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學校常見病防治工作總結
“常見病、傳染病”防治是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年來我校在認真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加強健康知識教育,強化學生的衛生意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生體質得到明顯增強,體育達標率達90%以上,防近覆蓋率達100%,視力不良率穩定在10%以內,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92%,防齲率達98%,取得了一定的成績?,F將本年度我們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形成齊抓共管的網絡。
學校建立了由校長、政教處、總務處、校醫室、班主任組成的健康教育教網絡隊伍,層層落實負責,實行目標責任制。在學校形成領導抓,教師抓,經常抓的良好氛圍。
二、落實健康教育,注重預防質量。
學生們通過學習,了解掌握了青春期生理、心理等方面生長發育的特點、變化,青春期常見病的預防;營養素對人體的作用,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合理營養的概念,以及健康的概念,近視、脊柱彎曲、神經衰弱、齲齒等中小學生常見病的防治常識。并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講授科學用腦,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講授交通安全、用電安全、體育鍛煉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還介紹一些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措施,使學生遇到中暑、觸電、燒燙傷、狗咬傷、煤氣中毒等突發事件時,能冷靜對待,正確地處理。
三、做好計劃免疫工作。
學校緊密配合防疫站的工作,做好對學生計劃免疫工作,提高學生的免疫能力。并加強防疫知識的宣傳教育,促使學生了解免疫的基本知識和常見傳染病的特征和防疫、防治的措施,使學生自覺地接受接菌注射,并在日常生活做到自理自護。
四、抓常規,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要求學生個人衛生做到“六勤”: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褲、勤為別人著想,為別人做事。在用眼衛生方面注意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把標準掛在每個教室的前面,要求學生時時對照,并經常督促檢查,按標準做好眼保健操。要求學生認真上好體育課和課外活動課,在抓學生常規的同時,我們從學生身邊的衛生細節入手,嚴格訓練,形成衛生習慣。學校還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的衛生意識的水準,努力使學生成為當地最講文明的人,學校成為最文明潔凈的場所。
五、認真落實上級要求,抓好口腔防病工作。
重點抓好口腔衛生保健中的刷牙、漱口等潔牙方法,教會學生正確的刷牙方法及保護牙齒,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甜食等的防牙措施。
篇2:物業綠化培訓: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物業綠化培訓: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常見病害有白粉病、青枯病、黑斑病等。
1、白粉病
(1)識別
發生在葉片和嫩枝上,開始時葉片有白色小點,以葉正面為多,小點向四周擴展,形成圓形不規則的霉層,霉層互相連片,覆蓋全葉。發生旺季為3~8月。如管理不當,四季均會發生。
(2)防治:
注意透光,避免栽植過密,早期病葉即可摘除。發病期可噴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劑,50%膠體硫50~100倍液,連續三次有較好效果。
2、黑斑病
(1)識別:
葉片被破壞期出現褐色小點,后擴展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5~10毫米,深褐色至黑色,嚴重時病斑可互相連接成大斑,葉片變黑,脫落或枝死,四季均有發生。
(2)防治:
加強管理,施肥時注意氮、磷、鉀適當搭配,使植株健壯發育,防止植株徒長。栽培處要通風透氣,光照充足,澆水適當,避免過濕。定期噴花保護,噴藥前摘除病葉。藥劑可選用75%白菌清可濕粉劑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粉800~1000倍液,或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幾次較好。
3、青枯病
(1)識別
本病是因細菌侵染植株根、莖引起的病害。幼苗感染后,植株根莖變褐腐爛、以致倒狀,生長盛期植株后,通常地上部分葉片突然失水干枯下垂,根部就腐爛,最后整株枯死,用刀橫切莖或根,可見乳白色或黃褐色的細菌粘液溢出。
(2)防治:
以病期可噴0.2%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者100-200H農用鏈霉素、土霉素、并適當增施鉀肥,用10PPM的硼酸液進行外追肥,可提高病株的抗病力。
篇3:幼兒園常見病預防工作計劃
20**-20**年上學期常見病預防工作計劃
