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目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記錄表(臺賬)
1. 消防設備維護記錄表(頁)
2. 消防系統設備配置表(頁)
3. 消防控制中心設備檢查記錄表(頁)
4. 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試驗記錄表(頁)
5.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檢測記錄(頁)
6. 消火栓系統檢測記錄(頁)
7. 卷簾門系統檢測記錄(頁)
8. 防排煙系統檢測記錄(頁)
9. 消防聯動設備檢測記錄(頁)
10. 維保工作紀錄表(頁)
本記錄含以上表格共(頁)
消防設施設備維護管理方案
一、維護保養工作內容
(一)巡檢制度
針對消防系統的特點,建立嚴格的月、季、年巡檢制度,使維護保養工作有據可依:
月、季、年巡檢內容規定:
1、月巡檢規定:每月對每個項目設施進行一次巡檢。
2、季巡檢規定:每季度對每個項目設施進行一次巡檢。
3、年巡檢規定:每年對每個項目設施進行一次巡檢。
月、季、年巡檢參加人員:
1、每月巡檢測試人員:維保工程師1人,維修技術人員1人。
2、每季巡檢測試人員:維保工程師2人,維修技術人員1人。
3、每年巡檢測試人員:維保工程師2人,維修技術人員2人。
(二)系統日常運行工作
系統日常運行期間,中控值班人員及安全員應細心觀察,做好消防設備設施的巡檢登記記錄,對于系統發生的報警,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仔細察看,如確屬真實警報,應按相關預案實施。如屬于誤報警,則應做好記錄,并及時通知維保公司維保負責人,共同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
(三)維護保養規定
消防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為保障各消防設施高效、可靠的維護,特作以下規定:
1、消防設施投入使用后,均應保持在正常運行和監控工作狀態;
2、維保公司的相關人員需與大廈的消防管理人員密切聯系,經常了解系統的運行情況;
3、維保公司維保技術負責人在接到故障報修電話后,需及時委派維修人員(或相關設備廠家技術人員)趕赴現場,會同大廈的安全員排除各種故障,確保設施正常運行;
4、每次故障排除后,必須填寫“消防工程維修單”,并經雙方負責人簽字,各留存一份;
5、對于當天無法處理的故障,需要消防系統暫停工作的,需及時上管理部管理人員批準,期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補救,同時填寫“排故報告單”。
6、所有維保檢測項目,應定期定量進行測試,并填寫相關檢測記錄單。
二、消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具體維保細則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維護保養
1、每月檢查和試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下列功能 :
(1)檢查復位、消音、故障報警等功能是否正常。如發現不正常,做好記錄并及時處理;
(2)試驗火災警報裝置的聲、光顯示是否正常;
(3)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自動轉換試驗,檢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2、每季檢查和試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下列功能:
(1)采用加煙(或加溫)的方法分期分批(50%)試驗探測器的動作是否正常,及確認燈顯示,試驗中發現有故障或失效的探測器應及時拆換;
(2)試驗火災警報裝置的聲、光顯示是否正常;
(3)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自動轉換試驗,檢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4)檢查手動/自動轉換開關,如電源轉換開關、滅火轉換開關等是否正常;
(5)直觀檢查所有消防用電設備的動力線、控制線、報警信號傳輸線、接地線、接線盒及設備等是否處于安全無損狀態;
(6)巡視檢查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和指示裝置的位置是否準確,有無缺漏、脫落和丟失,每個探測器的下方及周圍各方向,手動報警按鈕的周圍是否留有規定的空白空間。
3、每年檢查和試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下列功能:
(1)采用加煙(或加溫)的方法對安裝的所有探測器全部檢查試驗一遍;
