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管理制度
(一)儀器儀表管理的概念
1.儀器儀表的含義。工業企業所使用的儀器儀表是指用于對產品的表面狀況,技術特性和其它物質資料的表征,以及對生產過程的狀況進行量度、計算、控制、測試、指示的器具,其中單純用于指示的器具稱為儀表。從廣義的角度說,儀器儀表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物質運動進行觀察、檢測、調節、控制的工具。2.企業中班組儀器儀表管理的任務。班組儀器儀表管理是指對生產所需要的儀器儀表進行申領,合理使用,精心維護,保持性能和精度,遵守各項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班組儀器儀表管理的任務如下:
第一、執行儀器、儀表管理方面的制度;
第二、合理使用儀器儀表,保證儀器儀表正常工作和數據的可靠、準確;
第三、做好維護、存放、檢驗、鑒定報廢、記帳、立卡、統計等工作;
第四、保管好技術資料(包括合格證);
第五、處理好儀器、儀表事故。
(二)企業班組儀器儀表管理的具體工作
1.儀器儀表的領用與建帳。班組根據生產工藝文件的規定制定新產品工藝方案、設備和儀器改造方案,確定尚不齊全或應該添置的項目。然后通過車間儀表員報請主管部門批準或領用儀器儀表計劃。到貨后,辦理領用手續,建立帳卡,驗收儀器儀表。班組驗收儀器儀表一般是配合儀表員進行,內容有:外觀檢查,即檢查外殼包裝是否損壞;成套性檢查,即根據裝箱單、說明書清點主機、輔機、附件和專用工具、隨機圖紙、技術資料、說明書和外設接線等;性能檢驗,即按說明書上規定的技術指標進行逐項檢查。大型、精密、稀有儀器還應填寫驗收報告,同時將圖紙、技術資料交上級主管部門存檔,班組一般只保存說明書(或其復印件)。
2.正確使用儀器儀表。
第一、注意儀器儀表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一般的儀器儀表都有工作條件的規定,如工作環境溫度、濕度等,必須嚴格遵守。使用前先檢查合格證,無合格證的儀器儀表不應投入使用。正常情況下,儀器工作處要通風,沒有強磁場,無腐蝕物和強烈震動,注意防塵。
第二、在技術規范允許尺度內使用儀器儀表。世界上沒有萬能的儀器,所有儀器都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局部的領域而實施觀察、檢測、調節和控制作用的,因此,一定要按規定范圍使用。要保證儀器儀表都不帶病工作,不以粗代精,不超負載使用。一般的儀器儀表都經過調整校正,部分結構還進行了密封,未經許可不能拆卸分解儀器儀表。使用時對操縱和控制手柄、形狀、按紐要用力得當。
第三、注意儀器儀表的操作規程。使用前應檢查電源和其它動力源是否匹配、接觸或密封良好,各外設附件是否配置得當,準備就緒方可開機。凡無線電儀器都有預熱穩定過程,使用中應予以注意。其它操作順序、方法、連續使用時間、使用精度、使用極限等,應按規程進行。3.遵守周期檢查制度。為了保證儀器儀表功能的準確性、一致性、可靠性,班組必須按照主管部門有關周期檢定制度的規定,按時、按量把儀器儀表送交檢驗、檢定,搞好計量儀器的傳遞工作,并保存好檢定卡片或表格、記錄。
4.搞好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工作。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的主要內容是防塵、防潮、防腐、防老化工作。要每天用干布擦拭外殼,停用時應用布罩遮蓋。部分儀器還有避光的要求,對于儀器儀表中的灰塵要請有關人員定期清除。
5.做好精密儀器儀表的管理工作。精密、貴重、稀有儀器儀表應該從使用、保管、維護、檢查等幾個方面切實做好工作。對這類設備要嚴格實行“四定”、“五不”的管理維護制度。
第一、“四定”是指:定使用地點,定使用人員,定檢修人員,定專用管理制度。
第二、“五不”是指:開機不離人,精機不粗用,不帶病工作,不違及操作規程,不在儀器上堆放其它儀器及物品。
