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教師讀書活動之教學隨筆

7077

  將愛播撒給每個孩子

  ----------教育隨筆

  趁著課余稍微有些閑暇,讀書便成了我的必修課。每當手捧孟繁華所著的《賞識你的學生》這本書,總會被封面上那句“本書不僅會改變許許多多教師的教育理念,而且會影響千千萬萬孩子的一生。”所震撼。這本書中,每一篇都是一則膾炙人口而又發人深省的教育故事,每一則都有它的獨到之處,每一則故事都給我以深刻感悟。從這些教育案例中,我不僅得到大量精神的饋贈,而且從中提煉出許許多多教育中永不磨滅的關鍵詞:尊重、信任、理解、激勵、提醒、寬容……

  “賞識你的學生”這是一個永久的話題,我們也知道在教學中應該多賞識學生,可在實際的工作中總是那么不盡人意,當學生作業屢次拖拉,當學生上課總走神時,當我的付出得不到回報的時候,你還能夠賞識學生嗎?許多教師本來為了學生的前途和未來著想,出于好心和責任心對學生進行教育,結果卻是深深地傷害了他的學生,“他毀了我的自尊,這樣的恥辱在我的心里激起的只有仇恨,令我一生一世都不會再去親近那門課了”,傷害了師生感情,并影響到教學效果,給他自己也帶來了刺痛。老師們委屈地說:“我們從心底喜歡教書,喜歡學生”,然而由于外在的客觀原因,總是讓老師們做出一些追悔莫及的事情。師生之間形成隔閡,既困擾著教師們,也在學生心底刻下了傷痕。多數的老師并不是沒有責任感,也并非缺乏愛心,然而,卻總是事與愿違,力不從心,原因就在于他們缺乏一種教育的藝術,愛的藝術。

  一、教育應把愛播撒給每一個孩子

  我相信每位教師都愛孩子,選擇愛的方式不同,關鍵是要讓孩子們懂得你在愛

  他,你的愛孩子樂于接受,讓孩子們感受到,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愛。

  在《賞識你的學生》一書中我深受啟發的故事是陳永林寫的《一束鮮花》。班主任李老師費盡心機改變一個在別的教師眼里是一粒老鼠屎的學生,在陳勇幫助一年級小學生耽誤了上課時間,教師沒有不問青紅皂白的批評他,而是先了解情況,然后又買來鮮花,在班級上表揚,還善意的欺騙鮮花是家長送來的,又要求同學們幫助他,讓這位調皮鬼流下了感動得淚水。放學后陳勇捧著鮮花到辦公室,聽到李老師和劉老師一番爭執的話語,他哭著對李老師說:“李老師,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5年后,陳永考上清華大學,臨走時去跟陳老師告別,看到老師桌子上的鮮花,李老師笑著說“班上又有一位像你當初那樣調皮搗蛋的學生,我又買來了一束鮮花送他。”再一次淚水涌出陳勇眼眶,以及發自內心的“李老師,我愛你,我永遠愛你”讀到這里,我為李老師自豪,為陳勇是慶幸,是李老師的愛護、期待、寬容救了他。一個人一旦擁有信心,便擁有決心、意志、勤奮、耐心,這一切會使他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真正的教育是對兒童充滿期待,真正的學習是對兒童充滿著愛護,真正的教師是對兒童滿懷尊重。所以,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讓我們去愛學生、贊美學生吧。