(2)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自動轉換試驗,檢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3)檢查手動/自動轉換開關,如電源轉換開關、滅火轉換開關等轉換開關是否正常;
(4)檢查所有接線端子是否有松動、破損和脫落現象。
(二)室內消火栓系統的日常維護
1、每月檢查項目
(1)檢查消火栓箱內設備是否齊全,是否破損、老化、霉變;
(2)外觀檢查管道、閥門有無漏水,閥門是否位于開啟狀態;
(3)檢查破玻按鈕外觀有無破損,遠程啟動水泵測試;
(4)檢查水泵控制箱所處控制狀態是否正確;
(5)消防水泵手動、自動狀態下啟動試驗。
2、每季檢查項目
(1)檢查破玻按鈕外觀有無破損,遠程啟動水泵測試;
(2)檢查水泵控制箱所處控制狀態是否正確;
(3)消防水泵手動、自動狀態下啟動試驗。
3、每年檢查項目
(1)檢查電動機是否損傷、銹蝕,機械性能是否良好;
(2)檢查水泵軸與電動機連接部位是否松動、變形、損傷和嚴重銹蝕;
(3)檢查軸承潤滑油是否加足,油污嚴重污染、變質現象,用手轉動檢查轉動是否正常;
(4)檢查繼電器是否脫落、松動,接觸器接點是否燒損。
(三)自動水噴淋滅火系統的日常維護
1、每月檢查項目
(1)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及消防氣壓給水設備應每月檢查一次,對其消防儲備水位及消防氣壓給水設備的氣體壓力進行檢查,并應對保證消防用水不被挪作他用的措施進行檢查,發現故障,應及時進行處理;
(2)消防水泵應每月啟動運轉一次。當消防水泵為自動控制啟動時,應每月摸擬自動控制的條件啟動運轉一次;
(3)電磁閥應每月檢查并應作啟動試驗,動作失常時應及時更換;
(4)每月應對系統上所有的鉛封、鎖鏈進行一次檢查,當有損壞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5)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接口及附件應每月檢查一次,并應保證接口完好、無滲漏、悶蓋齊全;
(6)每月應對噴頭進行一次外觀檢查,當發現有不正常的噴頭應及時更換;當噴頭上有異物時應及時清除。更換或安裝噴頭均應使用專用扳手。
2、每季檢查項目
(1)每季度應對報警閥旁的放水試驗閥進行一次供水試驗,驗證系統的供水能力;
(2)室外閥門井中,進水管上的控制閥門應每個季度檢查一次,核實處于全開啟狀態。
3、每年檢查項目
(1)每年應對水源的供水能力進行一次測定;
(2)每兩年應對消防儲水設備進行檢查,修補缺損和重新油漆。
4、噴頭的檢查與維護方法
(1)外觀檢查:檢查噴頭有無損壞、銹蝕、漏水現象,如存在應及時維修或更換;
(2)抽樣檢查:使用年限較長的系統,應按要求對噴頭進行抽查,對不符合噴頭產品要求的噴頭要更換;
(3)維護:對輕質粉塵可用空氣吹除或用軟布擦凈;對容易形成結垢的塵埃,如噴漆霧粒、水泥粉等就不易清除,只能分批拆換噴頭,集中清理,但不能用酸或堿溶液洗刷易熔元件灑水噴頭,也不要用熱水或熱的溶液洗刷。
(四)管路系統的檢查與維護方法
(1)外觀檢查:檢查管道有無機械損傷、油漆脫落、銹蝕等,管道固定是否牢固,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2)清除堵塞: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管路中,可能因施工疏忽殘留有砂、石、木屑或水源帶來的垃圾、鐵銹等,這樣會造成噴頭堵塞、報警閥關閉不嚴、水力警鈴輸水管堵塞等,從而影響滅火效果。如發現管路有沉積物,應進行沖洗;
(3)防漏措施:平時嚴禁將管子用作其他支撐;拆裝噴頭時必須按操作規程應用合適的工具,切忌直接鉗住噴頭懸臂進行旋緊或擰松;管路的防腐涂層應視情況而定,一般每隔3~5年應重新涂刷一次。
(五)報警閥的檢查與維護方法
(1)開閥試驗:對報警閥應進行開閥試驗,觀察閥門開啟性能和密封性能,以及水力警鈴、延遲器等性能。此試驗可通過末端試驗裝置進行。如發現閥門開啟不暢或密封不嚴,可拆開閥門檢查,視情況調換閥瓣密封件;
(2)對安裝的壓力表要定期檢查。檢查報警閥前、后壓力表指示是否正常。
(六)水源及水泵的檢查與維護
檢查消防水池的水位能否保持消防用水量:水位標尺是否正常工作:水池各種閥門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有無受凍的可能。
檢查消防水箱的水量能否滿足要求;消防氣壓給水裝置能否保證水量和水壓;自動控制系統能否正常工作。
檢查消防水泵能否正常運轉,流量和壓力能否保證;消防水泵的動力是否可靠;電力上有無保證不間斷供電設施,其性能是否良好;內燃機的儲油量是否充足。
檢查消防水泵接合器是否正常,附近的室外消火栓使用是否便利。
(七)系統功能檢查與維護
應按照各類系統的設計規定,通過末端試驗裝置噴水試驗,對系統功能進行檢查,即檢查各種組件在火災狀態時,能否按設計要求動作,火災報警設備是否正常。如發現系統有不正常的部件時,應及時進行維修,直到系統全部功能正常。