6.做好其它管理工作。
第一、搞好儀器附件的管理。附件的遺失是儀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的現象,而附件的遺失或損壞,往往使精密、貴重的儀器不能繼續使用,嚴重影響生產或科研。因此要切實加強管理。管理的方法是附件隨儀器一起建帳,規定固定存放地點,建立借用制度,規定儀器和附件換人使用時的交接手續。
第二、做好儀器技術資料保管工作。儀器的說明書、操作規程和其他交人班組保存的技術資料應和班組工藝文件一起保管,班組長換人,應清理移交。這些資料只能借閱,不能交私人保管。
第三、儀器儀表的遺失處理。對于個人保管的儀器儀表,不管主客觀原因發生的遺失情況都應認真進行處理,并立即上報主管部門,針對不同情節,采取行政處分加經濟賠償的方法。各單位都應建立儀器遺失賠償制度。
第四、儀器儀表事故的處理,參照設備事故處理的方法。
第五、儀器儀表的報廢和利用。儀器儀表確因使用年限長久,性能低劣、事故造成嚴重損壞等而無法修復,或因科技發展而失其價值,班組可通過車間向主管部門提出報廢申請。主管部門經有關機構技術鑒定、審查同意后,填寫報廢申請單,報領導審批,正式報廢。報廢后的儀器由主管部門統一處理。
篇2:P物業分公司辦公環境管理制度
P物業分公司辦公環境管理制度
1.目的:為加強分公司的管理建設、提高效率,形成 “高度自律、積極務實、團結協作、銳意進取"的行為規范,使職員與分公司的共同發展。"
2.范圍:適用于分公司全體。
3.職責
3.1各部門負責人負責貫徹落實。
3.2總經辦負責監督實施。
4.方法及過程控制
4.1安全管理
4.1.1安全管理工作以預防為主,總經辦每月對分公司辦公區域進行安全防范檢查,并做好相關質量記錄,消除隱患,確保安全,各部門負責人須對部門的安全區域進行安全防范檢查,并做好相關質量記錄,消除隱患,確保安全。
4.1.2信息管理員對傳媒公布的公共預警信息,應及時傳達至各部門并做好記錄,由各部門落實做好預防措施,各部門也可根據當地傳媒公布的公共預警信息及時處理。
4.1.3分公司辦公場地的各類緊急突發事件由總經辦負責安排人員處理并作好相關記錄,各部門辦公場地各類緊急突發事件由各部門負責人安排人員處理并作好相關記錄。
4.1.4消防管理工作參照當地有關消防管理規定執行。
4.1.5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物品,嚴禁帶入辦公區域。
4.1.6前臺文員負責詢問來訪人員來訪目的并做好引導工作,嚴禁各類與工作無關的推銷人員、衣冠不整者進入辦公區域。
4.1.7消防安全系統
4.1.7.1辦公區域內的滅火器,不得隨意挪動和使用,其維護工作由安全管理部實施,并做好相關質量記錄。
4.1.7.2防火門由安全管理部負責開關,除緊急狀態下,不得隨意打開防火門。
4.1.7.3不得將任何物品阻塞在消防通道上,確保消防通道隨時暢通無阻。
4.1.8管理服務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
4.1.8.1工程部應檢查辦公區的水、電設施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4.1.8.2安全管理部應檢查辦公區消防設施是否保管妥當,滅火器材擺放是否規范,有無損壞、丟失現象。
4.1.8.3各崗位職員應加強安全防患意識,下班時應將重要資料放入安全地點,鎖好抽屜,關好電源及門窗。
4.1.8.4管理服務中心實行24小時服務制度,值晚班時應與安全管理部配合注意防火、防盜工作。
4.1.8.5分公司辦公區晚間的安全管理由安全管理部負責,值班安全人員應定時巡查以下重要部位,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4.1.8.5.1消防設施、配電房;
4.1.8.5.2領導辦公室、電腦室、檔案室、財務室;
4.1.8.5.3水源、空調的關閉情況;
4.1.8.5.4加班情況。
4.2辦公設備管理
