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常規

1846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常規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常規,是指幼兒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遵守的行為規范,是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常規的教育,有利于幼兒學會遵守集體活動的紀律,懂得遵守集體活動規則的重要性,使得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有利于幼兒學習集體生活中的各種文明行為和禮貌用語,發展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兒學習各種親社會行為,在集體中形成友好相處,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協調一致、共同分享的良好氛圍。

  一、集體活動中與人交往的常規

  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幼兒應能否與同伴和教師正常交往,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心理健康。學會如何與人交往,掌握交往的技能對幼兒來說很重要。交往常規的教育,能讓幼兒學會與人交往的技能,從而感受同伴間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共同參與活動的快樂。

  幼兒在與人交往中要遵守的常規:

  1.學會用禮貌用語。“禮貌是叩開交際大門的敲門磚”,要能順利是地與人交往,首先得會用禮貌用語。

  2.小班幼兒,會說“謝謝”、“再見”等簡單的禮貌用語。

  3.中、大班幼兒會說“謝謝”、“再見”、“請”、“不客氣”“您好”等常用的禮貌用語。并會主動用禮貌用語跟人打招呼和回答別人的問候。

  4.學會有禮貌地聽別人說話。聽別人說話時有禮貌,表示對說話方的尊重,會贏得對方的好感,有利于交往。

  5.小班幼兒,要做到能安靜地聽人說話,不隨便插嘴,不打斷別人說話。

  6.中、大班幼兒,要做到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傾聽別人說話,不打斷別人說話,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與人交談,不搶著講,不亂插嘴。與人交談時,做到有目光和表情的交流。個別交談時,知道要控制音量,以對方能聽到為準,不影響其他人。

  7.在自由結伴游戲時,能熱情而有節制地尋找合作伙伴。即找朋友時,會面帶笑容,態度友好、動作輕柔,自然大方。

  8.在集體活動中不與他人相撞。

  9.學會看問題不僅要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出發,也要考慮別人的立場和觀點,能和同伴共同商量解決活動中出現的簡單問題,玩具的分配、游戲角色的分配等。

  二、勞動(做事)的常規

  幼兒應從小學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教師應按照幼兒年齡的不同,鼓勵孩子參加勞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活動手、腦和整個身體;鍛煉意志;培養愛勞動的態度和責任感。

  幼兒應遵守的勞動常規:

  小班幼兒

  1.學習自己穿鞋子、襪子,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腳,分清襪子的底和背,并能穿入腳上。

  學會自己拿勺子吃飯,不要老師喂。

  2.學會自己搬椅子。方法為:雙手分別握住椅子的兩旁,椅背朝上,搬動椅子,不能在地面上拖著走。

  3.會自己洗手;會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嘴;會自己擤鼻涕。

  會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4.會按老師的指令做簡單的事。如幫老師拿掃帚、簸箕,幫小朋友拿衣服、鞋子,給花澆水 、給小魚喂食等。

  5.會整理自己玩過的玩具、看過的圖書,懂得東西從哪兒拿,應放回哪兒。 中、大班幼兒

  1.會自己穿脫衣服,會疊衣服;會扣紐扣,系鞋帶。當同伴有需要時會幫助同伴扣紐扣、系鞋帶。

  2.會整理被褥,會把被子疊成正方形,會鋪平床單。

  3.會用筷子吃飯,不掉飯粒,不剩飯。吃飯時不高聲說笑,不弄臟衣服,能專心進餐。

  4.會正確盥洗,盥洗時專心,不玩耍,不弄濕衣服和地面。動作迅速,不擁擠。

  5.會自覺整理自己玩過的玩具,閱讀過的圖書,做到物歸原處。

  6.會按活動需要,擺放桌椅,搬動桌子時,做到兩人抬著走,不推、拉桌子。

  7.會擦桌子、窗戶,會掃地,自覺保持環境清潔,自覺地將垃圾扔進垃圾箱。

  8.會給植物澆水,給動物喂食,能做力所能及的園地勞動。

  9.能較好地完成老師指派的勞動任務,如分發和收拾餐具、教具等。

  10.能完成“值日生”的任務,盡到“值日生”的責任。

  三、避免噪音的常規

  噪音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眾所周知,避免產生噪音人人有責。由于幼兒大腦皮層發育不健全,自控能力差,再加神經活動過于興奮,這些往往使孩子成了幼兒園內環境中噪音的主要來源。長期生活在充滿噪音的環境中人,容易疲勞,心情煩躁,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幼兒園教師應引起重視,要加強教育,建立預防噪音的常規,并引導、督促幼兒嚴格遵守,盡量避免噪音的產生,保證身心健康。同時也有利于幼兒形成平和、安寧的心態,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

  避免噪音的常規:

  1.不高聲喊叫。

  2.與人文明交談,個別交談時會控制音量,集體交談時,會注意傾聽,不隨便打斷他人的發言或亂插嘴,做到一個接著一個發言。

  3.唱歌、念兒歌時也要注意控制音量,能用好聽的聲音唱歌和念兒歌。

  4.自由活動時,不狂奔亂喊,否則既制造噪音,又損傷嗓子。

  5.輕輕地走路。

  6.不在活動室里或走廊上跑跳,會輕輕地穩穩的走。

  7.進午睡室,會小心地、悄悄地走。

  8.輕輕地拿放東西。

  9.搬桌子,兩人抬著走;搬椅子,兩手抱著走,不在地面上拖動,以免發出噪音。

  10.飯后、飲水后、輕輕地把杯、碗、盤、勺、筷等放入指定的筐或桶內,盡量不發出聲音。

  11.平時不敲打桌子,不搖動椅子。

  四、教學活動常規

  幼兒園教學活動常規有一般性的組織常規,如排隊、舉手發言、坐姿端正等,也有特殊教學活動的常規,如針對音樂活動、體育活動等不同教學活動的特點,有一些特別的常規要求。教師應明確各項教學活動的規則要求,并指導、督促幼兒遵守各項規則要求,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好效果。

  (一)教學活動中幼兒需遵守的一般常規

  1.排隊。在集體教育、教學過程的組織中,少不了排隊這一組織形式,它是活動順利、有序進行的保障,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習慣。教師不但要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組織幼兒排隊,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在人多自覺排隊的習慣。讓幼兒知道,一般有三人以上出現等待現象,就要自覺排隊。

  (1)盥洗、入廁、飲水時遇到等待現象應排隊。

  (2)集體走樓梯、過走廊,要排好隊靠右邊走,把左邊空出來,供別人用,以免擋住別人的通道。

  (3)玩滑梯、秋千、浪椅等大型活動器械時,要排好隊,一個接著一個來,懂得先來后到的道理,學會必要的等待。又保證活動的安全。

  (4)在早操、游戲、音樂、體育等活動中,能根據活動的需要和教師的指令,排成各種隊形。

  (5)集體出游、散步需要排隊。一般排成兩路縱隊,幼兒兩兩拉手行進。小班孩子可用繩子做護欄,即繩子兩端分別由兩位老師牽住,孩子排成一路縱隊,用右手扶住繩子,就可向前行進,這種方法即安全,有方便小年齡孩子行走,比一個孩子拉著一個孩子的衣服走,效果要好得多。

  2.教學活動過程中應遵守以下常規:

  (1)集中注意聽老師講解,按老師的指令開始、展開和結束活動,步調一致、反應靈敏、行動迅速。

  (2)舉手發言。養成勤于動腦,積極發言的主動態度。同時又要做到回答問題或要求發言時,應先舉手,得到老師許可,方可起立發言。會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教師邀請。注意傾聽同伴發言,不隨便打斷或插嘴。

  (3)不隨便進出活動室。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應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如喝水、入廁,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不隨便借故離開活動室,更不擅自離開活動室,進出自如。能堅持完成學習活動。

  (4)不隨便玩弄事先準備好的學具、操作材料等學習用品,以保證注意集中在當前的活動中。

  (5)坐姿端正。背部挺直,靠著椅背,肩部放松,雙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保持正確的坐姿,既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又能保證骨骼的正常生長。

  (6)活動結束后,自己收拾簡單的學具、樂器、操作材料等學習用品,整理場地。離開時,能迅速地將椅子輕輕靠近桌子。

  (二)特殊教學活動的常規

  音樂活動中韻律活動的常規

  1.活動開始和結束的常規

  (1)聽音樂的信號起立和坐下。一般可采用旋律向上的音樂作為“起立”的音樂,用旋律向下的音樂作為“坐下”的音樂。如“1 3 5 ⅰ ”為起立;“ⅰ 5 3 1 ”為坐下。