(八)使用環境檢查與維護
使用環境及保護對象被人為地作了不恰當的改變,往往會成為對系統功能的損害因素。例如在倉庫內貨物堆放高度不適當地增大而阻擋了噴頭的噴灑范圍;噴頭被刷漆而延遲了動作靈敏度等,因而對使用環境和條件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要改正。
三、防排煙系統日常檢查、維護管理
1、外觀檢查
(1)吸煙口有無變形、損傷,周圍有無影響吸煙的障礙;
(2)用于自動啟動裝置的感煙(感溫)探測器有無變形、損傷,安裝是否松動脫落。手動啟動裝置的操作箱有無變形、損傷:手柄、操作桿等有無損傷、脫落:操作部位標志有無破損、臟污、脫落,有無使用方法的說明;
(3)風管有無變形、損傷,支撐是否松動;風管是否與可然物接觸;
(4)送風、排煙風機
?、僦車袩o可燃物;安裝螺栓是否松動、損傷;
?、趥鲃訖C構是否變形、損傷;葉輪是否與外殼接觸;
?、垭妱訖C的接線是否松動:電動機的外殼有無腐蝕現象;
?、茈娫吹墓╇娛欠裾?檢查電壓表或電源指示燈)。
(5)排煙口
?、亠L機與排煙口連接部位的法蘭有無損傷,螺栓是否松動;
?、谟炅懿糠钟袩o銹蝕、損傷;
?、叟艧熆谥車袩o影響煙氣排出的障礙。
2、性能檢查
(1)吸煙口
?、龠M行手動啟閉操作,檢查是否可完全打開(與排煙風機聯動時,應停止聯動機構的動作);
?、谖鼰熆诩?、操作盤、排煙閥及安裝架是否銹蝕、有無雜物粘附;
?、坌D機構是否靈活,是否完全打開;
?、苤苿訖C構、限位器是否符合要求;
?、蓐P閉部位是否生銹、粘附灰塵。
(2)風管
?、亠L管底部有無異物;
?、诜阑痖y是否因涂漆、雜物粘附而影響啟閉,安裝部位是否松動;
?、圻B接部位是否漏煙。
(3)啟動裝置
?、俅蜷_啟動盤,檢查內部有無變形、損傷及動作異常,用萬用表檢查電源情況,是否有影響送風(排煙)風機啟動的電壓下降情況;
?、陂_關類有無變形、損傷、脫落,開關位置是否正常;接線端子是否松動、脫落;
?、郾kU絲的容量是否符合送風(排煙)風機的性能要求,是否損傷、脫落,有無備件;
?、芾^電器是否脫落、端子是否松動、接點是否燒損、有無灰塵粘附,動作是否正常;
?、輰Ь€連接是否牢固,有無脫落。
(4)自動啟動裝置的火災探測器端子、引線是否斷線、松動。
(5)手動啟動裝置
?、倥c送風(排煙)風機有聯動裝置時,應將聯動機構脫開,用單手轉動或拉動操作箱手柄,檢查動作是否正常;
?、谑直欠衿茡p、鋼絲繩是否折斷生銹。
(6)送風(排煙)風機
?、贆z查軸承部分潤滑油狀態是否異常(臟污、混入泥沙、塵等);
?、趩与妱訖C,檢查風機旋轉是否正常(轉向、振動、雜音等);
?、蹤z查電動機的軸承部位潤滑油是否正常;
?、軝z查傳動皮帶是否松動(用手按時,軸距為1m時,皮帶下降小于一個皮帶的厚度);
?、輪与妱訖C,旋轉時有無異常振動、雜音。
3、綜合檢查
操作手動或自動啟動裝置,進行每個防煙分區(或正壓送風)的動作試驗,檢查下列事項:
(1)手動或自動能否完成啟動;
(2)運轉電流是否正常;
(3)運轉中是否有不規則或不連續雜音及異常振動;
(4)葉輪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附件:
消防設施保養記錄表(臺賬)
項目名稱:
填 表:
日 期:
審 核:
目錄
1、消防設備維護記錄表(頁)
2、消防系統設備配置表(頁)
3、消防控制中心設備檢查記錄表(頁)
4、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試驗記錄表(頁)
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檢測記錄(頁)
6、消火栓系統檢測記錄(頁)
7、卷簾門系統檢測記錄(頁)
8、防排煙系統檢測記錄(頁)
9、消防聯動設備檢測記錄(頁)
10、維保工作紀錄表(頁)
本記錄含以上表格共(頁)
消防設備維護記錄表
項目名稱 |
地址 |
||||||
客戶負責人 |
電話 |
||||||
維保公司 |
維保日期 |
||||||
檢測時間 |
參加人員 |
||||||
檢 測 內 容 |
|||||||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
全檢() 抽測() |
消火栓系統 |
全檢( ) 抽測( ) |
||||
自動噴淋滅火系統 |
全檢() 抽測() |
消防廣播及通訊系統 |
全檢( ) 抽測( ) |
||||
消防電源配電系統 |
全檢() 抽測() |
火災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 |
全檢( ) 抽測( ) |
||||
防火卷簾系統 |
全檢( ) 抽測( ) |
防排煙及通風空調系統 |
全檢( ) 抽測( ) |
||||
氣體滅火系統 |
全檢( ) 抽測( ) |
消防電梯 |
全檢( ) 抽測( ) |
||||
維保記錄: |
|||||||
解決建議: |
|||||||
客戶意見: |
|||||||
客戶負責人簽字(蓋章): |
維保人員簽字: |
||||||
日期: 年 月 日 |