4.2.1設備包括:照明系統、電腦網絡系統、空調系統和背景音樂、辦公桌椅、柜、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碎紙機、電話及其它設備。
4.2.2照明系統:工程主管負責每天檢查一次辦公區域及公用部分照明系統運行狀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聯系、處理。
4.2.3電腦網絡系統:
4.2.3.1信息管理員(可兼任)為分公司電腦管理總責任人,信息管理員負責分公司每臺電腦的日常維護及管理,每周對電腦存貯內容進行抽檢,確保電腦內信息的合理與有效性。各部門職員也本著節約能源的態度,在離開辦公區域一個鐘以上者須將電腦顯示屏關閉。
4.2.3.2經分公司電腦培訓合格或具有電腦操作證的職員方可單獨使用電腦,否則須在信息管理員的陪同下使用;
4.2.3.3啟動與關閉的一般程序:
4.2.3.3.1啟動電源插座開關;
4.2.3.3.2啟動電腦主機開關;
4.2.3.3.3啟動顯示器開關(電腦開始正常操作);
4.2.3.4關閉電腦程序:
4.2.3.4.1在“開始”欄選擇“關閉計算機”對話框,用鼠標點擊“關閉計算機”,
4.2.3.4.2關閉電腦程序按開啟程序的反方向操作。
4.2.3.5電腦應避免頻繁的開關程序,暫時不用時,可將電腦轉換為休眠狀態;
4.2.3.6正確使用電腦的詳細程序按有關電腦操作工具書的指導進行操作。
4.2.4 空調系統
4.2.4.1分公司辦公區域空調由總經辦根據季節和氣溫的變化,合理安排定時開關時間,管理服務中心由總經辦指定專人負責。
4.2.4.2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空調設備保養工作,由工程部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并做好記錄。
4.2.5背景音樂系統管理:為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辦公環境??偨涋k每天早晨上班前五分鐘打開背景音樂系統,音量保持在標識范圍內,上班時間內背景音樂只能播放無演唱的音樂,下班時間可以播放歌曲并稍微調大音量。
4.2.6辦公桌、椅、柜管理:職員不得隨意變換辦公椅位置,確須要挪動,使用后須按編號放回原位。
4.2.7打印機:
4.2.7.1聯機。一般情況下,打印機與電腦連通之后,無須再進行聯機;
4.2.7.2打印機啟動與關閉的一般程序:
4.2.7.2.1啟動打印機開關;
4.2.7.2.2放好所需打印的紙張;
4.2.7.2.3在電腦對話框進行打印操作;
4.2.7.2.4關閉程序按啟動程序的反方向操作。
4.2.7.3打印機應避免頻繁的開關機操作;
4.2.7.4正確使用打印機的詳細程序按有關打印機操作說明書的指導進行操作;
4.2.7.5打印文稿須進行校對,并經部門負責人批準簽字后方可予以打印,非正式的資料須采用回收紙打印,避免浪費紙張;
4.2.8復印機:
4.2.8.1復印機管理人員應在開始上班時接通復印機插座電源;
4.2.8.2開啟復印機開關,復印機需自動預熱;
4.2.8.3檢查復印紙是否放好(可以開始工作);
4.2.8.4復印機管理人員下午下班時關閉復印機開關;
4.2.8.5正確使用復印機的程序按復印機有關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
4.2.8.6復印程序:
4.2.8.6.1復印人員做好登記,調定復印紙規格及復印的深淺度后,選定復印份數按“開始”鍵復印;
4.2.8.6.2復印機管理人員檢查復印數量及登記記錄是否屬實,屬實的,在《打印/復印記錄表》上簽名確認;不屬實的,將情況匯報總經辦處理:一般情況下,第一次違規給予口頭警告;第二次或以上違規給予書面警告處分;
4.2.8.6.3如果復印機出錯,應將報廢紙張數量予以登記。
4.2.8.7復印機一般情況下每天開機、關機各一次,盡量避免頻繁開關。
