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附小教科室考核辦法
為了全面推動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不斷提升教師學習和研究水平,特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工作規范
(一)制定、完善、實施教師學年專業發展計劃。
(二)積極參加校內外教師專業化培訓(鼓勵參加市級以上的專業培訓),圓滿完成培訓任務、認真做學習筆記,市級及以上培訓須在培訓后一周內上交學習匯報。
(三)堅持閱讀,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讀書活動,每月按要求撰寫讀書心得。一學期有一篇高質量的讀書心得。
(四)繼續教育學時達標。
(五)按照學校工作規劃參加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工作室)或教師社團,按要求完成相關工作。
(六)參加學校課題或其他課題研究,資料完善(有計劃、過程管理、總結)且有實效。
二、考核標準
(一)基礎性評價
1、制定專業發展計劃書詳細并能有效落實為優秀,能根據計劃落實為良好,有計劃為合格,沒有制定為不合格。
2、積極參加學習,認真做筆記或寫出匯報在校級及以上交流(獲獎)為優秀,學習筆記、匯報質量較高為良好,有學習筆記、匯報為合格,無筆記、無匯報為不合格。
3、堅持閱讀,心得質量高并在校級及以上交流(獲獎)為優秀,質量較高為良好,按要求撰寫心得為合格,沒有完成為不合格。
4、完成繼續教育任務,學時達標為合格,未達標為不合格。
5、按要求參加共同體活動,高質量完成任務為優秀,完成任務為合格,未按要求完成為不合格。
6、參加一項課題研究,完成相應任務,過程資料完整,并有實效,在校級及以上交流或獲獎,可以評為優秀。落實課題研究計劃,過程資料比較完整為良好?;韭鋵嵳n題研究計劃,有過程資料為合格,沒有計劃、沒有過程印證或沒有按要求參加課題研究為不合格。
(二)提高性評價
1、在學月單項工作評比中,優秀每次加0.3分,良好每次加0.1分。
2、學期末對課題組進行考核評價,課題組評為優秀組長加1分,良好加0.5分,組員按優秀、良好分別加0.5和0.2分。
3、教師專業發展加分(詳見附件)。
備注:單次加分0.5分以內,部門考核、分管批準;0.5分及以上的加分,部門考核、分管審定、行政會議確認、校長批準。
(三)警示性評價:工作失誤或責任事故
1、工作失誤:單項工作評比、綜合工作考評不合格或不規范,經提示及時整改,未對部門工作造成影響,經部門考核認定,每次扣0.2分。
(1)不完成科研任務;
(2)繼續教育學時不達標;
(3)外出學習無反饋;
(4)無讀書心得;
(5)其他類似行為。
2、三級事故:未執行工作規范經提示不整改,給學校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經部門考核、分管審核批準,每次扣0.5分。
(1)不參加科研;
(2)繼續教育考試不合格;
(3)不讀書;
(4)其他類似行為。
3、二級事故:在教師培訓或課題研究方面因個人原因給學校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經部門考核、分管審核、校長批準,每次扣1分。
4、一級事故:在教師培訓或課題研究方面因個人原因給學校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經部門考核、分管審核、行政會研究確認,每次扣2分。
三、考核辦法
(一)學月考核
1、根據工作進度開展單項或綜合工作評價,并分別按評價等級加分或扣分。合格及以上可以獲得基礎分滿分,全年累計20分。警示性評價當月扣減分數不超過當月基礎分值(2分)。
2、學月過程性評價得分:教師學月基礎分值減去扣分。
3、學月水平性評價得分:學月加分累計。列入期末單項累計。
4、學月過程性考核、水平性考核結果及時公示。
(二)學期考核
1、學期過程性評價得分:累計教師學月過程性評價得分。
2、學期水平性評價得分:累計教師學月水平性評價得分。
3、考核結果及時公示、溝通。
(三)學年考核
1、根據教師自評申報和教科室過程考核實施學年評價,進一步確認教師兩學期過程性考核得分與水平性考核得分,累計為教師學年過程性考核得分和學年水平性考核得分。
2、推薦課題研究和專業發展業績突出的個人或團隊參加校長專項獎勵評價。
3、考核結果及時公示溝通。
成都林玉中學附屬小學 20**年3月
篇2:XQ中學教科室主任崗位職責
*Q中學教科室主任崗位職責
一、在校長領導下,全面負責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二、教科室負責制訂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計劃和組織實施教科研工作,定期進行檢查,每學期作出總結。
三、領導教研組的教科研工作,協助校長選配好教研員,定期召開教科研工作會議,密切配合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研究促教育教學,在教育教學中搞研究。
四、負責管理學校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科研課題的實施,中期評估及結題工作,對各教科研課題的實施進行全程監控和指導,不斷總結教科研實踐的經驗和教訓,提高全校的教科研水平,推動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五、負責除學科競賽外的各級各類教科研競賽活動,組織教師參加科研論文的競賽與評比,以及其他各類教科研活動。
六、要求每個教研組有一個市級以上的教科研課題,每個教師有自己的研究課題,并付諸實施。教研組在學校制訂教科研工作計劃,期末作好總結。
七、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寫出一篇教學論文、經驗總結或教科研課題實驗報告。
八、辦好學校教科研的理論刊物,作為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窗口,并能起到推廣、示范和輻射作用。每學期出版一期《浪花》,刊登各位老師的經驗總結或教學論文。
九、定期組織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對教師進行教科研工作培訓,定期推薦或印發教科研學習材料,檢查教師的學習和聽課筆記。
十、負責全校教科研成果的登記、評定,并給以一定的物質獎勵。負責制訂《教科研成果獎勵條例》,并以此為依據對教師教科研成果進行鑒定。