日期: 年 月 日 |
消防控制中心設備檢查記錄表
工程名稱 |
||||||
控制器部分檢查記錄 |
||||||
控制器 |
基本配置 |
控制器數量 |
型號 |
|||
現場設備數量 |
回路 |
|||||
基本功能 |
啟機 |
顯示 |
||||
聲音 |
打印 |
|||||
黑匣子記錄 |
備電 |
|||||
設備定義 |
聯動公式 |
|||||
通訊 |
報火警、故障 |
|||||
手動盤 |
燈檢 |
啟動及顯示 |
||||
多線制盤 |
燈檢 |
啟動及顯示 |
||||
輸出電源 |
顯示 |
輸出電壓 |
||||
CRT顯示 |
通訊測試 |
信息傳輸 |
||||
消防廣播電話檢查記錄 |
||||||
消防廣播 |
基本配置 |
卡座型號 |
功放型號 |
|||
CD機型號 |
送話器 |
話筒() 手柄() |
||||
基本功能 |
顯示 |
放音 |
||||
消防電話 |
電話主機型號 |
通話器 |
分機() 手柄() |
|||
顯示 |
功能 |
|||||
線路檢查記錄 |
||||||
回路電阻 |
1、正常();2、異常(),其中回路電阻偏低或短路。 |
|||||
線間電阻 |
1、正常();2、異常(),其中線間電阻偏低或短路。 |
|||||
線地電阻 |
1、正常();2、異常(),其中線地電阻偏低或短路。 |
注:在選定對象的括號內打“√”或“╳”。
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試驗記錄表
項目名稱 |
感煙探測器型號 |
|||||
探測器/手報 數量 |
本次試驗探測器/手報數量 |
|||||
試驗設備及結果 |
||||||
原碼(用戶編碼) |
安裝位置 |
試驗結果 |
原碼(用戶編碼) |
安裝位置 |
試驗結果 |
|
不具備試驗條件的設備及原因 |
||||||
原碼(用戶編碼) |
安裝位置 |
原因 |
原碼(用戶編碼) |
安裝位置 |
原因 |
|
試驗人 |
日期 |
第 頁 共 頁
備注:試驗結果項按如下選項填寫,1—正常、2—不報警、3、報警但時間慢、4—報警但指示燈不亮、5—報警但顯示地址不正確。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檢測記錄
項目名稱 |
||||||||
外 觀 檢 查 |
||||||||
消防泵房工作環境 |
正常( )異常( ) |
噴淋泵 |
正常( ) 異常() |
|||||
穩壓設備 |
正常( )異常( ) |
電源控制柜 |
正常( ) 異常() |
|||||
濕式報警閥 |
正常( )異常( ) |
噴頭 |
正常( ) 異常() |
|||||
水泵接合器 |
正常( )異常( ) |
儲水設施 |
正常( ) 異常() |
|||||
泵的啟動試驗 |
||||||||
在電源控制柜啟動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
在消防控制中心啟動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
備用泵的互投試驗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
主備電源互投試驗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
報警閥的放水試驗 |
||||||||
壓力開關 |
正常() 故障() |
水力警鈴 |
正常( ) 故障( ) |
|||||
信號碟閥信號 |
正常() 故障() |
控制閥信號 |
正常( ) 故障( ) |
|||||
末端放水裝置放水試驗 |
||||||||
水流指示器動作及信號反饋 |
末端放水裝置位置 |
水流指示器動作及信號反饋 |
末端放水裝置位置 |
|||||
正常() 故障() |
正常( )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正常( )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正常( ) 故障() |
|||||||
壓力開關動作及信號反饋 |
正常( )故障( ) |
噴淋泵動作及信號反饋 |
正常( ) 故障( ) |
|||||
備注: |
||||||||
試驗人 |
日期 |
第 頁 共 頁
消火栓系統檢測記錄
項目名稱 |
||||
外 觀 檢 查 |
||||
消防泵房工作環境 |
正常() 異常() |
消防泵 |
正常( ) 異常( ) |
|
穩壓設備 |
正常() 異常() |
電源控制柜 |
正常( ) 異常( ) |
|
水帶水槍 |
正常() 異常() |
消火栓按鈕 |
正常( ) 異常( ) |
|
水泵接合器 |
正常() 異常() |
儲水設施 |
正常( ) 異常( ) |
|
泵的啟動試驗 |
||||
在電源控制柜啟動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