4.2.9傳真機:傳真機一般情況下保持24小時開機。正確使用傳真機的程序按傳真機有關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
4.2.9.1接收傳真:
4.2.9.1.1傳真機一般設置為自動接收,管理人員應注意檢查傳真紙是否用完及傳真機信號是否穩定;
4.2.9.1.2收到傳真件后,由傳真機管理人員及時將傳真件取下,并將傳真的有關內容登記在《收發傳真登記表》內;
4.2.9.1.310分鐘以內通知接收部門/人領取傳真件,并要求在《收發傳真登記表》中簽收,并注明簽收時間。
4.2.9.2發送傳真:
4.2.9.2.1傳真機管理人員依據傳真審批單的內容在《收發傳真登記表》上登記;
4.2.9.2.2傳真機管理人員放好傳真件并撥通對方傳真號碼將傳真件發送過去;
4.2.9.2.3傳真機管理人員應在3分鐘之內致電對方確認是否收到傳真件,直至對方收到為止,然后將實際發送的時間登記在《收發傳真登記表》內。
4.2.9.3傳真機的正確使用程序按傳真機有關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
4.2.10碎紙機:
4.2.10.1碎紙機是對分公司部分絕密、機密文件及草稿進行銷毀的工具,普通文稿無須利用碎紙機進行銷毀;
4.2.10.2碎紙前應將文稿中的金屬物或粘性物(書釘或膠紙等)取出,以免損壞機器;
4.2.10.3按照碎紙機要求,一次不得超過最大放入量,一般情況下,不得超過三張復印紙的厚度;
4.2.10.4操作人員按以上要求,打開碎紙機電源,將須切碎的紙張放入切紙口,讓碎紙機自動切碎紙張;
4.2.10.5當碎紙機箱內的碎紙裝滿后,操作人員須將碎紙清理出來后方能繼續操作;
4.2.10.6正確使用碎紙機的程序按碎紙機有關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
4.2.11信息管理員負責每天上班后將最新的天氣預報、公司新聞、人員外出、會議通知等信息輸入條屏,知會分公司各部門。
4.2.12各崗位職員上班前需檢查所屬物品是否丟失及損壞,發現丟失或損壞的應及時向直接上級報告,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4.2.13遇到雨天,管理服務中心應當在門前顯眼位置放置公益傘、防滑設施及標識。
4.3燈光開啟管理
4.3.1日常辦公燈光開啟管理:總經辦每天上班前五分鐘開啟前臺射燈,重要客人來訪時,由總經辦負責打開所有的燈光,人力資源主管負責監督。
4.3.2分公司職員應注意節約能源,無人辦公區域燈光要及時關閉。
4.4機房管理
4.4.1信息管理員上班后須查看機房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不影響分公司正常辦公。
4.4.2信息管理員應定時查看機房電源、室內溫度、濕度,確保機房的安全、清潔保證正常運轉。
4.4.3計算機系統應設置系統日志,記錄開關機、應用程序的安裝和運行等狀況
4.4.4 非信息管理員要求,職員和外來人員均不得擅自進入機房。
4.4.5 分公司職員不得隨意移動機房內的設備。
4.4.6機房門應隨時保持關閉狀態。
4.4.7 機房內若發生意外事故要及時向分公司總經理匯報,并作相應處理。
4.5辦公秩序管理
4.5.1上班時間內,分公司職員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務。
4.5.2上班時間內,分公司職員不得帶領與工作無關的人員進入辦公區。
4.6辦公清潔維護
4.6.1總經辦負責每周對各辦公環境進行一次檢查,并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
4.6.2 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指定專人對辦公區域的綠化、清潔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并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
