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港珠澳大橋有感
學院為了給我們學生提升補充一些有關于不動產方面的知識,因此開設了不動產通論這門課程。在進行了將近半個學期的不動產通論之后,我們也迎來了一次寶貴的外出學習經驗——參觀港珠澳大橋。這是為了讓我們在外出實踐中更好的了解不動產在社會建設的重要性。
因為這次外出實踐拓展,同學們都為此興奮不已,每個人都期待這次實踐所能帶來的知識和快樂。在10月16日的中午,我們不動產16屆學生出發了,全體學生乘坐著大巴去往向往已久的港珠澳大橋——連接了香港、珠海、澳門的偉大建筑。那一天天空作美,艷陽高照,我們心情隨著離目的地的接近愈發高漲!雖然臨近中午,同學們不免得會因此而感到一絲絲疲倦,但是由于心中的對拓展的期待和激情,大家一路上還是歡聲笑語,無比愉悅。
在去參觀港珠澳大橋之前,我們先來到了,離港珠澳大橋不遠的一處沙灘,在那里金沙碧浪,大家一邊聽老師講解港珠澳大橋的建筑歷程和故事,一邊欣賞這一美景。很多來自北方從沒看過海景的同學,不由得為此美景而陶醉。那天風急浪高,但是這依然不能阻擋同學們好奇且興奮的熱情,大家紛紛拖下鞋子,一股腦地跑海岸邊,讓自己的雙腳親密地與小時候憧憬的大海接觸,感受著浪花一次次沖刷著海岸的快感。那天天氣還算炎熱,碰巧遇上這一降溫的好去處,因此,同學們都愜意感受來自大海的饋贈
感受過海邊美景之后,我們開始前往我們真正的目的地,港珠澳大橋。我們近距離參觀了港珠澳大橋,都被這雄威建筑震撼了。然后我們繼續前進,來到了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港珠澳大橋的基本信息,與其背后建設的重重挑戰與困難,還有解決方法。
首先,引導員小姐帶領我們參觀了港珠澳大橋的沙盤模型,給我們清晰模擬出了港珠澳大橋的全貌,以及一些關于港珠澳大橋的基本信息。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跨海大橋,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全長為49.968公里,主體工程長35.578公里。港珠澳大橋主體建造工程于20**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20**年7月30日,首節180米管節海底安裝,20**年7月23日,港珠澳大橋E11沉管安裝成功。20**年9月6日,港珠澳大橋的全部墩臺均告完工。20**年3月30日隨著最后一片重達1950噸鋼箱梁的成功吊裝,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非通航孔橋箱梁吊裝30日全部完成,通航孔橋大節段鋼箱梁吊裝預計于8月底完成。屆時,港珠澳大橋橋梁將全面合龍。[1]20**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橋工程全線貫通。
在了解基本信息之后,引導員又帶我們進入放映室,為我們播放了一段全面有關港珠澳大橋的介紹視頻。
為此我們了解到很多關于港珠澳大橋的信息。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根據達成的共識,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建設;海中橋隧工程香港段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
海中橋隧工程采用石散石灣-拱北/明珠的線位方案,路線起自香港石散石灣,接香港口岸,經香港水域,沿23DY錨地北側向西,穿越珠江口銅鼓航道、伶仃西航道、青州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海/澳門口岸人工島,全長約35.6公里,其中香港段長約6公里;粵港澳三地共同建設的主體工程長約29.6公里。主體工程采用橋隧結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銅鼓航道段約6.7公里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約22.9公里采用橋梁方案。為實現橋隧轉換和設置通風井,主體工程隧道兩端各設置一個海中人工島,東人工島東邊緣距粵港分界線約150米,西人工島東邊緣距伶仃西航道約1800米,兩人工島最近邊緣間距約5250米。
其中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采用100公里/小時,橋梁總寬33.1米,隧道寬度采用2×14.25米、凈高采用5.1米。
看完以上的介紹,有一些同學就感到非常不理解為什么我們國家要建這一費時費力的復雜工程,接下來的視頻對我們疑惑做出了解釋。
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的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關鍵性工程,將形成連接珠江東西兩岸新的公路運輸通道。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gg開放的先行地區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依托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gg開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帶動作用和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珠江兩岸發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經濟發展明顯滯后于東岸,與香港交通聯系不便是影響珠江西岸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珠江阻隔,珠江西岸與香港之間的陸路需繞行虎門大橋,水路交通受天氣影響較大且運行時間較長,現有交通基礎設施難以滿足珠江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和交通運輸的需要。
而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國際經濟、金融、商業、貿易和航運中心,對周邊地區既發揮重要的輻射和聚集作用,同時又依托周邊地區的豐富資源。gg開放以來,香港與珠江東岸地區經濟聯系日趨緊密,香港經濟保持持續繁榮,珠江東岸地區率先建立起開放型經濟體系,成為我國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澳門以旅游和金融保險為支柱產業,澳門和香港之間長期以來形成的產業分工和社會格局,使得兩地的經濟社會聯系十分緊密。盡快構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增強香港及珠江東岸地區經濟輻射帶動作用,充分挖掘珠江西岸發展潛力,便捷港澳及珠江兩岸之間的交通聯系,已成為三地共同的愿望。
綜上,為完善國家和粵港澳三地的綜合運輸體系和高速公路網絡,密切珠江西岸地區與香港地區的經濟社會聯系,改善珠江西岸地區的投資環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持港澳地區的持續繁榮和穩定,促進珠江兩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設港珠澳大橋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了解到了這一大背景,我們的疑惑也迎刃而解,港珠澳大橋不僅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出行,也加強了三地經濟互補與三地人民交流,加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一項非常具有意義與創造的雄偉工程。
參觀完港珠澳大橋,我們感到我們國家國力不斷增強,愈來愈繁榮不動產能為社會做出許多貢獻,心中為此充滿了自豪感!