在消防控制中心啟動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
在消火栓按鈕處啟動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
備用泵的互投試驗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主備電源互投試驗 |
正常( )故障( )不具備試驗條件( ) |
|||
消火栓的放水試驗 |
||||
充實水柱 |
正常() 故障() |
放水位置 |
||
充實水柱 |
正常() 故障() |
放水位置 |
||
充實水柱 |
正常() 故障() |
放水位置 |
||
消火栓按鈕試驗 |
||||
按鈕報警信號反饋 |
消火栓按鈕位置 |
按鈕報警信號反饋 |
消火栓按鈕位置 |
|
正常( ) 故障( ) |
正常( ) 故障( ) |
|||
正常( ) 故障( ) |
正常( ) 故障( ) |
|||
正常( ) 故障( ) |
正常( ) 故障( ) |
|||
正常()故障() |
正常( ) 故障( ) |
|||
正常()故障() |
正常( ) 故障( ) |
|||
啟泵功能 |
正常( )故障() |
泵動作后信號指示 |
正常( ) 故障( ) |
|
備注: |
||||
試驗人 |
日期 |
第 頁 共 頁
卷簾門系統檢測記錄
項目名稱 |
|||||||||
外觀檢查 |
|||||||||
簾板 |
防蝕 |
||||||||
導軌 |
底板與地面間隙 |
||||||||
控制功能 |
|||||||||
序號 |
在控制按鈕上啟動 |
在消防控制中心啟動 |
自動聯動 |
卷簾門位置 |
|||||
1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 故障( ) |
||||||
2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3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4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5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故障() |
||||||
6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故障() |
||||||
7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故障() |
||||||
8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故障() |
||||||
9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故障() |
||||||
10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故障() |
||||||
11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故障() |
||||||
備注:
|
|||||||||
試驗人 |
日期 |
第 頁 共 頁
防排煙系統檢測記錄
項目名稱 |
||||||||||
外觀檢查 |
||||||||||
排煙機 |
送風機 |
|||||||||
排煙閥 |
送風閥 |
|||||||||
防火閥 |
管道 |
|||||||||
功能檢查 |
||||||||||
序號 |
設備 名稱 |
機械啟動/停動 |
控制中心手動啟動 |
自動聯動 |
安裝位置 |
|||||
1 |
正常() 故障() |
正常( ) 故障( ) |
正常( ) 故障( ) |
|||||||
2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 故障( ) |
|||||||
3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
|||||||
4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
|||||||
5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 故障( ) |
|||||||
6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
|||||||
7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
|||||||
8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 故障( ) |
|||||||
9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
