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三效課堂下的學科組集體備課
三四級部
王秀蘋
三效課堂采取一定的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組織管理形式,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掌握雙基知識和技能,完成學習目標任務,從而實現三維目標達成和學生發展最優化,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為實現我校三效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學校采取了制度化的雷打不動的集體備課。
一、集體備課的意義
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研討的一種有效形式,更是我校教研活動的“重頭戲”和“亮點”。集體備課的目的是讓我們的教師就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與研究,發揮集體的智慧,預期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更多的火花,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學思路。“集體備課”最突出的功能是凝聚集體智慧,
通過相互借鑒,相互啟發,
優化教學設計,減輕教師負擔,增強課堂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許多年輕教師也因此很快的成長起來。
二、集體備課中堅持三原則
1.合作原則:同年級同學科不同年級同學科之間的教師要加強合作與交流,互相學習,共同研究,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2.時效原則:集體備課力求從實際出發,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讓備課真正為上課服務。
3.研究原則:參與集體備課的教師要把參與集體備課當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的難得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要積極參與、主動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每位教師都要成為研究型教師,整個教師隊伍成為研究型教師群體。
三、集體備課的組織形式
我校堅持以學科年級組為單位,采取“中心發言+討論”的形式,備課組長負責,任課教師參與,主備人輪流做中心發言人。
四、集體備課的目的
實現“五統一”,搞好“六備”,鉆透“四點”、精選“兩題”,確保“四清”
1.五統一: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檢測習題和達標作業。
2.六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當堂訓練。
3.鉆透四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
4.精選兩題:檢測題、當堂訓練題。
5.確保“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五、集體備課的流程(八個環節)
明確任務——個人初備——集體研討——整理完善——二次備課——教后反饋——課后反思——檢查評價
1.明確任務。開學伊始我就把一學期的任務分給老師們,老師們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按照教學進度由學科組提前一周確定下次集體備課的內容和中心發言人(主備人)。
2.個人初備。學科組的幾位教師要對確定的備課內容進行認真鉆研,思考,提出教學設計思路,提前將教學設計的初稿準備好。
3.集體研討。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學科組教師對備課的內容進行集中研討,先由主備人闡述本單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聯系,單元教學目標,三維教學要求,教材重難點,突破重點難點的措施,每課課時分配,作業與當堂訓練設計,教學方法的設想等;其他教師各自發表建議,最終形成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4.整理完善。根據集體研討的結果,由主備人執筆撰寫,進一步加工、整理、完善,形成完整操作性強的教案,打印后分發到學科組教師手中。
5.二次備課。由個人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補充,甚至再創造,融入自己的創新和教學風格,力求體現一種共性和個性的完美結合。
教師要在掌握課標、吃透教材、把握學情、把握學科特點的基礎上,
高質量落實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媒體、備程序、備作業的常規要求,做到規范備課。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勇于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性地開展有效備課,逐步讓每一節備課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線索清晰、方法得當、結構分明、內容精當、富有內涵,形成有個性、有創意的教學設計,為構建三效課堂奠定基礎。
6.教后反饋。在教學結束后,學科組教師要及時交流教學情況,反饋教學效果,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探討,提出改進措施。
7.課后反思。在反饋的基礎上,各位教師要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認真撰寫教學反思,分析成與敗,總結得與失,從感性經驗上升到理性認識,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
8.檢查評價。學校對學科組的集體備課進行全程監控,最后做出總結和評價,列入優秀學科組考評,并對課堂監控的成績納入教師個人的全過程量化。
在評價時,我們學科組本身重視評過程,看看該老師能否積極參與集體備課,能否在深鉆教材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能否查閱資料、補充教學內容,能否在集體研討時,發表有個性的見解,能否有博才眾人之長,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
集體備課離不開教師的全員參與和共同研討,
通過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促進備課與上課的一體化,實現集體備課與教科研活動的有機結合,
讓集體備課活動與新課程改革攜手同行,使備課過程成為教師合作、實踐、創新的研究過程,從而大大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教育為學生服務的目的,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這就是我們學科組集體備課的一些做法,需要我們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努力,深入研究,讓我們的三效課堂因此而大放異彩。
篇2:淺談三效課堂下的學科組集體備課
淺談三效課堂下的學科組集體備課
三四級部
王秀蘋
三效課堂采取一定的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組織管理形式,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掌握雙基知識和技能,完成學習目標任務,從而實現三維目標達成和學生發展最優化,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為實現我校三效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學校采取了制度化的雷打不動的集體備課。
一、集體備課的意義
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研討的一種有效形式,更是我校教研活動的“重頭戲”和“亮點”。集體備課的目的是讓我們的教師就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與研究,發揮集體的智慧,預期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更多的火花,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學思路。“集體備課”最突出的功能是凝聚集體智慧,
通過相互借鑒,相互啟發,