  (2)聽音樂的信號開始活動和結束活動。

  (3)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啊,活動后迅速找到空位子就坐。

  (4)活動結束時,自己收拾道具和整理場地。

  2.活動進行的常規

  (1)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

  (2)聽音樂的信號變換對形,一般可采用進行曲,聽進行曲音樂,按音樂的節拍,邊踏步邊走成新的對形。

  (3)在沒有對形要求的情況下,找比較空的地方活動。

  (4)在自由移動或活動時,不與他人或場地內的道具桌椅等相撞。

  (5)在自由結伴的活動中,安靜地在規定的時間內尋找、選擇同伴,交換舞伴、分組或分配角色。

  (6)在自由結伴活動中,熱情而有節制地與舞伴交流,合作。

  1.音樂活動中打擊樂器演奏的常規

  (1)活動開始和結束的常規

 ?、俾犚魳返男盘栒R地將樂器從座位底下取出或放回。

 ?、跇菲魅〕龊?,凡不演奏時須將樂器放在大腿上,做到不發出聲音,眼睛也不看樂器。

 ?、坶_始演奏時,按指揮者的手勢整齊地將樂器拿起,做好準備演奏的姿勢。演奏結束后,按指揮者的手勢將樂器放回大腿上。

 ?、芑顒咏Y束后,自己收拾樂器和整理場地。

  (2)活動進行的常規

 ?、傺葑鄷r身體傾向指揮者,眼睛注視指揮者,積極地與指揮者交流。

 ?、谘葑鄷r注意傾聽音樂和他人的演奏。

 ?、垩葑鄷r注意要集中,不做與演奏無關的事。

 ?、芙粨Q樂器時,須將原來使用的樂器放在椅子上,再迅速、無聲地找到新位子坐下。 ⑤交換樂器過程中不與他人或場內的椅子相碰撞。

  2.體育活動的常規

  (1)聽口令或哨聲踏步、走隊形、做動作。

  (2)教師示范講解時,集中注意傾聽和觀看。

  (3)四散活動時,應在指定的地方活動。不互相碰撞。

  (4)做劇烈活動時,不高聲喊叫,以免損傷聲帶。

  (5)做體育游戲時,嚴格遵守游戲的規則。

  (6)成集中隊形時,動作迅速,不發出聲音。

  (7)結束活動時,會幫助老師收拾活動器具,整理場地

篇2:鎮小學遠程教育教學應用制度

  Z鎮小學遠程教育教學應用制度

  一、現代遠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在遠程教育領導小組具體組織下,積極穩妥地開展,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對學生進行教育。

  二、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圍繞課標、教材的具體安排,結合校情、學情,對教學內容、時間、方式等做出計劃和安排。原則上,語文、數學每月至少組織兩課時學習、英語、科學學科每月至少組織一課時學習,其他學科每學期不少于一課時。

  三、通過個人備課,做好教學前的準備工作。事先熟悉所要收看播放的課件內容,擬定內容提要、觀看要求、思考討論題和觀后實踐的建議方案等,并將相關內容標注在備課本上。做好教材的提示和講解,提高教育效果。

  四、嚴格教學紀律。教學前,組織學生列隊上課,不遲到,保證參加人數的落實;教學中,要嚴格教學紀律,應用遠程教學資源,有效組織各種學習活動,鞏固學習內容和實踐所學知識。

  五、課后,上課教師如實工整填寫相關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登記冊,做好衛生保潔工作并關好門窗。

  六、加強教研,注重信息反饋,利用網絡資源學習,交流遠程教育資源應用方面的經驗,積極撰寫反思與論文。

  七、愛護設備,操作規范,保證正常運行。設備出現故障時,要及時報信息技術組。

  八、各種資源教室的使用應嚴格按照學校教導處安排進行,不得隨意調換和占用,需要調換的要事先與教導處聯系調整。

篇3:初中教育教學論文管理辦法

  初級中學教育教學論文管理辦法

  第一條 總結教學經驗,撰寫德育、教學研究論文,是教育行政部門的干部和學校教師的一項基本功.加強教育教學論文的評審、交流工作的管理,使此項工作逐步實現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不斷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以促進學校教育學術領域的繁榮.

  第二條 論文撰寫的要求:

  1、確定題目時,要注意擬題新穎、表述確切、不宜過大、簡單明了;

  2、擬定提綱時,要保持觀點與搜集材料的一致性;

  3、論文寫作時,論點要鮮明準確,論據要充實確鑿,論證要邏輯嚴密.

  第三條 論文評審程序:

  1、學校每年7月中旬,由教導處根據本年度的教育教學熱點、難點問題,擬出論文題目綱要,由教師根據自己研究方向確定自己的論文題目;已承擔研究課題的教師可自行完成相關課題的結題論文;

  2、8月中旬各教研組完成本組德育、教學論文的推選工作,由校論文考評組進行校內初評;

  3、9月上旬由學校送區、市教育局進行論文審評工作;

  4、9月中旬再由校論文考評組根據上級意見,并結合參評教師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最終推出本年度的校級德育論文和教學論文的獲獎名單;

  5、下文公示全校教師,教導處將獲獎論文存檔管理;

  6、9月下旬全校召開教育教學論文研討會,并表彰獲獎教師.

  第四條論文評獎的有關規定:

  1、校級優秀教育教學論文每年評獎一次,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并與年終個人考核掛鉤。

  2、優秀論文應通過報告、研討會等各種途徑宣傳、推廣。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