角度的認識與實踐,深切認識到環境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人類應該善用資源,把保護資源與利用資源結合起來,最終實現人類、社會和環境的協調、同步發展。

  二、具體工作安排

  1、積極參加環保教育活動(如:環保講座、生態考察等),增強科學教師的環保意識。

  2、配合教導處組織學生參加“金鑰匙”杯全國科技競賽。

  3、組織學生編寫科學組“創綠”黑板報評比活動,改善科學實驗室的墻面文化。

  4、配合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環保知識講座。

  5、組織3—6年級學生參加校第二屆科學小博士系列活動,培養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6、 積極準備市先進實驗室的評估活動,作好儀器設備的定櫥定位工作。

  7、科學環保知識測評

  8、迎接相關領導專家對校實驗室進行評估活動。

篇3:小學品社學科滲透環境教育計劃

  小學品社學科滲透環境教育計劃

  一、指導思想

  環境是我們人類及自然界所有健康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環境意識是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質,愛護地球、維護生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環境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將環境意識列為其中的基本內容之一,可持續發展和環境意識成為各科的課程目標與具體內容。對小學生進行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培養他們的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族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基礎,更是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舉措。環境教育成為現代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貫穿在學校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的整體性活動中。

  二、把環境教育寓于品社教學

  學校教育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環境教育應立足課堂,利用課內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恒地進行滲透。

  品社課上通過國情、鄉情教育使學生了解國家的環境狀況;這樣,增強了環境教育的形象性、真實性,加深了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不但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接受,還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的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立足于課堂,適當走出校門,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強化環保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努力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特別是利用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開展活動。

  成立環保督查小分隊、義務植樹小分隊,樹木修剪小組等環?;顒有〗M,定期組織環?;顒?,參與校園綠化、美化、凈化勞動。利用學校的大掃除,對全校師生進行教育,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節約用紙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嘗試一些現場調查環境質量活動。如組織學生實地考查水質污染狀況,查找原因,為改善環境出謀劃策。積極配合環保部門和教育部門參加各種環境宣傳活動。利用每年的3.12植樹節、4.7世界衛生日、5.8世界紅十字日、5.31世界無煙日、6.5世界環境日、6.26國際禁毒日、10.16世界糧食日、10.31世界勤儉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紀念日廣泛宣傳、普及環境教育知識,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

  三、滲透環境教育的途徑

  1. 創造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形成。

  一是教師樹立為人師表的形象;

  二是教師以情施教,以情感人;

  三是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是進行環保意識的可靠保證。

  2. 挖掘教材內涵的環保因www.zonexcapitaltr.com素,是進行環境教育的主要途徑。

  一是結合課本知識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

  二是結合教學內容的實踐去具體化、形象化的教育;

  三是結合組織教法和條件作業去設計情趣,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 以學生動手實踐為契機,大力宣傳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支持環保行動。

  4.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落實綠色行動?;顒舆^程中,不隨便亂仍雜物;愛護花草樹木;

  四、實施階段

  20**年9月練習課本知識,確立綠色教育方案。例如:與重大環境教育日(周、節)相結合,借助于愛鳥周、植樹節、世界氣象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與環境教育有關的節日,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使學生樹立較強的環境保護觀念,切實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能力。

  20**年10月品社教師認真備課,積極地把環境教育滲透在其中。使學生樹立綠色理念,倡導綠色道德。

  20**年11月結合課本知識,在無煙日,禁毒日等,上街宣傳相關知識,將確定的方案落實到實處。

  20**年12月積極動手實踐,將愛家庭,孝敬父母等課本知識落實到行動上, 寫自己的計劃表。

  20**年1月綜合考試(思想上、行動上的環保)。布置學生在寒假中要繼續落實綠色行動。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