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心小學《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規范》實施方案
為在我校全面、認真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特制定本方案。
目的意義:
《規范》和《守則》是國家對小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行為的最基本要求,是衡量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基本依據。認真貫徹實施《規范》和《守則》對于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自理、學會共處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促進全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指導思想和實施目標
以*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素質教育認真貫徹落實《規范》和《守則》,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使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抓好《規范》和《守則》的實施工作,由校領導等組成“貫徹落實《規范》、《守則》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及各班主任。
實施措施:
1、把落實《規范》、《守則》納入學期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2、每學年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并認真做好督促檢查、考核評比工作。
3、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提高班主任對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工作指導,提出具體要求,力求將計劃安排落到實處,避免形式主義,走過場現象。
4、學校團體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發揮各部門應有的作用。
5、抓骨干、抓交流、抓典型、樹先進、促后進。
6、嚴格按照班級考核評比細則打分,使活動扎實開展。
實施形式
1、將教育訓練內容納入各學科教學之中。
2、充分利用板報,櫥窗,壁報,隊報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教育。
3、充分利用校會,班會活動集中進行教育。使班級教育麥收學校教育相結合。
4、利用升旗及國旗下專題講話,強化教育。
5、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絡的作用。
6、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寓教于樂,達到教育培養和訓練的目的。
7、通過組織社會活動及各項公益性活動,強化教育。
8、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開展活動貫徹《規范》和《守則》。
9、各班根據情況分層次,分步驟加強訓練。
在實施過程中,其專項活動根據需要,由少先隊再制定相應的具體計劃。
篇2: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1、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3、尊敬老師,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
4、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5、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6、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荚嚥蛔鞅?。
7、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
8、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9、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務勞動。
10、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后按時回家。參加活動守時,不能參加事先請假。
11、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言。課間活動有秩序。
12、課前預習,課后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13、堅持鍛煉身體,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
14、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15、愛護公物,不在課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跡上涂抹刻畫。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歸還失主或交公。
16、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少先隊員服從隊的決議,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學會合作。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觀察,勤動手。
17、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逐打鬧。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不喧嘩,禮讓他人。乘公共車、船等主動購票,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20、閱讀、觀看健康有益的圖書、報刊、音像和網上信息,收聽、收看內容健康的廣播電視節目。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內的場所。敢于斗爭,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