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高考生物教學總結

4736

  20**年高考生物教學總結

  20**年高考結束之后,從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出,學生對生物試題的感覺:選擇題總體可以,但簡答題有一定的難度,而且量較多,一般學生做得很匆忙。今年的試題比去年的稍難,但也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如第1題就是考查新陳代謝的概念,也有課本內容的變式,如課本上有關頂端優勢的示意圖,只是增加了含有細胞分裂素的羊毛脂的干擾選項,有關高等植物細胞結構圖形、谷氨酸發酵罐圖形、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圖解、有絲分裂后期圖形的繪圖等,這些內容都是課本內容的變式呈現,因此在學習中要打好扎實的基礎。

  進入高三之初,我們組內就達成共識,在這一屆高三復習中改變以往的方式,探索新的復習方法。同時認識到,高三復習的工作重點還應當放在雙基訓練上,不應當一味的增加內容,而是應當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題技巧。因此在復習過程中首先應立足于課本的基礎知識復習,即立足于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他們在課內外全面系統地復習教材,只有全面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并對這些知識有了透徹的理解,才能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對基礎知識的復習一方面要全面復習理清知識結構,捋清各知識點,把分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構建知識網絡,使學生把握主干知識、明晰基本知識點,對整個知識體系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抓基礎知識的復習也要突出重點,對重點知識和與實踐聯系密切、容易出能力考查題的知識點應多下功夫,以達到融會貫通、應用自如。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克隆、遺傳育種原理、生態平衡原理等等,往往可以成為能力考查的素材,應作重點對待。對基礎知識的復習應注意理解和綜合、應用,要善于聯想、遷移,從而有利于提高運用能力。學生復習的好壞應通過各種手段來檢驗,高三復習的最好檢驗方法是課堂知識點過關測試,考察上一節或本節的知識點,教師的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學習目標很明確,有效的訓練了雙基。

  高考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市場,在其中不乏利用假冒劣質產品進行發財的商家,但也不否認有精品的復習資料,一味抨擊復習資料的壞處不可取,而全盤套用復習資料更不可取,從學生實際出發、從課本出發,從從學校實際出發,充分研究新考綱、新高考,利用自己可以累積到的一切資料進行重組分類,用優秀資料中的信息充實我們的教學,使別人的東西服務于我們自己的教學,達到“他山之石可攻玉”的效果,為此我們在教學案一體的基礎上,增加了自選重組練習,使學生從繁雜的復習資料中解放出來,避免學生在重復練習中時間的大量浪費,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較大的作用。通過做題,形成和提高各種能力。

  高考復習在重視三基的同時,也要重視知識的應用,重視知識的遷移,重視知識間的聯系,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這樣我們的復習才能與高考命題改革的要求相適應。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不但要重視分析和解釋實驗現象和結果,以及推導實驗結論能力的培養,更要重視培養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在實驗復習中,一方面重視了對規定實驗的掌握,理解基本的實驗設計原則和原理,如:掌握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原則,單因素變量原則,對照的原則等。另一方面在明確實驗設計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實驗設計試題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

  指導閱讀,首先提高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端正態度,掌握方法,養成習慣。我們不少學生在考試時,如遇到熟悉的情景時,還能得心應手,可是一旦遇到新的情景,便感到束手無策,為什么呢?從情景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足。這無疑是我們平時講的太多造成的,我告訴學生:書上有很多概念、原理、規律等都是從有關的論述中推出來的,你順著教材的線索去閱讀,帶著問題去閱讀,一直讀到自己能給自己出題目,你就能悟到很多新的東西,提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相應地提高。這樣做也符合學生終身發展的需求,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考試中出現的說理不通,表達不清的毛病,教會他們運用課本中某些段落的內容,去正確使用生物學術語,為什么我們有些學生實際分比估分要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方面吃了虧。在今后我們還應當正確處理教師講讀與學生自讀,精讀與泛讀,課內讀與課外讀的關系。除了課本外,我們配套練習《世紀金榜》中的基礎知識再現,規律、方法技巧,資料庫等都是重要的閱讀內容。另外,我們還應定期印一些課外閱讀材料供學生閱讀。

  一個人的精力與智慧是有限的,集眾家之長,改自身之短,對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為高三生物教學服務,為此我們高三生物備課組的成員每周有二次固定的集體備課時間,來研討教學中的問題。在備課中做到四統一,即統一計劃、統一進度、統一教案、統一練習。以整體協作、集團作戰的方針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

篇2:高級中學生物教研組教學計劃(學年第二學期)

  高級中學生物教研組教學計劃(學年第二學期)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教科室工作計劃,結合我組實際,本學期我們教學教研工作的重點放在教學質量的提高上。努力做到以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力求使生物教學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并將其逐步應用于生物教學中。

  二、工作要點:

 ?。ㄒ唬?、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1、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本學期在全面貫徹落實新課改理念的前提下,通過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輔導等各個環節,使學生全面發展,真正使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落到實處。

  2、積極參加江寧區優質課活動,以此為契機,推動新課程理念的全面落實,提升中青年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加強教學管理和檢查的力度,認真做好每兩周一次的教學常規檢查工作。

  4、有計劃地安排好高二年級生物奧賽輔導工作。

  5、繼續加強高三年級的復習應考工作。本學期高三年級教學質量的提高應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效率,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有限時間內使學生的成績在原有基礎上能有所提高。

 ?。ǘ?、發揮教師集體智慧,提升教學研究氛圍。

  1、開展教研組的聽課和評課活動,而且緊緊圍繞教研組的活動專題,重視對師生關系的研究,重視對學生的研究。要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重點,以合作學習的時效性為重點。

