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三政治備課組工作總結
本期高三政治教學,基本按照計劃進行。在具體的教學中做了適當調整。在教育教學方式上,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效果更注重實效。我們高三政治備課組有成功,也有不足之處,下面談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正確分析高考形勢和學生實際,精心制定教學計劃。
(1)備課組成員共同分析了近幾年江蘇政治高考試卷模式和社會熱點,高考越來越重視學生能力即理論知識運用和分析能力,時事政治,熱點問題貫穿試卷,但出題的角度多樣而難測,死記硬背的題型在總分中所占比例減小,這就要求我們仍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獨立思考判斷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思維,改變原有的學習思維方式。
(2)為提高學生政治素質和能力,制定學期工作計劃。我們的教學過程分三個步驟,首先夯實基礎,教學中,對于基礎知識,要求每個學生過關,并對過關情況作出登記。其次,培養政治思維習慣,政治思維方法。通過一些具體實際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結合教師的啟發、指導,用政治術語規范答題,培養良好的審題,解題習慣,不容失分的習慣。最后精選習題,加強檢查和督促,精講多練,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學期我們做到了課課有聯系,章章有測試,較好地將復習與聯系結合起來。
二、團結協作,發揮集體力量
高三政治備課組,在備課、教學資源的使用,試卷命題,學生學習狀態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統一又有各班實際情況,既有課例探討又有信息多流,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有我們探討、爭議、交流的聲音。
1、抓好心理教育,助長學習成績
學好政治,除智力因素外,還有非智力因素,如興趣。一些同學害怕學不好,或一些同學一直考不好,喪心信心。我們采用了個別交流,指導等,不斷關心、幫助,同時教師應關愛學生走近學生、進而激活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提高積極性。
2、加強與兄弟學校的交流,把握高考動向,本學期我們加強同傳統友好學校的聯系。
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
1、對教材的研究還要深入。很多內容,沒有充分挖掘其應有的思想性,不能根據社會熱點和難點,找到高考的切入點。從題目設制上看,有些題缺乏對教材內容的發揮,不能很好的進行知識遷移。
2、輔導效果要提高。無論是作業或試卷面批,還是對一般同學的答疑,似乎效果不是很明顯。一方面是輔導的學生比較多,一方面是沒有找到更科學合理的輔導方法。另外,學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輔導明顯不夠。
3、難以做到因人而教。對于上課,一部分成績好的的同學,覺得復習課效率不高,對于成績較差的同學,覺得內容深且多,沒有把不同層次能力的學生很好的協調起來。
篇2:中學政治備課組中考總結材料
求質量重落實抒寫教學新篇章
倡教研凸個性推動教改新方向
——zz中學政治備課組中考總結材料
五中政治組是一個年輕、有活力、有強勁生命力的團隊。工作中有一份熱情、一股沖勁和韌勁;交流時有一份真誠,一股執著和攻堅的氣勢。他們團結協作、共同奮進,成為了學校教研大軍中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09年中考,五中政治學科實現了新的跨越: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離不開學校領導的科學決策、務實管理,更是全體備課組不甘平庸、銳意進取、努力拼搏的結果。一年的拼搏路,留下了眾多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思考和總結,它將給我們以后的工作提供許多參照和啟迪。
一、學校領導重視、注入奮斗力量
一年來,政治教研組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教務處的直接領導下,按照年級組的部署,學期初就制定了務實的工作計劃,并按照計劃全面優質地完成了學期工作任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學校領導對教學質量非常重視,新上任的張校長多次強調“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的觀點,要求每學期評出教學質量優異者,給予表揚和獎勵,同年級相比差距太大的,則會提出批評或崗位辭職等硬性措施。由于學校質量考核過了硬,老師都感到壓力,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就成了老師們的頭等大事。在這種情況下,教研的必要性自然而然就被老師們認可了。同時學校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指派專人管理指導教研,再由校長親自督促,層層推進,學校決策層抓教研的決心由此可以窺見一斑。當然,學校領導也盡量給予老師更多的人文關懷,談心、老師生日的問候、教學研究的大力支持……這些為我政治教研組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注入了動力,指明了方向。