篇3:小學教科室工作計劃
20**年小學教科室工作計劃
根據市區教育局20**年教育工作意見和教科研工作計劃為指導,圍繞創建“三星級”高中的總體工作,圍繞課程改革,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抓手;突出體現“抓隊伍,重師德,抓管理,重常規,抓教學,重績效”的學校工作思路。努力做好課題研究、課堂教學、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素質教育”、“主體教育”、“終生教育”等理論為指導,力爭全面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順利通過省“三星級”高中驗收而奮斗。
工作重點:1、認真落實課題研究工作,促進課題研究為教學工作服務。
2.推進“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工作,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教研組、備課組的研究能力。
工作要點:一、落實課題研究
1、目前我校已承擔二個市級課題、三個區級課題的研究任務,做好市、區級這五個課題的研究和結題的前期準備工作。
2、做好20**年省級滾動課題的申報工作,整理相關課題研究材料,制定好計劃,布置本學期的課題研究任務。同時推動我校各教研組和年級組的校級課題研究,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切實解決我校各個年級、各個學科的實際問題。
二、和教務處配合,抓好課堂教學
1、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和教務處抓好公開課活動。把師生共同探求和開發新課程的平臺,作為一個實現教學方法創新的支撐點。努力促進教師、學生教學行為的轉變,營造互動、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形成“愛崗、敬業、崇實、創新”的教風,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2、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教師要確立全面的質量觀,不但重視考試成績,而且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走全面發展之路。
3、要加強教育質量的監控。通過“會課”活動,優化教學過程,實現高效教學,推出一批優秀教師,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20**年是我校積極創造條件申報江蘇省“三星級”高中的關鍵一年。教科室將根據“三星級”高中的要求,對全校教師進行逐個審核,爭取更多教師的課能夠成為優秀課、示范課。學校將繼續與市區名校聯系,充分發揮名校名師的專業引領作用。
2、為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加快新教師成長步伐,學校將進一步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充分發揮校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的傳、幫、帶作用,抓好校教科研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有較強研究意識和教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師隊伍。繼續實施“青藍工程”,實行“以老帶新”,建立“同伴互助”關系,要求指導教師每月至少聽青年教師兩節課,課后要及時評課,指導,并作好聽、評課記錄,加快教師的成長。
四、提高論文的發表率、開發好校本課程
(1)繼續落實每學期要求教師上交一篇論文的規定,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各級論文的發表、評獎活動,教科室應及時提供上級有關部門的論文評選信息,與教研組、備課組加強溝通,努力為教師的發展和提高創設一個有利的平臺,加大對教師撰寫論文的指導力度,著力提高我校教師論文的獲獎率和發表率,從而提高我校教師在市、區的影響力。
(2)為了配合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繼續鼓勵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努力使我校的校本課程系列化、多樣化,凸顯我校的校本特色,擴大我校校本課程的影響。
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訂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制定教科研計劃。
2、課題工作會議,部署本學期課題研究實施工作。
3、做好省級滾動課題申報工作。
4、做好征集論文工作。
5、課題組活動。
6、各學科課堂教學情況調研。
三月份
1、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常規要求培訓。
2、各學科課堂教學情況調研。
3、做好校本課程開發和校報??木幱?。
4、做好市、區級課題結題準備工作。
5、區學科指導活動、專家講座。
四月份
1、校本培訓:教科研專家講座
2、專題學習,學習“新課程理論”,交流學習心得。
3、以學科競賽為抓手,進一步完善特色學校的建設。
4、各學科課堂教學情況調研。
5、繼續做好市、區級課題結題準備工作。
五月份
1、加強教科研情報資料的收集、匯編、整理及利用。
2、召開各級結題課題負責人會議。
3、市、區級課題結題。
4、校區級骨干教師示范課。
六月份
1、“青藍工程”活動總結會暨新教師匯報課。
2、組織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的課程培訓。
3、高一年級開展研究性學習心得展示活動。
4、收交課題研究資料。
5、各學科組推出一節優質研究課,每人寫好高質量的案例和論文。
6、教科研工作總結。
7、組織課題與論文評選,促進教師參加研究。
七月份:
1、對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在教科研工作中有突出成績的教師給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