|||||||
10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
|||||||
11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故障( ) |
|||||||
12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
正常( ) 故障( ) |
|||||||
備注:
|
||||||||||
檢測人 |
日期 |
第 頁 共 頁
注:在設備名稱欄內填寫1-排煙機、2-送風機、3-新風機、4-排煙閥、5-送風閥、6-防火閥。
消防聯動設備檢測記錄
項目名稱 |
||||
檢測項目 |
1、消防廣播及通訊系統();2、消防電源配電系統();3、火災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4、消防電梯();5、氣體滅火系統();6、設施()。 |
|||
檢測內容 |
1、 |
|||
2、 |
||||
3、 |
||||
4、 |
||||
檢
測
結
果 |
||||
備注:
|
||||
檢測人 |
日期 |
第 頁 共 頁
消防系統設備配置表
項目名稱 |
|||||
設備名稱 |
型號 |
數量 |
設備名稱 |
型號 |
數量 |
控制中心設備 |
|||||
控制器 |
輸出電源 |
||||
手動盤 |
多線制盤 |
||||
廣播系統音源 |
廣播系統功放 |
||||
消防電話主機 |
|||||
現場報警設備 |
|||||
感煙探測器 |
感溫探測器 |
||||
手動報警按鈕 |
|||||
現場聯動設備 |
|||||
消火栓泵 |
消火栓按鈕 |
||||
噴淋泵 |
水流指示器 |
||||
壓力開關 |
卷簾門 |
||||
排煙機 |
排煙閥 |
||||
送風機 |
送風閥 |
||||
新風機 |
防火閥 |
||||
音箱 |
電話插孔 |
||||
聲光訊響器 |
電梯 |
||||
電源強切 |
疏散指示燈 |
||||
備注:
|
|||||
檢測人 |
日期 |
維保工作紀錄表
項目名稱 |
用戶聯系人/電話 |
|||||||||||
工作內容 |
維保 |
維修 |
培訓 |
回訪 |
其它 |
|||||||
工作內容:
|
||||||||||||
使用材料:
|
||||||||||||
材料費 |
免費 |
收費 |
||||||||||
備注:
|
||||||||||||
用戶意見:
|
||||||||||||
用戶簽字 |
日期 |
|||||||||||
記錄人 |
日期 |
篇2:公司生產設備管理制度(3)
公司生產設備管理制度(三)
1.目的
對整個生產系統的生產設備的購置.安裝.驗收.使用.保養.維修.變更.直至報廢的過程進行控制,保證設備有效運轉,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2.范圍
適用于與生產有直(間)接關系的一切儀器.設備。
3.職責
3.1本制度由生產部組織制訂.修改.審核;
3.2各設備使用部門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
3.3各設備使用部門對主要設備儀器應建立操作規程。
4.內容
4.1生產設備的統計和管理
4.1.1在用設備或新購設備安裝驗收完成后,應建立《生產設備臺賬》,并保持相關記錄。
4.1.2在建《生產設備臺賬》時,應記錄各種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產地.供應商.功率.工作電壓.工作電流.安裝尺寸.重量等有關該設備的技術參數。
4.2設備的采購
各使用部門組織人員根據生產和技術發展的需要,編制本部門儀器.設備申購報告。
4.3設備的安裝.調試
設備到公司后,由設備使用部門組織人員開箱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調試,如不合格,報公司采購部門通知相關供應商處理。
4.4設備驗收
設備安裝調試完成后,采購部門與生產部組織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如不合格,通知有關供應商處理。
4.5設備的使用與維護保養
按相關的設備使用說明書或相關文件的要求進行設備的使用和維護保養。
4.6設備檢查
4.6.1根據設備使用說明書或相關文件的規定,設備使用人員應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生產設備的維修要填寫《設備維修記錄》。
4.6.2生產部組織人員對所有設備每月定期進行檢查,填寫《月安全檢查記錄》,解決隱患。
4.7設備的變更
4.7.1設備變更內容包括設備改裝.封存.遷移.出租.出售等。
4.7.2設備變更由使用部門提出建議方案,并報經公司批準后組織人員具體實施。
4.7.3生產部應對長期閑置的生產設備進行變更處理。
4.7.4對設備的所有變更情況填寫相應的《設備變更記錄》,并存入設備檔案。