  二、教育應寬容每個學生

  在《賞識你的學生》書中《寬容讓我如此美麗》講的是學生劉益對班級的女孩子有好感,在上課時偷偷得給班級上的女學生寫紙條,教師把紙條收了,學生要求老師讀紙條,教師靈機一動說:“劉益寫了一首詩: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劉益滿腹孤疑的看了老師一眼。老師繼續說:“劉益不惜上課的時間來告誡自己要努力學習,這難道不是一種矛盾嗎?”教師的責備讓同學們沉默,讓劉益感激。此事后劉益于老師走得更近了,成為知心朋友。我想當時如果老師如實地讀出他紙條上寫的內容,這個孩子說不定會恨老師,他也必然會在很長時間里成為其他同學取笑的對象,說不定他會叛逆,說不定會因此而自卑、墮落……我很慶幸這個老師選擇的這種方法。后來老師的父親去世了劉益在周記上勸老師:人總是有生老病死的,您別太傷心了。每次看到你沒精打采的講課,我們都十分難過。要知道微笑中的張老師是最漂亮的。是寬容讓老師美麗;是寬容讓老師得到了學生關心,熱愛、尊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境界,寬容是如此美麗,每一位教師都有大海一般的胸懷,對學生多一點寬容,讓我們的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中自由自在的成長。

  三、教育應把自信還給每個孩子

  在《賞識你的學生》講的另一個故事《我以性命擔保你能行》:有一個高中女生,每天5點半起床,

  6點多上學,吃完晚飯就做作業直到深夜??墒怯幸惶?,女孩子突然對她的父親說:

  “我的數學老師說我沒有數學腦子,……”父親聽了怒火中燒,但又默然無語。直到有一天女兒對父親說:“爸,我厭學了……”于是震驚的父親給女兒換了一個教育環境。在新的學習環境,女兒第一次接觸法語,她的法語老師就贊揚她很有語言天賦;數學老師稱她能“優雅且具有創造性地解決數學難題”;更令人吃驚的是,她的英文老師居然在她的推薦信上這樣寫道:“我以性命擔保她行。對此,一秒鐘都不應該懷疑。”指導老師則寫道:“請再給我們20個斯蒂芬這樣的學生!”那位父親在震驚之后問女兒:“對這樣的評價,你是不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女兒大聲答道:“Yes!”

  賞識,有奇效;但賞識并不玄奧。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自信心對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采取自覺行為的心理動力源泉,是一個人成長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他們的心理脆弱,情緒易波動,所以需要正確引導和鼓勵,以培植起對生活對學習的自信。充滿愛的關切,會改變一個學生的行為,改變一個學生一生的命運。當您讀完《賞識你的學生》,您就會發現,賞識其實很簡單——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次表現的機會往往就蘊含著賞識,就能生動地表達你的賞識。

  我深深感到教師責任的重大。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來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更要有博大的胸襟來寬容、關愛和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賞識是一種充滿人情味,充滿生命力且操作性極強的教育方法,教師用欣賞的眼光去看,用賞識的語言去說,不論什么孩子,他們身上有缺點也一定有優點,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斷走上成功之路。

  正確的賞識,應該做到兩點:(1)要細心地觀察和了解,準確、具體說出孩子表現與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艱難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獎孩子。比如,孩子在寫完作文之后,你通過認真閱讀把孩子在作文選材、立意、表達、結構上所做的努力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2)賞識表揚要及時。家長、教師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每一點細微的進步,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夸獎和鼓勵,讓孩子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斷進步。(3)賞識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在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賞識學生要就事而論,不要無度地夸大,在對某件事的表揚中讓學生樹立起信心。

  最后,我摘取《賞識你的學生》書中的幾句話與大家共勉:“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寬容是心靈溝通和理解至關重要的因素。”

  “賞識你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并真誠地幫助他們,那么,奇跡就會發生!”