4.6.3各部門職員在每次離開座位或下班時均須將臺面收拾干凈,避免資料丟失影響工作,總經辦會不定期進行檢查。
4.6.4 分公司辦公區域內禁止享用一切食物,包括口香糖;職員吃下午茶時須保持臺面和地面的清潔,下午茶后立刻進行清理。
4.7形象管理
4.7.1上班時間內女職員如長發須統一用頭花束理、穿著工作服,鞋子不得露出腳趾;男職員上班須著工作服,系領帶;職員在管理區域內統一佩帶工牌。
4.7.2上班時間內不得在辦公區大聲喧嘩和使用不文明語言及動作。
4.8資料刊物管理
4.8.1總經辦每周對分公司所征訂的刊物和購置的資料(書籍)進行清查。
4.8.2職員須長時間借閱(48小時以上)分公司的資料或刊物,須獲得總經辦同意,并進行登記。
4.8.3分公司報刊借閱一次不得超過2本且時間不得超過2天,分公司書籍借閱一次不得超過1本且時間不得超過1周,如需要繼續借閱須到總經辦處辦理續借手續。
4.8.4離職職員須及時將所借報刊和書籍歸還,如有損毀或遺失須按當前市場價賠償,從其工資中直接扣除。
4.9電話使用管理
4.9.1分公司電話一般不得處理個人私人事務,如有緊急情況,使用時間以不超過5分鐘為宜。
4.9.2因工作需要使用長途電話時,須在前臺文員處做好登記。
4.9.3總經辦隨時了解或抽查電話的使用情況,并做好記錄。
4.9.5接聽電話要及時,鈴響不應超過三聲;如受話人不能接聽,離之最近的職員應主動接聽,重要電話做好接聽記錄。
4.10辦公區綠化管理
4.10.1辦公區的綠色盆栽均有固定位置的擺放、標示,不得隨意挪動,調換位置。
4.10.2盆栽的培護由環境主管嚴格按《盆栽培護表》的相關規定來培護盆栽。
4.11 茶水供應
4.11.1來賓若在洽談室等候或洽談,均使用一次性紙杯供應礦泉水;
4.11.2在為來賓端水時,要熱情、禮貌,端水時使用雙手,放水時應講“請用茶”;
5.相關操作支持文件
*Z-CQ03-02-F1《傳真使用登記表》
*Z-CQ03-02-F2《打印使用登記表》
*Z-CQ03-02-F3《復印使用登記表》
篇3:P物業分公司會議管理制度
P物業分公司會議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強分公司的會議管理,提高會議及行政決策效率。
2.范圍:適用分公司各部門;各部門可根據本規定制定部門會議管理制度。
3.職責
3.1 總經理辦公室負責制度的監督與執行;
3.2 總經理辦公室信息管理員負責分公司辦公例會的組織與安排;
3.3 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工作例會的組織與安排。
4、方法與過程控制
4.1會議種類與組織
4.1.1 分公司每月、周辦公例會
4.1.1.1出席人員為分公司管理人員,項目經理及助理需參加分公司每月的月度工作例會。
4.1.1.2會議每周一次。
4.1.1.3會議內容為各部門本周工作總結及下周工作安排,分公司重大問題決策討論。
4.1.1.4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例會為分公司的月度工作會議,主要內容包括當月各部門重要工作總結及問題研討、下月重要工作安排、專題研究等。
4.1.1.5月度工作例會均由各部門負責人根據本部門本月信息匯報表進行匯報和討論,具體工作責任人進行補充說明。
4.1.1.6會議的主持人為分公司執行總經理或其授權人。
4.1.1.7每月前3周周例會會議時間為每周一下午16:30-17:30;每月分公司月度例會與最后一周周例會同時進行,時間為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一16:30-15:30,時間如需調整,總經理辦公室信息管理員須提前通知與會人員。
4.1.2 部門每周辦公例會
4.1.2.1出席人員為本部門全體或有關人員。
4.1.2.2會議每周一次,部門負責人要將分公司例會的會議精神對部屬進行傳達,并安排部門的每周工作。