為了加強幼兒園衛生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對幼兒時期各種常見病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矯正,本學期我們幼兒園也將積極開展幼兒常見病的防治工作,控制和降低患病率,特此,我們制定了本班級的常見病預防工作計劃。
1、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及時督促幼兒接種,以提高班級整體幼兒的免疫水平。
2、加強傳染病的防治。通過晨間檢查和全日健康檢查等形式,及時了解本班幼兒發病情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盡快消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兒童。
3、對已發現的傳染病患兒或可疑者,應立即送隔離室觀察,或通知家長帶到醫院去診治。并對本班進行徹底的消毒。
4、加強幼兒常見疾病的防治。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加強營養、鍛煉、疾病預防、合理護理等)來降低發病率。注意做好體弱兒童(經常反復發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兒、佝僂病、營養不良、早產兒、等)的專案管理,加強個體重點保健。
5、開展健康教育,運用多種形式宣傳衛生知識,傳授常見病的防治知識,同時加強家園聯系,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減少疾病。
以下是幾種常見疾病的防治計劃
:
一、幼兒貧血、營養不良的防治計劃
導致幼兒貧血、營養不良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關的營養知識,膳食結構不合理,偏食、挑食、吃零食過多引起。以宣傳、普及營養知識為主要手段,改善幼兒不良的飲食行為,提高幼兒的自我保健能力。
(1)健康教育:將合理營養的知識納入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讓幼兒理解什么是營養、合理的膳食。
(2)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克服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不良習慣,培養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
二、齲齒的防治計劃
齲齒是影響兒童健康和生長發育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針對齲齒發生的諸多影響因素,應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
(1)健康教育。將幼兒口腔保健內容納入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向幼兒傳授齲齒的危害、預防等口腔保健知識,采取干預措施,培養幼兒良好口腔衛生習慣。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習慣,特別要強調晚上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為重要,目的在于清除殘留食物,減少控制細菌產生。
(2)提高有效刷牙,正確的刷牙方法。正確的刷牙方法是豎刷法,即刷上牙內外面時從上往下刷,刷下牙內外面時從下往上刷。刷咬合面可以前后拉動著刷,每次刷牙時間不宜少于3分鐘,刷牙的最佳時間是進食后3分鐘。刷牙后要充分漱口。要選擇適當大小的保健牙刷。刷牙后,牙刷應徹底沖洗干凈,放通風處存放。牙刷不宜使用過久,最好每月更新一次,以免牙刷上附有細菌,引發疾病。
(3)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有利于及早發現齲齒并采取治療措施。
三、幼兒肥胖防治計劃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蛋白質和糖類攝入的增加,加之膳食結構不合理、體力活動量減少等原因,幼兒肥胖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1)肥胖的預防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糾正偏食糖類、高脂肪、高熱量及含糖多的食物等不良習慣。對肥胖兒童應限制進食過量,細嚼慢咽,多食蔬菜、少食油膩的食物。
(2)加強體育鍛煉與戶外活動是預防肥胖發生的重要措施。堅持每天鍛煉。肥胖兒童每天應進行運動量較大的體育運動,如跑步、踢球等,堅持每日鍛煉才會收效。定時監測,發現體重增長過快時,及時給予飲食指導。
四、幼兒視力不良防治計劃
幼兒的視力不良主要包括近視、弱視等,近幾年幼兒的視力問題也呈上升趨勢。
(1)重視用眼衛生,教育幼兒看書時拉大距離,看電視時不要過久,也不要離得太近。
(2)開展體育鍛煉,做好眼保健操。
(3)合理飲食,注意營養:許多研究證明飲食營養與近視眼有重要關系,合理營養有助于預防近視眼。注意飲食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如鋅、鉻等。限制某些食品,如精制食品、脂肪及糖類。
(4)定期檢查視力:定期作視力檢查,了解每個幼兒的視力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5)健康教育:利用多種形式,深入開展用眼衛生及保護視力的健康教育工作,培養幼兒良好的用眼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