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國培心得體會:淮北歸來說收獲

7721

  國培心得體會:淮北歸來說收獲

  幾天的培訓,雖然很累,但與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交流、碰撞......走過了一段難忘的心路歷程。專家的講座讓我進一步認清了什么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特別是如何把當下最先進的教學手段與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從而更高效地教好語文。下面是我幾天來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深度融合”方面的幾點感悟,總結如下:

  一.正確認識了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意義和作用。

  隨著網絡的普及,信息技術朝我們撲面而來,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給當下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和視野。信息技術的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從一開始的“結合”發展到今天的“融合”。這不僅是提法上的變化,也體現了其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小覷。但是我認為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永遠只是一門教學技術,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永遠只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要認清主次,切不可用以展示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不可因此沖淡語文課堂的語文味,不可替代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可替代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不可影響學生想象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融合的幾點做法思考。

  1.信息技術可以用來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認讀、學寫生字詞(直觀地出示筆順動畫)。信息技術具有呈現快,字體規范,大小適中,便于觀看等的作用。

  2.信息技術可以用來呈現文本的重要段落或關鍵詞句,起到突出重點的作用,也使閱讀目標更清晰,閱讀指向更明白的。但不可以把課文截取的支離破碎,把文本弄得花花綠綠,破壞了文本原來的整體感。

  3.信息技術可以使語言文字訓練更具體更直觀,特別是口頭的填空或說話訓練能有更明確的提示,比老師的口述更清楚明了。

  4.通過信息技術來補充文本中沒有的信息但又很重要的信息。比如作者生平,文章的寫作背景或出處等與文本相關的資料,便于更快捷地學好語文,豐富課堂信息,引導學生從課文走向語文。

  5/語文閱讀課上還可以適當地用音頻、視頻等手段來創設情景,提升語文學習的情趣、意志,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使語文變得更美。

  6.信息技術還可以實現課上、課下的結合,多渠道地學語文,教語文,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三.在今后的教學和送教下鄉活動中,我要努力將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充分用好信息技術這把雙刃劍,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又不把語文教學搞得負擔重重,花里胡哨。

篇2:感悟參加小學數學國培計劃培訓心得體會

感悟

參加小學數學“國培計劃”培訓心得體會

獨田中心學校

周美華

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小學數學教師遠程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在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在一個以學習為主題的時代發展中,“國培計劃”為小學教師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聯系本人的實際談談對這次學習的認識。

1、談談對備課的認識:

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可以說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都是由精心備課而來。隨著新課程實踐向縱深發展,“教書”這一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的“教”已不再是單純傳授,講析,而是引導、組織、參與、討論等的綜合;“書”也不再是單純的教科書,而是所有的書,包括電視、電影、網絡、報刊雜志,特別是生活這部大書。那么新課程背景下的備課也必然發生巨變,誰來備、備什么、怎樣備,這些都是教師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2、談談對上課的認識。

在新的教學時代,在今天課改的大環境下,數學教師如何才能上好一節數學課?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師應進行角色轉換,應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角色向學生的導師、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合作者、信息資源的設計和查詢者、學生的學術顧問、研究者和學習者等角色轉變。我們要向40分鐘要質量,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3、談談如何處理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體,充分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動態生成。我們還應該“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時也“關注生成”、“駕馭生成”,讓學生的問題跟著我們的課堂一起飛翔。為了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完成計劃中的教與學的任務,在上一堂課之前,我們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學生,精心設計活動,完成教學預設。但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隨時調整課前的預設,即時創造、即興修改,創設有利于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情境。

通過這次學習,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我覺得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和新老師一樣,不能因為自己新而原諒自己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因為對學生來說小學教育也只有一次。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并勇于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獲,有所感悟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們必須是著眼于未來,采取科學的方法應對隨時出現的新問題,努力使自己適應新時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必須給自己定好位,必須走“學習——反思——研究——實踐”相結合的專業發展之路。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謝“國培計劃”這個平臺為我們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提供這么好的學習空間,感謝“國培”為我們提供這么難得的學習機會,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軌道上大步前進!

篇3:國培計劃范本初中地理培訓心得

20**年“國培計劃范本”初中地理培訓心得

“國培計劃”初中地理培訓心得

有幸參加教育部組織的“國培計劃——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項目”活動的地理學科的學習,深感機會難得,所以在八天的學習中,每天顧不上天氣炎熱,早早地趕到學校,認認真真地聆聽各位專家精彩的講評,有如涓涓細流,滋潤心田。心中對教育部的精心安排充滿了無言的感激。

通過八天的學習,對我既是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收獲頗豐。

一、要有“愛”

一名優秀的地理教師,不僅要熱愛地理學科,深入細致地鉆研教材內容、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更要熱愛自己的學生,心中有了愛,才能夠想方設法地探索各種教法、學法,設計更合理的教學流程,讓學生樂學、善學。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要“善”變

新課標與舊教材相比,無論是從教材內容還是教學方法,變化比較大。所以一名優秀的地理教師一定要善“變”。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生,探索不同的教法和學法。做到因地制宜、共同提高

三、要善“動”

新課標里很多內容都要求老師和學生要動起來。包括眼、身、口、手、腦,可以說是全方位的。這個動不僅要出現在課堂上,還要出現在課前準備和課后的拓展中。

通過這次學習,還解決了許多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比如:以前在上等高線這塊內容時,我試圖自制一個模具,把等高線圖更直觀地展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內容,都始終沒能如愿。而在這次學習中,我欣喜地發現了,原來等高線圖可以用鐵絲來演義。真是如獲至寶、受益匪淺??!

培訓是短暫的,但它卻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學習,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方法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并作到多學多思多改,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力爭做一名無愧于祖國和人民的好教師。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