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成果材料
梁欣,女,1981年11月出生,小學語文教師。20**年的冬天,我帶著一份美麗的憧憬,懷揣著一顆熾熱的心,金秋時節邁進了中學大門,懷揣著一顆奮斗的心,信心百倍地開始我教師職業生涯,來擁抱新的人生,。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擔任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和一個班主任工作,一心撲在黨的教育事業上,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師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以學校為家,以一顆赤子之心,用青春和熱情譜寫一首首動人的樂章。為農村普通小學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教育、教學成效顯著。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為一名積極分子,我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嚴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爭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學生的心目中都向身邊的黨員看齊。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我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二、教學工作方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1.、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梢杂枚嗝襟w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采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2、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草蟲的村落》后,組織學生去郊外走一走,尋找大自然的足跡,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1.我在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處理好學校工作與個人之間的關系,一直處于滿勤。我要更加勤懇,為學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
2.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我都喜歡與學生進行平等地交流,完全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勢。我對班中的每位學生如自己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份小小的記錄,包括孩子的家庭情況、性格、愛好等。當誰有什么不開心時我就會像好伙伴一樣去安慰他。成了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更是他們的知心朋友,學生有事也很樂意找我談。
四、業績方面
我憑著扎實的基本功和多年的教學經驗,獲得了可喜的成績:20**--20**年,在全鎮講故事比賽,我指導的學生分別獲得了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好成績,20**--20**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鎮“優秀教師”,20**年,在鎮優質課大賽中,獲得了二等獎,同年被評為鎮“優秀教師”,20**年5月指導的學生在鎮演講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20**年5我班學生汪晨在我的指導下獲得縣五子棋比賽二等獎,同年指導的學生參加鎮“國學經典誦讀”獲得小學組一等獎的好成績。20**年9取得縣微課大賽一等獎成績。
通過幾年來的教學生涯,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圣的職業。我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個崗位,并愿為此奮斗一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因為我明白: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明天的工作,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就是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
篇2:QC小組活動成果(材料)發表會評審細則
QC小組活動成果(材料)發表會評審細則
1、選題
*所選課題與公司方針目標相結合,或是本小組工作現場需解決的問題4分
*理由欠充分扣1~2分,不符合沒有分。
*課題名稱簡潔明確,直接反映需改進的問題1分;符合1分,課題名稱抽象、戴大帽子或將主要對策放入課題名稱0分。
*現狀已清楚掌握,數據充分,并通過分析已明確問題的癥結所在,為制訂目標提供了依據3分
*"現狀調查數據充分"、"問題的癥結明確"、"為制訂目標提供了依據"三項中每出現一項不符扣1分。
*目標設定適當,有量化的目標值和設定依據3分
*"目標不超過2個"、"進行了量化"、"設定理由充分"三項中每出現一項不符扣1分。
*工具運用正確、適宜3分;對工具運用不適宜扣1分,工具運用不正確扣3分。
2、原因分析
*針對問題的癥結分析原因,因果關系明確、清楚4分;未針對問題的癥結分析原因扣2.5分,因果關系不明確扣1.5分。
*原因分析透徹,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對策的程度4分; 很好4分,一般3分,較差1分。
*主要原因從末端因素中選取4分; 根據要因條數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屬末端因素扣除一條的分值。
*對所有末端因素都進行了要因確認,并且是用數據或事實客觀地證明確是主要原因5分;根據末端因素數量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未確認扣除一條的分值。
*工具運用正確、適宜3分;對工具運用不適宜扣1分,工具運用不正確扣3分。
3、對策與實施
*針對所確定的主要原因,逐條制定對策4分;根據主要原因條數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符合扣除一條的分值。
*對策按"5W1H"的原則制定,且對策可操作、可檢查效果5分;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