篇2:教職工參觀老年公寓有感
教職工參觀老年公寓有感
感恩節到了,11月**日中午,我們借此機會組織參觀了市老年公寓。老人們對我們的到來非常的開心。
經過短暫的交流之后,我們了解到,老人們有的是自愿過來的,有的是家里沒有人照顧......坐在我對面的奶奶的臉上布滿了皺紋,局部還有大塊大塊的老年斑,眼袋也已經下垂下來,牙齒也掉了好幾顆,這讓我突然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衰老便讓我震撼,就那么突然地,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我決定,不論以前是怎么樣,從現在起,我一定要好好孝順我的母親。......這些老人終日在老年公寓生活,其實他們對日常的生活要求真的沒有多少,他們真正需要的,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的惦念和關懷啊。
老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
社會需要愛的傳遞者,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我們需要做的也許只是安靜的坐下來,傾聽孤獨者的心聲。也許我們會發現受益的不僅僅是他們,還有我們。
篇3:大(3)班幼兒家長參觀小學有感
大(3)班幼兒家長參觀小學有感
“媽媽,我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地成為小學生呢?”放學后,女兒一直在追問我。我告訴她:“等到9月1日的時候,你就能背上小書包進入外國語小學了!”女兒很快找來日歷,翻到9月1日,“媽媽,是這一天嗎?”我摸著女兒的頭回答:“是的,孩子!”說實話,再過幾個月,女兒即將告別幼兒園生活,成為一名小學生了,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點,無論是女兒還是家人心里都充滿了興奮、期待和憧憬!
今天,我作為一名家長代表,有幸與大班的孩子們一起參觀了外國語小學??吹贸?,孩子們真是太興奮了!女兒特地起了個大早,在反復地催促聲中來到了幼兒園,很快加入了出行的隊伍。到達目的地之后,在外小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參觀了食堂,這里干凈、整潔,食堂師傅工作井然有序。我忍不住暗暗地在心里嘀咕:女兒肯定十分喜歡在這里就餐吧!因為女兒最喜歡在飯店吃飯,這里不就跟飯店一樣嗎?接著我隨孩子們一起進入一(3)班聽課,孩子們看到了哥哥姐姐是怎么上課的,他們會做些什么準備工作。小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專心學習的表現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我們又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外小的美術室、音樂教室、圖書室、、科技館、3D影城以及戶外運動場,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我問女兒:“今天在小學里你最喜歡什么地方?”女兒忍不住搖頭晃腦:“當然最喜歡看恐龍大電影了!原來上小學也是蠻有意思的!”我故作姿態地使勁兒點點頭,希望女兒對進入小學有一份強烈地期待感吧!
短短兩個小時的參觀,讓女兒受益匪淺。通過這次活動,女兒和同伴們全面深切地感受到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激發了他們爭做一名光榮小學生的向往之情。大家都已經了解到,小學與幼兒園是不同的,小學生上課就是上課,下課就是下課,要求很嚴格的,要求孩子必須有一個很嚴格地常規,比如上課不能隨便上廁所,不能隨便離開座位等。同時,女兒也了解到,上小學會學很多知識,活動會非常豐富,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
感謝園領導給孩子們提供了一次參觀外小的機會!應該說,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社會生活課。期待女兒帶上紅領巾,背上小書包的那一刻!再見吧!實驗幼兒園!感謝老師,感謝阿姨!你們辛苦了!孩子們會回來看望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