4.8設備事故
4.8.1設備一旦發生事故,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把事故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4.8.2發生設備事故,由車間辦公市首先妥善處理傷員,仔細檢查設備,盡快修復設備,恢復生產。
4.8.3生產部門應如實填寫《設備事故記錄》,追究責任人責任,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類似事故的再發生,并按公司的制度進行處理。
4.9設備報廢
4.9.1報廢設備包括:
4.9.1.1超過規定的使用年限而不能正常使用的設備;
4.9.1.2經常發生故障,影響生產且修理費用過高的設備;
4.9.1.3發生事故無法修復的設備。
4.9.2設備報廢必須先由使用部門組織人員對準備報廢的設備進行技術鑒定,如確實需報廢的應向公司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在財務部的監督下辦理固定資產報廢及清理事宜。
4.9.3設備報廢應在《設備報廢記錄》上做好記錄,并整理存檔。
4.10設備保養
4.10.1保養設備有:
4.10.2設備使用人每天對所用的生產用電設備進行清潔保養。
4.10.3每月對所用的生產設備進行開關.發熱器件進行檢查。
4.11相關記錄
《生產設備臺賬》.《設備維修記錄》.《月安全檢查記錄》.《設備事故記錄》.《設備變更記錄》.《設備報廢記錄》。
篇3:設備管理零故障基本觀點
設備管理零故障的基本觀點
對故障我們已作定義就是設備失去了規定的功能,再從故障的字面看,它是由人“故”意而引起的“障”礙,即故障的根源在人,它是由于人的思維方法和行動上的錯誤而引起的,也就是說人們的認識及其相應的行為的結果以故障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只要改變與設備相關的所有人的認識,增加相應的知識,提高其技能,改進其方法和行動,故障就會消失。由此我們得出零故障的基本觀點:
1、設備的故障是人為造成的;
2、人的思維及行動改變后,設備就能實現零故障;
3、要從“設備會產生故障”的觀念轉變為“設備不會產生故障”;
4、“能實現零故障”。
有人可能要問,按照零故障觀點,設備豈不可以永久地使用下去了嗎,這里我們要區分兩個不同的概念就是自然老化和強制惡化。所謂自然老化就是雖然使用方**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設備發生了物理和化學的變化,初期的性能逐漸下降。而所謂的強制惡化是指未按應有的方法作業,人為地促使了惡化。比如,應加油處未加油,或雖加油卻量過少或周期過長。還有未進行應有的設備清掃等等,即該做的事沒做,都會促使設備惡化。這樣,設備的使用壽命就低于其應有壽命,大大短于自然老化的壽命。因此零故障觀點的意義在于指導我們正確認識故障,做該做的事以避免強制惡化,延緩自然老化。
目前為止,之所以還存在很多故障,往往是沒有抓住故障的真正原因。在故障發生前,通常都存在一些微小的、隱含的缺陷。如果在故障發生前,對這種不引人注目的、最終導致故障的潛在缺陷加以重視,并及時改善,就可以消除故障。由此可見,潛在缺陷的明顯化處理是“無故障”的原則。
為了實際推進這項工作,我們針對可能產生故障的原因,導出實現零故障的五大對策:
1、具備基本條件
所謂具備基本條件,就是指清掃、加油、緊固等。故障是由設備的劣化引起的,但大多數劣化是由于不具備基本條件3要素引起的。
2、嚴守使用條件
機器設備在設計時就確定了使用條件。嚴格按照使用條件使用,設備就很少產生故障。比如電壓、轉速、溫度及安裝條件等,都是根據設備的特點而決定的。
3、使設備恢復正常
一臺設備,即使具備了基本條件,保證使用條件,由于很難做到十全十美,因此設備還是會發生劣化,產生故障。所以使隱含的劣化明顯化并使之恢復到正常狀態。這意味著我們應經常地對設備進行正確的檢查和預防修理。
4、改進設計上的不足
有些故障即使采取了上述三種對策后仍無法消除,它們往往是由于設備在設計、制造、安裝過程中的不足或差錯所造成。對這類故障應認真分析并對這些缺陷加以改善。
5、提高人的素質
所有的對策都要由人來實施,在實現零故障的過程中人是最根本的。首先,每個人都要有認真的態度,兢業的精神,其次,對故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最后就是要提高操作和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能。
總的來說,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下面這幾方面的工作:防止劣化的活動:正確操作、準備、調整,清掃、加油、緊固等;
測定劣化的活動:檢查使用條件,對設備作日常、定期檢查以早日發現故障隱患;復原劣化的活動:及時消除隱患和劣化,使設備恢復到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