優化教學設計,減輕教師負擔,增強課堂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許多年輕教師也因此很快的成長起來。
二、集體備課中堅持三原則
1.合作原則:同年級同學科不同年級同學科之間的教師要加強合作與交流,互相學習,共同研究,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2.時效原則:集體備課力求從實際出發,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讓備課真正為上課服務。
3.研究原則:參與集體備課的教師要把參與集體備課當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的難得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要積極參與、主動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每位教師都要成為研究型教師,整個教師隊伍成為研究型教師群體。
三、集體備課的組織形式
我校堅持以學科年級組為單位,采取“中心發言+討論”的形式,備課組長負責,任課教師參與,主備人輪流做中心發言人。
四、集體備課的目的
實現“五統一”,搞好“六備”,鉆透“四點”、精選“兩題”,確保“四清”
1.五統一: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檢測習題和達標作業。
2.六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當堂訓練。
3.鉆透四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
4.精選兩題:檢測題、當堂訓練題。
5.確保“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五、集體備課的流程(八個環節)
明確任務——個人初備——集體研討——整理完善——二次備課——教后反饋——課后反思——檢查評價
1.明確任務。開學伊始我就把一學期的任務分給老師們,老師們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按照教學進度由學科組提前一周確定下次集體備課的內容和中心發言人(主備人)。
2.個人初備。學科組的幾位教師要對確定的備課內容進行認真鉆研,思考,提出教學設計思路,提前將教學設計的初稿準備好。
3.集體研討。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學科組教師對備課的內容進行集中研討,先由主備人闡述本單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聯系,單元教學目標,三維教學要求,教材重難點,突破重點難點的措施,每課課時分配,作業與當堂訓練設計,教學方法的設想等;其他教師各自發表建議,最終形成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4.整理完善。根據集體研討的結果,由主備人執筆撰寫,進一步加工、整理、完善,形成完整操作性強的教案,打印后分發到學科組教師手中。
5.二次備課。由個人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補充,甚至再創造,融入自己的創新和教學風格,力求體現一種共性和個性的完美結合。
教師要在掌握課標、吃透教材、把握學情、把握學科特點的基礎上,
高質量落實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媒體、備程序、備作業的常規要求,做到規范備課。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勇于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性地開展有效備課,逐步讓每一節備課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線索清晰、方法得當、結構分明、內容精當、富有內涵,形成有個性、有創意的教學設計,為構建三效課堂奠定基礎。
6.教后反饋。在教學結束后,學科組教師要及時交流教學情況,反饋教學效果,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探討,提出改進措施。
7.課后反思。在反饋的基礎上,各位教師要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認真撰寫教學反思,分析成與敗,總結得與失,從感性經驗上升到理性認識,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
8.檢查評價。學校對學科組的集體備課進行全程監控,最后做出總結和評價,列入優秀學科組考評,并對課堂監控的成績納入教師個人的全過程量化。
在評價時,我們學科組本身重視評過程,看看該老師能否積極參與集體備課,能否在深鉆教材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能否查閱資料、補充教學內容,能否在集體研討時,發表有個性的見解,能否有博才眾人之長,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
集體備課離不開教師的全員參與和共同研討,
通過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促進備課與上課的一體化,實現集體備課與教科研活動的有機結合,
讓集體備課活動與新課程改革攜手同行,使備課過程成為教師合作、實踐、創新的研究過程,從而大大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教育為學生服務的目的,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這就是我們學科組集體備課的一些做法,需要我們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努力,深入研究,讓我們的三效課堂因此而大放異彩。
篇3:SY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SY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教師集體備課有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各位教師備課過程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可以將集體的智慧與個人的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提高。為確保集體備課活動的正常開展,特制定集體備課制度:
1、學校建立健全年級學科備課組,負責集體備課的組織實施,每年級僅一名任課教師的學科,跨年級或學科成立學科備課組。每個年級備課組由一名責任心強、組織能力強的教師任備課組長,制定具體的集體備課活動計劃,建立活動記錄。集體備課時間學校根據學校作息時間確定,學校統一安排好集體備課的活動場所。
2、每周三下午進行集體備課,先集中在五(3)教室點名,然后分組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不少于30分鐘,活動過程中督查一次,保證備課組活動正常開展。
3、年級備課組要在學期初做好單元集體備課的計劃安排,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人;“三有”:有講稿、有討論、有記錄。
4、嚴格按照“個人初備——集中輔導——集體討論——修改完善——個人備課”的單元集體備課步驟進行。中心發言人參加集體備課之前要認真轉眼教材和課標,科學確定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寫出詳細的教案,并發到各成員手中。
5、備課時主講人就教案的教學思路做框架式的說明(解決重點難點的措施方法等關鍵部分詳細說明),其他教師結合自己的備課思路提出看法與意見,進行認真研討、確定一個最優化的教學思路,備出符合本班實際情況的有個性的教案。其中語數學科的中50%的共享教案制定出來以后,要由一名教師提前上課供觀摩研討來驗證集體備課所形成的統一思路是否可行,先導課后要組織簡單的再討論,以完善集體備課。
6、學校如有統一布置的內容,即按學校要求組織學習,學校若無統一要求,則按各備課組學期初擬訂的計劃組織活動。
7、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正常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備課組長應提前通知本組成員,另行確定活動時間和地點,并到教導處進行備案?;顒又袀湔n組長認真做好備課組活動記載。備課活動記錄,每月檢查一次,檢查情況將作為備課組考核和教師考核的重要依據。
8、每學年進行一次優秀備課組考核,學校對優秀備課組進行適當獎勵。
9、集體備課的記錄、主講人發言稿、集體備課教案等資料要及時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