4.1.2.3會議內容:本部門本周工作總結及下周工作安排。
4.1.2.4會議主持人為各部門經理或其授權人。
4.1.3 臨時不定期會議
4.1.3.1臨時不定期會議分為分公司級及部門級。
4.1.3.2部門臨時會議應征得部門負責人同意后方可舉行。
4.1.3.3分公司級臨時會議由分公司授權部門組織承辦,但組織部門或承辦人應嚴格控制臨時會議的流程和時間。
4.1.4視頻會議
分公司相關人員須按公司要求參加總公司的視頻會議。
4.2會議準備
定期召開的常規會議,在會前應明確該次會議主題和出席人員。所有與會人員都應分別做好如下準備工作:擬好會議議程、發言要點、落實會場及會議器材、備好坐位、茶具茶水等。
4.3會議通知
4.3.1根據會議要項擬訂會議通知,并提前傳達或發送;
4.3.2出席會議的重要或主要人員,應通過電話等方式確認是否能如期出席,并做出相應安排;
4.3.3 會議通知應包括上期會議決議的落實情況,本期會議議程及相關資料。
4.4會議場所、會議議程及資料
4.4.1會議承辦人及時準備會議場所、會議文件或資料;
4.4.2必要時要進行會場布置、設備調試;對重點發言對象須確保其發言。
4.5會議記錄及決議跟蹤
4.5.1與會人員須填寫《簽到表》并由組織部門保存。
4.5.2在會議進行中要做好記錄,形成《會議紀要》。記錄方式主要是速記筆錄;必要時可錄音、錄像,并妥善保存記錄材料。。
4.5.3分公司性會議的會議紀要由分公司信息管理員在會議后2個工作日內整理完成,經審批后發送給分公司全體,并跟催會議紀要內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4.5.4部門性會議的會議紀要由部門負責人指定專人記錄,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發給相關部門落實工作,并抄送信息管理員備案。
4.5.5會議組織部門應指定專人跟蹤處理結果,并及時反饋。
4.6會議紀律
4.6.1總經理辦公室信息管理員應提前1小時通知參加分公司周例會的與會人員,提前一天通知參加分公司月度例會的與會人員。
4.6.2所有與會人員接到會議通知之后,應該積極做好會議準備,不得無故遲到或缺席,如遇特殊情況,須提前請假。
4.6.3與會人員須將手機等通訊工具調整到靜音或振動狀態,會議區間響鈴者一律罰款人民幣30元/次。
4.6.4與會人員無故遲到者一律罰款人民幣50元/次,無故缺席者一律罰款人民幣100元/次。
4.6.5信息管理員應于視頻會議前半小時將所須設備調試到位。
5、計劃管理
5.1、計劃管理目的是提高職員的執行力和工作效率,加強職員對工作的責任感。計劃管理必須公平公正公開,接受所有職員的監督和詢問。計劃管理的監督人為總經理辦公室信息管理員。
5.2、相關定義
5.2.1 計劃:計劃是指為了讓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而制訂的有明確責任人、明確起止時間預定工作進度表,其中對工作的重要節點也有明確的時間節點控制。
5.3、具體實施辦法
5.3.1考核依據為周、月信息及會議紀要,未體現的工作由部門負責人自行監控,不納入考核范圍;
5.3.2每個部門或項目每月自第2次計劃未完成始,對計劃責任人每次罰款人民幣50元,對部門或項目負責人每次罰款人民幣100元;
5.3.3⒈部門或項目連續兩月無計劃未完成記錄,將獲得獎勵;
5.3.4考核時間按月統計,處罰當時實施,獎勵月底實施。
5.3.5 :分公司成立專門的計劃管理基金,基金包含計劃未完成的罰款及分公司定期的撥款(每月500元),該基金專門用于對計劃完成良好的部門或個人進行獎勵;
5.4、計劃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⑤計劃管理實施辦法將自20**年5月8日起正式實施。
6、相關操作表格
*Z-CQ11-02-F1《會議紀要》
HR-CQ01-02-F7《簽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