篇2:《課程與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課程與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假期中讀到這本書,使自己對我國的課程安排與國外的課程區別有了進一步認識,它對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和社會地位,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我對其中的兩個例子非常感興趣,第一個例子,澳洲的課程故事:“稻米”的綜合課程,這節課的流程大概是這樣的,老師在黑板上寫了“稻米,全球性的作物”就讓學生討論為什么稻米是一種世界性作物和每天有24億人要吃米。然后讓學生在一張世界地圖上找出主要的產米地區,說出來能在這些地方生產的原因。接著進行一場簡短的辯論,問題是:米應該在澳大利亞生產嗎?列出同意和反對的理由,再讓學生對澳洲的產米技術和傳統的亞洲的產米技術進行對比。討論、辯論、比較等活動結束后,老師讓同學們拿出練習本,做一些小測試。

  是有關稻米話題的判斷題。1全世界生產了足夠的食物來滿足所有的人。2世界一些地區遭受食物短缺是因為那些地區的人口密度太高。3現代西方農場每公頃生產的米的產量要比東南亞傳統方法生產的米的產量高。4谷類作物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世界還有50%的股類產品最后成了動物的食物。5許多國家不能提供稻米給他們的人民,而出口幾十噸的商品作物,比如茶、梨、菠蘿、花生、香蕉、棉花等。做完后,老師就讓學生一題一題討論,明白第1、4、5是對的,第2、3題是錯的。因為世界上食物短缺的地方恰恰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世界上每公頃土地生產米的產量最高的地方是東南亞的金三角地區。

  老師發給每位學生一張學習資料,是關于印度尼西亞稻米生長過程的描述,要學生把這些標題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有些學生還用彩筆畫出了生動的稻米生長的圖畫。老師拿出了稻米和各門課程之間整合的專題、內容和具體的課程設計。整個綜合課程的專題框架如下:稻米在課堂教育中:社會與環境、數學、科學與技術、音樂與美術。稻米與文化、稻米種植的用途、稻米與健康、稻米藝術畫廊、世界各地的米、米的加工過程......就看到這些標題,大家一定能體會課程開發的價值。一個稻米的專題與各門課程結合起來,開發出一門完全綜合化的新課程。特別是與相關國家的稻米歷史、飲食文化緊密結合,讓小學生從小對世界多元文化有一個具體的感受。

  這是何等寬松的課程政策環境!與時代和生活緊密結合,靈活開放。而我們國家的課程教材依然是學生的主食,那種結構式、系統式、科學化的經典內容太多,如果老師在實施過程中只是教教材,那些鮮活的內容永遠也進不了課堂。而我們國家的考試制度,也無形之中制約了老師的積極性,課程的改革不徹底,一方面是教材上適當的放手,另一方面還是用一次考試的成績衡量老師的水平,考察的還是學生死記硬背的東西,對學生的成長無益,對我國的基www.zonexcapitaltr.com礎教育更無力,這些矛盾處理不好,我們國家素質教育收效就會甚微。

  第二個例子:劉老師是一位從教不滿五年年輕的教師,孫老師是一位從教二十多年的中年教師,兩人同上《貨幣的職能》,老師采用事先與學生一起走訪了鎮上的幾家銀行的儲蓄所,并認真制作了有關的教學課件。上課他在銀幕上出示小題做鋪墊,讓學生通過閱讀后自己解答,主要是讓學生在老師精心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去閱讀、思考、爭辯、訓練、評判、歸納。

  孫老師主要以講解為主,介紹貨幣、貨幣的含義、人民幣的主幣和輔幣、當今世界主要國家隊貨幣......思路清晰,表達生動,學生回答的好,課堂氣氛烘托的愉快而熱烈。評課中,大家意見不統一,認為孫老師知識淵博,思路開闊。不贊同劉老師的課。但抽測學生則表明,劉老師所教班級學生成績超過了孫老師的學生。

  這個故事表明,自主學習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理,自己分析,自己掌握知識。新的教學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具有自身的規律性、原則性和藝術性。因此,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認識美的水平,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體現教師職業美和自身價值。

  通過讀《課程與教學論》我明白了,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知識,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在整合教學模式中創造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