*按對策表逐條實施,且實施過程和結果有記錄、有檢查、可追溯6分;根據對策條數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符扣除一條的分值。
*大部分對策是由本小組成員實施的,遇到困難能努力克服5分;90%以上的對策均由本小組成員實施得5分,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扣0.5分,扣完為止。
4、、效果
*對改進的有效性進行了確認,比較了目標的達成程度4分;未對改進的有效性進行確認扣2分,未比較目標的達成程度扣2分。
*對有形、無形效果的評價(根據選題情況也可含經濟效益的計算)實事求是、無夸大5分;屬實5分,基本屬實3分,不屬實0分。
*改進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納入有關標準或制度,并按新標準或制度實施5分;根據方法和措施的數量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項未納入扣除一項的分值,已納入但未實施扣除一半分值。
*改進后的效果能維持、鞏固,并有證據說明6分;能維持、鞏固在改進后效果檢查時的水平6分,低于效果檢查時的水平3分,根本未維持改進后的效果0分。
5、發表
*發表資料條理清晰,前后連貫,邏輯性好5分;很好5分,一般3分,較差1分。
*發表資料以圖、表、數據為主,非通篇文字、照本宣讀5分;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
*發表資料通俗易懂,盡量避免使用專業性太強的詞句和內容,在不可避免時予以深入淺出地解釋3分;符合3分,基本符合2分,不太符合1分。
*發表者為本組成員,熟悉整個活動過程3分;完全符合3分,雖是本組成員但對活動過程不夠熟悉2分(不是小組成員的在得分基礎上扣0.5分);既不是小組成員又不熟悉活動過程1分,
*發表時從容大方,口齒清楚有禮貌2分;優秀2分,良好1分,較差0.5分。
*回答提問時誠懇、簡要、不強辯2分;完全符合2分,一般1分,不太符合0.5分
6、特點
活動過程(含發表過程)生動活潑有新意,具有啟發性6分;很好6分,一般3~4分,較差2分。
7、評審規則
*發表會評審采取當場亮分的辦法,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現場公布。
*第二個成果發表完畢后,公布第一個成果所得分數:材料分+發表分。
*最終綜合成績為:現場評分×40%+成果發布分×60%
*當評委所在部門的成果發表時,該評委應當回避評審。
*每項成果的發表時間為15分鐘,超時須扣除相應的分數。
篇3:物業公司QCC活動成果(材料)發表會評審細則
物業公司QCC活動成果(材料)發表會評審細則
一、選題
1、所選課題與公司方針目標相結合,或是本小組工作現場需解決的問題2分
選題理由充分、目的明確2分,理由欠充分1分,不符合0分。
2、名稱簡潔明確,直接反映需改進的問題1分
符合1分,課題名稱抽象、戴大帽子或將主要對策放入課題名稱0分。
3、現狀已清楚掌握,數據充分,并通過分析已明確問題的癥結所在,為制訂目標提供了依據3分
"現狀調查數據充分"、"問題的癥結明確"、"為制訂目標提供了依據"三項中每出現一項不符扣1分。
4、目標設定適當,有量化的目標值和設定依據3分
"目標不超過2個"、"進行了量化"、"目標設定有依據"三項中每出現一項不符扣1分。
5、具運用正確、適宜3分
對工具選用不適宜每項扣1.5分,工具運用不正確每項扣1.5分,扣完為止。
二、原因分析
1、針對問題的癥結分析原因,因果關系明確、清楚4分
未針對問題的癥結分析原因扣4分;雖然針對問題的癥結分析原因,但因果關系不明確扣2分。
2、原因分析透徹,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對策的程度4分
很透徹4分;只有部分末端因素能直接采取對策2分;分析很淺,末端因素都不能直接采取對策0分。
3、主要原因從末端因素中選取4分
根據要因條數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屬末端因素扣除一條的分值。
4、對所有末端因素都進行了要因確認,并且是用數據、事實客觀地證明確是主要原因5分
根據末端因素數量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未確認扣除一條的分值。
5、工具運用正確、適宜3分
對工具選用不適宜每項扣1.5分,工具運用不正確每項扣1.5分,扣完為止。
三、對策與實施
1、針對所確定的主要原因,逐條制定對策4分
根據主要原因條數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符合扣除一條的分值。
2、按"5W1H"的原則制定,且對策可操作、可檢查效果5分
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
3、按對策表逐條實施,且實施過程和結果有記錄、有檢查、可追溯6分
對每條對策的實施過程和結果有說明,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符扣除一條的分值。
4、對策是由本小組成員實施的,遇到困難能努力克服5分
90%以上的對策均由本小組成員實施得5分,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扣0.5分,扣完為止。
四、效果
1、對改進的有效性進行了確認,比較了目標的達成程度4分
未對改進的有效性進行確認扣2分,未比較目標的達成程度扣2分。
2、對有形、無形效果的評價(含經濟效益的計算)實事求是、無夸大5分
屬實5分,基本屬實3分,不屬實0分。
3、改進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納入有關標準或制度,并按新標準或制度實施5分
有證據證明改進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納入有關標準或制度,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項未納入扣除一項的分值,已納入但未實施扣除一半分值。
4、改進后的效果能維持、鞏固,并有證據說明6分
有證據說明改進后的效果能維持、鞏固在效果檢查時的水平6分,無證據說明0分。
五、發表
1、發表資料條理清晰,前后連貫,邏輯性好5分
很好5分,一般3分,較差1分。
2、發表資料以圖、表、數據為主,非通篇文字、照本宣讀5分
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
3、發表資料通俗易懂,盡量避免使用專業性太強的詞句和內容,在不可避免時予以深入淺出地解釋3分
符合3分,基本符合2分,不太符合1分。
4、發表者為本組成員,熟悉整個活動過程3分
完全符合3分,雖是本組成員但對活動過程不夠熟悉1分,不是小組成員0分。
5、表時從容大方,口齒清楚有禮貌2分
優秀2分,良好1分,較差0.5分。
6、回答提問時誠懇、簡要、不強辯2分
完全符合2分,一般1分,不太符合0.5分
六、特點
1、活動具體務實有成效4分
符合4分,基本符合2.5分,較差1分。
2、活動過程(含發表過程)生動活潑有新意,具有啟發性4分
很好4分,一般2.5分,較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