二、落實常規管理、加強集體備課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沒有細節的落實就沒有滿意的成績。所以備課組致力于常規教學管理的落實,制定教研活動計劃,開展教學教研活動。抓備、教、輔、批、改的同時,再大抓聽、說、評課活動。在此基礎上,政治備課組更加強了集體備課,群策群力發揮團隊的智慧。每位成員準備一課時的教案(特別提倡各自獨立準備同一課時),然后一起交流討論,對教案進行修改定案(注:特別強調,不統一教法,而是通過同伴互助和材料幫助,完善每位教師的教案設想);或由教研組長骨干教師根據進度和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確立內容,安排一位老師重點備課,說課之后再提出異議,討論交流最后確定本課的教學安排。這樣既節省了重復備課的負擔,又實現了現有資源的共享,還能增進同行交流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豐富教研活動、充分利用資源
以活動為載體,推動教研的發展。在活動中調動老師的積極性,逐漸提高教師的素養。
1、開展組內聽、評課的活動。大家共識:功夫下在平時。提倡將平時的每一節課都作為自己的“試驗田”,要求每位教師敢于祭奠,大膽探究,在課后進行有效的反思,記錄下每堂課的體會。
備課組內老師每學期至少講一節公開課,活動時他們始終貫徹“聽——說——評”這條主線,讓講課老師能“一課一得”,發現自己特色的同時也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
2、開展骨干老師展示課活動,發揮本組骨干老師的示范引領功能。每學期組內骨干老師都要做一次展示課,起到傳、幫、帶的作用。
3、積極參加市、縣教育局組織的各項教學活動,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積極到各兄弟學校學習、交流、取經,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4、充分利用資源,建立組內的教案、課件、試題庫。集體準備、自由調用,提高全組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避免了很多重復的勞動。
以備課組長萬蓉老師為核心,大家隨時關注有關的政治信息,提取有效的、可用的輸入電腦,還充分利用各大網站資源,將網絡、市、縣以及本校老師提供的課件、教案等教學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四、強化教學研究、關注個性發展
開展有效的教學研討活動,夯實教學基本功,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轉變陳舊的教學方式,適應新課程新理念。在一系列的教學研討活動中,備課組發現思品課堂結構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在教案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結構模式,但老師們卻可以根據自己的風格特點,注入新的內容,進入課堂展示出來的就是不一樣的效果。因此,備課組針對“初中思品課堂結構”進行專題研討,集體備課、統一模式,做到“共性教案,個性修改”,既集思廣益又崇尚個性,全面提升團隊的教學能力。
組內老師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如馬校長的版塊式、思政一體的教學模式(將思想性與時政要聞緊密結合的方式);萬蓉老師的階梯遞進的層次性教學(多用于初三系統復習);彭紅霞老師的情境烘托、活動貫穿的教學風格等等。而這些各異的風格特點被學生戲稱為:馬校長是“焦點訪談”,觀點鮮明,點評犀利;萬老師是“新聞聯播”,層次分明,政點清晰;彭老師則像“新聞1+1”,雙邊互動,評論獨到。
當然,做得再多也要有成效才行;說得再好也要大家認可才行。所以他們將本著“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的工作信念,爭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績。
篇3:中學-第一學期政治備課組工作計劃
中學20**-20**第一學期政治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一步貫徹和落實政治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加強大家協同作戰、教學研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剔除學生自身存在的認知誤區,使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統一;遵循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的基本原則,以達到幫助學生學習做一名心理健康的中學生、過有意義的生活這一終極目標。
二、集體備課目標及措施
?。ㄒ唬?、目標
1.抓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方法,使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發揮集體的能力,實現資源共享,并保持集體備課的持久性,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知識與能力并舉,在教學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并強化能力的培養。通過對話、表演及合作交流等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開發課程資源,以在到活躍課堂的目的。
?。ǘ?、措施
1.堅定不移地執行“三定”、“四備”。三個年級一起,固定時間在學校準備的辦公室進行集體備課,備課組長做好記錄。
2.固定各次備課內容:根據教材編排體系,各年級根據本科計劃制定年級備課計劃,安排好備課內容和中心發言人,讓每個教師都心中有數。這樣,每次集體備課都有目的性、針對性、實效性。
3.集體備課時,我們將主要討論下周上課內容、重點、難點、注意點及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學策略等等,大家不管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剛剛步入教壇的新教師,都自覺把個體納入到群體中去,集思廣益,個人素質得到充分的展現與提高。
三、活動時間和地點
時間:每周一的8:30——11.00 地點:5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