篇3:《小學音樂教學策略》讀書心得

  《小學音樂教學策略》讀書心得

  近日,我細讀了鄭莉老師編著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一書,對教學策略研究的意義、價值與發展趨勢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謂教學策略即在特定的教學任務中,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的教學觀念、理念和原則的指導下,根據教學條件的特點,對教學任務的諸要素進行的系統謀劃,以及根據謀劃在執行過程中所采用的具體措施。在現代音樂教學中,就是音樂教師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將所涉及的教學活動進行適度的調節與有效的控制,使學生能夠保持比較高的學習熱情,積極思考,主動學習,以達到較理想的學習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策略》這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小學音樂教學策略概述,“感受與鑒賞”領域的教學策略,“表現”領域的教學策略,“創造”領域的教學策略,“音樂與相關文化”領域的教學策略,小學音樂教學方式實施策略,現代音樂教育技術應用策略,小學音樂課堂突發事件應對政策這八大章節。其中給我影響最深的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策略。

  隨著當今社會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作為時代進步的火車頭,積極推動著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它的發展為新時代的音樂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成為其前進的有效動力。隨著《音樂課程標準》在全國的進步實施,現代教育技術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也越來越明顯,成為音樂教師進行教學的有力幫手。

  小學音樂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樂曲欣賞、歌曲教學和樂理學習三個方面,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提高這三方面內容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樂曲欣賞是啟迪學生智慧、豐富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音樂課的主要模塊之一。在樂曲欣賞課的教學中可以借助圖片、音頻、視頻以及動畫等多媒體形式,創設音樂情境,重塑音樂形象,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思維活動,用音樂感染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信息技術的引入,使得歌曲教唱的形式變得豐富起來。傳統的音樂教唱,多是教師教唱與學生跟唱相結合,教學中僅僅www.zonexcapitaltr.com用抽象的語言符號來引導學生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學生往往難以接受,理解起來也相對較為困難,演唱時往往是機械的重復而缺乏感情。通過多媒體描繪歌曲所表現的景象,幫助學生在理解基礎上學唱,則更容易學會、唱好。如在教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分?,通過課件播放彝族人民衣著華麗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的幸福景象,讓學生置身于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熱鬧氛圍之中,通過仿佛自己也成為了幸福的彝家娃娃了,在這種情感的感染下開始學唱就能更加準確的把握歌曲的內涵。因此,只有借助信息技術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情感融為一體,真正觸動學生的感情世界,才能夠更為有效地完成歌曲的教唱。

  抽象的樂理往往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比較枯燥,難度較大,學生對于有關的名詞、概念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再要進一步學習更深層次的節奏、速度、高低音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信息技術的引入解決了這一難題。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抽象轉化為具象,如在學習節奏時,可以一邊播放不同節奏的歌曲片段,一邊呈現與之節奏對應的樂譜,通過同步動畫的演示,可以讓學生輕松掌握各個節奏的不同特征,學生學習樂理的興趣也得到了提高。

  結合音樂教學實踐可以分層次,循序漸進安排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小學低年級教學,以培訓初步的音樂感知力為主要目標,以唱游律動為突破口。強調簡單活潑的節奏,自發形象的動作,激發熱情的沖動和心靈感應,在歌唱游戲中產生學習興趣。小學中年級教學以培養學生音樂藝術表現能力為突破口。強調結合器樂吹奏訓練培養學生體驗音樂的能力,在人人參與的直觀教學中解決音準、節奏、吐音、氣息等問題,引導他們準確辨別音與音之間的差異,磨煉他們對學習、工作一絲不茍的意志,在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中,激發、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另外,小學高年級教學以培養學生音樂藝術表現能力為主要目標,強調師生討論研究,把握樂曲的思想情感和藝術處理方法,教師以高水平的范唱、范奏,喚起學生追求藝術美的熱情,引導他們憧憬理想和未來,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

  這本著作使我充分認識到教學策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學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元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作為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各環節元素之間的關系,采取恰當的策略,充分發揮各因素的作用,協調各類關系,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我將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實踐所學得到的教學策略理論,認真思考、積極總結,為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效率不斷努力。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