  2、加強對本組教學科研課題的研究及管理,積極申報各級研究公開課的機會,為我組教師提供學習與展示的舞臺。

  3、結合生物學科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教研活動,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的教育,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效性為重點開展教研組的活動,把自己的自評和教師的互評相結合,爭取能讓每次的教研組活動能夠達到研究的目的,每一次參加人員都有收獲。

  4、提高網絡教研的實效性。本學期要求每月組織本組教師舉辦一次網上專題教研論壇,每人每月上傳一份教學設計、一份教學案例或教育教學反思。

  5、加強教師的業務學習和繼續教育工作。本學期每位教師在認真學習繼續教育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完成5000字的學習筆記任務。

篇3: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體會

【摘要】《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是醫學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內容多,重難點多,知識點分散;且具有理論知識抽象不易理解、實驗操作復雜等特點。該文介紹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通過改革教學方法,開展互動式教學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實驗操作能力,不斷的探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互動式教學;教學質量

《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是醫學專業的基礎課及必修課,是溝通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恫≡飳W和免疫學》課程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和免疫學。針對醫學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求,根據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內容上的緊密聯系,教材將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和免疫學基礎知識三門學科進行了有機整合重組,合而為一。隨著微生物和免疫學理論和實踐的不斷深入,使人們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及預防和治療等環節形成一個重新認識的過程,同時為醫學生今后更好地服務患者提供理論基礎。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醫學的發展,《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課程面臨一些新問題,如新的病原體的發現,新疫苗的研制和傳染病防治等。針對新問題,教學過程中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多種教學方法并舉[1],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本文總結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課程學習興趣的教學體會。

1多種教學方法在理論授課中的運用

1.1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PBL教學方法

[2]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課程內容抽象,知識點多而繁雜且具有不易直觀感知等特點。為激發學生潛能,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PBL教學方法[3]。首先,課堂上導入新課前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現象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如酸奶是如何制作出來的?酒是因為有什么參與發酵釀才釀出香醇美酒?進而引出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細菌,并且讓同學們通過討論得知大部分的細菌對我們人類生產、生活是無害的甚至是有益的,進而讓學生了解到正常菌群的含義和對人體的重要性,提起了學生對細菌分布的興趣后,再進入新課內容的詳解,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免疫學則可以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事進行問題的切入式討論,如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接種過疫苗,而疫苗又是通過怎樣的過程保護我們機體免受特定疾病的侵襲的?以此引出初次免疫應答和再次免疫應答的概念及發生機制,這樣就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1.2活躍課堂氣氛以增強教學效果

微生物和免疫方面的內容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免疫學和微生物發展,教學過程中需要優化課程結構,不斷將新知識、新進展滲透到課程內容中去,讓學生了解微生物和免疫的研究熱點和最新動態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學效果。在現今的信息便捷的時代,利用媒體中有關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的新聞熱點充實和活躍課堂氣氛,將新聞中關于流行病的熱點問題對照課本用專業知識進行解讀。如通過對甲型流感疫情的發生情況,闡述流感病毒的分型及甲型流感之所以能引起世界大流行的原因在于甲型流感抗原易變異性。在課堂上,將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進行具體病例分析以引出該疾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方式及如何對易感人群進行醫學保護。講到人體寄生蟲學部分內容時,從當前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許多國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事工程建設,會不可避免地受到當地流行疫情的影響,就此引出瘧原蟲的生活史、流行環節、發病過程、診斷及防治原則。

1.3多媒體技術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將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多媒體手段有機結合。免疫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如利用文字、圖片、動畫以及影像資料等來豐富教學內容,把免疫應答、超敏反應發生的機制等抽象性的理論內容用動畫形式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感性素材,易于理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加強實驗教學

《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是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要注意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恫≡飳W和免疫學》的實驗課在理論聯系實踐中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實驗課堂教學中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4],既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解決、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克服接受性教學的缺陷,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2.1注重微生物動手操作技能教學

周密設計的實驗課不但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生動性,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革蘭染色法觀察細菌形態結構的實驗課堂上,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試驗過程中學生會出現一些常見錯誤和問題[5],與學生一起分析、解決出現的問題,從而使其掌握革蘭染色法的操作步驟、油鏡使用方法。在細菌接種及細菌生長現象的觀察實驗課上,通過對實驗室自來水和學生自己的皮膚表面、齒垢、手機屏幕、實驗室臺面,用無菌棉簽涂抹進行微生物培養、培養結果的分析和判讀,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微生物在我們周圍環境中的分布情況,指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和無菌操作觀念。通過微生物檢驗技能操作,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試驗結果判讀及分析問題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2.2注重培養免疫學試驗結果分析能力免疫

凝集試驗檢測ABO血型和RH血型,讓學生自己動手檢測自己的血型,由于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想獲知自己血型的心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并且通過該驗證試驗的結果并以免疫學理論知識解釋玻片凝集的原理,從抽象理論到實踐契合,培養學生對試驗結果的分析判斷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課前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實驗課上有針對地做好實驗課的設計及課前準備。以“行為體驗式課型”實驗課程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傊?,教學過程中,將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合理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對《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學好理論知識和提高實驗操作技能,并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滿足實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劉萍.淺談《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的教學體會[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92~93.

[2]楊增茹.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學質量[J].衛生職業教育,20**,22(11):81.

[3]楊璇,臧文巧.藥學專業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醫療前沿,20**,5(4):81~96.

[4]周鋒.深化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6(2):172~173.

[5]陳秀榮.革蘭染色實驗教學體會[J].中國西部科技,20**,13(9):115~116.

作者:汪秀琴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